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四面開花

.提到這個東西,中卝華帝卝國馬上有興趣了

特別是雙方的貿易問題,之前是中美雙方摩卝擦最多的地方。

不過美國打算重啓《朱-辛蘭協議》,必然有其動機。

雙方在談判中,中卝華帝卝國很快就摸清楚了美國的動機。

美國意圖以一定程度上恢復《朱辛蘭協議》來促使蘇俄內戰停火,同時在南美問題上與中國達成了一個界限。

而且美國政卝府提出的新關稅,雖然比目前的低,但卻比原本的協議要高出一截。

“哼!美國佬這是打發叫花子呢?”朱曉誠十分不滿,當天就中止了談判,理由是美國沒有任何誠意。

中國在外交上,一直是一個比較情緒化的國卝家。

美國在之前是領教過的。

不過那時是與日本的談判。

當年,中美之間的關係還是很好的,中國那時作爲一個對美國有用的棋子,美國爲了抗衡日本從而支持華東政卝府。

只是局勢變化,美國一直想要玩平衡,而中國打破了這一平衡,美國又向把中國壓下去,讓日本上來重新完成這個平衡,結果激化了矛盾。

此時美國再度領略中國的這種情緒化外交,頓時鬱悶得要命。

政治本身就是一個很無卝恥的東西,特別是在外交談判上,其實就是雙方統卝治者在維持自己統卝治利益的一種互相妥協。

中國的統卝治者,不是一個合格的統卝治者,情緒化波動大這是必然的。

美國政卝府沒辦法,只好該了標準繼續降低關稅以重啓談判。

“讓蘇俄內戰停止,這不是中美雙方就能決定的問題,必須由蘇俄兩國進行談判卝決定。”中卝華帝卝國又給出了一個拒絕的理由。

對於此時的中卝華帝卝國來說,對美國出口的吸引力已經不大了。

把商品出口到美國好處是有的可以擴大自己的工業生產規模,打擊美國的工業生產規模。

同時還能賺到黃金。

如果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中國還沒什麼黃金的時候,那自然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

但現在亞元已經能夠和美元相抗衡了。

中國自施行了黃金國有化政策之後,黃金儲量非常穩定,而且隨着黃金的開採,以及一些貿易逆差的存在,黃金儲量還在不斷的上升。

首先在打擊美國的工業發展上,把商品出口到美國,以美國現在的警惕程度來說,意義也不是太大。

至於黃金,此時對於中國來說已經是沒什麼吸引力了。

畢竟自己的黃金儲量正在穩步上升而且已經使亞元登上世界巔峰地位,沒必要那麼多的黃金。

而且黃金只是一堆不能吃的東西,實際上黃金不代表財富。

戰爭能掠奪黃金,不一定需要靠貿易。

未來只要能夠打敗美國佬,黃金還會怕沒有。

要以蘇俄停火爲前提條件,那是自然不可能答應的蘇聯可是目前中卝華帝卝國的一塊很好的練兵目標靶。

當然,如果美國願意將關稅降低到一定水平,那麼對中國的誘卝惑還是很大的,比如說將輕工業商品的關稅和農產品關稅降低下去等等,都是比較有吸引力的。

當前中國畢竟還未取得世界霸主地位,因此並非是想用什麼規則就用什麼規則,因此對於出口什麼的,在不是有利於中國的情況下,已經沒有太大的吸引力了。

現在中國得到了俄國的七千噸黃金,腰桿子一下就直起來了。同時隨着中俄聯軍已經反攻到了歐洲俄國的主要黃金產地都被中國掌控了。

加上中卝華帝卝國當前成卝立的黃金部卝隊的不斷探礦和開採,黃金儲量已經開始穩步上升了。

蘇聯就慘了,尼古拉二世存在俄國境內的黃金沒了這導致蘇聯境內的經濟一片混亂,儘管蘇聯是一個共卝產主卝義國卝家,但並不意味着不需要金本位制卝度。

好在美國對蘇聯大力支援,否則蘇聯更死。

不過對於美國來說,蘇聯確實是一個非常沉重的包袱,急切的想要讓蘇俄停戰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中國豈能讓美國如願?

此時的世界,中美就是死對頭。

對蘇聯的戰爭,雖然中卝華帝卝國每年需要拿出一筆錢來作爲軍費開支,但實際上已經無關緊要了。

中國一定程度上也在加印鈔票,軍費等於是分攤到國卝民頭上,戰爭照樣打,建設照樣搞,票子照樣印,民生還是一樣的強。

而且戰爭帶動了就業,帶動了軍工業的運轉。

不管現在多麼繁榮,最終的目的都是加強戰爭潛力,這也是中卝華帝卝國當前最爲明確的一個目標。

在當前這今年代,是很難做到說發展圍着人去轉。中卝華帝卝國的發展,70%都是人圍着發展去轉,但也有近30%的發展是圍着人去轉的

發展圍繞着人去轉,就等於是在享福。

人圍繞着發展去轉,等於是在解決某種問題。

中國存在的問題就是,沒有霸權地位。

泱泱華夏,數千年來皆是天卝朝上國,華夏子孫再度站到世界巔峰,這種追求沒有錯。

只要解決了美國,纔是真正到享福的時候,現在就開始享福了,終究只是虛幻一場,並不能長久。

1921卝年,中卝華帝卝國的經濟進一步向內陸發展。

隨着內陸的交通條件的改善,以及重工業開始向內陸遷移,馬上大幅度改善了中卝華帝卝國經濟發展分佈的畸形狀態。

冶金行業開始大範圍的向內陸遷移,其中湖南、四川、河北、陝西、漠南、東北皆有所發展。

往年,冶金主要分佈在沿海,內陸的只有山西以及湖北地區·不過湖北沒什麼優勢,畢竟冶金需要的是離原材料產地近。

沿海的冶金之所以能夠發展,主要是礦石進口,海外礦石是用船運,所以運輸成本低,而且方便向外輸出。

同時在漠北省、遠東省,礦山道路也開始大規模建設了。

除了國內的,其他國卝家的很多礦山也在建設之中。

例如越南的礦山,朝卝鮮的礦山,朝卝鮮茂山鐵礦是一個很豐富的鐵礦產地,而且是露天的礦場,可以直接用挖掘機挖個大圓坑下去。這種採礦方式,乃是中國首創,效率非常高。

俄國的很多礦山也在建設之中,特別是哈薩克斯坦地區。

隨着中卝華帝卝國的版圖擴大到目前這個狀態,已經是對資源不敏感了,因爲境內資源豐富得堆死人。

境卝外還有朝卝鮮、交趾、俄國,主要還是俄國,這些國卝家的礦產全被中卝華帝卝國掌控,等於也就是中卝華帝卝國的。

中卝華帝卝國擁有如此豐富的資源,自然是要開採的,再一味的開採海外資源,也不是一個很明智的行爲。

消耗其他國卝家的資源,可以到戰後來。

戰前太不穩定的,而且戰爭爆發之後,如果是建在敵國境內的礦山還給了敵人產能,十分的不划算。

當前,以前主要是缺礦。

當年中國基本上沒有工業基礎,內陸道路又不通,本國的資源很難開採,而且當年華東政卝府還未能夠把手伸到俄國去。

隨着俄國成爲中國可以隨意糅圓捏扁的買辦國卝家,而且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在交通上已經改善非常多了,中國已經能把手伸到俄國去了。

俄國的資源就很多了,鐵礦、銅礦等中國缺少的礦石都有,而且在石油的佈局上,中卝華帝卝國從很早就開始了。隨着俄國的遠東石油以及巴庫石油落入中卝華帝卝國的掌控,能源上也沒有後顧之憂了。

中卝華帝卝國對於採礦和冶金方面開始走上四面開花的路線。

一般都是在礦山和和最近的煤礦之間建立一個冶煉廠,這樣最大限度的縮減運輸成本,冶煉成半成品之後,可能送到附近的一個大型加工地去加工一下,成爲更高級的半成品或者是成品,然後通過鐵路運往各地。

冶金行業全部集中在沿海也不是個事,畢竟內陸要發展,要把內陸的礦石運到沿海冶煉再運回內陸,這不是找虐嗎?

隨着中卝華帝卝國的內陸的冶煉工業開始發展了,而且隨着培養出了大量的工卝人,加上德國的工卝人來到中國,內陸的冶煉行業已經差不多可以滿足內需了。沿海的冶煉羣開始把市場對準海外市場,沿海的冶煉羣本身主要的也就是負責沿海的所需以及用來出口的。

光是鋼鐵產量上,中卝華帝卝國在1917年秋季,已經達到了6000萬噸,已經超出了去年全年的產量,已經超越美國了。

美國的泡沫經濟發展畢竟還需要一定時間來反應,今年被中國超越已經是沒有懸念的事了。

今年的鋼鐵產量方面,中卝華帝卝國人均達到160公斤,雖然大大低於美國,但畢竟量多,中國人多。

人均鋼鐵160公斤,這在當前來說,已經差不多足夠發展了。畢竟當前中卝華帝卝國的發展還是有些畸形,內陸經濟還不發達,內陸人口消耗不了那麼多的鋼材。

居民在生活中需要消耗很多鋼鐵,建房子到處都需要鋼鐵,傢俱也需要一定數量的鋼鐵,汽車、摩托車等交通車輛也要鋼鐵,甚至是手推車都要消耗鐵釘。

這個社卝會沒有鋼鐵就無法運轉,中卝華帝卝國畢竟不是日本,不會連房子都是用木頭的。

第二更到!

第213章 增稅、普世價值第336章 交趾漢化進程第75章 改組第297章 完美計劃第33章 南北議和之機會第39章 清室退位第174章 裝甲師――突擊!第99章 保路高潮第188章 恐怖的蠶食政策第345章 日軍鐵山要塞第45章 激戰大洋山第370章 中國世界戰略第二步計劃第68章 討要接濟第72章 微型兵工廠第384章 大造空殼艦,海軍軍備競賽第58章 到處拉皮條第412章 北海道大海戰,二十年發展報告第52章 工業佈局抱歉抱歉章節順序發佈錯了第91章 工業狀況第69章 民營工業(一)第220章 全面蠶食第74章 13年財政預算(二)第215章 驅逐溥儀第344章 中日空戰!第104章 戰爭準備第12章 馬尾船政第293章 中美輿論戰爭第229章 中美平衡第189章 鉅額財政預算第387章 負債累累的帝國政府第338章 軍備戰略第225章 行業規範第71章 編練第24章 反腐是亡黨?第217章 收復西藏第141章 華夏一片帝制聲第157章 蔡鍔到來第207章 練津化炁第57章 申請委託第351章 國家氣運第149章 遠洋作戰計劃第19章 摩托化部隊第293章 中美輿論戰爭第4章 進攻第368章 蠶食蘇聯第283章 七月流血事件爆發第100章 柏林博覽會第364章 透支消費的發展模式第19章 民憤滔天第412章 北海道大海戰,二十年發展報告第69章 民營工業(一)第一兩百一十九章 沙俄退讓第133章 14年秋收第32章 大練兵的前奏第395章 美國經濟快不行了第135章 增加稅收與社會保障制度第55章 民心歸附第357章 民族自由大學,中國世界體系第44章 炮戰(下)第73章 光復會第342章 操縱農產品價格第52章 鉅額借貸扯皮第392章 戚繼光號下水第6章 五色復興旗第311章 華人黑手黨第264章 緬甸動亂,中英扯皮第235章 南洋共和國成立第2章 土匪襲村第227章 保護大熊貓第413章 世界第一海軍第103章 新氣象第19章 民憤滔天第390章 迅猛的民生髮展第76章 邀請第371章 重啓協議第53章 水利工程第151章 國體問題第69章 民營工業(一)第139章 軍艦改裝與設計第36章 海關談判(一)第30章 阿布洛特第128章 日本妥協,停戰十五月第89章 中國格局第378章 杭州協議第81章 內戰將起第375章 訪問美國第235章 南洋共和國成立第149章 遠洋作戰計劃第382章 俄國泡沫經濟第107章 給小日本放放血第92章 天大的驚喜第23章 軍事法庭第2章 土匪襲村第282章 軍備技術研發第80章 二次革命導火索第417章 大局初定第1章 穿越1909第97章 步槍製造廠第12章 一面倒屠殺
第213章 增稅、普世價值第336章 交趾漢化進程第75章 改組第297章 完美計劃第33章 南北議和之機會第39章 清室退位第174章 裝甲師――突擊!第99章 保路高潮第188章 恐怖的蠶食政策第345章 日軍鐵山要塞第45章 激戰大洋山第370章 中國世界戰略第二步計劃第68章 討要接濟第72章 微型兵工廠第384章 大造空殼艦,海軍軍備競賽第58章 到處拉皮條第412章 北海道大海戰,二十年發展報告第52章 工業佈局抱歉抱歉章節順序發佈錯了第91章 工業狀況第69章 民營工業(一)第220章 全面蠶食第74章 13年財政預算(二)第215章 驅逐溥儀第344章 中日空戰!第104章 戰爭準備第12章 馬尾船政第293章 中美輿論戰爭第229章 中美平衡第189章 鉅額財政預算第387章 負債累累的帝國政府第338章 軍備戰略第225章 行業規範第71章 編練第24章 反腐是亡黨?第217章 收復西藏第141章 華夏一片帝制聲第157章 蔡鍔到來第207章 練津化炁第57章 申請委託第351章 國家氣運第149章 遠洋作戰計劃第19章 摩托化部隊第293章 中美輿論戰爭第4章 進攻第368章 蠶食蘇聯第283章 七月流血事件爆發第100章 柏林博覽會第364章 透支消費的發展模式第19章 民憤滔天第412章 北海道大海戰,二十年發展報告第69章 民營工業(一)第一兩百一十九章 沙俄退讓第133章 14年秋收第32章 大練兵的前奏第395章 美國經濟快不行了第135章 增加稅收與社會保障制度第55章 民心歸附第357章 民族自由大學,中國世界體系第44章 炮戰(下)第73章 光復會第342章 操縱農產品價格第52章 鉅額借貸扯皮第392章 戚繼光號下水第6章 五色復興旗第311章 華人黑手黨第264章 緬甸動亂,中英扯皮第235章 南洋共和國成立第2章 土匪襲村第227章 保護大熊貓第413章 世界第一海軍第103章 新氣象第19章 民憤滔天第390章 迅猛的民生髮展第76章 邀請第371章 重啓協議第53章 水利工程第151章 國體問題第69章 民營工業(一)第139章 軍艦改裝與設計第36章 海關談判(一)第30章 阿布洛特第128章 日本妥協,停戰十五月第89章 中國格局第378章 杭州協議第81章 內戰將起第375章 訪問美國第235章 南洋共和國成立第149章 遠洋作戰計劃第382章 俄國泡沫經濟第107章 給小日本放放血第92章 天大的驚喜第23章 軍事法庭第2章 土匪襲村第282章 軍備技術研發第80章 二次革命導火索第417章 大局初定第1章 穿越1909第97章 步槍製造廠第12章 一面倒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