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七大軍區

段祺瑞此時也知道,北洋政龘府與華東政龘府硬來是要吃虧的,而且隨着發展……華東政龘府必然會想要統一中國,因爲雙方的差距不是一點半點……而且在發展速度上,北洋政龘府將被越拉越遠,時間一長,誰都不會再把北洋當回事。

北洋政龘府到時候何去何從?

跑出國自然是不可能的……到時候只能融入華東政龘府,問題只在於溝通……以及未來能否謀取更大的政治利益罷了。

段禧瑞也不想和夏鈞死磕……這是不明智的,否則他也就不會贊同讓黎元洪當大芯統了。

黎元洪雖然看上去是個赤手空拳的總統……然而卻能夠以總統之名義……與夏鈞裡應外合,只要黎元洪一聲令下……直鈞直接就能名正言順的把段祺瑞幹掉。

不過段祺瑞還是與華東政龘府有過接觸的,夏鈞要求段祺瑞維持一個看起來還像那麼回事的中央便可。

段祺瑞不太明白夏鈞爲何要如此,但顯然他還不願走到臺前。

目前對於段祺瑞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保住北洋的底子,這才能在以後謀取更多的利蓋,雖然他是袁世機的衣鉢傳人,但夏鈞是袁世凱一個級別的……在國民心目中的地位還要遠高於袁世凱。

對此段祺瑞也沒有想要再與華東政龘府抗衡的意思,連日本百萬大軍都擋不住華東政龘府……何況北洋這區區五十多萬兵力。

於是乎,夏鈞就變成了國防部長。

段禧瑞把兵力縮回關內……而把關外的國防悉數拋棄……反正現在夏鈞是國防部長,這事情不歸他管了。

華東政龘府那邊……夏鈞卻是在不斷的佈置着行政、軍事。

各省長官任命……各省防務、國防……都得佈置好。

首先華東政再劃分出東北軍區、西北軍區、西南軍區、華北軍區、華南軍區、東南軍區、華東軍區七個國防軍區。

其中華東軍區爲大本營,設立在杭州,負責保衛行政中心。

東北軍區:負責東北三省國防,對日本、沙俄,涵括庫頁島軍事……庫頁島上將建一個軍事基地,未來將向朝鮮、俄遠東地區擴張。

西北軍區:向西藏、哈薩克斯坦擴張。

華北軍區:向外蒙方向擴張。

西南軍區:向中南半島擴張。

東南軍區:設立於臺灣,爲重要海防地區及向南洋擴張的橋頭堡。

華南軍區:設立於海南島……將走向南洋、中南半島擴張的先鋒。

總的來說……也就是北三個,南三個,東北、西北、華北……西南、東南、華南……再以華東軍區爲中心。

‘我們一年內將擴軍到一百五十萬……其中東北陳兵三十萬,西北軍區陳兵十萬,華北軍區陳兵十萬,這五十萬士兵,必須能夠適應在極寒氣候下的作戰環境,這也是我們未來一段時間內練兵的重點,讓士兵適應寒冷……同時給軍隊配備各種取暖設備。”

軍部會議上……夏鈞指着地圖對軍方高層指示道,‘西南軍區、華南軍區、東南軍區陳兵十萬,南方三個軍區中,西南軍區的士兵必須能適應叢林作戰能力,這也是未來主要的練兵方向。東南、華南兩個軍區必須能夠勝任登陸戰和適應熱帶雨林的作戰能力。……

夏鈞只是說了個大致的指標……下面具體的就是參謀們去算了。

衆人對夏鈞這樣的佈置並無異議,這樣的佈置顯然是比較合理的……當前中國的主要敵人都集中在北方。

日本和沙俄,而最爲集中的地區就是東北,與日本、沙俄都臨近。

相比來說,南方的的敵人則少很多……東南亞還處於西方人的殖民狀態,英美等國離亞洲遙遠,入侵中國顯然不太可能。

華東軍區再設立二十萬,確實是足夠保衛杭州了。

其餘五十萬兵力……則分佈到各省級軍區……省級軍區的級別低於國防軍區……人員也更少,爲一個師到三個師不等的規模,屬於地方防禦部隊。

國防軍區雖然也擔任國防……但實際上走進攻單位,因爲被別人發動入侵一般不太可能……所以防禦不是主要任務……而省級軍區則是專門用來防禦的,同時也是用來練兵和補充軍區兵源的單位。

‘那我們的義務兵和職業兵的比例是多少?,陳軒宇問道。

‘五比一吧!”夏鈞說道,義務兵只要每月發放點零用錢就可以了……職業兵是要以次養家餬口的,每月得發軍餉。

也就是說,將有三十萬的職業兵兵額……而其餘一百二十萬皆是義務兵。

這個數量已經很高了,要知道華東軍在u東中日戰爭時的兵力才六十萬……其中很多之前都是義務兵。

職業兵服役時間可以很長,到四十歲都沒問題……因爲是職業兵,所以退伍後是需要政龘府解決生計的。

三十萬的兵額將是極限……今後都將不會進行擴充。

這三十萬也必須是精兵中的精兵……也將作爲戰鬥力最強大的目標來培養……同時思想教育也是要抓得最嚴的。而在華東軍區,留下一個師的職業兵就可以了……其他的都將派遣到前線去。

三十萬職業兵還是養得起的,一年大概也就是一億元左右的軍費開支,包括裝備維護來說是這樣的、

現在家大業大……億元還走出的起的。

其他的則是義務兵了,義務兵方面要花的錢就少很多了。

陸軍的國防問題迅速確定了下來,參謀部很快就把具體佈置計算了出來。

在海軍防禦問題上,則是在馬里亞納羣島、馬紹爾羣島各建一個海軍軍事基地,同時在臺灣、琉練、海南各建一個軍事基地。

北部則是在大連、庫頁島各建一個海軍軍事基地。

同時海軍同樣是以杭州爲中心,建立一箇中心軍事基地。

除了這些海軍基地,還有傳統的幾個海軍軍事基地……這些基地構成了海軍的防禦網絡。

馬里亞納羣島是用來防備美國駐紮關島海軍的……馬紹爾羣島是用來向太平洋擴張的軍事基地。

大連、杭州、臺灣、琉球、庫頁島的海軍軍事基地都是用來圍堵日本海軍的。

海軍主力艦認爲西太平洋艦隊、南海艦隊。南海艦隊則負責東南亞地區的作戰及航線保護……西太平洋艦隊則是爲了與美國海軍抗衡。

至於圍堵日本海軍的問題,主要依賴空軍。

空軍除了文登戰略轟炸機場,還將在舟山羣島……琉球羣島,臺灣島三處建立戰略轟炸機場,以圍堵日本海軍。

同時空軍還將在馬利亞納羣島、馬紹爾羣島各建立一個戰略轟炸機場……以保護海軍基地的安全。

其中水面艦艇的主力是集中在西太平洋艦隊及南海艦隊兩個艦隊的……而其他艦隊多以巡洋艦、驅逐艦、眷艇爲主。

而空軍在國內,則是各軍區各建一個大型軍用機場,以應對可能出現的戰爭。

按照這個計劃,我們今年修硬件設施,以及裝備費用等等……我們的軍費還是有一些盈餘的。但如果加上訓練所需支出等等,我們的軍費就超額了。今年還需要增加了兩億軍費才能應付。而到了明年……我們按照計劃是將陸軍擴充到兩百萬,不過軍費卻可以比今年少近五億元。”劉文洪將計算出來的結果向復鈞報告了一番。

直鈞點頭批准了,於是軍費支出再次增加了兩億元。

明年陸軍還將擴軍,主要是義務兵的增加……主要是爲了進行兵員儲備……現在中國的義務兵制度纔剛推行幾年……預備役數量很少,因此需要增加兵額……就中國來說起碼得有一百萬的預備役吧!

至於明年軍費會減少……主要是硬件設施方面今年已經支出了……而且裝備方面是能持續使用的……明年不需要增加太多。

不過下面就是要考慮軍區長官問題和各省長官問題的時候了。

軍區長官方面,西北軍區是由劉效國統帥,華北軍區則是由張季玉統帥……東北軍區則由林成貴統帥……另外吳峰、楊烈二人也將調到東北軍區去。

東北軍區兵力最強……三十萬陸軍的編制,夏鈞自然是交給最放心的林成貴帶領……再把吳峰、楊烈這兩個靠得住的學生調過去當第二線軍官。

西南軍區方面,由蔡鍔擔任軍區長官……士兵主要由,軍、滇軍組成……夏鈞對蔡鍔還是很放心的。

而且,軍、滇軍之中的基層軍官都得華東軍出……因爲】軍和滇軍沒那麼多合格的基層軍官。

加上四,民風很好……士兵的軍紀方面只要抓一抓就沒問題……所以夏鈞才放心的把西南軍區交給蔡鍔。

華南軍區則由陳璇濤出任軍長……陳漩濤是炮兵師師長,山東戰爭之後榮升上校。

郭啓榮則被調任東南軍區軍長……與陳璇濤一樣……他也是夏鈞培養出的學生,華東軍事大學前幾屆的學生由於缺少師資,基本上都是由夏鈞親手調龘教出來的,在忠臣度上女庸置疑。至於華東軍區,自然是夏鈞自己擔任軍長。陳軒宇則被夏鈞任命爲軍部副部長、國防部副部長、總參謀長了

要說當年在西鄉時……對夏鈞助力最大的……莫過於陳軒宇了。

陳軒宇在德國慕尼黑軍事大學留學過……軍事功底過硬,與夏鈞形成了很好的互補性,這也奠定了陳軒宇在華東體系中的地位。

至於陳軒宇掛上的那個國防部副部長……夏鈞擅自任命的,然後上報到了北洋中央政龘府那裡。

段祺瑞看了後很乾脆的批了,他的大總龘理,當前黎元洪還未正式就職……所以基本上都是由他經手。

徐世昌那傢伙則被段棋瑞打發到河南安陽去了,沒個十天把天回不去。

袁世凱死後……袁克定也黯然的離職了……帶着袁家上下定居在了天津,那裡是袁世譏當年練兵的地方,袁家在天津人脈廣泛。

可以說此時袁家已經徹底淡出了政治舞臺,帝王寶座如同南柯一夢,最終只是便宜的,估計只有復鈞。

軍事上的佈局迅速確定了下來,但後續要做的還有很多,特別是徵兵、練兵以及軍區建設方面,此時都還是流於紙面,還未實施下去。

其中又以練兵最爲重要。

夏鈞深知未來與老毛子上演全武行時……最大的威脅不是老毛子,而是寒冷惡劣的氣候,二戰時納粹德國大軍不就是在寒冷的侵襲下折戟沉沙的嗎?相比北部三大軍區要面臨的寒冷問題,南部三大軍區則是要面臨叢林作戰、登陸作戰等等考驗,同樣需要進行鍼對性的訓練。

各地方長官方面,則是屬於行政部的事了,這方面夏鈞大多放權給遊正斌去管理……對此遊正斌也幹得兢兢業業,按照夏鈞完善起來的模式進行運轉。

不過有幾個特殊的地方,也就是臺灣、琉球、庫頁三省……這三個省的與其他省的情況不太一樣……需要進行鍼對性的行政管理。

其中第一任臺灣省長的人選很快確定了下來,由黃明琨(臺灣書友客串)出任。

年後的華東政龘府再次有條不紊的運轉了起來,直鈞在對軍事、行政方面進行佈置了之後,終於是抽出時間去發展工程車製造了。

很多工程車都涉及到液壓技術,如同挖掘機等等,而液壓技術是在五十年代才發展起來的技術,因此兌換價格較貴,需要十五億點積分。

不過夏鈞眼睛眨都不眨……直接購買了液歷技術。

在國防工業中,陸、誨,空三軍的很多武器裝備都採用了液壓傳動與控制如飛機、坦龘克、艦艇、雷達、火炮‘導彈和火箭等。

在機牀工業中……目前機牀傳動系統有8鰓採用液壓傳動與控制,如磨牀、銑牀、刨牀、拉牀、壓力機、剪牀和組合機牀等。

在冶金工業中,電爐控制系統、軋鋼機的控制系統、平爐裝料、轉爐控制、高爐控制、帶材跑偏和恆張力裝置等都採用了液壓技術。

在工程機械中,普遍採用了液壓傳動……如挖掘機、輪胎裝載機、汽車起重機、履帶推工機、輪胎起重機,自行式鏟運機、平地機和振動式壓路機等。

在農業機械中……採用液壓技術也很廣泛、如聯合收割機、拖拉機和犁等。

在汽車工業中,液壓越野車飛液壓自卸式汽車、液壓高空作業車和消防車等均採用了液壓技木。

在輕彷工業中,採用溉壓技術的有塑料注塑機、橡膠硫化機、造紙機、印刷機和坊織機等。

在船舶工業中……應用液壓技術很普遍,如全液壓挖泥船、打撈船、打樁船、採油平臺、水翼船、氣墊船和船舶輔機等。

總之,一切工程領域,凡是有機械設備的場合……均可採用液壓技術……其前景非常光明。

這十五億點積分花的值……因爲液壓技術代表着一次生產力的提升,具體應用可以讓人繼續研究……把能用上的地方用上。

工程車除了液壓技術外……就是發動機技術,其他的就是操控方面的……以及一堆鐵疙瘩。

發動機夏鈞直接從兌換平臺上買,而其他的則可以自己製造。

工程車製造方面,復鈞並不打算把工廠設立在沿海地區,而是開始往內陸發展。

內陸百姓生活悠閒,那是經濟沒發展起來的原因,只要經濟發展起來了……悠閒的日子估計要過到頭了。

中國經濟必須向內陸發展……沿海省份的繁榮,內陸省份落後……那本身就是一種畸形……內陸省份雖然沒有沿海省份的優勢,但並不代表他們不能發展工業。

沿海省份確實比較適合發展工業,但那是大規模的資源集散型工業……因爲運輸上合適,而內陸省份可以發展其他的工業啊!就比如機械製造……又不是需要集中太多資源的東西,主要是技術性的東西,對運輸的考驗不高……完全可以放到內陸去發展。

發展內陸經濟已經迫在眉睫,就戰略上來考慮……把整個中國的工業都集中到沿海是不明智的選擇。

中國的優勢就是地域大,雖然不算是全球最大,但也就那麼幾個國家比中國來得大……所以戰略緩衝能力很強。

如果中國遭到侵略,首當其衝的就是沿海。

因此當前需要把經濟向內陸進行轉移,把能轉移的轉移到內陸去……而沿海則發展最適合的資源集散型經濟。

內陸省份的人口也多……內陸地域廣袤,此時中國進入工業化時期……總不能讓全部的內陸人口都跑到沿海來吧?那豈不是太畸形了!在各內陸省份之中,其中以湖北的工業發展條件最好……因爲交通最發達的內陸省份也就是湖北。

因此首先有較大發展的就是湖北,又以武漢爲中心,這幾年下來……湖北的鐵路網已經修得差不多了,因此湖北成了內陸經濟最強的省份。

此時華東政龘府正在往四川大規模疏通交通線,公路、鐵路紛紛上馬,只要交通暢通……四,經濟也是很好發展的。

而在此時……華東政龘府的軍工廠已經開始向湖北、湖南兩省轉移了,不過軍工廠是電老虎,當前暫時只能靠火電廠及石油來解決能源問題,不過四”雲南地區的中型永電站卻開始修建了,第一批修了八座中型水電站。

西南地區的水電資源無比豐富……而這些水電資源正可以爲內陸省份提供足夠的發展能源。

今日大章到!(

第4章 獨擒羣匪第98章 福建海防計劃第14章 公然霸佔第343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37章 海關談判(二)第287章 1917年發展報告第172章 聯合艦隊的末日第2章 福建獨立第282章 軍備技術研發第77章 日本屈服第167章 統一之中國,一致之對外第110章 追丟了?第93章 張作霖的不合作第413章 世界第一海軍第139章 軍艦改裝與設計第105章 一戰爆發第126章 有利的局面第257章 輕工業技術更新第45章 技術互換與貸款第235章 南洋共和國成立第2章 土匪襲村第376章 協議再啓,蘇俄停戰要求第103章 集團第232章 對荷宣戰第104章 戰爭準備第27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387章 負債累累的帝國政府二百零九章 中國國防部長第227章 保護大熊貓第33章 財政有壓力第156章 栽培之恩第77章 賄賂公使第185章 各方反應第104章 戰爭準備第95章 農業調控政策第281章 中醫揚名第一炮第161章 戰爭持續第188章 恐怖的蠶食政策第293章 中美輿論戰爭第414章 被拋棄的日本第89章 中國格局第42章 一戰定人心第89章 中國格局第331章 中南半島危機第382章 俄國泡沫經濟第80章 農村變化第21章 二線部隊第245章 讓每個同胞活得有尊嚴第36章 民族與信仰第15章 民心繫統第357章 民族自由大學,中國世界體系第27章 水利專家第375章 訪問美國第285章 俄國內戰爆發第233章 佔領印尼第349章 甩開美國第253章 戰略資源儲備第81章 修鐵路第197章 計劃生育十五億第205章 弔喪,拜訪第32章 大練兵的前奏第255章 地方建設亂象第101章 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第24章 反腐是亡黨?第313章 大戰結束,產業轉型第354章 空降斬首,包圍殲滅第296章 尼古拉二世的電報第102章 空軍戰機第80章 農村變化第306章 出兵干涉,婚禮第13章 民心未附第91章 痛擊出雲第80章 農村變化第90章 人才啊!第244章 演講,民族文化第95章 出征東北第230章 戰列艦下水第197章 計劃生育十五億二百零九章 中國國防部長第227章 保護大熊貓第378章 杭州協議第358章 三大世界理論第318章 瘋狂吸金的疫苗第80章 農村變化第389章 空前投資熱潮第381章 全面復新第272章 中國在趁火打劫第29章 巴黎公約第175章 突破、再突破!第66章 福建第一師第32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267章 發動機增壓技術第390章 迅猛的民生髮展第33章 財政有壓力章節內容重複問題第103章 新氣象第69章 民營工業(一)第402章 養豬,崩潰前奏第14章 公然霸佔第265章 英軍反攻
第4章 獨擒羣匪第98章 福建海防計劃第14章 公然霸佔第343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37章 海關談判(二)第287章 1917年發展報告第172章 聯合艦隊的末日第2章 福建獨立第282章 軍備技術研發第77章 日本屈服第167章 統一之中國,一致之對外第110章 追丟了?第93章 張作霖的不合作第413章 世界第一海軍第139章 軍艦改裝與設計第105章 一戰爆發第126章 有利的局面第257章 輕工業技術更新第45章 技術互換與貸款第235章 南洋共和國成立第2章 土匪襲村第376章 協議再啓,蘇俄停戰要求第103章 集團第232章 對荷宣戰第104章 戰爭準備第27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387章 負債累累的帝國政府二百零九章 中國國防部長第227章 保護大熊貓第33章 財政有壓力第156章 栽培之恩第77章 賄賂公使第185章 各方反應第104章 戰爭準備第95章 農業調控政策第281章 中醫揚名第一炮第161章 戰爭持續第188章 恐怖的蠶食政策第293章 中美輿論戰爭第414章 被拋棄的日本第89章 中國格局第42章 一戰定人心第89章 中國格局第331章 中南半島危機第382章 俄國泡沫經濟第80章 農村變化第21章 二線部隊第245章 讓每個同胞活得有尊嚴第36章 民族與信仰第15章 民心繫統第357章 民族自由大學,中國世界體系第27章 水利專家第375章 訪問美國第285章 俄國內戰爆發第233章 佔領印尼第349章 甩開美國第253章 戰略資源儲備第81章 修鐵路第197章 計劃生育十五億第205章 弔喪,拜訪第32章 大練兵的前奏第255章 地方建設亂象第101章 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第24章 反腐是亡黨?第313章 大戰結束,產業轉型第354章 空降斬首,包圍殲滅第296章 尼古拉二世的電報第102章 空軍戰機第80章 農村變化第306章 出兵干涉,婚禮第13章 民心未附第91章 痛擊出雲第80章 農村變化第90章 人才啊!第244章 演講,民族文化第95章 出征東北第230章 戰列艦下水第197章 計劃生育十五億二百零九章 中國國防部長第227章 保護大熊貓第378章 杭州協議第358章 三大世界理論第318章 瘋狂吸金的疫苗第80章 農村變化第389章 空前投資熱潮第381章 全面復新第272章 中國在趁火打劫第29章 巴黎公約第175章 突破、再突破!第66章 福建第一師第32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267章 發動機增壓技術第390章 迅猛的民生髮展第33章 財政有壓力章節內容重複問題第103章 新氣象第69章 民營工業(一)第402章 養豬,崩潰前奏第14章 公然霸佔第265章 英軍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