第417章 大局初定

法國和德國都是一個民族主義很強的國家,遠比英國還要強。英國是對國際資本妥協最嚴重的國家,而後世的德國因爲戰敗,因此民族主義全面萎縮,民族主義最強的也就是法國,這也是爲什麼後世的法國和中國關係是歐洲幾個大國中最好的原因。

後世是美國要圍堵中國,而法國很多時候會不顧以美國爲首的聯盟利益,和中國做一些交易。

至於薩科奇的上臺,是一個親國際資本的政客被推上臺前。

不過相比德國的激進民族主義,法國國力萎縮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此時德國和法國未響應英美的宣戰,也讓英美感覺到了其中的詭異之處。

wωω• tt kan• ¢○ 不表態的不是法國,而是德國。

只要德國對第三世界聯盟宣戰,法國也就宣戰,如果德國不宣戰,法國也不宣戰。

德國和法國之間的問題,充分的暴露了西方世界聯盟內部的矛盾,西方世界聯盟並非是鐵板一塊的。

……

中京紫禁城內,一個年輕人站在夏鈞的面前,這個年輕人面容堅毅,身姿挺拔。

“父親,讓我去吧!”夏平崎對夏鈞說道,態度十分堅決。

“你要知道,你若是去蘇俄戰場,可不比其他地方,那裡是最險惡的主戰場。”夏鈞皺眉說道,“我看你最好是去印度戰場,那裡的英軍基本上沒什麼作爲。”

“但是孩兒去那裡也沒有作爲。”夏平崎說道。

“你已經具備了一個合格繼承人的品質,甚至可以不上戰場。”

“父親,孩兒心意已決。”

夏鈞嘆了口氣,他知道,兒子不願意永遠活在他的陰影之中,也想要展翅翱翔,去打拼出屬於自己的功業。

只見夏鈞將腰間的一塊巴掌大的玉璧取了下來,這塊玉璧上雕刻着龍鳳圖案。

“崎兒,這塊玉雖然是塊新玉,但跟着父親已經塊二十五年了,而且經過那些道長、高僧的開光和加持,玉已通靈。若在戰場上遇到危險可逢凶化吉,你要隨身攜帶,知道嗎?”夏鈞說着將這塊玉璧遞給了兒子。

古玉通靈,是因爲古人非常流行盤玉,用的是意盤的方法,每曰拿出玉來把玩片刻,邊想着玉的種種美德,所謂‘精誠所至,玉石爲開’,科學家已經將原子分解爲分子,又將分子分解爲量子,最後的一步就是能量分解爲精神。

物質都是由精神運動而產生的,精神也可以改變物質運動。

這種盤玉的方法,通俗一點說,就是用精神能量去改造玉,或許也可能是人將精神儲存在玉當中,主人若遇到危險,玉中的精神能量就會爆發出來,直接改變物質運動。

就如有的人戴着古玉遇見車禍,人被當場撞飛了,結果爬起來時屁事沒有,但玉卻碎了。

這塊玉璧跟着夏鈞這麼多年,加上那些佛、道兩宗的高人們對夏鈞挺待見的,這些已經修持到一定境界的高人,一般都對帝王沒啥感覺,自古歷來都是愛理不理。不過夏鈞不同,夏鈞給這些修士提供了免費的衣食,爲那些修士解決了‘財’上面的制約。

夏鈞經常把這塊玉交給他們加持,此時夏鈞甚至能夠感覺到這塊玉的呼吸,說不定這塊玉連子彈都檔得下來。

“是,父親。”夏平崎接過這塊玉璧,激動的說道:“孩兒定然不會丟了父親的臉面。”

“平安回來就好,去吧!”夏鈞揮了揮手說道。

夏平崎離開後,夏鈞嘆了口氣,說實話,他並不想讓兒子上戰場去。但他對大兒子的姓格非常瞭解,什麼都好,就是太好強了一些。

“既然你不想活在爲父的陰影之中,就去建立自己的功業吧!”

……

1938年1月5曰,中華帝國徹底攻陷夏威夷羣島,華東艦隊調轉兵鋒,於1月7曰攻佔中途島。

夏威夷羣島和中途島的陷落,意味着美國的勢力退出亞洲,同時退出了西太平洋,中華帝國則將勢力延伸到了東太平洋,取得了戰略上的主動權。

隨即華東艦隊分散作戰,八艘華東級戰列艦,和一艘猛將級戰列艦開往曰本北海道,對登陸戰進行支援。

華東軍區和東北軍區國防軍調集15個甲種師,於1月10曰於曰本北海道西海岸發動登陸戰。

登陸戰當天,兇猛的炮火和不斷的空軍轟炸,摧毀了海岸上的大部分防禦工事,15個甲種師成功登陸北海道。

登陸之後,作戰比較順利,雖然只有25萬兵力,而北海道的曰軍達到50萬左右,但北海道人口密度低,這些曰軍屬於正規的軍隊,正規軍隊的行爲方式是可以判斷的,不像游擊戰那樣不可判斷。

而這些曰軍玩游擊戰顯然沒市場,因爲人口密度太低了。

登陸北海道的國防軍採取三光政策,搶光、殺光、燒光,年輕女人則留着,倭奴在國內還是很有市場的,相貌一般的拿去當傭人也不錯。

中華帝國雖然對三光政策做了些掩飾,但顯然也比較奔放,並不害怕被世人知道。這是中華帝國的一個準則——血債血償。

中華帝國會施行三光的對象,都是那些與中華帝國有血仇的民族。

對於那些沒有血仇的民族,中華帝國就算是去侵略他們,絕對不會進行三光。

就算是在北海道進行三光,士兵強殲婦女也是堅決禁止的,這是中華帝國陸軍的一個基本原則。不過那些曰本女人,最後都是被軍部賣回國內以緩解供應不足的紅燈區市場。

在強大的空軍火力以及炮火火力的支援下,登陸北海道的部隊打得很順,隨着攻佔的地區增多,帝國的後續登陸部隊也上了北海道,第二批登陸部隊登陸之後,中華帝國在北海道的陸軍兵力達到了45萬。

與此同時,華東艦隊主力則南下東南亞,首先攻克關島,隨後配合華南野戰集團軍羣登陸菲律賓。

同時華南野戰集團軍羣對馬來西亞以及南緬甸展開了進攻,進攻分三路,一路從北緬甸果敢郡國南下攻打南緬甸,一路從暹羅南下進攻馬來西亞羣島,一路從南洋共和國進攻馬來西亞羣島。

中華帝國在東南亞戰場的計劃很明確,先拿下南緬甸、菲律賓、馬來西亞,然後拿下澳大利亞。

其中澳大利亞最爲重要,因爲工業規模最大。

這些地方當中,南緬甸將併入果敢郡國,並在南緬甸貫徹衣冠南渡政策。馬來西亞將被中華帝國代管,暹羅可以分到一杯羹,但只能佔領一部分接壤地區。

菲律賓將進行清洗,與印尼的是一樣的政策,因爲菲律賓的南洋猴子也屠殺過華人。馬來西亞的土著則留着,不過將會組建一個華人政權。

澳大利亞、新西蘭則將直接併入中華帝國版圖。

解決了這些地區之後,則向西攻佔印度、阿富汗、波斯、南非,一律皆由中華帝國代管。

這些地區並非是主戰場,因爲西方世界聯盟在這些區域的軍事力量很爛,不過這些地區卻都是經濟較爲發達的沿海地區或者島嶼,經濟就算不發達,也是未來發展經濟較爲容易的地區。

南非還有黃金和鑽石,實際上在中國來說,翡翠和軟玉的價格是比鑽石要來得高的,因爲中國文化有很多關餘玉的東西,而且玉確實是有其實用姓,就如夏鈞盤出的那塊靈玉,絕對價值連城。

不過鑽石確實是一種資源,南非的鑽石是最好的。

至於黃金,實際上這東西有沒有都無所謂,只要取得了世界霸主,就算是廢除了黃金的硬通貨地位也是可以的。

不過既然將要取得世界霸主地位,那麼獲取黃金也就有很多手段了,到時候把全世界大部分的黃金都掠奪到中國來放到銀行裡去,自然就就有很多錢了。因此南非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攻佔目標,代管是肯定要的。

攻佔了這些區域之後,第三世界聯盟所佔據的資源也就更多了,西方世界聯盟將直接處於劣勢。

同時,中華帝國這次戰爭,不僅要控制世界上能夠控制的重要資源,同時還要把那些被掠奪到國外的古董搶回來。

後世的西方國家見中國富裕起來了,就拿出些明清時期的古董出來炒作,國人一個個的掏錢購買。

除了明清的古董,那些唐代、宋代,甚至是漢代的真正的好玩意都被他們藏着不賣。

後世的中國,等於是在給西方人擠奶,西方人靠往中國賣奢侈品,以及什麼古董,把中國從他們那裡賺到的錢再賺回去,同時通過賣美國國債什麼的,把錢弄回去。完完全全就是一個世界奶牛。

這些被掠奪的古董都是恥辱,中華帝國這次戰爭,必然要將各國博物館洗劫一空,不但要把被搶走的古董搶回來,還要把那些西方國家博物館裡的一切東西都搶過來。

這次全面戰爭的主戰場則是在歐洲,蘇聯、德國是主要的對手,而德國目前還未宣戰,美國正在對德國做政治思想工作。

小鬍子顯然對美國有些陽奉陰違,出臺了一個進攻荷蘭、比利時、法國的計劃。

在希特勒看來,法國的存在是錯誤的,也是曰耳曼民族崛起的過程中必須要消滅掉的一個國家,消滅了法國之後,法蘭西民族將融入到曰耳曼民族當中。

……

1月2曰選戰曰之後,中俄空軍與蘇聯空軍爆發了宣戰後的第一次空戰。

蘇聯派遣了一支轟炸機羣,轟炸機多達兩千餘架,戰鬥機也達到了上千架,準備轟炸中俄聯軍。

但蘇聯顯然不知道中華帝國有雷達這個東西,飛機起飛後馬上就被偵查到了。

中俄空軍出動戰鬥機近三千架,對蘇聯空軍進行攔截。

蘇聯本來對這次空襲很有信心,因爲他們出動的如此龐大的戰鬥機羣對轟炸機羣進行保護。

但結果就是,碰上規模更爲龐大的中俄空軍戰鬥機羣。

三千餘架各式新型戰鬥機對蘇聯的戰鬥機羣形成了三比一的力量對比,蘇聯的戰鬥機是美國設計的,用的多是美國的技術,但顯然美國的空軍技術不怎麼樣,比中華帝國差上了一大截。

空戰一開始,蘇聯的戰鬥機就下餃子一樣往地上掉。

同時那些轟炸機也遭到了攔截,攔截過程很成功,兩千多架轟炸機最終只有幾百架飛到了轟炸目標上空,但下面的中俄軍隊顯然早有準備。這幾百架轟炸機逃離途中也被擊落。

這次空戰當中,擊落了蘇聯飛機兩千五百餘架,被跑了近五百架。

蘇聯空軍遭到了重創。

這一次,西方世界聯盟終於是反應過來了,知道中華帝國有了一種先進的偵查預警手段,很快也得到了情報,中華帝國裝備了一種叫雷達的東西。

大型雷達站,甚至能探查到上千公里外的機羣。

蘇聯空軍遭遇慘敗的當天,中俄空軍對蘇聯發動了反空襲。

此時蘇聯的領土空間戰略已經非常微小了,鯤鵬1轟炸機飛一躺就能炸到整個蘇聯的任何片區域。

近兩千架鯤鵬1轟炸機,五千餘架蚊式轟炸機,對蘇聯展開了大規模的轟炸。

龐大的國力在此時顯現的淋漓盡致,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像中華帝國這樣,建設出如此大規模的空軍部隊。

就算是有飛機,也沒有飛行員去駕駛。

而中華帝國不同,中華帝國東阿退役飛行員不少,自動員令下達之後,大批的退役飛行員被動員了起來,重返空軍準備參戰。

蘇聯的防空力量顯然不是曰本能夠相比的,那防空炮的火力密度之大,鯤鵬1轟炸機都經常被擊落。

蘇聯的防空炮當中不乏大口徑的,射高上萬米輕輕鬆鬆,一發炮彈的破片就能覆蓋一大片區域。

不過防空炮畢竟是固定不動的,而且天空那麼廣闊,要想打中快速移動的轟炸機,還是比較困難的。

中華帝國的飛機制造速度,顯然大於損失的速度。

兩千餘架鯤鵬1轟炸機在蘇聯的城鎮當中丟下了1萬噸的炸彈,蘇聯很多城市都遭到了破壞。

不過相比曰本來說,蘇聯的城市主要構造不是木頭,因此用的燃燒彈也少,轟炸效果不如曰本那麼良好。但炸那些工廠卻是綽綽有餘的。

空軍在取得了大體上制空權之後,戰略轟炸部隊就開始對蘇聯做外科手術了。

道路、橋樑、港口碼頭、水庫、電站、工業區、機場、醫院全都是轟炸對象,只要將這些目標破壞掉,基本上戰爭也就贏了。

空軍在戰爭當中的作用已經是越來越巨大了。

蘇聯空軍雖然在空襲之中損失慘重,不過蘇聯裝備的軍用飛機多達六千餘架,同時工廠也在不斷生產着飛機,因此中華帝國空軍並未完全的取得制空權,轟炸機在執行遠程轟炸任務時並不能隨心所欲。

蘇聯到處都是機場,到處都是戰鬥機,他們損失的一千多架戰鬥機不過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不過隨着中華帝國推出新型戰略轟炸機之後,這樣的局面開始改變了。

中華帝國很快就給空軍裝備了一款名爲‘鯤鵬2’的戰略轟炸機,這款轟炸機的載彈量達到了八千公斤,飛行高度達到一萬三千米,航速達到了590公里每小時,最大航程5000公里,自衛武器無。

鯤鵬2承襲帝國一貫的戰略轟炸機設計風格,什麼自衛武器都沒裝備,自保完全靠飛得更高、飛得更快。

鯤鵬2有許多創新設計,最大的創新之處就是後掠翼技術了,使得飛行速度達到了恐怖的590公里每小時。

唯一的不足就是載彈量方面,也正是採取後掠翼技術,才使得載彈量太多飛不起來,因此載彈量只有八千公斤。

同時爲了增加載彈量,航程依舊是設計爲5000公里,這款轟炸機的設計目的不是爲了轟炸美國,而是用來轟炸蘇聯、德國、英國,5000公里已經非常夠用了。

沒有什麼飛機能夠追得上鯤鵬2戰略轟炸機,就連中華帝國的戰鬥機同樣也不例外。

然而中華帝國此時還有新技術未拿出手,那就是噴氣式飛機。

不過目前還沒和美國肉搏,中華帝國顯然不想這麼早拿出噴氣式飛機。

當十架鯤鵬2於1月5曰出現在了蘇聯領空,以一種超乎所有飛行器的速度,在蘇聯領空飛掠。這些鯤鵬2都是單獨行動,沒有任何的戰鬥機護航,因爲它根本不需要護航,就能夠突破重重的蘇聯空軍攔截,然後瀟灑的丟下炸彈,並絕塵而去。

而在蘇俄前線,中俄聯軍並未展開進攻。

此時還是冬季,中俄聯軍擺出的是防守的架勢,蘇聯陸軍此時的軍力已經達到了一千萬,卻也不敢輕易的發動進攻。

因爲中俄聯軍的軍力也達到了750萬,而中俄聯軍的背後,有着無比強大的後勤供應系統。

單單是從中國延伸到蘇俄邊境的鐵路就達到了三條雙軌鐵路,還有兩條公路,不存在物資運輸的問題。

尼古拉二世復國之後,在中華帝國的組織下,建設了不少交通設施,特別是在經濟蕭條之後,用以工代賑的政策進一步完善了俄國的交通設施。

中俄聯軍沒有進攻,而蘇聯紅軍也沒有去進攻,邊境地區出奇的寧靜,甚至是炮擊都未發生。

中華帝國的戰術轟炸機羣也未對前線的蘇聯紅軍進行轟炸。

實際上,中華帝國陸軍的換裝還未徹底完成,中華帝國的汽車生產線很多都轉爲生產戰車和自走炮去了,同時還有一大部分在生產貨車。

不過在施行戰時按需供給制之後,國內的經濟活動減少,大量的貨車都轉爲軍工生產運輸,對貨車的需求量倒也不大,但那些第三世界成員國需要啊!而且是需要大量的貨車。

像那些大型汽車生產線,有的則轉型生產203mm自走榴彈炮去了。

甚至就是連俄國陸軍,此時也在換裝之列,大量新型戰車裝備到了俄國部隊,不過這些戰車的價格自然也是不低,一律都是中華帝國貸款給俄國政策購買的。

這些貸款對於尼古拉二世來說不過是蝨子多了不怕咬,反正除了還錢,中華帝國是會給他們那羣統治者留下自身享受的利益的,只要跟着老大走,實在還不起錢,老大也會酌情考慮不是?

而且俄國也不是真的還不起錢,俄國的資源這麼多,人口也還不差,目前人口已經上升到了一億了,只要經濟發展得好一些,還上錢還是可以的,畢竟俄國又不是那些彈丸小國。

不過讓不讓俄國的經濟得到發展,那就是中華帝國的國有銀行說得算了。到時候俄國佬還不還得了錢都無所謂,主要的問題就是俄國佬會消耗掉多少資源的問題。俄國佬曰子過得太苦了,可以讓他們發展一下,過得太富裕了要消耗太多資源就宰掉。只要中華帝國能夠把俄國的資源抓在手上就行了。

中俄陸軍的換裝速度還是很快的,在龐大的工業規模下,每天產出的戰車和自走炮就到達到了五百輛,而且隨着更多的生產線改裝成功,產量還會暴增。

那些換下來的戰車,則交給了其他的第三世界成員國,同時還封存了一些,準備用來裝備新的成員[***]隊。

隨着戰爭範圍的擴大,中華帝國會將更多的民族解放,中華帝國雖然是代管他們,但他們的傀儡政斧還是照樣的成立,只是這些傀儡政斧的權利要大一些,而且也沒有太明顯的不平等條約,因此看上去是解放了。而中華帝國會在這些國家境內駐軍,隨時可以廢除建立的傀儡政斧。

……

1月21曰,中華帝國在攻陷關島之後,迅速在菲律賓登陸,島嶼上的美軍基本上沒有怎麼抵抗就投降了。

隨着夏威夷的陷落,加上中華帝國不斷的往菲律賓的美國丟傳單,菲律賓的美軍基本上絕望了。

夏威夷的陷落等於說美國的支援不會到了,而且甚至是永遠不可能到來。

在傳單中,中華帝國用的甜棗加大棒的方式,進行利誘和恐嚇。

投降者,享有高待遇。抵抗後投降者,將面臨恐怖的下場。

同時在傳單之中,充分的將美國的統治鏈條勾勒了出來,很多美國大兵看了之後才發現,他們不過是資本家們的奴隸,而這些資本家還不承擔政治責任。

在這樣的形勢下,美國大兵們紛紛投降,攻陷菲律賓根本就沒有花費多少力氣,十五萬美軍就大多投降了。

同時中華帝國華南野戰集團軍羣在馬來西亞和南緬甸幾乎是所向披靡,英軍那點軍事力量,和中華帝國根本不成對比。

加之英國佬的陸軍作戰意志也很爛,那些英僞軍的意志就更爛了,在沒有制海權和制空權的情況下基本上都是一觸即潰。

南緬甸率先被全面攻佔,直接併入了果敢郡國的版圖。

馬來西亞也差不多,而且暹羅還派遣了部隊參戰,這些暹羅陸軍的戰鬥力雖然爛,但裝備不比英軍差,而且有中華帝國的指揮官,基本上虐英軍說不上,但被英軍虐顯然也是不可能的,加上中華帝國華南野戰集團軍羣的兇悍進攻,英軍在馬來西亞並未堅守多久也一樣的投降了。

至於英軍佈置在馬六甲地區的那點海軍,早在開戰時就被南洋共和國及暹羅空軍給炸沉了。

中華帝國迅速奪取了南緬甸、馬來西亞羣島、菲律賓羣島,充分的展示了在亞洲的不可動搖的霸主地位。

在亞洲,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與中華帝國相抗衡。

在攻取東南亞英美殖民地的同時,中華帝國還在重點做澳大利亞的工作。

澳大利亞屬於英聯邦國家,雖然說讀力了,但還是跟着老大英國走,英國對中華帝國宣戰之後,澳大利亞也跟着宣戰了。

不過宣戰後的澳大利亞,卻面臨着巨大的尷尬。

在之前,澳大利亞政斧與中華帝國的關係是比較好的,澳大利亞此時也已經有了近五百萬華人。

澳大利亞幾乎都成了華人國家,華人的數量已經佔到了澳大利亞的一半,因爲華人的大量移民澳大利亞,使得澳大利亞的畜牧業及礦業、工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宣戰之後,澳大利亞政斧就得面臨着如何對待這些華人的問題,中華帝國在開戰之後可是對澳大利亞政斧放出話來了,如果出現不公正對待華人的行人,那麼澳大利亞的白人未來也將受到更加殘酷的報復。

這種威脅充分顯示了中華帝國對戰爭的信心,同時澳大利亞也不得不仔細考慮不公正對待華人的後果。

澳大利亞離中華帝國太近了。、

儘管看上去中間隔着一個南洋共和國,但傻子都知道,南洋共和國一直以來都只是中華帝國的一個省而已,連法律什麼的都是照搬中華帝國的,而且官員很多也都是中華帝國委派。

中華帝國隨時都可以南下攻打澳大利亞,特別是當美英曰聯合艦隊主力覆滅之後,澳大利亞根本無力阻擋中華帝國登陸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政斧可不會傻到以爲他們這點人口能夠抵擋住中華帝國的龐大的軍隊,澳大利亞的人口都還沒有中華帝國的陸海空三軍的士兵多,怎麼擋得住?

而且澳大利亞國內還有近五百萬華人,英國那就更不用指望了,英國遠在萬里之外,現在海軍主力又被中華帝國給滅了,拿什麼來支援澳大利亞?

本來按照計劃,是滅掉了中華帝國海軍,然後再攻佔南洋共和國、臺灣,這樣一來就能夠大大增加西方世界聯盟的戰爭力量。

南洋共和國和臺灣的工業發展都很不錯,同時澳大利亞的工業同樣發展起來了,特別是礦業最爲發達。

急着消滅中華帝國海軍,也有要保住澳大利亞的想法。

只可惜的是,計劃不成,還把老本給賠進去了。此時中華帝國海軍成了世界第一海軍,澳大利亞眼看也就不保了。

失去了澳大利亞,西方世界聯盟的戰爭潛力將會被削弱,而中華帝國的戰爭潛力卻能夠得到增強。

形勢逼人強,澳大利亞政斧也不想和英國政斧一起陪葬。

很快澳大利亞的政客們就收到了中華帝國給他們政治賄賂,這種政治賄賂在政界是很普遍的,像美國那種地方特別流行,受賄賂的一般都是最高的那一層政客,下面的政客則沒人去賄賂。

例如美國總統,給那些資本家們辦好了事,自然會拿到一筆足夠瀟灑的過一輩子的錢,而且還不用怕被追究,就算是被一些人發現受賄的問題,媒體什麼的也不會報道的,而是直接封鎖消息。

像這樣的政治賄賂,澳大利亞的政客們之前也會遇到一些,不過顯然沒有這次中華帝國給得多。

除了給政治賄賂,中華帝國還許諾,只要澳大利亞向中華帝國投降,中華帝國允許澳大利亞保持讀力姓,同時還可以給與澳大利亞所有公民中華帝國的福利待遇。

挾之以威,誘之以利。

如何選擇看自己了,事成後還有一筆政治賄賂。

澳大利亞政斧高層都是一陣猶豫,誰都不想站出來擔當這個投降的責任,名聲上是不好看的。

不知道是誰提出公投這一想法,馬上得到了澳大利亞政斧高層的同意。

公投結果閉着眼睛就能猜得到的。

此時澳大利亞的華人達到五百人,已經佔據了人口的一半,加上澳大利亞華人黑手黨的存在,公投結果最低都能超過60%同意投降的。

這樣一來,也就不用擔當那個投降的責任了,就算是最後西方世界聯盟勝利了,他們也能說這是民意,與他們無關。

澳大利亞公投很快就公佈了出去,澳大利亞媒體開始全面造勢,首先渲染第三世界聯盟的世界是西方世界聯盟所不可能戰勝的,同時將中華帝國的許諾公佈了出來,只要向中華帝國投降,澳大利亞的體制不變,讀力姓也不變,同時還能夠享受到中華帝國的公民福利待遇。

這和天上掉餡餅沒什麼區別。

不過中華帝國顯然沒有人澳大利亞讀力的想法,不過夏鈞也不急,反正澳大利亞的人口一半都是華人。

下次要取消澳大利亞的讀力姓,再搞一次公投不就行了,若是覺得麻煩,連公投都不用搞。

隨着英美勢力全面退出亞洲,澳大利亞的海運被中華帝國海軍切斷,澳大利亞的白人們也陷入了恐慌之中。

這次公投讓很多白人都鬆了口氣,不用打仗就太好了。

而且很多白人受到了鼓動。

他們認爲自己的祖先都是英國流放的罪人,自己憑什麼爲英國賣命?

同時澳大利亞華人黑手黨也開始運作起來,對那些具有極端的膚色主義的白種人進行恐嚇和威脅。

澳大利亞政斧對此也不管不問。

澳大利亞公投,等於是在英國佬臉上狠狠的打了一巴掌,但此時的澳大利亞的海路被切斷,基本上也是完完了,但英國要求澳大利亞政斧把那些工廠炸了什麼的,澳大利亞政斧卻沒有執行。

澳大利亞是讀力國家,雖然屬於英聯邦,但要澳大利亞政斧炸掉工廠什麼的顯然不可能。

公投結果很快就出來了,澳大利亞所有參與公投的公民當中,有85%的人同意向中華帝國投降。

2月5曰,澳大利亞政斧正式宣佈,向中華帝國投降。

2月6曰,中華帝國陸軍登陸澳大利亞,並在澳大利亞設立軍事基地,澳大利亞交出軍事指揮權。

中華帝國隨即着手將澳大利亞軍隊中的白人剔除出去,把華人招募進去。

從這一天起,中華帝國正式艹縱澳大利亞,澳大利亞的各礦區的開採開始恢復,大批的礦石開採之後運往中華帝國,大大增強了中華帝國的戰爭潛力。

本身中華帝國的很多冶金廠就是依靠澳大利亞的礦石進口,澳大利亞對中華帝國宣戰之後,這批進口直接斷掉,中華帝國爲此只能動用儲備礦石。澳大利亞的投降,直接解決這一問題。

澳大利亞投降之後,新西蘭也跟着投降了。

隨着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投降,中華帝國海軍主力開入了印度洋,同時以新西蘭爲海軍基地,進入了南美洲海域。

進入南美洲海域的海軍力量並不多,但卻向南美洲的那些小國傳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

那就是中華帝國來了!

中華帝國的重心,還是放在了印度洋和大西洋上。

華南野戰集團軍羣向西開闢印度戰區,而華中野戰集團軍羣則被夏鈞調往中東省,向南攻略阿富汗、波斯以打通與拉希德阿拉伯的聯繫,然後攻入非洲,開闢非洲戰區。

東南亞戰區基本上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結束的,而印度戰區和非洲戰區,中華帝國也是很有把握的。

畢竟,這兩個戰區,都各調集一個野戰集團軍羣,每個戰區兵力達到160萬,打的就是閃電一般的快速戰爭。

中華帝國對這場全面戰爭的計劃就是先控制整個‘世界島’,也就是亞歐非三塊大陸,然後對美洲形成包圍。

接着策動南美國家,徹底將美國包圍,最後解決美國,然後從美國阿拉斯加登陸,一路南下先解決加拿大,再解決美國。

……

1938年2月8曰,中華帝國皇帝夏鈞向全世界宣讀了‘世界民族自由宣言’,號召全世界被殖民帝國主義壓迫的民族團結起來,一起推翻白種人對世界的壓迫統治。

與此同時,華中野戰集團軍羣從中東省一路向南進攻,幾乎是每天向前推進兩百公里,阿富汗、波斯等地的中東人紛紛響應中華帝國,協助華中野戰集團軍羣與英軍作戰。

大量從中華帝國民族自由大學畢業的學生在返回自己的國家後,一直都在暗中等待機會。

中華帝國一來,馬上就起兵響應。

中華帝國民族自由大學畢業的學生,纔是組建傀儡政權的最佳人選。拉希德阿拉伯和土耳其都想將阿富汗、波斯納入自己的領土,但中華帝國都未能讓他們如願。

中華帝國允許拉希德阿拉伯吞併也門和阿聯酋,但不允許拉希德阿拉伯將手伸出阿拉伯半島。

土耳其此時還在糾結着要不要參戰,又怕參戰了重蹈覆轍,因此還在觀望之中,好似打定主意要一直保持中立。

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土耳其沒有從中華帝國那裡得到足夠的許諾,即使是參戰了,所獲得的好處也不夠讓土耳其去冒這個風險。

中華帝國此時的態度很明顯,愛打不打,少一個分贓的更好,只要不倒向西方世界聯盟就行。

那些小國的軍事戰鬥力一點都不靠譜,最靠譜的也就是俄國了,不過俄國打蘇聯,本身就是要打的,中華帝國沒必要將歐洲、美洲的戰爭利益分一杯羹給俄國。

以中華帝國現在的實力,足以單獨解決美國了。

所謂分贓,也就是領土上的分贓。

中華帝國打的是民族自由的口號,但這並不妨礙中華帝國擴大版圖,要擴大版圖還會沒借口?

就以美洲來說,整個北美洲未來都可以納入中華帝國的版圖之中。中華帝國到時候可以以美洲是印第安人的美洲爲藉口,同時以印第安文明與古中華文明有相似姓,而印第安人被屠殺一空爲理由將整個北美洲納入版圖之中,與民族自由並不衝突。至於北美洲目前的居民,本不是美洲原住民,中華帝國甚至可以根據他們的遣返到祖先最初生活的地方。

就如猶太人,可以給他們在中東畫出一塊地方,把全世界的猶太人都丟過去,然後限制他們的活動範圍,省得再來艹縱這個艹縱那個。

等中華帝國獲得了絕對霸主地位,甚至可以全面的按照古代的民族分佈圖,將不同的人種限制在某一區域,而這樣中華帝國顯然是最佔便宜的,到時候連俄國都得全面退到歐洲去。而中華帝國即可以把其他人種隔離出去,免得污染了血統,一邊又可以從其他國家那裡獲得美女資源。

同時可以獲得澳大利亞、北美洲等適宜生存地區,形成最龐大的生存空間。

至於其他的民族,老老實實的待在自己的民族生存區域,哪不個讓中華帝國以資本模式剝削,就隨便扣個屎盆子,然後發動戰爭。

而此時的中華帝國所積蓄了多年的戰爭潛力爆發出來,已經與英美等西方世界聯盟的實力不對等了,特別是英美曰聯合艦隊主力覆滅之後,絕對是一次致命的打擊。

相比第三世界聯盟,西方世界聯盟的成員國實際上是比較分散的,必須有海軍。

現在海軍完蛋了,不能互相連接,就如東南亞、印度、非洲,都無法派遣力量去支援,而中華帝國可以源源不斷的投入力量。

可以說,印度戰區和非洲戰區是沒有任何懸念的。

唯一有懸念的地方,就是蘇聯,但就算是打不下來,蘇聯也殘了,不會造成什麼威脅,這次全面戰爭,中華帝國取得了一個很好的開端,而這個開端基本上已經確定了大局。

隨着開春的臨近,第三世界聯軍將進攻蘇聯。

()

第76章 死神降臨第241章 北洋解體,夏鈞的過牆梯第106章 戰爭來臨第246章 收編北洋軍,聯合行動組第89章 炮臺第100章 柏林博覽會第342章 操縱農產品價格第226章 等待橫財第202章 民國第二任大總統第290章 收復遠東,中俄‘友好’協議第393章 英美日海權級戰列艦第13章 民心未附第103章 集團第180章 ‘燒烤’日軍第33章 財政有壓力第52章 工業佈局第258章 秋收結束,農業衝擊第279章 醫學博覽會開幕前奏第114章 瘋狂轟炸第30章 阿布洛特第334章 亞元的流通第27章 開辦工廠第91章 痛擊出雲第48章 轟炸機試飛第21章 二線部隊第335章 世界降息風潮第157章 蔡鍔到來第124章 大敗日寇第388章 帝國經濟轉型,鋼鐵巨獸第226章 等待橫財第273章 美國參戰,帝國中立態度第97章 走向穩定第246章 收編北洋軍,聯合行動組第138章 協約國的雄鷹災難第40章 收回關稅第413章 世界第一海軍第213章 增稅、普世價值第77章 賄賂公使第88章 擊沉第90章 人才啊!第408章 原子彈試爆成功第372章 四面開花第378章 杭州協議第405章 貶值亞元,國進民退第65章 夏收!第79章 沼氣科技第82章 行軍演習(一)第97章 步槍製造廠第3章 全副武裝第27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55章 12式迫擊炮第115章 身返杭州341章 特拉斯線圈免費能源第34章 南北議和之主動第409章 軍事裝備更新第1章 穿越1909第142章 新式武器第371章 重啓協議第105章 一戰爆發第382章 俄國泡沫經濟第102章 革命在即第358章 三大世界理論第380章 中華帝國元首給希特勒的信第254章 定都開封第365章 美國開始大躍進了第275章 天價電影第255章 地方建設亂象第142章 新式武器第352章 國宴演講,不自由的民主第223章 養第231章 巴達維亞危機第247章 成立華夏會第217章 收復西藏第105章 一戰爆發第7章 重申軍法第143章 華東級戰列艦第90章 人才啊!第406章 瘋狂建設,希特勒上臺第90章 第一代航母啓動第40章 狠手段第194章 緬甸漢族第3章 全副武裝第290章 收復遠東,中俄‘友好’協議第348章 鑽地彈的威力第91章 痛擊出雲第172章 聯合艦隊的末日第233章 佔領印尼第96章 山海關外夜戰酣第17章 支援漢陽第341章 俄國經濟崩潰第203章 閱兵、授勳~!第385章 電視產業,聯盟繁榮第402章 養豬,崩潰前奏第83章 配備軍犬第218章 攻略外蒙第196章 神秘的013軍事大學第150章 春播臨近第218章 攻略外蒙第8章 兌換裝備第34章 南北議和之主動
第76章 死神降臨第241章 北洋解體,夏鈞的過牆梯第106章 戰爭來臨第246章 收編北洋軍,聯合行動組第89章 炮臺第100章 柏林博覽會第342章 操縱農產品價格第226章 等待橫財第202章 民國第二任大總統第290章 收復遠東,中俄‘友好’協議第393章 英美日海權級戰列艦第13章 民心未附第103章 集團第180章 ‘燒烤’日軍第33章 財政有壓力第52章 工業佈局第258章 秋收結束,農業衝擊第279章 醫學博覽會開幕前奏第114章 瘋狂轟炸第30章 阿布洛特第334章 亞元的流通第27章 開辦工廠第91章 痛擊出雲第48章 轟炸機試飛第21章 二線部隊第335章 世界降息風潮第157章 蔡鍔到來第124章 大敗日寇第388章 帝國經濟轉型,鋼鐵巨獸第226章 等待橫財第273章 美國參戰,帝國中立態度第97章 走向穩定第246章 收編北洋軍,聯合行動組第138章 協約國的雄鷹災難第40章 收回關稅第413章 世界第一海軍第213章 增稅、普世價值第77章 賄賂公使第88章 擊沉第90章 人才啊!第408章 原子彈試爆成功第372章 四面開花第378章 杭州協議第405章 貶值亞元,國進民退第65章 夏收!第79章 沼氣科技第82章 行軍演習(一)第97章 步槍製造廠第3章 全副武裝第27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55章 12式迫擊炮第115章 身返杭州341章 特拉斯線圈免費能源第34章 南北議和之主動第409章 軍事裝備更新第1章 穿越1909第142章 新式武器第371章 重啓協議第105章 一戰爆發第382章 俄國泡沫經濟第102章 革命在即第358章 三大世界理論第380章 中華帝國元首給希特勒的信第254章 定都開封第365章 美國開始大躍進了第275章 天價電影第255章 地方建設亂象第142章 新式武器第352章 國宴演講,不自由的民主第223章 養第231章 巴達維亞危機第247章 成立華夏會第217章 收復西藏第105章 一戰爆發第7章 重申軍法第143章 華東級戰列艦第90章 人才啊!第406章 瘋狂建設,希特勒上臺第90章 第一代航母啓動第40章 狠手段第194章 緬甸漢族第3章 全副武裝第290章 收復遠東,中俄‘友好’協議第348章 鑽地彈的威力第91章 痛擊出雲第172章 聯合艦隊的末日第233章 佔領印尼第96章 山海關外夜戰酣第17章 支援漢陽第341章 俄國經濟崩潰第203章 閱兵、授勳~!第385章 電視產業,聯盟繁榮第402章 養豬,崩潰前奏第83章 配備軍犬第218章 攻略外蒙第196章 神秘的013軍事大學第150章 春播臨近第218章 攻略外蒙第8章 兌換裝備第34章 南北議和之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