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中美髮展趨勢

美聯儲大量印刷鈔票,對於中國來說也是有一定好處的,中國雖然不完全跟進美國的模式,但也是要票子的。

既然美聯儲印了票子,那麼亞聯儲同樣可以加印票子,這就使中國在出口和金融競爭方面不會落於下風。

而且中華帝國政fǔ手上有了更多的票子,用的地方又比美國少,因此會非常的寬裕。

起碼的,亞聯儲不會印那麼多票子出來,也就使亞元在國際競爭力上會逐漸大於美元。

若是缺錢,大不了走上和美元平分秋s-的地步,我也多印票子,到時候大家半斤八兩,比的就是發展速度。

而中國此時不完全跟進,不代表着永遠不完全跟進。

中國還需要一個發展時間,才具備完全跟進的基礎條件,可能要五年,也可能要十年。

十年後,美國經濟蕭條了,世界經濟也蕭條了。

中國到時候把m-n關緊了,不讓其他國家的商品流通進來,到時再搞透支消費發展模式,把經濟狠狠的刺jī上去。

等戰爭快要爆發了,再讓經濟崩潰,銀行迅速接收國家財富,然後馬上發動戰爭以恢復經濟。

儘管到時候經濟崩潰了,但東西還在,產業還在,只要戰爭一開打,戰爭潛力絲毫沒有影響。

到時候,根本x-ng的目的也達到了。

瘋狂的建設之下,中國的基礎工業和生產技術將進一步的提升。

到時候美國佬經濟蕭條了,而中國還處於一片繁榮之中。大可將美國的工程師、技術工人都拉到中國來,再把工廠都個搬到中國來。

歷史上,蘇聯就是這麼幹的,因此蘇聯在二戰中發展起了重工業。而蘇聯又在德國那裡獲得了先進的軍用科技,才造成了二戰後的冷戰局面。

不過,美國佬也有利用蘇聯來抗衡德國的意思。

畢竟蘇聯只是一個半殘,怎麼玩都跳不出五指山。而德國若是強大起來了,美國就危險了。

因此,在美國經濟蕭條後,中國能不能買到美國的工廠設備,這還是一個未知數。

但美國的那些工程師、技術工人卻是有腳會跑的,又有個人意志,比不會自己跑的機器好招攬得多。

到時候一個是繁榮的中國,一個是過着苦日子的蘇聯,自然大多都會選中國,也不排除一些被**洗了腦殼的工人會跑到蘇聯去艱苦奮鬥。

而且,夏鈞和內閣制定的這個發展路線有一個很大的好處,那就是在出口方面。

美聯儲開始瘋狂印票子了,那麼美國的出口方面,在中國的競爭下就會顯得頹勢了,那麼中國在經濟大蕭條前,在出口上是不會弱於美國的,而且會壓制美國。

等經濟大蕭條了,世界各國的工業都停止生產的時候,中國在把出口這塊砍掉,把m-n關起來自己發展。

當然,這是以原本的歷史走向來說。

如今這個世界的歷史,已經是和原本有了很大的偏差。

美聯儲的那些銀行資本家們還會不會在1929年收網,還是一個無法確定的問題,而且還會不會讓國家陷入極度蕭條中,也是一個無法確定的問題。

歷史上,美國之所以要讓自己的經濟n-ng得那麼從慘,甚至讓美國人民都吃不上飯,主要目的就是爲了y-u發新的世界大戰。

畢竟美國作爲一個工業產值達到世界30的國家,一旦美國出了問題,那麼其他國家也會跟着出問題,經濟也會跟着蕭條。

經濟蕭條下去了,要想轉移矛盾,最好也最容易的方法就是發動戰爭,對於那些強國來說,他們有那個發動戰爭的底氣。

世界一打,美國又大發戰爭財,黃金就會嘩啦啦的往美國流,同時其他國家又欠下大筆的貸款。

從此美國就是債主,坐等收息就行了。

同時那些戰敗國家,美國也不用讓他們賠款多少錢,能讓我的資本進去就行了,讓我的資本進去了,等於就是把這個國家給奴役了。

這樣一來,美國通過各種手段,也就使他們成爲了世界霸主。

可是現在的世界格局已經改變了,而且變化非常巨大。

中國的崛起,已經足以與美國相抗衡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是否還會以自身經濟蕭條爲代價來挑起世界大戰,還是一個很不確定的問題。

但不管未來如何變化,總值中華帝國以不變應萬變。

wωω¤ тт kǎn¤ ¢ ○

反正玩來玩去,也就是那些東西。

亞聯儲與美聯儲,軍隊與軍隊,政客與政客,票子與票子,資本與資本,出口與出口。

這些東西又互相牽連着,牽一髮而動全身。

但最終要拼的,都是軍隊。

因此目的x-ng就異常的明確了,那就是不管如何發展,都是爲了加大戰爭潛力。

這個年代還遠不是可以坐下來安享太平盛世的時候,這是一個危險的時代。美國隨時都想用戰爭來實現他們的霸權野心,中國唯一能夠堤防的辦法,就是打到這個人類的噩夢——美利堅

……

炎炎夏日,各地人民都在一片忙碌之中,如今這時代,人們根本就閒不下來。

在各地農村,越來越多的人們出去務工。

內陸地區,越來越多的農民走出農村,前往城市謀生,但很多農村人民也丟不下祖業,外面賺了錢,則帶回家蓋一棟票連的房子。

這些外出務工的工人,很快就賺到了讓傳統農村人民在舊時代想都不敢想的工錢,這帶動了更多的農民走出城市。

走出農村,此時是非常容易的,沒有任何的壁壘。

戶口想要移到哪就能移到哪,教育、住房上都沒什麼問題。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放得下家鄉的一切,很多工人賺到了錢,除了在城市中買房外,很多還會回到家鄉再建一棟房子。

對於很多工人來說,以他們的工錢是完全可以達到的。

自華東政fǔ成立以來,各地農村陸續掀起一股建設熱ch-o,特別是那些‘解放’時間越早的省份,農村的建設已經很完善了。

一棟棟漂亮的別墅蓋了起來,特別是很多專業農民富裕起來後,這些農民甚至比工人都要富裕。

農村的道路也一條條的通暢了,這種鄉村級別的公路建設起來十分容易,就是沒有太專業的工程隊,只要當地百姓能夠齊心協力,也能夠修出一條水泥路出來。

其中,以建安農村的發展最早,如今建安的農村已經成爲了全國農村發展的典範,每天都有各省的村級政fǔ的考察團隊。

“要想富,先修路,發展農村經濟,首先要使道路通產,因此需要發動人民對道路進行建設。”

“在道路不通暢的農村地區,人民農閒時間很多,勞動力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地方村級政fǔ可以利用這一特點,號召人民進行修路,修路所需的材料費用,國家一律包辦,農村只需出工,不需出錢。”

中華帝國於去年就制定了農村發展路線,對於各省農村,極爲貧困的山區人民,將一律遷移出來。

此時帝國能夠移民的地方很多,東北,西北,中南半島,南洋共和國,到處都是可以移民的地方。

若想要土地,則移民到那些地方去。

若不想要土地,則進行工作安排。

而那些交通不是很閉塞,路能夠修得進去的地區,中華帝國進行專項撥款,讓各省農村對自己的道路進行建設。

建設村級道路並非太技術x-ng的東西,一個村來說,可能只要派遣兩三名專業人士進行指導就可以了,而且還不需要進行全程指導。

指導完這個村,還可以指導另外的村。

一個小組就能指導一大片區域。

不過在修建村級公路的方面,還視地方條件而定先後。

若是該地區,有了基礎工業,例如水泥廠、採石場等條件,在材料上不需要長途進行運輸的,馬上可以從中央專款中申請下去。

不過相關的佈局,華東集團早就做了,在各省都形成了建設材料生產基礎,不過有些省份還在建。

在政fǔ的號召下,各地農村都掀起了轟轟烈烈的修路行動,對於那些道路不通的農村,大量勞動力閒置,完全可以充分的動員起來。

很多道路已經通暢的農村地區,百姓富裕起來了,則開始大興土木,修建新房子,正式告別那些老舊的土房。

各省的省級公路也在加緊修建,很多省份的公路都很好修,在水泥沒打之前,先用鉤機n-ng個泥路出來,再鋪上沙石,也能湊合着用,只是時間一長就路況不好。

省級公路自然不會那麼那麼低級,各省此時都在修建瀝青公路,成本還比較低,因爲瀝青是自己生產的,不需要進口。

在公路方面,基本上全國各主要省份已經通暢了,而市級、村級方面,各自又找了工程隊或者自力更生等方式,也都在修建道路。

這些道路可能有一批質量不是很好,但卻能夠通車,使商業活動有足夠的基礎。

而且要知道的是,修建這些道路的時候,使用了大量的工程車,並非是用單純的人力建設的,因此建設速度非常快。

有些地方急着要通車,直接用工程車挖出一條路來,什麼水泥瀝青等以後再說,先能湊合着用再說。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全國各地的交通情況迅速好轉。

隨着內燃機的大規模使用,汽車產量逐漸暴增,中國的運力不足的問題,得到了很大的緩解。

在後世的中國,運輸的主力就是汽車,一般民間運貨,都不會想到用火車,因爲火車太麻煩了。

可能貨物要從廣東運到東北,都會選擇用汽車。

運費成本上升這是肯定的,不過此時中華帝國的油價很低,汽車的運費成本也不是太高,基本上石油都是敞開了用。

在這個世界上,根本就不缺乏什麼能源枯竭的問題。

就例如後世美國要賣石油,那麼石油賣完了又賣什麼?美國佬自然有其出路,那就製造一種能夠生產燃料的水藻,這是一種地球上之前沒有的物種,這種物種也非是克隆產生,而是全新的人造生命技術。

人造生命技術,這在二十一世紀已經公開了,其後美國的能源公司就迅速與該實驗室簽訂了製造水藻的合同。

意圖很明顯,我賣完了石油,我賣水藻燃料。

夏鈞作爲一個不合格的政客,最不合格的地方就是不懂盤剝,因此他根本不在能源方面設卡。

這導致了一個現象,那就是內燃機的應用飛速發展。

華東集團的汽車、摩托車、三輪車等使用汽油、柴油的交通工具基本上是造出來就賣完,成爲了當前中華帝國盈利最高的產業之一。

經過幾年的建設,各省的交通情況迅速好轉。

起碼在公路上,已經沒有什麼阻礙了。

而在水運方面,中華帝國的水運則是最發達的,沿海省份的優勢就在這裡,畢竟水運是比鐵路運輸成本還要低的運輸方式。

加上此時中華帝國的水運十分發達,沿海省份的經濟發達也是地理因素。

隨着內陸省份的交通限制的消除,中華帝國的經濟發展重心逐漸向內陸轉移,那些不需要太考慮運輸因素的工廠紛紛往內陸搬遷。

內陸省份方面,湖北、湖南、四川三省發展勢頭很猛,雲南的發展勢頭還差一些,主要是交通的問題上。

但云南連通緬甸,隨着鐵路的修通,雲南也走上了較快的發展道路。

陝西做爲通往西北的m-n戶,關中地區的發展也十分迅猛。

陝北地區大量的居民從黃土高原上遷移了出來,那裡的生態不好,抗災能力極弱,確實不容易生存,這也是爲什麼陝北容易出流賊的緣故。陝北百姓大多都被遷移到了西域、中東省、漠南、漠北等地區,分到了大量的良田和草場。

這些移民,大大鞏固了中華帝國在漠南、漠北、西域、中東省的大片版圖。

而陝西的大量民俗也成爲了帝國保護的重點對象,例如安塞腰鼓等傳統民間藝術,此時取得了極大的發展,腰鼓隊在各省都極有市場,只有市場纔是最好的民間藝術保存的動力。

像季晚會,中華帝國此時極少有西方人的東西,而是越來越多中國人自己的東西搬上舞臺。

不過畢竟此時年代不同,傳統的東西也是要經過一些包裝的,例如在表演時的服飾穿着等等,適當的包裝是需要的,這也是需要與時俱進的。

關中平原素有小江南之稱,帝國在接管了陝西之後,迅速對關中平原、漢中平原等優勢農業資源進行整合。

隨着帝國不斷向西擴張,陝西的農業蓬勃發展,大量向西供應。

在炎炎的夏日中,各省各市各縣都在瘋狂建設,這種建設蔓延到了村級單位。

這種瘋狂的建設並非是單純的靠人力,而是應用大量的工程車,就如一架小型挖掘機,一天的作業可能一百個人挖上一天一夜都比不上,若是中型,大型,那就更恐怖了,生產力提高何止百倍?

鐵路的建設到了今年就更瘋狂了,單單是上半年,就已經鋪設了一萬四千公里長的鐵軌,按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到年底保底估計都能夠鋪設三萬公里的鐵路。

這樣瘋狂的鐵路建設,用的都是亞聯儲的錢。

隨着美聯儲瘋狂的印票子了,亞聯儲也開始瘋狂的印票子了。

這些票子印出來,直接就投入到建設之中,像農村道路建設專款,全是亞聯儲印出來的新票子。

等於說,此時中華帝國,正在加大鑄幣稅。

而且已經是走上了爲了發展,可以把通貨膨脹撇到一邊去的地步了。

對於此時的中華帝國來說,福利這麼好,農業這麼發達,通貨膨脹對百姓影響不大,處於一種可接受狀態。

畢竟很多錢進入市場流通,人們還是吃那麼多的東西,農業產量並未降低,不可能說錢多了我就比原來能吃兩倍……三倍了。

農場品漲價,必然不是因爲供應不足,而在油價方面並沒有漲,生產資料成本也未上漲。唯一的可能就是勞動力成本上升,從而促使農產品漲價,而農民的勞動力成本上升了,代表着工人的勞動成本也隨之上升,因此儘管物價漲了,但農民、工人等底層民衆的收入也增加了。

因爲這些增印的票子,都是用來修工程等用途了,最終還是流入人民的口袋,至於工程利潤,這是給工程隊更新設備的,保持一定利潤是需要的。這些工程隊有70是華東集團組建的。

那些大型工程隊,則95都隸屬於華東集團。

而華東集團又涉及建築材料製造,因此利潤實際上大多都是被華東集團所攫取,而華東集團到年底,都是將利潤大部分上繳國家。

國家又把這些錢huā在人民福利和建設上。

這些票子,實際上都是印來給國民huā的,以及用來服務國民的,這些票子的huā出去之後,帶來了大量的就業崗位。

負面影響是有的,那就是出口上會一定程度受影響。

但就出口問題,中華帝國向來是有優勢的,起碼比美國有優勢,美聯儲既然已經比中華帝國更瘋狂的印票子了,中華帝國如何不能。雖然是五十步笑百步,但五十步起碼比一百步好,五十步比一百步還是有優勢的。

中美就是當前世界上兩大出口國家,美國在中國崛起前,有19的農業依賴出口,這是美國在十九世紀末的經濟蕭條中,意識到出口重要x-ng從而發展起來的。

但在中國崛起之後,美國傳統的出口農產品小麥和棉huā受到了巨大的打擊,基本上是全線陣亡。

而在一些新興產業上,美國也一直被中國所壓制。

例如飛機、汽車、電器等東西的出口上。

輕工業的出口則是被中國給全面壓制了。

中國的輕工業幾乎全部集中在沿海省份,沿海省份的交通不受限制,對外競爭勢頭極爲猛烈,粉碎了一個又一個美國輕工業出口,還一度打入美國市場,將美國輕工業蹂躪得苟延殘喘。

美國當前在出口上還有優勢的就是重工業,但在新興的重工業上卻又沒有任何優勢,顯得很是畸形。

只要中國發展起來了,那些傳統的重工業自然不會放過的。

中國在傳統的重工產品製造上並非落後於美國,只是產能受限。

這種產能受限是有兩方面的因素,第一就是技術工人上的限制,第二就是優勢生產設備製造上的限制,說白了就是夏鈞靠作弊堆上去的,要想擴大產能,第一得有足夠的技術工人,隨着德國的大量工人來到中國,這個問題得到了緩解。第二就是如同鍊鋼要用電轉爐,那麼電轉爐自己會不會造?

造當然會造,夏鈞在這方面的技術也是買了的,但暫時還造不快,說白了,也還是人不夠。

而製造電轉爐發方面,德國都還沒有這種技術,他們的技術工人用是有用,但不像傳統的工業項目那樣,有了工人就迅速能擴大生產規模,這些工人也得學習一段時間才行。

隨着時間的推移,中國在傳統的重工業項目上的出口競爭力上也在不斷增強。

之前沒有佔據主導地位並不是說技術比美國差,成本比美國高,只是生產還不足內部需求,哪裡能夠顧及到出口上。

十年的發展,嚴格的說,已經是十二年了。

辛亥**之後開始算,纔是十年。

而夏鈞在建安開始發展工業起,到此時已經是十二年了。

十二年下來,中華帝國已經培養出了一批高端人才,同時培養了大量的技術工人,中華帝國的人才培養已經是走上了正軌。

走上正軌之後,培養人才就簡單了,這時候是已經到了可以大量‘量產’人才的時候了。

要知道,此時中華帝國的義務教育以及非常普及了,基本上各省到齡兒童和少年都入學上課去了。

而義務教育也從之前的六年,提高到了九年。

小學定爲六年,中學定爲三年,然後直接上大學。

基本上,議和就是將後世的高中那一階段給砍掉了。

小學六年,要學的東西主要就是基礎的,識字、算術,同時從小學開始培養學生的素質。

到了中學,再繼續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以外,則重點普及民族主義思想,同時重點對學生的素質進行狠抓。

到了上中學的年紀,已經是十二三歲,這時候已經基本上開始走向成熟了,這時候是要突擊學生素質的同時。

中學三年之後,直接上大學。

有人問,那高中的知識怎麼辦?

但高中知識真的能用到現實中來嗎?

答案是否定的。

大學裡,根本不需要那麼全面的知識。

例如學文科的,他幹嘛要學數學?那麼高中數學不就沒有意義了。而且爲什麼每個人都要去學英語?

後世的高中,實際上就是虛度青。

至於所謂專業所需的基礎知識,上了大學再去學。

到時候這個專業要什麼樣的基礎知識就教什麼基礎知識,那樣豈不是學生的學習負擔更輕?而且效率更高。

總的來說,這就是一個是培養全才還是培養專業人才的問題。

中華帝國的教育並非是培養全才的,社會並不需要那些全才,更需要的是一個個能夠更專業的專業x-ng人才。

中華帝國的學生,不需要去學英語,也不需要去學別的什麼外語,但學校也是會有幾節英語課的,但這只是業餘的課程,如果有學生感興趣,能夠學得好,那麼中學讀完馬上可以去外語大學上課了。

同時中華帝國的學生,也不需要每一科目都完全會懂。

絕對要懂的科目只有一個——歷史

歷史是最強制x-ng學生要懂的東西,語文也是一m-n需要一定程度上過關的,數學也

第230章 戰列艦下水第332章 英美日都慫了第320章 民族資本家的行爲規範第140章 大造軍艦第96章 毫無誠意第101章 火藥桶第47章 僕內門公司的噩運第408章 原子彈試爆成功第102章 空軍戰機第376章 協議再啓,蘇俄停戰要求第268章 圍點打援第74章 震撼第137章 塹壕延綿第170章 海軍出動第27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260章 埋伏,全殲英軍第365章 美國開始大躍進了第49章 議和第98章 福建海防計劃第2章 福建獨立第41章 霸王條款第450章 中華帝國,帝國元首第58章 到處拉皮條第25章 委員長的演講第71章 編練第100章 柏林博覽會第300章 營救尼古拉二世,摸營夜襲第182章 全體投降第403章 全面經濟蕭條,飢餓總統與拖拉機內閣第346章 上躥下跳的美國第108章 中日宣戰第372章 四面開花第368章 蠶食蘇聯第47章 刺刀第259章 果敢王國,衝突起第128章 日本妥協,停戰十五月第191章 登陸新竹,封鎖日本交通線第15章 民心繫統第92章 收回中國海關第102章 空軍戰機第26章 造紙廠第15章 九江戰役第131章 強悍的備戰計劃第93章 威壓第53章 夏鈞的陰謀第44章 中國人的機械製造廠第169章 轟炸重炮師團第78章 春節大捐款第41章 霸王條款第89章 中國格局第65章 夏收!第75章 潛艇出擊!第286章 中國戰爭潛力第197章 計劃生育十五億第115章 身返杭州第389章 空前投資熱潮第294章 中醫振興之路第37章 心許第212章 英法借款第258章 秋收結束,農業衝擊第321章 世界最多的黃金儲備第49章 議和第378章 杭州協議第27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80章 二次革命導火索第224章 歷史已是面目全非第102章 空軍戰機第273章 美國參戰,帝國中立態度第79章 鹽稅風波第248章 中國世界體系,商人運動第67章 農業投資(一)第187章 藍田慘案,驅逐王佔元第331章 中南半島危機第132章 工業轉型第309章 調教俄國第88章 安心效忠委員長第291章 中國武力干涉,請君入甕第82章 行軍演習(一)第357章 民族自由大學,中國世界體系第67章 增發紙幣第52章 工業佈局第34章 新武器第85章 划算的投資第9章 鞏固地盤第15章 九江戰役第91章 工業狀況第252章 帝國成立,設內閣第292章 大流感爆發,金錢利益的鏈條第83章 配備軍犬第51章 幸福生活第54章 毫無大志的委員長第38章 挖牆腳第87章 日艦進犯第32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398章 第三世界聯盟反傾銷預案第1章 革命爆發第151章 國體問題第282章 軍備技術研發第五是七章 零關稅政策第345章 日軍鐵山要塞
第230章 戰列艦下水第332章 英美日都慫了第320章 民族資本家的行爲規範第140章 大造軍艦第96章 毫無誠意第101章 火藥桶第47章 僕內門公司的噩運第408章 原子彈試爆成功第102章 空軍戰機第376章 協議再啓,蘇俄停戰要求第268章 圍點打援第74章 震撼第137章 塹壕延綿第170章 海軍出動第27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260章 埋伏,全殲英軍第365章 美國開始大躍進了第49章 議和第98章 福建海防計劃第2章 福建獨立第41章 霸王條款第450章 中華帝國,帝國元首第58章 到處拉皮條第25章 委員長的演講第71章 編練第100章 柏林博覽會第300章 營救尼古拉二世,摸營夜襲第182章 全體投降第403章 全面經濟蕭條,飢餓總統與拖拉機內閣第346章 上躥下跳的美國第108章 中日宣戰第372章 四面開花第368章 蠶食蘇聯第47章 刺刀第259章 果敢王國,衝突起第128章 日本妥協,停戰十五月第191章 登陸新竹,封鎖日本交通線第15章 民心繫統第92章 收回中國海關第102章 空軍戰機第26章 造紙廠第15章 九江戰役第131章 強悍的備戰計劃第93章 威壓第53章 夏鈞的陰謀第44章 中國人的機械製造廠第169章 轟炸重炮師團第78章 春節大捐款第41章 霸王條款第89章 中國格局第65章 夏收!第75章 潛艇出擊!第286章 中國戰爭潛力第197章 計劃生育十五億第115章 身返杭州第389章 空前投資熱潮第294章 中醫振興之路第37章 心許第212章 英法借款第258章 秋收結束,農業衝擊第321章 世界最多的黃金儲備第49章 議和第378章 杭州協議第27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80章 二次革命導火索第224章 歷史已是面目全非第102章 空軍戰機第273章 美國參戰,帝國中立態度第79章 鹽稅風波第248章 中國世界體系,商人運動第67章 農業投資(一)第187章 藍田慘案,驅逐王佔元第331章 中南半島危機第132章 工業轉型第309章 調教俄國第88章 安心效忠委員長第291章 中國武力干涉,請君入甕第82章 行軍演習(一)第357章 民族自由大學,中國世界體系第67章 增發紙幣第52章 工業佈局第34章 新武器第85章 划算的投資第9章 鞏固地盤第15章 九江戰役第91章 工業狀況第252章 帝國成立,設內閣第292章 大流感爆發,金錢利益的鏈條第83章 配備軍犬第51章 幸福生活第54章 毫無大志的委員長第38章 挖牆腳第87章 日艦進犯第32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398章 第三世界聯盟反傾銷預案第1章 革命爆發第151章 國體問題第282章 軍備技術研發第五是七章 零關稅政策第345章 日軍鐵山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