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國宴演講,不自由的民主

朝鮮戰爭,是中國必須要打贏的一場戰爭,這樣才能保障國家氣運,這樣才能使國民更加自信,使軍隊更加自信。

中國不像蘇聯那樣,即使是前線敗了,也可以謊稱是勝利了,從而鼓舞國民士氣。

像蘇聯這樣的共產國家,其‘求’的意念很強大,因爲他們建立了一個‘共產主義理想’,而國民生活過不過得好,這在戰時是可以忽略的,他們可以把一切責任都推脫到敵人身上,從而更加的同仇敵愾。[搜索最新更新盡在bsp;???同時,這是一種鼓動人們無畏死亡的思想,在一種不太可能實現的目標面前,如果在一般的國家,國民會想,去完成這個目標,我會不會死?我死了,勝利了還有什麼意義呢?反正我也享受不到。因此一個個都貪生怕死,而共產主義不是這樣。

共產主義在戰時也是有很大的好處的,這的確是一種落後國家以人海戰術,以強大的意念去戰勝強大國家的一種方法。

除了共產主義,還有民族主義同樣可以達到這一目的。

此時中國就發展民族主義,簡稱法西斯。

不過此時世界的民族主義不叫法西斯,而是叫‘民族復興主義’,由於中國率先使用民族主義而使國家從絕境中脫離出來,因此其他國家都是按照‘民族復興主義’這個中國詞彙來翻譯。

民族主義能夠使國民擁有共同的理想,爲一個共同的目標去奮鬥,爲此也不惜奉獻生命。

也許在後世的美國價值觀的角度來看,這是很邪惡的行爲。

但是以民族自身的價值觀來看,這是有益於整個民族的。

一切皆是價值觀的問題。

而民族主義是一種比較完整的社會,其生產組織能力並不弱於資本主義社會。不像共產主義那樣屬於半殘,共產主義因爲把商人、地主給打倒了,因此經濟組織能力很差,但在相關戰爭的重工業方面卻建設很快,因爲在共產主義社會,勞動力成本是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

而在民族主義國家,勞動力成本是要計算在建設之內的。

共產主義國家就算是戰勝了敵人,其結果也就是解體,蘇聯的解體,以及後世中國的改革,都證明了共產主義是行不通的,只有社會主義纔是行得通的。

可以說,共產主義,實際上是適合應對戰爭的,一個資本國家在戰爭時期,一樣可以走共產路線,其典型的政策就是戰時配給制,但這種共產方式在戰爭之後就不適用了。

一個制度正常的國家,就算是戰時採取配給制,其戰後也會迅速恢復正常,同時配給制期間,主要的意圖就是削減勞動力成本,減少軍費開支,最大力度的調動國內的資源。

中國打朝鮮遠沒有達到需要出臺配給制的程度,這是在未來殘酷的全面戰爭時期纔出臺的一種政策。

但夏鈞手上有作弊器,可能在全面戰爭時期也不需要進行戰時配給制。

朝鮮戰爭,就是一場實力不均衡的戰爭。

中龘華帝國軍部還在繼續向朝鮮集結兵力,預計在開春前能夠在朝鮮集結130萬兵力。

這是一次真正的大兵團作戰。

指揮上面臨着空前的挑戰。

此前中國從來沒有打過一場如此大規模的兵團戰爭,而且這次是一次運動戰,不是中日山東戰爭那樣的圍殲戰。

中日山東戰爭,是日本的自信心太過膨脹而引發的加速滅亡。

中日朝鮮戰爭,日軍在朝鮮佈置了大量的工事,就算是有鑽地彈也不是那麼好啃的。

……

春節很快就到了,這一年的春節,國民期盼最大的就是解放朝鮮,使中國恢復古代的基本勢力範圍。

解放了朝鮮,中國收復了這個藩國,整個國家纔算是真正完整的。

在交趾,交趾百姓同樣也在過春節,今年的交趾上下一片歡騰,自交趾受上國節制以來,百姓生活馬上有了質的飛躍。

上國在交趾也普及了零飢餓政策,民政部的接濟不斷,使得交趾人民現在都能吃飽飯了。

雖然吃飽飯只是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對於中龘華帝國這個農業無比發達的國家來說,這點糧食不算什麼,對於大部分中國人民來說,溫飽早已不是追求的目標,追求的是更好的生活了。而對於交趾貧苦佃農來說,這是天大的好日子啊!

交趾受漢化程度很深,其社會構成和舊時代的中國基本相同,社會上主要的兩個矛盾階級就是地主和農民。

在緬甸、泰國這些國家很少有農民起義,因爲這些國家還未發展起農業社會,而交趾因爲與中國的情況相似,因此農民起義是很經常的。

交趾百姓還是有力量的,這是爲何他們後世能夠發展起共產主義的原因,至於中越戰爭,那是越南在越南戰爭之後信心太膨脹了。同時越南在後世一邊山寨中國的東西,一邊又在去漢化,這隻能說是統治者所引導的。

在這個時代,中國還是可以接納越南的,畢竟越南的漢化程度擺在那裡,但也不是直接的接納。

而是看交趾接下來的漢化能夠再進一步。

不過交趾的地主們的日子卻是不好過,因爲交趾漢化部下達了限定佃租的政策,地主的佃租被搞得非常低,而對地主的稅收卻很高。

這和當年中國進行土地改革時的政策是一樣的,對付這些地主的方式就是這樣。

首先把佃租給定死,接着在收佃租不可能達到的稅收。

但地主也不是沒有出路,地主的唯一出路就是不再把土地租給佃農,而是自己請長工來經營。

自己經營,首先要有先進的生產力。

這對於中國的那些地主來說,當初華東政龘府並未趕盡殺絕,而是給他們提供了較高的農業生產技術,使得很多地主也堅持了下來。

如果地主不自己經營,而是把土地租出去來牟利,自己什麼都不用幹,坐在家裡等收租子,同時放放高利貸,以兼併自耕農的土地,這和寄生蟲沒什麼兩樣。

一些有良知的地主,可能在災年還會把佃農的地租給免了,一些地主則是周扒皮一般,災年了照樣收租。交不起欠着,還不起用妻女來還。春天時買不起種子,借你錢去買,都是高利貸,一旦還不了,就用不動產來還了,不動產也沒有,那就只能用妻女去還。

地主以這樣的手段,使自己手上的耕地面積不斷擴大,因爲手上又錢,抗災能力很強,不會因爲災了一年就完蛋,而那些貧苦百姓,抗災能力很弱,一來什麼災害的結果就是破產。

相比當初中國的土地改革,此時的交趾土地改革則沒那麼溫和,地主想要什麼先進農業技術,沒有,不給。

地主經營不下去的話,把土地賣給華人吧!

交趾不僅有肥沃的土地,而且還有廉價勞動力,確實是一個不錯的農業發展地區,是比較有潛力的,那些土地對於華商來說還是很愛要的。

交趾漢化部的這種政策引起了地主階級的不滿,但無可奈何的是,交趾百姓已經歸心了,他們現在煽動不起來。

而他們若敢亂跳,軍警馬上就會把他們拉進局子裡冷靜一下,關個十天半個月再說。

還不起作用的話,那就關個兩三年。

這方面手段還比較溫和的,畢竟沒有民衆支持的地主只是無根飄萍一樣,沒有太大的威脅。

華人在交趾取代了地主階級,並不會使矛盾激化。

以當前中國的農業經營手段,主要是請長工,也就等於是工廠僱傭工人一樣,在待遇上是有規定的。

交趾因爲勞動力成本低,因此生產成本也低。

交趾百姓不需要太高的要求,此時能夠吃飽飯就差不多了,一個月給個兩塊錢工資就讓交趾百姓歡天喜地了。

此時的中龘華帝國,向來是擅長用下層階級來制衡這些地主階級。

這是一種以下制上的模式。

傳統的統治階級,是將利益分給官員、貴族,以維持統治,而夏鈞是把利益分給百姓來制衡官僚。

在此時的獨龘裁統治之下,因爲有這種制衡,所以當前中國還未出現官僚主義。

未來就得靠民龘主來制衡官僚了,但民龘主一定是要不自由的民龘主,這樣的民龘主纔是適合中國的。

後世的文革,實際上就是要制衡官僚主義,但效果不理想。上面動員人民羣衆去批鬥官僚,官僚也發動人民羣衆,去批鬥人民羣衆。結果就有什麼造反派、保皇派的紅衛兵出來。

交趾的法國資本也不太好過,交趾漢化部逐漸出臺了一些政策,雖然明着看上去對法國資本沒什麼影響,但實際上影響巨大。

中國資本在交趾與法國資本的競爭十分激烈,沒有政龘府的保護,法國資本已經被吞併掉一些了。

不過中國也不敢太明目張膽的用政策去對付法國資本,而是用市場手段,畢竟中國資本在柬埔寨以及老撾地區也是存在的。

中國資本在外部很多地區,已經能夠與國際資本相抗衡了。

最簡單的市場競爭來說,無非就是各行業的競爭。在那些小國,無非就是運輸業、金融業、原材料開採業、銷售業、服務業、電力、鐵路等方面的競爭。

因爲中國資本以中國作爲大本營,中國資本也有足夠的資本投入外部競爭,因此國際資本要想吞併中國資本很難。

華夏會是一個比美國共濟會還要嚴密的組織,共濟會的組織可能只是爲了上層的利益服務爲主要目的,而華夏會是通過扶持中小商人,中小商人又支持大商人的一種模式,是一種集體的互相扶持。

對於共濟會來說,可能一家小公司的死活不會去管,而對於華夏會,一家小公司在外部競爭中出現危機,華夏會都會伸出援手,出動專業人士進行策劃,以幫助這家小公司走出困境。

金融業、運輸業、銷售業、原材料開採、鐵路、電力,這是主要的競爭領域。

金融業方面就是國際信貸、保險業務。中、俄、拉希德拉伯共同成龘立的亞聯儲所發行的亞元已經給中國金融業的擴張提供了有力的基礎。

其中主要的競爭就是貸款,誰都想在那些落後國家放出貸款,以不斷的盈利,貸款放出去後,可能是用來修鐵路,那這個鐵路又是由本國的公司去修築,這可能交給一家兄弟公司,例如華東銀行貸款給一個小國建設基礎設施,可能華東集團會讓中盛集團去搞這個工程,或者是讓華盛集團去搞,或亦是另外成龘立一個完全自己控股的公司去搞。

反正這些貸款很快就會流回國內,然後這個國家就欠中國錢了。

運輸業的競爭也很激烈,其中英國在戰後,本土的運輸業都已經需要中美的貨船來承擔一部分運輸份額了,可見一戰中德國的潛艇對英國運輸業的打擊是有多麼的巨大。

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之所以損失如此巨大,那是應爲德國的潛艇很多是中國賣給他們的。

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但英國對此卻是毫無辦法,向中國發難顯然找不到理由,中國在當初做爲中立國,把東西賣給誰也不關英國的事。

英國本身是想戰後進行秋後算賬的,但戰後英國國力衰退,中國飛速發展,英國根本找不到什麼地方來清算中國。

中國畢竟是一個陸權國家,英國這個海權國家想要打到中國本土幾乎等於是癡人說夢話。

英國的運輸業萎靡程度非常大,這讓中國和美國的運輸業有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中國和美國的運輸業競爭是當前主要的競爭熱點。

中國的遠洋運輸業經過不斷的發展,此時遠洋貨船噸位已經突破了上千萬噸,遠遠超過了美國。

美國此時的船隻噸位也只有七百萬噸,整個大戰增長了五百萬噸,這已經很恐怖了。

但相比中國來說,

只是小巫見大巫。

中國的貨船噸位增長到上千萬噸不說,在大戰期間還接下了英國的大批貨船製造訂單。

英國此時想要在運輸業上扭轉頹勢,但難在沒錢。

因爲運輸業的萎靡,英國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之中,因爲沒錢造新船,運輸業的利潤丟了。運輸業的利潤丟了,也就沒錢去製造新船,一個讓英國政龘府感覺糾結的問題就出現了。

同時英國製造了新船,也不一定能夠搶回運輸市場了,中國和美國的運輸業已經發展起來了,英國想再奪回運輸業的市場,首先就得削價競爭,但相比中國的貨船基本上的使用壽命都不超過十年,英國的那些用了二三十年,甚至是四十年的貨船根本沒有任何削價競爭的優勢。

而美國的商船,不僅噸位上比不上中國,而且有有兩百萬噸的商船屬於比較舊的,因此與中國的遠洋運輸業也不好競爭。

中國在1919年全年從海外運輸業攫取的利潤就達到15億亞元,這是純利潤,還不算是成本的,而且不是中國自身的運輸,自身的運輸排除在外的。

成本方面,有水手的工資,以及燃油。

水手賺到了錢,錢就屬於中國的,燃油用的是本國開採和提煉的燃油,還有船隻的製造成本。

僅僅是製造業方面,一年就能創造50億亞元的貿易逆差。

運輸業方面給閩粵兩省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特別是福建地區,因爲農業只能發展經濟作物,人口此時已經增長到了兩千五百萬人,人均耕地位於各省最低,有良好的向海洋發展的環境。

迴歸世界歷史,近代歷史實際上是海權國家的天下。

這些海權國家自身物產不豐富,因此有了向外擴張的動力,因此才造就瞭如今的英國。

而福建同樣有這樣的環境,同時福建有相比英國更強大的優勢。

那就是福建不是一個島,而是與中國其他省份相連。明末鄭芝龍正是通過受撫,依仗大明的龐大人力、物力而稱霸中國海。

此時中國的版圖更大,人力是世界第一,物力也正在飛速發展,以鋼鐵爲例,產量已經快超越美國了,在物力方面用不了多久也會成爲世界第一。

人力、物力、財力皆具,在福建發展航海業是非常輕鬆的。

同時其他省份的航海業也在發展,廣東、浙江、江蘇、山東這四省同樣也發展起了航海業。

但相比福建地區形成的子弟皆嚮往海洋來說,還是有差距的。

帝國政龘府此時正在福建加強這種風氣,鼓勵福建子弟走向海洋。海洋雖然有危險,但這點危險必須克服。要無畏的走出去,去海上拼搏。

此時中國形成了以福建爲中心的造船業、海洋運輸業等產業。

而福建、浙江、廣東三省又有大量的華人出國謀生,前往其他國家經營商業,在沿海地區形成了諸多僑鄉。

運輸業方面英美採取的應對策略就是聯合,對中國海洋運輸業進行排擠。但中國海洋運輸業就如當初的德國那樣,擅長開闢新市場。

中龘華帝國與很多落後國家都建立了貿易關係,中龘華帝國從那些小國那裡買來資源,然後把商品賣給他們。

英美日的聯合,並不能在全球壟斷運輸市場,中國遠洋運輸雖然受到一定程度的打擊,但卻可以頑強的生存。

沒有別的原因,那就是中國的這麼多的商船,很多都是夏鈞直接從兌換平臺上買的。

華東遠洋運輸公司甚至可以不盈利,只保本搞運輸。

就算是保本運輸也有諸多的好處,第一是爲國民提供了就業,第二就是不斷靠這些成本繼續製造貿易逆差。第三個就是打龘壓其他國家的運輸業。

面對英美日的聯合打龘壓,中華華東遠洋運輸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的應對措施,首先就是提高服務質量,第二就是削價。

把價格削減到英美日完全無法競爭的程度。

華東遠洋運輸集團因爲船隻沒有多大成本,因此成本極低,可承受的削價範圍非常大,大到在英美日的運輸業拍馬都趕不上的程度,如果英美日的海洋運輸業按照中國的價格來搞,那馬上會虧損。

削價競爭不代表中國遠洋運輸業會虧本,因爲中國華東遠洋運輸公司有本國的支持。

本國的運單多是按照原價格,一些接受了原價格沒辦法在國際市場上競爭的商品,則給與同樣的削價價格。

這屬於華夏會內部的運作,哪種商品有絕對的競爭優勢,拿出點錢來支持運輸業也是可以的。

因此儘管是削價到沒有利潤,華東遠洋運輸公司依舊可以依靠本土市場持續盈利,從而可以對船隻進行更新,以帶動造船業。

現在夏鈞自然不可能在兌換平臺上買貨船了,因爲造船業發展起來了,自己能造不自己造,會使造船業遭受損失,從而使國民失業。

不過削價程度遠還沒有那麼嚴重,華東遠洋運輸公司目前的攬載價格,還是維持有一些盈利的,但這樣的價格也不是英美日的海洋運輸能夠承受得了的。

而此時德國的運輸業也回到了世界舞臺,不過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同樣損失了一部分的商船,同時損失了國外殖民地。

雖然德國的商船比較新,但相比中國的全新,以及美國的大半新來說,也沒有什麼優勢了。

德國的運輸業在中國運輸業的削價帶動下,競爭起來非常吃力。

而英美日等國在海洋運輸業的競爭方面,美國同樣削價了,但運輸業沒有利潤可以這樣搞,這是因爲美國政龘府出臺了扶持政策。

等於是美國政龘府拿錢補貼運輸公司去和中國海洋運輸業競爭,以避免中國繼續擴大貿易逆差。

而全球的運輸業競爭,主要的主角還是中國和美國,英國和德國只能靠邊站,法國和日本在這方面的份額非常小,日本是份額最小的。

俄國都失去出海口了,拿勒河以東地區都割讓給了中國,基本上沒有任何的海洋運輸業。

可以說全球的海洋運輸業市場,在中美之間的競爭之下,已經陷入了一場惡性競爭的狀態。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而一切的根源,都是圍繞亞元、美元、就業這些問題而產生的,更根源的問題,就是經濟。

再往上,就是國家戰爭潛力的發展。

誰都想削弱對方的戰爭潛力,擴大自己的戰爭潛力。

在協約國和同盟國的大戰之後,各國都在暗中不斷擴大軍備,同時意圖麻痹其他國家,削減其他國家的軍備。

以這個時代的科技發展,地球的距離是越來越小了,逐步往地球村這一概念發展了。

在科技發展到這樣的情況下,世界上又無真正的世界霸主。

英國雖然名義上是世界霸主,但顯然已經唬不住中國了,同樣也唬不住美國。

隨着軍用技術的不斷髮展,未來世界必然還會有一場空前的大戰,這是一個歷史發展和如今國際割據的一種必然慣性。

在看似已經沒有什麼大戰可能的二十年代,實際上已經是暗潮洶涌了。

朝鮮戰爭,可以說是中國在這一時期的對外擴張的一個句號。朝鮮戰爭之後,中國將蓄力應對下一場世界大戰。

而蘇聯將是下一個磨刀石。

……

春節期間,到處都是大宴。

普通百姓家中過年時都要做許多好吃的,這算是辛勤勞動一年下來給自己的犒賞,大戶人家的酒宴則擺得場面很大,其中以飲食文化最發達的廣東地區,過年期間大戶人家的酒宴除夕是自家吃的,然後從初一擺到十五,誰去吃宴席都可以。

經過十年發展,經濟發展起來了,加上農業發達,國民的日子自然是好過了,過年時有大把的錢。

年前的消費一直是中國消費市場上最爲豐盛的一道盛宴,這一段時間的消費市場上的消費額年年增加。

是其他月份平均消費額的近三倍。

吃好喝好,這並沒什麼問題,儘管存在一些鋪張浪費的現象,但國民財富依舊是在境內流通,不會因此而流失出去。

追求更高質量的生活,這並沒有什麼錯的地方。

孩子們過年的壓歲錢也是一年比一年多,普通人家以前給孩子的壓歲錢頂多就是一塊錢,現在普遍上升到了三塊、五塊。

對於今年的春節,輿論界普遍認爲中華盛世到了,對於未來的發展,國民普遍樂觀。

但憂患意識併爲因此物質的豐富而消沉下去。

這個年代的中國面臨的敵人諸多,世界遠遠還未到中國已經稱霸的地步,而且這個時代沒有原子彈,大國入侵小國,奴役殖民其他國家是普遍現象,在這樣誰拳頭大就是老大的時代,而且中國又是一個剛從半封建半殖民國家脫離出來的,要想讓國民沒有憂患意識很難。

而且此時中國物質豐富起來了,富裕起來之後必須有等同的武力來捍衛財富,否則就會想明末、清末那樣,被異族入侵。

歷史的教訓是慘痛的。

加上國家的宣傳引導,以及民族意識的復甦,國民的憂患意識非常強烈。

除夕當天,夏鈞擺了家宴。

夏鈞的家宴主要是和四個夫人以及夫人那邊的家人一起,他作爲穿越者,在這個世界無親無故,隨着家室的建立,親人也就是夫人、孩子和那些岳父、丈母孃和小舅子、小姨子們。

今年的家宴陣容較大,夏鈞現在有四個夫人,岳父、岳母就八個,梅兒雖然是李詩婧的通房丫鬟,但父母還是健在的,也都搬到杭州居住。

塔娜的父親和母親今年也來到了杭州,塔娜的父親是美國鋼鐵公司的一個股東,對於女兒傍上中龘華帝國元首,塔娜的父母比較吃驚,他們之前還不知道這件事,更吃驚的是女兒還未這個中國元首生了個女兒。

尼古拉二世和皇后也來到了杭州參加除夕的家宴。

李盛國早在三年前也結婚生子,對於這個關係很好的小舅子,也是帶着妻兒來的。

這次家宴的氣氛很熱烈,李盛國用英語招待着塔娜的父母和尼古拉二世及,尼古拉二世通曉三國語言,交流上並沒有問題。

不時尼古拉二世還會說一口讓人感覺強調很怪的漢語,顯然尼古拉二世是想更好的和女婿交流。

飯後,尼古拉二世和夏鈞商討了一下反攻歐洲的問題。

尼古拉二世想要明年開春繼續發動反攻,不過被夏鈞給否定了這個提議。

“明年開春,我們應該首先將日本打倒,然後才能集中力量對付蘇聯,如果不把日本打倒,我們極爲容易兩線作戰。”夏鈞對尼古拉二世說道,“但反攻也是需要的,我們儘量在明年夏天結束朝鮮戰爭,然後反攻蘇聯。”

“一個季度能夠結束重現戰爭嗎?”尼古拉二世問道。

“應該可以吧!”夏鈞淡定的回答道。

如果不可以的話,那麼明年就不向歐洲反攻了,這是夏鈞的潛臺詞。此時俄國遠遠還沒有完全淪爲傀儡,這需要一定時間來慢慢調龘教。

……

除夕之後,夏鈞按照往年的慣例,開始到處慰問百姓、部隊,這是夏鈞每年都要做的。

到了十五元宵,則大宴羣臣,同時邀請了社會各界人士參加宴會。還有一些做了特別感人事蹟或者立下大功的普通羣衆,也有機會被邀請參加十五的宴會,今年就邀請了近五百位1919年中國一些接觸代表前來赴宴。

元宵國宴,逐漸成爲了一個固定的傳統,年年邀請的各界傑出代表也越來越多。

要想參加國宴,是有很高的標準的,除了政龘府要員和一些大資本家以外,其他的人員,有的是傑出工人,例如今年就邀請了近五十位有技術創新貢獻的工人蔘加國宴。有的是傑出的士兵,並非是軍銜高就能參加,除了那些軍方高層以外,想要參加國宴,得在一年當中做出成龘立和立了大功能作爲宣傳旗幟的士兵或者基層軍官。

還有各地區,每年會評選一名傑出市民來參加這次國宴。

如何成爲傑出市民呢?

設立這個傑出市民的頭銜,主要是鼓勵商人做社會慈善,說白了就是號召捐錢,捐了錢就給你一個傑出市民的頭銜,捐得越多,越傑出。

但普通民衆也可以成爲傑出市民,比如說當地要樹立一個熱心助人的榜樣,就會找一個熱心助人的傑出市民。

那些被邀請的來參加國宴的普通民衆,個個都有實實在在的事蹟,這些事蹟都是有利於社會的,有利於民族的。

例如其中有一個是到處當義工,熱心幫助他人,被當地政龘府推薦來參加這次國宴。

這些各界傑出代表被邀請去參加十五元宵國宴,這給國民起到了一個很好的模仿作用。

各界人士因此都更加有奮鬥精神了。

十五元宵國宴搞得很盛大,參加的人有近五千之多,政界、軍界、商界精英,以及藝術節精英、傑出工人、傑出市民還有他們的家人加起來,就到了五千多人。

五千多人吃頓飯,也花不了多少錢,雖然吃得不錯,但中龘華帝國的開支不像古代的皇朝那樣貪腐那麼嚴重,如明王朝後期,可能一個雞蛋就給你報上百兩銀子出來。

今年的國宴同樣在華東廣龘場旁邊的華東體育場召開,體育場有頂棚,十五還是比較冷的,因此在室內召開。

國宴開始前,夏鈞帶着四位夫人和孩子來到了體育場。

頓時所有人都楞了,困惑的看着夏鈞身邊多出來的一位夫人——塔娜。

塔娜今天打扮得很漂亮,有一種驚心動魄的美麗,手上正抱着女兒筱婷。

頓時許多人都明白過來了,這就是那位傳說中元首的神秘夫人,因爲隨着夏鈞的女兒筱婷逐漸長大,在公衆場合出現過。筱婷長着黑色的頭髮,但眼睛是粟色的,跟寶石一般閃亮。

媒體根據這一特徵,判斷出夏筱婷並非是李詩婧所生,而是另有其人,但也有人猜測是領養的。

塔娜的出沒並非完全保密,帝國高層還是清楚的,逐漸就有相關傳聞。

這次國宴,是夏鈞第一次把塔娜帶到公開場合。

此時人們一看塔娜的眼睛就知道了,這纔是夏筱婷的生母。

夏鈞的一家子卻是讓人看了十分羨慕,四個美貌如花的夫人,還有三個健康的孩子。

顯然這是一個很溫馨的家庭。

夏鈞來到體育場之後,逐一和社會各界傑出代表握手,雖然很形式化,但這個還是要的。

握手之後,夏鈞來到臺上,對着話筒說道:“很高興今天我們能夠在這裡共同舉行元宵晚宴。過去的一年,帝國有如此巨大的成就,離不開在做各位的奉獻,以及千千萬萬同胞的共同努力。在新的一年,我對我們的民族有更高的期望,只要我們一如既往的同心同德,定能創造更輝煌的成就。”

話音一頓,下面頓時響起了無比熱烈的掌聲。

“去年的中國,有了很多巨大的改變,這是我們所有人都能切身感受到的,其中也涌現出了很多傑出代表人物,在晚宴開始前,我們不如先來聽一聽他們的事蹟……”

隨即,夏鈞把話筒交給了主持人,讓他介紹幾個典型的,感人的代表人物的事蹟出來。

很快幾個代表人物被請到了臺上,主持人逐一的介紹這些爲民族默默奉獻的普通羣衆。

正所謂,米粒之光也放光華,就算是普通的民衆,同樣可以爲帝國做出巨大的貢獻。

如果多多樹立榜樣,就能帶動更多的羣衆向他們學習。

臺下,也有一大批北洋元老坐着,雖然改朝換代了,但這些有本事的北洋元老們被逐一收編。

對於能夠創造出如今這樣局面的夏鈞,他們如今只剩下了佩服。

如今的中國欣欣向榮。夏鈞自建安起兵,也不過發展了十一年的時間。

十一年就有了如此巨大的成就,不得不讓人驚歎。

“下面有請孫文先生,爲我們發表演講,演講主題是——什麼樣的民龘主適合中國!”這時臺上的主持人在介紹完那些感人的事蹟之後,高聲宣佈道。

孫文在衆人矚目之下,穿着一身漢服走上了高臺。

看到孫文上臺,下面的那些北洋出身的人們,以及革龘命黨出身的人們突然意識到,民國時中國的爭鬥,對於他們來說並無誰輸誰贏之區別,因爲他們現在都贏了。

一個強大的中國出現了,他們也沒有被趕盡殺絕,這是一種集體的成功。

“很高興今天我能來到這裡,爲大家做這次演講。”孫文鞠了個躬,然後說道:“我們在滿清統治的舊時代,以及民國年間都說要民龘主自由。但有一個問題是我們所忽略的,民龘主是有自由的民族和不自由的民龘主之分別。過去我們一直在探討,我們到底改走什麼樣的道路才能救中國?爲此民國時期各有各的想法與見解,同樣也少不了理念的不和而發生的爭鬥。但這都已經成爲了過去。如今的中國,已經世界列強之一,我們已經初步完成了復興。我們爲什麼能夠如此快速的復興,這是我在美國期間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後來,我逐漸明白了,我們之所以復興,是因爲此時的中國走的是獨龘裁道路,使內部的分歧減少了,說明白一些,就是自由少了,同時自華東政龘府時期,夏元首就一直以民生髮展爲先,一切以人民的需求爲主導,以極快速度解決了困擾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溫飽問題。”

“現在的中國早已走上了民龘主的道路,而且發展出了一條獨特的不自由民龘主道路。爲何一個民族不能讓人民太過度的自由?因爲一個民族的存在,首先要考慮集體的成功,因此每一個作爲該民族內部的人民,都必須加入去實現這一目標的行列。若是有了過度的自由,那麼民族就會變成一盤散沙,有的往東,有的往西,從而被其他民族分化瓦解,致使整個民族的利益受損……”

“我認爲,民龘主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就是當前這一階段,權利集中於元首,而元首具備極高的個人修養,能夠自覺維護民族利益,同時爲民族爭奪利益。同時我們的元首的能力也已經得到了充分的證明,他有能力領導我們走向復興,並且始終把人民放在第一爲,以人民的利益爲主導,這就是當前的民龘主狀態。但這樣的制度不可持久,因爲未來的中國,不可能每一任元首或皇帝,都擁有極高的個人素養。因此,我們未來要向第二階段發展。

所謂第二階段,就是將一部分權利轉交由人民,通過人民來監督帝國行政,但民龘主的施行,絕不能有過分的自由,要始終以維護民族利益爲首要,第二階段的不自由民族,是爲了杜絕官僚主義的產生,保持內部制度的不被官僚所侵蝕與破壞……”

孫文的演講持續了近十五分鐘,第一次全面的闡述了‘不自由民龘主’的思想。

這次演講,意味着帝國未來國體的確定。

中國走什麼樣的國體,這是國民長期以來所持續困惑的問題,此時終於解開了。

人們也明白了帝國元首的用意,往日夏鈞要獨龘裁,只是爲了要讓民族向一致的方向前進。

但並不意味着帝國永遠都是走獨龘裁路線,至少在下一代,將不會走獨龘裁路線,而是走君主立憲制。

————————

一萬字大章。。。。。。

小菜還從來沒發過一萬字的章節,這次嘗試下咯-

-!

唯一戰勝國相關作品

第203章 閱兵、授勳~!第260章 埋伏,全殲英軍第200章 華東王,建威將軍第319章 擴軍與擴張第83章 配備軍犬第350章 思想統一,國民敬業第19章 摩托化部隊第29章 塔娜的宏第294章 中醫振興之路第115章 身返杭州第68章 農業投資(二)第157章 蔡鍔到來第85章 划算的投資第162章 吞併湖南第278章 81mm迫擊炮第350章 思想統一,國民敬業第48章 合圍第24章 寂寞似雪第235章 南洋共和國成立第260章 埋伏,全殲英軍第327章 政治特赦,孫文回國第29章 塔娜的宏第7章 攻佔上海第410章 北海道海軍對峙,戰爭臨近第36章 海關談判(一)第32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34章 新武器第71章 瘋狂舉債第49章 議和第13章 土匪投降第102章 革命在即第208章 拜訪黎元洪第257章 輕工業技術更新第3章 通電第11章 金銀國有第38章 挖牆腳第313章 大戰結束,產業轉型第142章 新式武器第104章 改組第337章 瘋狂的鐵路建設第69章 與張自忠將軍的第一次談話第281章 中醫揚名第一炮第378章 杭州協議第201章 袁世凱西去第185章 各方反應第一兩百一十九章 沙俄退讓第18章 自治議會第150章 春播臨近第17章 支援漢陽第295章 華人滲透下的澳大利亞第25章 委員長的演講第178章 打完鬼子回家過春節第77章 賄賂公使第343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290章 收復遠東,中俄‘友好’協議第278章 81mm迫擊炮第91章 痛擊出雲第148章 第二屆遠東運動會第214章 軍情二處第450章 中華帝國,帝國元首第182章 全體投降第66章 提高農業稅第16章 漢陽爭奪戰第366章 不完全跟進政策第386章 烏克蘭自治,民族自由精神第220章 全面蠶食第333章 海軍競賽的開端第169章 轟炸重炮師團第297章 完美計劃第392章 戚繼光號下水第96章 山海關外夜戰酣第140章 大造軍艦第98章 產值暴增第25章 委員長的演講第30章 基礎工業第92章 收回中國海關第6章 五色復興旗第92章 收回中國海關第254章 定都開封第22章 軍教片第358章 三大世界理論第325章 進攻蘇維埃第32章 大練兵的前奏第83章 配備軍犬第82章 夏鈞宣戰341章 特拉斯線圈免費能源第333章 海軍競賽的開端第69章 民營工業(一)第255章 地方建設亂象第355章 日本戰敗第318章 瘋狂吸金的疫苗第73章 光復會第61章 秋收!第298章 安娜斯塔西婭第213章 增稅、普世價值第102章 革命在即第30章 基礎工業第293章 中美輿論戰爭第191章 登陸新竹,封鎖日本交通線第350章 思想統一,國民敬業
第203章 閱兵、授勳~!第260章 埋伏,全殲英軍第200章 華東王,建威將軍第319章 擴軍與擴張第83章 配備軍犬第350章 思想統一,國民敬業第19章 摩托化部隊第29章 塔娜的宏第294章 中醫振興之路第115章 身返杭州第68章 農業投資(二)第157章 蔡鍔到來第85章 划算的投資第162章 吞併湖南第278章 81mm迫擊炮第350章 思想統一,國民敬業第48章 合圍第24章 寂寞似雪第235章 南洋共和國成立第260章 埋伏,全殲英軍第327章 政治特赦,孫文回國第29章 塔娜的宏第7章 攻佔上海第410章 北海道海軍對峙,戰爭臨近第36章 海關談判(一)第32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34章 新武器第71章 瘋狂舉債第49章 議和第13章 土匪投降第102章 革命在即第208章 拜訪黎元洪第257章 輕工業技術更新第3章 通電第11章 金銀國有第38章 挖牆腳第313章 大戰結束,產業轉型第142章 新式武器第104章 改組第337章 瘋狂的鐵路建設第69章 與張自忠將軍的第一次談話第281章 中醫揚名第一炮第378章 杭州協議第201章 袁世凱西去第185章 各方反應第一兩百一十九章 沙俄退讓第18章 自治議會第150章 春播臨近第17章 支援漢陽第295章 華人滲透下的澳大利亞第25章 委員長的演講第178章 打完鬼子回家過春節第77章 賄賂公使第343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290章 收復遠東,中俄‘友好’協議第278章 81mm迫擊炮第91章 痛擊出雲第148章 第二屆遠東運動會第214章 軍情二處第450章 中華帝國,帝國元首第182章 全體投降第66章 提高農業稅第16章 漢陽爭奪戰第366章 不完全跟進政策第386章 烏克蘭自治,民族自由精神第220章 全面蠶食第333章 海軍競賽的開端第169章 轟炸重炮師團第297章 完美計劃第392章 戚繼光號下水第96章 山海關外夜戰酣第140章 大造軍艦第98章 產值暴增第25章 委員長的演講第30章 基礎工業第92章 收回中國海關第6章 五色復興旗第92章 收回中國海關第254章 定都開封第22章 軍教片第358章 三大世界理論第325章 進攻蘇維埃第32章 大練兵的前奏第83章 配備軍犬第82章 夏鈞宣戰341章 特拉斯線圈免費能源第333章 海軍競賽的開端第69章 民營工業(一)第255章 地方建設亂象第355章 日本戰敗第318章 瘋狂吸金的疫苗第73章 光復會第61章 秋收!第298章 安娜斯塔西婭第213章 增稅、普世價值第102章 革命在即第30章 基礎工業第293章 中美輿論戰爭第191章 登陸新竹,封鎖日本交通線第350章 思想統一,國民敬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