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美國經濟快不行了

中華帝國的資本開始大肆抽離,海外華人大規模返回中國,這使得中華帝國內部的投資熱潮又加了一把火。

海外華人將賺到的錢,紛紛投入到股市以及一些個人組織的投資項目當中。

同樣大量的海外華人返回本土,也拉動了內需的增長。

此時中華帝國的內需依舊非常旺盛,特別是內陸地區增長速度最快。在這次大規模的放貸當中,受益最大的也就是內陸地區,內陸地區的經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發展,極大的改變了中華帝國的經濟分佈畸形狀態。

東部沿海之佔帝國版圖的很小一部分,而帝國的版圖向西急劇擴張,此時已經是擴張到裡海了。

總的來說,中華帝國的經濟是越往西越落後,基礎條件也越不發達。

中部的生態環境很不錯,也很適合人口居住。而西部地區大部分都不太適合大量人口居住,生態環境脆弱,有些地區居住條件惡劣。

不過西部地區的礦產很豐富,地下有很多資源。

中華帝國當前的投資熱潮的經濟發展主要表現爲,沿海經濟有很大一部分向中部地區轉移。

而西部地區和北部地區則因爲經濟繁榮,工礦業逐漸發達起來,工礦業的開採需要又帶動了交通設施的建設。

中華帝國的人口流動着表現爲,沿海向內陸地區大規模移動,同時又有部分人口向帝國各邊疆地區移動。

特別是帝國定期會到那些經濟發展弱勢,又人口衆多的地區組織移民,每次移民都有很優惠的政策。

例如到邊疆地區某生,可以分給房屋、土地等等。

一般是移民到邊疆地區的農民分給耕地,一戶最少都有三百畝,帝國當前邊疆的地特別多。

土地分少了,個人產值又上不去,自然是分多一些,反正邊疆地區的地也不值錢。

工人到邊疆城鎮工作,都有分配房屋。

在帝國的組織下,邊疆地區迅速充實起來,加強了帝國在邊疆區域的防禦密度。

帝國的建築產業依舊發展迅猛,在1928年依舊是三大經濟支助中所佔比率最大的一個,而汽車製造業和電器製造業的發展勢頭則更爲迅猛,不用多久就能夠趕超建築產業。

生活是永遠的主題,經濟的發展一概離不開生活。

人們生活中最需要的無非就是房子、車子、電器這三樣東西,然後娶個老婆,生幾個孩子,然後安安穩穩的等抱孫子,最後走到盡頭。

因此最好拉動經濟的東西也就是房子、車子、電器,這些都是大件,小件就是那些輕工業產品了,如衣服什麼的。

再則就是農業了,農業關乎曰常吃喝,是消耗品。

房子、車子、大件電器並非是消耗品,造出來可能就能用個幾十年,因此當這些東西都完備之後,能夠消費的東西就不是很多了,那時經濟增長速度也就放緩了,這也就是那些發達國家經濟發展速度爲什麼緩慢的主要原因。

而發展中國家,因爲要建大量的房子,國民要買車子、電器,因此經濟發展速度迅猛。

就如同中華帝國,年年的經濟增長速度遠超美國。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並非是超越了美國就比美國強,美國畢竟之前發展了較長時間,經歷了幾次投資熱潮,因此基礎設施比中國要好,他們有所積累,但人口的差距是不可忽視的。

中美之間的經濟發展競爭讓美國最吃虧的就是人口,因爲中國有着比美國都不差的生產力,甚至在很多方面還要高於美國的生產力。

此時中華帝國財富分配較爲公平,這也大大的拉動了內需的增長。

中國人民普遍沒有房子、車子、電器,畢竟是一個剛從舊時代脫離出來剛十七年的國家。

在這17年之中,中華帝國帝國有了長足的發展,已經使很多人民都有了房子、車子和諸多大件電器。

此時已經到了飛速普及的階段,因爲有貸款的支撐,加上財富分配比較公平,因此內需可謂是無比的旺盛。

旺盛的內需持續的支撐着中華帝國的投資熱潮,整個國家的人民都被充分的調動起來,參與到了瘋狂的建設當中。

在1928年,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是1650億美元,而中華帝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在1928年突破了5500億亞元大關。

雙方的增長速度簡直是天差地別,美國的經濟已經被中華帝國甩出1100億美元了,中華帝國在國力上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超過了美國,而在某些方面,還是不如美國。

在1928年的國民生產總值數據上,中華帝國作假程度更爲明顯,竟然直接將這1100億美元的產值抹掉了1000億美元,並高調向世界宣佈,中華帝國的年經濟生產總量已經超過了美國100億美元,成爲世界上第一工業國家。

根據中華帝國曰後的解禁檔案中顯示,中華帝國的經濟生產總值早在1922年就與美國持平了,其後年年作假藏拙。

美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一方面是因爲內需已經被搞得差不多了,另外一方面是美國將較多的資源投入到了海軍的建設當中。

對於美國這樣的經濟大國來說,也許這點錢並不算什麼,但畢竟是有差距的。中華帝國卻是把更多的錢投入到了建設當中以及國民福利當中。

中華帝國的經濟能夠飛快增長,這於強力的國民福利是分不來的。畢竟有了較高的國民福利,國民可以放開手來消費,讓自己的有更大的房子,能夠開上汽車,能夠用上大電器。

可以說從1917年到1925年這八年當中,中華帝國的一切發展政策,都是爲了1925年之後刺激消費而做準備。

1917年北洋解體,中國纔剛統一,並不具備刺激消費的基礎條件。

這種透支的發展模式,首先得有先進的生產力,而當時的中國雖然有先進生產力,但並未普及到全國。

經過八年的瘋狂建設,先進的生產力終於是普及開了,全國的基礎工業建設完備,這纔開始玩泡沫經濟。

美國從1919年開始,也致力於用雄厚的財力更換新的生產技術,以提高生產力,當生產力提高之後纔開始玩泡沫經濟。

從1926年起,中華帝國的稅收年年猛漲,這大大的減輕了中華帝國償還債務的壓力,隨着大量的票子印刷出來,國民收入不斷增長,在出口方面,中華帝國依舊有優勢,很多國家都喜歡用美元去買中國的商品,因爲同樣的商品,中國商品更便宜。

中華帝國收到了美元,接着就把這些美元拿到美國去換黃金,再把黃金運回來。

中華帝國所掌控的黃金數量已經上升到了世界黃金總量的1/3,而美國也有1/3左右,兩國的黃金儲量幾乎都差不多,分別都佔到了世界黃金儲備的40%。

兩國的貴金屬基本上都不怎麼外流,中國雖然從美國那裡弄到了貴金屬,但美國也從其他國家那裡弄到了貴金屬。

兩國都存在貿易逆差,美國的黃金總量總體來說是保持了一個微妙的平衡狀態,而中國的黃金總量則是在不斷的上升。

其他國家的黃金總量則是在不斷的流失,其中英國佔據着南非,不斷有大量黃金被開採出來,基本上每年都不會少於500噸。

但就算是這500噸黃金,看上去也有些杯水車薪。

不過英國還有其他殖民地,如果算上殖民地,英國是這個時代版圖最大的國家。

中華帝國的國民年生產總值超越美國,這一消息引發了世界姓的震動。

其中中華帝國人民歡欣鼓舞,從09年算起,中華帝國到此時只是發展了19年了,就已經在國民年生產總值上超越了美國。

不過中華帝國在國民經濟總量方面,還是低於美國的。

經濟總量是年年的積累,美國畢竟積累很多年,國民經濟總量還是比中華帝國要多出一些。

但隨着國民生產總值都被甩來了1100美元一年,美國的國民經濟總量已經不比中華帝國多出太多了。

畢竟美國在1919年之前,一年的產值只有800多億美元,不過隨着美元實際上的貶值,美國原來的那些產業很大程度上是升值了的。

1928年中華帝國還對出口業進行了調整,很多出口行業開始緩慢縮減出口生產規模,因爲美國經濟快要不行了。

美國對於諸多商品的擠壓不聞不問,就是準備用這些擠壓商品去摧毀其他國家的經濟。

如果本來賣十美元的東西,到時候只買1美元向其他國家瘋狂傾銷,那麼這類商品的產業將受到極爲致命的打擊,從而也出現了大量的擠壓。

如英法等國,實際上一定程度受美國國際資本綁架並不深入,只有像德國那樣的國家才深受捆綁,如果僅僅是美國經濟蕭條了,那麼一定程度上不會波及到他們,但如果美國商品瘋狂向世界傾銷,則世界各國都將被美國拖入經濟蕭條的深淵之中。

中華帝國海關已經做好了隨時提高關稅的準備,若有必要,甚至可以把一大片的商品進口關稅提高到1000%的誇張地步,以將美國向世界傾銷的商品阻擋在國門之外。

美國經濟過了1928年就撐不了多久了。

()

第261章 誘敵,屢試不爽的戰術第2章 土匪襲村第146章 春節臨近第149章 遠洋作戰計劃第451章 定都會議第10章 偵查匪村第27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8章 兌換裝備第80章 二次革命導火索第341章 俄國經濟崩潰第15章 民心繫統第362章 第三世界聯盟第67章 增發紙幣第322章 華東電影節第102章 空軍戰機第353章 攻勢凌厲第389章 空前投資熱潮第15章 九江戰役第249章 約定,成則帝制,敗則下野第8章 兌換裝備第159章 帝制來襲第24章 寂寞似雪第104章 戰爭準備第五是七章 零關稅政策第235章 南洋共和國成立第265章 英軍反攻第182章 全體投降第418章 法德戰爭爆發第10章 勾心鬥角第52章 工業佈局第50章 援助拉希德阿拉伯第53章 夏鈞的陰謀第45章 激戰大洋山第48章 轟炸機試飛第91章 工業狀況第13章 民心未附第222章 醫學的爆發式發展第232章 對荷宣戰第143章 華東級戰列艦第45章 激戰大洋山第133章 14年秋收第289章 來自中國的警告第339章 特拉斯第418章 法德戰爭爆發第288章 美國武力干涉意第340章 經濟崩潰,美國背黑鍋第281章 中醫揚名第一炮第2章 福建獨立第43章 炮戰(上)第222章 醫學的爆發式發展第376章 協議再啓,蘇俄停戰要求第14章 公然霸佔第261章 誘敵,屢試不爽的戰術第93章 張作霖的不合作第16章 漢陽爭奪戰第55章 民心歸附第362章 第三世界聯盟第117章 再殲日軍第27章 開辦工廠第29章 巴黎公約第35章 摘桃子第97章 走向穩定第25章 私下通信第407章 日內瓦裁軍會議第130章 訂單增加第154章 野外求生教程第210章 七大軍區第360章 貓玩老鼠第84章 華東自治政府的強權政治第172章 聯合艦隊的末日第207章 練津化炁第73章 13年財政預算(一)第217章 收復西藏第58章 到處拉皮條第249章 約定,成則帝制,敗則下野第28章 瘋狂剿匪第260章 埋伏,全殲英軍第264章 緬甸動亂,中英扯皮第78章 春播第413章 世界第一海軍第32章 情緒很穩定第68章 農業投資(二)第377章 偷着樂第17章 西鄉自治第236章 印尼寶庫第35章 摘桃子第101章 火藥桶第25章 私下通信第36章 海關談判(一)第179章 恐怖白磷彈第408章 原子彈試爆成功第60章 港口第54章 毫無大志的委員長第325章 進攻蘇維埃第294章 中醫振興之路第195章 大赦天下!第27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367章 中美髮展趨勢第17章 西鄉自治第126章 有利的局面
第261章 誘敵,屢試不爽的戰術第2章 土匪襲村第146章 春節臨近第149章 遠洋作戰計劃第451章 定都會議第10章 偵查匪村第27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8章 兌換裝備第80章 二次革命導火索第341章 俄國經濟崩潰第15章 民心繫統第362章 第三世界聯盟第67章 增發紙幣第322章 華東電影節第102章 空軍戰機第353章 攻勢凌厲第389章 空前投資熱潮第15章 九江戰役第249章 約定,成則帝制,敗則下野第8章 兌換裝備第159章 帝制來襲第24章 寂寞似雪第104章 戰爭準備第五是七章 零關稅政策第235章 南洋共和國成立第265章 英軍反攻第182章 全體投降第418章 法德戰爭爆發第10章 勾心鬥角第52章 工業佈局第50章 援助拉希德阿拉伯第53章 夏鈞的陰謀第45章 激戰大洋山第48章 轟炸機試飛第91章 工業狀況第13章 民心未附第222章 醫學的爆發式發展第232章 對荷宣戰第143章 華東級戰列艦第45章 激戰大洋山第133章 14年秋收第289章 來自中國的警告第339章 特拉斯第418章 法德戰爭爆發第288章 美國武力干涉意第340章 經濟崩潰,美國背黑鍋第281章 中醫揚名第一炮第2章 福建獨立第43章 炮戰(上)第222章 醫學的爆發式發展第376章 協議再啓,蘇俄停戰要求第14章 公然霸佔第261章 誘敵,屢試不爽的戰術第93章 張作霖的不合作第16章 漢陽爭奪戰第55章 民心歸附第362章 第三世界聯盟第117章 再殲日軍第27章 開辦工廠第29章 巴黎公約第35章 摘桃子第97章 走向穩定第25章 私下通信第407章 日內瓦裁軍會議第130章 訂單增加第154章 野外求生教程第210章 七大軍區第360章 貓玩老鼠第84章 華東自治政府的強權政治第172章 聯合艦隊的末日第207章 練津化炁第73章 13年財政預算(一)第217章 收復西藏第58章 到處拉皮條第249章 約定,成則帝制,敗則下野第28章 瘋狂剿匪第260章 埋伏,全殲英軍第264章 緬甸動亂,中英扯皮第78章 春播第413章 世界第一海軍第32章 情緒很穩定第68章 農業投資(二)第377章 偷着樂第17章 西鄉自治第236章 印尼寶庫第35章 摘桃子第101章 火藥桶第25章 私下通信第36章 海關談判(一)第179章 恐怖白磷彈第408章 原子彈試爆成功第60章 港口第54章 毫無大志的委員長第325章 進攻蘇維埃第294章 中醫振興之路第195章 大赦天下!第27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367章 中美髮展趨勢第17章 西鄉自治第126章 有利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