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張作霖的不合作

大章,七十字!

海關的收回,意味着中國進入了一個的階段,而且海關完全掌控在華東自治政府手中,華東自治政府可以在中國構築起一條關稅堡壘。

夏鈞在六月十六日宣佈:“中國海關將調整進出口關稅,中國海關將參照各國標準。”

列強對此並無太大的反應,雖然關稅調整後,他們在中國的市場必然受到影響,然而各國也從華東自治政府發展工業的力度上看出,中國的工業已經開始崛起,同時中國的市場也將因爲工業發展,以及一個廉潔低稅收的政府上臺而變得更加廣闊。

因此各國更注重的是在中國的投資,而不是再將目光鎖定在出口上面。

各國當中特別是美國,高度陳贊華東自治政府在教育、工業發展上所做出的努力,並支持中國在關稅上的調整,同時也鼓勵中國商人到美國投資。

美國佬這種鼓勵只是口頭上的而已,他們實際上是想進入華東自治各省投資,畢竟現在華東自治各省內部的市場變大了,其中的利益自然可想而知。

而德國更是從一開始就表示,中國海關是中國主龘權的一部分,中國有權力對關稅進行調整,德國將一如既往的支持中國走向自立。

所有人都沒想到,剛掌控的海關的華東自治政府第一件事就是對洋人開刀,更讓人想不到的是,洋人竟然沒什麼反應,而且德國、美國這兩個沒有結盟的大國在此事上的態度高度一致。

經過華東自治政府的發展,中國的國際地位已經有所上升。

特別是當華東海軍使用潛艇戰勝了日本海軍之後,不過這不是根本性的問題,根本的問題在於華東自治政府上臺後在行政上所做出的努力,使得華東自治三省內部基本上實現了工業化。

更重要的是,華東自治政府已經能夠生產衆多軍火。

華東軍火公司在國際上的活動也活躍了起來,軍火產品每個月都在增加,這也讓列強看到了華東自治政府的陸軍一定的實力,特別是德國,他們知道華東自治政府已經建立起了一支世界上最先進的陸軍部隊,無論是從裝備上,還是作戰思想上,都表現得超出了這今年代的各國陸軍。

在這個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內的時代,擁有實力才能獲得尊重,才能獲得話語權。

就如同日本一般,他們在擺脫半殖民地的過程中並未與歐洲各國發生什麼衝突,他們能擺脫那種境地,那是因爲他們的實力有所增強。

華東自治政府的崛起速度遠比日本來得,同時在抗爭上也更爲激烈許多,因爲華東海軍與日本發生了一場衝突。

不過中國青日本雙方仇恨在這一刻已經埋下,日本民衆的反龘華情緒高漲,未來雙方必然衝突不斷。

調整後的關稅,進口商品將不再享有優惠,首批公佈的關稅調整名單上,有六十三種商品的關稅提高了,從,掘到6掘不等。,只有那些華東自治各省工業所需原料的進口關稅並未提高。

關稅一提,效果馬上出現了。

民族工業在關稅提高後立即感覺國內的市場好做了許多,那些洋貨基本上都失去了競爭力。

民族工業的崛起的時代已經到來!

“提升了關稅之後,我想今年的工業產值可以達到巫億以上。”工業部部長吳彥章欣喜道。

然而工業的增長大大的超出了吳彥章的想象,因爲夏鈞在七月初又給民間資本發放了大量的工業設備。

夏鈞手上的積分到了四點八億,由於機械製造廠的規模依舊沒有辦接下那麼多的訂單,所以夏鈞把機械製造廠的訂單砍了掉了一半,全部都由他從兌換平臺上進行兌換。

那些工廠的廠房什麼的都建好了,就等着設備的到達,夏鈞直接把設備兌換給他們,這些工廠很快就進入了運營狀態。

同時機械製造廠又拿到了兩億點積分的機牀,規模再次擴大了一倍,另外給民間資本開設的工廠買了一億八幹萬點積分的先進設備。

至於剩下的那一億點積分,則用來建設治污設施。

現在夏鈞揮霍起積分來簡直瘋狂,基本上是月光。因爲明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就要爆發了,夏鈞自然要瘋狂堆工業。

至於買科技和更高級的農業作物,只能等以後再說了。

這些工廠一般都開設得比較集中,這些都走出於治理污染方面的考慮,各工廠的污水將集體排放到污水處理廠。

同時這些工廠多建在離鐵路較近的地區,這樣有利於將產品運出去。

至於剛併入華東自治政府的江蘇、安徽、山西、廣東四省只能暫時先得等上一段時間了,因爲交通還不是很方面。

很快,這年的夏收又到了。

首先進入夏收的是安徽、江蘇、山西三省的小麥,這三省種的是冬小麥,在冬天就播種了,所以沒有種植高產小麥,畝產只有可憐的兩百公斤,個別可以達到三百公斤,但和高產小麥的七百公斤相比,少了一半還多。

不過農墾公司承包的土地中有大概兩千萬畝種了小麥,這兩幹萬畝小麥收割後產出了比口萬噸冬小麥,加上其他大概八千萬畝小麥種植面積,總共將近有紅口萬噸小麥產出。

小麥是可以出口的,西方人多吃小麥。因此種多少不是問題,可以把市場風險轉嫁給其他國家。

六月小麥一收,市場上的麪粉價格開始下跌,由於有兩千萬畝土地種植了高產小麥,因此小麥產量增加了許多,算是一個豐收年,福建、江西、淅江三省的麪粉價格恢復到了正常狀態。

不過就產值來說,這些小麥依舊創造了八億的產值,雖然這是用上億畝土地創造出的產值,是有些低得可憐。

進入七月,水稻也收割了。

今年水稻種植面積達到了六幹萬畝,主要尊中在江西、安徽兩省,其中安徽就佔了三千五百萬畝。

規劃上已經被完全打亂了,實在是因爲時間倉促,佔據安徽的時候已經播種了,農業部只好再次進行播種。

導致產量有些失控,水稻產量達到了4200萬噸,因爲種植水稻的地區差不多都是高產田和中產田,所以平均畝產達到了旭公斤,其中進行粗放種植的佔一半,畝產大多隻有喲公斤,安徽地區的則依舊採用精耕細作,個別畝產達到了巔峰的犧公斤。

加上那紅口萬噸小麥,主要糧食產量已經達到了7200萬噸,而華東自治政府管轄的七個省僅有一億六幹萬人口。

“這些糧食足夠華東自治七省人民吃上一年,糧食產量確實是有些偏高了。”楊明柳擦着汗對夏鈞做着報告。

“你們給個辦出來吧!夏播就馬上就來了。”夏鈞深感無奈的對楊明柳說道,這年頭地多人少,他卻拿出了後世的糧食產能,果然一個疏忽,糧食就種太多了。

“委員長,屬下認爲,應當馬上把偏遠山區的人口遷出,這樣可以減少大約犧萬畝的糧食種植面積,同樣在偏遠山區也不太適合種植經濟作物,把人口留在那裡沒有任何益處。”楊明柳說道。

“而且屬下認爲遷移的時機已經成熟,首先我們對工人的需求再次增長,山區裡大概有一干萬人,這一干萬人遷移出來後,可以極大的減輕對工人的需求。”楊明柳繼續說道。

“我反對,委員長,要是強行把人遷出來,會鬧出很多事情的。”

民政部部長趙晨生當即反對,“而且這是一干萬人,一下涌出來,會造成很大的問題。”

夏鈞轉頭對工業部部長吳彥章問道:“我們未來幾個月的工人的需求有多少?”

“根據統計,未來一個季度,我們需要大約三百萬名工人,這一干萬人中排除老弱,差不多也能消化掉,不過現在每個月外省會進入大概兩百萬人,所以一旦全部遷移的話,就業崗位恐怕不夠。”吳彥章說道。

聽取了各部門的意見,夏鈞想了想說道:“這樣吧!遷移可以馬上進行,但只是鼓勵性的遷移,並非強制性的遷移,另外山區中的土地、房屋依舊歸屬原主,遷移出的百姓,我們需要給他們提供住房、教育等方面的保障。你們覺得如何?”

“委員長這個辦好,山區的經濟本身比較閉塞,只要有這些政策,不出幾年偏遠山區內的人口都將遷移出來,而且不會造成就業壓力。”吳彥章贊同道。

“這個辦不會引起什麼矛盾,應當無礙。”趙晨生也附議道。

“再說農業調控吧!我們現在的問題還是在這裡,要是下半年再種這麼多糧食,恐怕糧價會暴跌啊!”夏鈞說道,“農業部還有什麼其他調控辦?”

“屬下以爲,當前糧價必須下跌一些,以淘汰精耕細作的種植方式,但不能將糧食跌倒讓農墾公司都生存不下去的程度。如此一來,以市場調控的方式將產能正常化,其次將糧食出口國外,以解決暫時的供應過多的問題。再則,擴大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把糧食種植面積減少到八千萬畝的程度。”楊明柳說道,“並且全部施行糧食生產機械化……

楊明柳接着給出了比較成熟的調控方案,會議進行了進半天,農業部又就調控問題與其他部門達成一致。

華東自治政府的農業調控政策很快出臺,首先一個就是讓水稻價格降低一些,不再太過干預水稻價格發展。

其次把那些收割上來的小麥加工成而粉出口到國外去,以減緩內部壓力。

再則民政部加大對其他省份的賑濟,詩劃每年拿出五百萬噸糧食,用於救濟各省貧困羣體。

在這樣的調控下,稻穀價格很快就下跌了。

從每公擔兩元跌到了每公擔一點五元,稻穀價格一跌,很快就把福建、江西、浙江三省的非機耕區的糧農的收入減少了,其中地主經營不下去了。

而對於那些自耕農,以及沒有施行最低工資制度的安徽地主來說,糧價跌到一點五元並無破產風險。

首先糧食產量增加了近一倍,因此就算糧價降低,比起華東自治政府上臺前依舊增長了收入,加上沒有稅收,家裡的小孩基本上是學校養,看病也不需要支出太多錢,所以更無破產風險。對於那些虧損的地主來說,他們接下來就急需進行轉型,因此開始選擇種植經濟作物。

至於那些農星公司並未受此影響,只是利潤降低了而已。

這些農墾公司在機耕區是不能變更作物種植種類的,機耕區重什麼都規劃好的,雖然利潤受到了壓縮,但利潤依舊夠高。

而且夏收之後,政府收上來的糧食一部分儲備了起來,一部分則拿去救濟其他省份的貧民。

華東自治政府自宣佈加大對其他省份的救濟後,其他省份都高興得符了,不討華東自治政府警告各地官員,這些糧食是用幹援助貧民的,誰若敢貪污的話,聯合監察院將不會手軟。

在忙於夏收的時候,倪嗣沖也退出了皖北,這個政治變色龍顯然已經沒有心思待在皖北了。

正當他打算在皖北撈一票再走的時候,各省聯合憲兵隊派人對倪嗣沖進行了警告,如果他敢在皖北收稅,將讓他上華東軍事庭。

聽到華東軍事庭,倪嗣沖臉色很不好看,華東軍事庭連馮國璋都審了,要審他自然沒問題。

大總統現在連馮國璋都保不住,萬一華東自治政府發飆,那肯定是保不住他的,甚至袁世凱爲了妥協,還將主動把他交出去。

待在皖北已經沒什麼意思的倪嗣沖也就退出了皖北。

夏播很快就在豐收的喜悅中展開了,農業部之前已經做好了足夠的準備,因此並未發生什麼混亂。

作物高產帶來的一個很主要的問題就是當前的糧食種植面積太多了,因此夏播時減少了水稻和小麥的種植面積。

農業部在平原地區大量種植大豆、飼用玉米、牧草,以用於發展養殖。

靠肉食養活一個人口所需的土地是用糧食養活一個人口的七倍到八倍,大力發展養殖業,可以消化掉當前的土地。

現在的矛盾不是人口太多土地太少,而是人口太少,產量太高,農業人口又太多,工業人口太少。

這就是農業發展太快產生的失衡問題。

而現在華東自治政府只是在局部上進行調整,而整個中國還未進入調整的狀態。

當前華東自治政府已經開始向其他省份提供高產作物,但這些高產作物都是經濟作物,那些高產糧食絕對不給其他省。

之所以如此,是囡爲其他省不在調控範圍之內,如果整個中國都種下高產作物的話,那後果有多恐怖可想而知了。

到時候糧食價格將一跌再跌,暴跌到要倒河裡的地步。

至於出口,這不是說出口就出口的,這得有時間來慢慢增加出。量,慢慢的壓縮其他國家的農業,如果來個突然的暴增,那麼將發生很劇烈的碰撞。

農業上的失衡,也是夏鈞急於發展工業的原因。

因爲夏鈞兌換了大批工業設備,工廠數量迅速增加,從而帶動了工業上對勞動力的需求,把過多的農業人口吸納到城市來。

在中國的格局基本確定下來了之後,袁世凱開始了他的第二步計劃,那就走進行軍政分離。

北京政府就軍政分離的問題展開了初步的政策,袁世凱對軍政分離很上心,只是北洋政府要施行軍政分離顯然遭到了巨大的阻力。

袁世凱首先要整頓的就是東北,東北是北京的後花園,一旦東北不穩,北京便將腹背受敵。

同時袁世凱以爲張作霜是個頭腦簡單的人物,一旦馴服,將對主人極爲順服,於是把張作霜傳召進京。

爲了籠絡張作霖,袁世凱把張作霜召入北京覷見。

張作霖接到命令不得不去,但又有些害怕,於是帶了一個營的兵力護衛着他進京。張作霜到了北京見了袁世凱,袁世凱掏出了一隻金懷錶,張作霜見這東西金閃閃的,不由多看了幾眼。

結果等張作霜出去的時候,袁世凱便把這個金懷錶,以及張作霜剛纔在那端詳的古玩字畫都送了過去。

袁世凱再次展開金錢攻勢,這種手段在滿清時代自然是很好用的。

不過袁世凱忘了,這是在共和總統時代,北洋軍下面前在盯着袁世凱的位置,畢竟大總統不可能當一輩子。

而且袁世凱也看錯了人,張作霜乃是土匪出身,更非什麼頭腦簡單之輩,張行霜的野心最強,可謂是衆多軍閥中最爲毫不掩飾的一個。

張作霜收了東西,表面行當然感激涕淋。

接着袁世凱又派了拜把子兄弟張錫鑾出任奉天都督,負責地方行政,以爲他與張作霖會很好合作,因爲張錫鑾是張作霜的乾爹。

然而張作霜已經羽翼豐滿,手握北洋軍的一個整編師,早就想獨霸東北,所以就經常讓張錫鑾難堪。

張作霜在家中沒有賭局,那些想升官的財主就在賭桌上主動輸錢,錢輸得越多,張作霜給的官職就越大。

但這些官職需要都督府進行批准任命,張錫鑾批准萬事大吉,如果張錫鑾幾天後還沒批准,那麼張作霜就會帶着衛隊去大鬧都督府,進去就亂砸東西,張錫鑾還不敢生氣,經常是邊拉張作霜到他的密室,邊對旁人說:“他又喝醉了,這小子一喝醉就喜歡胡鬧。”

張錫鑾七十一歲高齡,被這個乾兒子折騰的經常犯病,袁世凱見張錫鑾不能鎮住張作霜,而且張作霖的野心已經充分暴露。

於是袁世凱想調開張作霖,於是下了道命令,讓張作霜去駐防察哈爾(內蒙地區)……張作霜接到任命後急了,直接打了封電報給北京,大意說:“辛亥革龘命和國龘民黨二次革龘命,你們把北方部隊統統調走,要不是我老張坐鎮東北,北龘京政權能鞏固嗎?”

袁世凱聽了很生氣,然而袁世凱很快得知消息,張作霜正在東北草擬‘奉天保安會章程’你。

這個所謂奉天保安會章程……”也就是東北地區在辛亥革龘命中施行的一種變相的自治,這把袁世凱氣得直拍桌子大罵:“好個張作霜,真是狼子野心。”袁世凱怒是怒了,然而這次中央想要進行軍政分離,下面地方長官已經有意見了,如果調派他們去徵詩張作霜,那麼後果將不是很理想,甚至可能出現一些更壞的局面。

杭州,白文升給夏鈞報告了北京的情況。

軍情局人員在北京和東北地區發現,張作霜正在起草保安會章程,正在與袁世凱對着幹。

夏鈞看了這份情報後大感興趣,顯然歷史上袁世凱對張作霜實施了妥協,而張作霜這個人,正在中國歷史上打內戰最爲積極的一個,曾經發動過兩次直奉戰爭,戰爭的起因皆在於張作霖想要向關內擴張。

此人也是日本用於煽動中國內戰的一個棋子,等張作森一死,他兒子張學良則直接丟下東三省跑路了。

“既然袁世凱有意整頓地方,進行軍政分離,那自然要給點助力。”夏鈞看完這份報告後笑了起來。

隨即一個電話打到了北京去。

自上次徐州會面後,北洋與華東兩政府在溝通上有了新的發展,那就是夏鈞與袁世凱兩邊都安裝了無線電電話,所以溝通很方便。

這讓袁世凱沒什麼辦,正準備向張作霖妥協的時候,夏鈞的電話打來了。

“袁公可是爲張作霖一事煩惱啊?”夏鈞在電話那頭問道,袁世凱心裡一驚,暗暗防備起來,說道:“也無什麼大事,只是東北那邊出了點小狀況。”

“是嗎?不過我倒是聽說張作霜在起草什麼保安會章程,不知道袁公要如何應對?要知道當初我們簽訂《華東臨時約》時可是規定了,東尖這個區域屬於中央的地盤,若是這塊地盤讓別人佔了,中央如何能收上稅來?如何能還清貸款?”

袁世凱一聽這口風,不對呀!

這小子搞什麼花樣?好像很支持中央進行軍政分離的樣子。

“夏小子,你有什麼打算?”袁世凱想不明白乾脆直接問,夏鈞呵呵笑了一聲,說道:“中央若是不能控制東三省,我華東如何去東三省投資,那張作霜土匪出身,又有日本人在後面舞弄,袁公當即時將其取締。“

“中央兵馬還未練成,此時實在……”袁世凱正說着,夏鈞打斷他說道:“中央若是無力出兵,我華東願出一個師輔助中央,軍費我們都可以出,取締張作霜後,東三省也歸中央管轄。”

“此言當真?”袁世凱有些半信半疑的問道。

“自然當真,中央施行軍政分離我們華東全力支持,軍人本就不應插手地方行政,若是他們插手地方行政,地方定然被他們弄得一塌糊塗。”夏鈞完全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眼前北洋政府最讓他無容忍的就是這個軍政不分的狀態,這樣他的聯合憲兵隊和聯合監察院不是要成二合一版本了。

“你沒條件?”袁世凱倒是把話說得很開,直接對夏鈞問道。

夏鈞和袁世凱在徐州已經把話說得很開了,加上兩人在辛亥革龘命之前就已有接觸,所以兩人私交上倒也不錯吧!最起碼無論如何爭,在政治上都會保留一個充分的迴旋餘地,例如某方失敗了,起碼生命和財產不會受到威脅。

夏鈞笑道:“條件倒是有一些吧!就是山西和廣東併入我華東自治政府。”

“好,那便如此說定了。”袁世凱一口答應,他對山西和廣東兩省的狀況都有了解,據他所知,山西的闈錫山和廣東的陳炯明都已經投靠了華東自治政府,兩省名義上雖然沒有併入華東自治政府,但實際上已經是如此了。

這個條件基本上不算什麼條件。

“袁公有什麼具體行動,到時候打電話與我,他張作霖若是敢反抗中央,我們華東定然出兵。”夏鈞說道。

“好。”袁世凱大喜中掛了電話。

晚上袁世凱吃飯時很高興,袁克定不由詫異,剛纔不是還被張作霖給氣到了嗎?

“爹,什麼事讓你這麼高興?”袁克定不解的問。

“克定,今天有好事,大好事啊!”袁世凱滿面紅光的說道:“張作霜那小子,等着挨槍子吧!”

“啊?”

“夏鈞那小子和我說了,若是張作霜反抗中央,他華東定然出兵幫助中央對張作霖進行制裁。”袁世凱說道。

袁克定看不懂了,問道:“其中會不會有詐?好像很是反常。”

“沒什麼好反常的。“袁世凱笑道:“那卜子本事是大,不過對地盤的野心並不大。不過卻心繫國事,看不得百姓被人欺壓,再有就是愛財。”

“如果我們中央能進行軍政分離,那麼百姓自然好過得多,再則有利於地方穩定,這小子也能到各省去投資,這都符合他的性子。再說張作霜後面有日本人在鼓動,復鈞那小子最是防備日本人,所以忍不住了。”袁世凱說道笑道:“他甚至連軍費都願意包了。”

11月19號晚7點3。分。書盟爲感謝小菜的讀者。特意舉行每月發放10000B的活動以示感謝。歡迎各位新老讀者前來報道。以後每月一次。請各位多多支持菜鳥。

想參加此次活動的同學們請加本書讀者羣:63796489(永遠的鳥窩)。

希望大家踊躍參加,謝謝!!!

第168章 日軍異動,反制手段第82章 夏鈞宣戰第22章 軍教片第235章 南洋共和國成立第312章 科學大棒第51章 幸福生活第386章 烏克蘭自治,民族自由精神第233章 佔領印尼第1章 革命爆發第32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29章 塔娜的宏第291章 中國武力干涉,請君入甕第205章 弔喪,拜訪第99章 嚴打前奏第190章 宗主國與藩國的戰爭第362章 第三世界聯盟第178章 打完鬼子回家過春節第22章 軍教片第232章 對荷宣戰第91章 工業狀況第61章 八個義務兵師團第155章 戰爭泥潭第369章 第三世界聯盟發展第208章 拜訪黎元洪第348章 鑽地彈的威力第276章 中國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79章 沼氣科技第65章 再次擴軍第198章 國學研究院第76章 死神降臨第362章 第三世界聯盟第168章 日軍異動,反制手段第112章 殲滅第97章 走向穩定第46章 趕羊第36章 民族與信仰第249章 約定,成則帝制,敗則下野第273章 美國參戰,帝國中立態度第47章 僕內門公司的噩運第194章 緬甸漢族第65章 再次擴軍第102章 空軍戰機第12章 一面倒屠殺第16章 漢陽爭奪戰第252章 帝國成立,設內閣第61章 八個義務兵師團第54章 毫無大志的委員長第276章 中國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46章 民族資本的反攻號角第288章 美國武力干涉意第281章 中醫揚名第一炮第173章 英國的如意算盤第398章 第三世界聯盟反傾銷預案第360章 貓玩老鼠第190章 宗主國與藩國的戰爭第255章 地方建設亂象第306章 出兵干涉,婚禮第17章 支援漢陽第227章 保護大熊貓第237章 打包醫學技術第359章 轟炸蘇聯第291章 中國武力干涉,請君入甕第337章 瘋狂的鐵路建設第226章 等待橫財第332章 英美日都慫了第171章 千機出動第19章 民憤滔天第71章 編練第97章 步槍製造廠第80章 二次革命導火索第23章 軍事法庭第74章 震撼第74章 震撼第32章 大練兵的前奏第60章 特種部隊與戰車第271章 移民浪潮第298章 安娜斯塔西婭第227章 保護大熊貓第140章 大造軍艦第162章 吞併湖南第85章 首腦會談第102章 空軍戰機第72章 微型兵工廠第80章 二次革命導火索第292章 大流感爆發,金錢利益的鏈條第386章 烏克蘭自治,民族自由精神第170章 海軍出動第85章 划算的投資第63章 十大油田佔了兩個第291章 中國武力干涉,請君入甕第8章 停止擴張第141章 華夏一片帝制聲第295章 華人滲透下的澳大利亞第360章 貓玩老鼠第212章 英法借款第28章 瘋狂剿匪第166章 日本驚懼章節內容重複問題第350章 思想統一,國民敬業第389章 空前投資熱潮
第168章 日軍異動,反制手段第82章 夏鈞宣戰第22章 軍教片第235章 南洋共和國成立第312章 科學大棒第51章 幸福生活第386章 烏克蘭自治,民族自由精神第233章 佔領印尼第1章 革命爆發第32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29章 塔娜的宏第291章 中國武力干涉,請君入甕第205章 弔喪,拜訪第99章 嚴打前奏第190章 宗主國與藩國的戰爭第362章 第三世界聯盟第178章 打完鬼子回家過春節第22章 軍教片第232章 對荷宣戰第91章 工業狀況第61章 八個義務兵師團第155章 戰爭泥潭第369章 第三世界聯盟發展第208章 拜訪黎元洪第348章 鑽地彈的威力第276章 中國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79章 沼氣科技第65章 再次擴軍第198章 國學研究院第76章 死神降臨第362章 第三世界聯盟第168章 日軍異動,反制手段第112章 殲滅第97章 走向穩定第46章 趕羊第36章 民族與信仰第249章 約定,成則帝制,敗則下野第273章 美國參戰,帝國中立態度第47章 僕內門公司的噩運第194章 緬甸漢族第65章 再次擴軍第102章 空軍戰機第12章 一面倒屠殺第16章 漢陽爭奪戰第252章 帝國成立,設內閣第61章 八個義務兵師團第54章 毫無大志的委員長第276章 中國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46章 民族資本的反攻號角第288章 美國武力干涉意第281章 中醫揚名第一炮第173章 英國的如意算盤第398章 第三世界聯盟反傾銷預案第360章 貓玩老鼠第190章 宗主國與藩國的戰爭第255章 地方建設亂象第306章 出兵干涉,婚禮第17章 支援漢陽第227章 保護大熊貓第237章 打包醫學技術第359章 轟炸蘇聯第291章 中國武力干涉,請君入甕第337章 瘋狂的鐵路建設第226章 等待橫財第332章 英美日都慫了第171章 千機出動第19章 民憤滔天第71章 編練第97章 步槍製造廠第80章 二次革命導火索第23章 軍事法庭第74章 震撼第74章 震撼第32章 大練兵的前奏第60章 特種部隊與戰車第271章 移民浪潮第298章 安娜斯塔西婭第227章 保護大熊貓第140章 大造軍艦第162章 吞併湖南第85章 首腦會談第102章 空軍戰機第72章 微型兵工廠第80章 二次革命導火索第292章 大流感爆發,金錢利益的鏈條第386章 烏克蘭自治,民族自由精神第170章 海軍出動第85章 划算的投資第63章 十大油田佔了兩個第291章 中國武力干涉,請君入甕第8章 停止擴張第141章 華夏一片帝制聲第295章 華人滲透下的澳大利亞第360章 貓玩老鼠第212章 英法借款第28章 瘋狂剿匪第166章 日本驚懼章節內容重複問題第350章 思想統一,國民敬業第389章 空前投資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