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打包醫學技術

當段祺瑞和黎元洪跑到印尼去恭賀南洋共和國成立的時候,中國國內的政治形勢馬上發生了變化。

總統和總理都出國了,自然也就變成了夏鈞說的算。

地方上的行政人員替換速度加快了,因爲之前夏鈞大力培養優秀行政人員,因此如今已經不缺人了。

北洋政府所掌管的行政區域一律遭到滲透。

河南、河北、陝西、甘肅、東北三省、內蒙地區,這些省份逐一被華東政府派出的行政人員所掌控。

替換的命令是議會通過的,議會當中黨派多,而要當上議員又得看華東政府的臉色,華東政府佔據了中國多數省份,他們在參選議員時是需要各省名額的。再加上華東政府開始大力宣傳復興理論,很多議員被同化了,認爲這是正義和無比正確的,至於那些不買賬的,華東政府則暗中塞錢。

雖然華東政府沒有操縱議員選舉,但在這樣的手段之下,華東政府控制了很大一部分議員。

多數人此時都明白,華東政府纔是中國的中央,而北洋政府只是一個傀儡。

畢竟中央不是名義上就可以確定的,現在華東政府越來越強,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高,作爲方面更是越走越遠,北洋政府就是拍馬也趕不上。

因此很多議員並不牴觸華東政府。

不過也有很多議員不買華東政府的帳,他們算是看出來了,華東政府正是讓北洋政府長期存在而把他們排除在真正的權力中心之外。但華東政府控制了議會是不可爭議的事實。

華東政府除了控制了議會,還控制了聯合監察院,聯合憲兵大隊,軍政上擁有審判權,誰若是真心的不合作而惹惱了華東政府,華東政府可以直接將其逮捕,到時候就是弄個莫須有的罪名出來,國民也會相信的,因爲華東政府的聲譽之好,百姓根本不會生出任何質疑。

現在華東政府比中央更有權勢得多,替換些行政人員算什麼。

這些行政人員到了地方,名義上雖然歸北洋政府管理,但實際卻是聽從華東政府的指示的。

在這樣的手段之下,夏鈞很快就掌控了河南、陝西、甘肅以及東北三省,這些省份是完全的掌控。

而在內蒙和河北,則是部分的掌控。

此時中國已經初步的完成了大統一,領土範圍北至外蒙,西至新疆,東至馬紹爾羣島,南至印尼羣島。

領土面積比後世的中國大得多,這些都是夏鈞乘着第一次世界大戰吞併的地盤,如何消化這些地盤是接下來的重要問題。

在內蒙和外蒙以及東三省,華東政府很快打出了環境保護和治沙的旗號,以此旗號對人口進行遷移。

而施行到下面,則變成了對少數民族的遷移,夏鈞打算把他們遷移到庫頁島去。

然而一些腐敗官員,他們在貫徹政策的時候剋扣了經費,導致那些無敵的少數民族在路上沒有食物和車輛而讓他們跋涉漫長的路途,不過以他們的無敵程度,這點路途也不算什麼的。

而在對蒙古草原的開發上面,華東政府採取的是保守的開發策略,將大片的草場封鎖起來,禁止放牧和開墾。

那些已開墾的地區,則退耕還草。

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的農業方式對環境的破壞力是很大的。

此時北方很多地區還經常遭遇澇災,但到了後世,那些地方卻變了旱災,這是大規模對生態破壞所產生的結果,生態效益被破壞得幾乎沒有了。

隨着華東政府逐漸控制北方地區,內蒙、外蒙、陝西、甘肅、新疆這一帶的豐富礦產也納入了華東政府的開採範圍。

這片地區鐵礦、煤礦、硝礦等資源較多,是一片資源極爲豐富的地區。

那些礦產很快被華東集團圈了下來,華東集團有資源分佈圖,一圈一個準。

像這種礦產儲藏地,夏鈞沒理由讓給別人去圈,畢竟誰擁有這塊地,未來就是賣地就能賣到高價,而他們在獲得高額利益的同時又做了什麼勞動貢獻?這些地在對少數進行遷移之後,以及新疆地區少數民族的莫名其妙消失,已經變成了無主之地。

所以這些地自然是不能流到私人手上,光是圈地,華東集團就能因此獲得高額利潤,而這種圈地行爲在海外也很常見。

不過在海外,華東集團不是直接以自己的名義去圈地的,而是搞出許多表面上看起來沒有任何關聯的子**公司或者自己以私人的名義去圈地,然後再轉讓給華東集團。

因爲資源圖的存在,華東集團迅速掌控了大量的礦產資源。

在夏鈞長年的運作之下,現在華東集團所掌控的礦產資源已經非常多了,基本上不存在什麼礦產資源短缺的問題。

……

隨着華東政府逐漸掌控整個中國的行政權,各種福利也普及到了整個中國地區。

零飢餓政策,零寒冷政策,讓各省百姓以飛快的速度解決了溫飽問題,此時中國有錢,而且物質生產上也高速發展,因此解決溫飽很容易的,只是一個分配問題。華東政府的政策解決了基本的溫飽問題,也就是基本生活物資的分配。

教育上也得到了很迅速的進步,今年畢業了近八十萬初中生,爲師資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來源。

明年畢業的初中生則將暴增到兩百萬,後年畢業的初中生將暴增到六百萬。

華東政府所發展的教育業初步了收獲,這也預示着中國將進入了一個全面的高速發展階段。

陶成章的貢獻也是居功至偉的,他保持了當年光復會時期的作風,在擔任教育部長期間到處奔波。

作爲教育部長肯認真管事,那麼下面的教育人員自然不敢怠慢本職。加上教育部年年的預算經費之高,也給中國的教育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八十萬初中生很快就被教育部抽走了十五萬人,全部拉去當成師資培養了。

陶成章採取的師資培養方式是,邊教邊學,教師在授課的同時,每年都要進修多次,以跟上教育前進步伐。

在挑選師資的時候,教育部一律都是要那種素質良好的學生,在學校裡有犯錯誤的,不遵守規章制度的一律不要。

教師的待遇是很高的,特別是那些有能力的教師,他們的待遇不僅高,而且穩定,而且教學是一個充滿了振興國家意義的事業,對於那些深受復興思想灌輸的學生們來說,這種事業與理想兼具的職業是很嚮往的。

而當前的教育方面,華東政府側重的是對素質、品德、思想的教育,並不太強制性要求學生的成績有多好,但這些方面一定要過關才能畢業。

從華東政府的學校裡畢業出來的學生,在思維上比較簡單,甚至讓人感覺到有些天真,因爲他們在學校裡的環境很好,不會去學那些勾心鬥角的行爲,什麼同學吵架、打架、侮辱、謾罵等現象基本上不出現,出現了也會被嚴肅處理。

而且學校有教他們正確的爲人處事方法,以及對社會事件的看法。諸如仁愛、團結、敬業、愛國等等良好品質也有。

因此很多時候,這些學生走上社會上,會讓人感覺有些天真,但他們的良好品質卻是讓人稱讚的。

在學校裡出來具備良好道德品質也是不夠的,還得有一個正確的社會環境讓他們堅定他們的品質。

如果他們走在社會上,發現在學校裡學到的東西都是狗屁,社會上的人根本不按照這些東西做事,他們自然也就不會去遵循。

此時華東政府行政廉潔,對各種不良社會現象都有制止,而且嚴格施行各項法律、政令,因此當學生們走上社會,並不會感覺他們在學校裡學到的東西都是狗屁,反而會感覺很有用和終生受益。

這種教育體系開始向整個中國普及,學校就像是一個流水線,賦予那些孩子正確的行爲方式和道德品質。

只要教育發展上去了,中國必然強大。

在合理的制度下,壞人也能變成好人,在不合理的制度下,好人會變得麻木,甚至都會變成壞人。

當前中國的社會風氣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正在將壞人同化成好人。

火生於木,動之則木亡,奸生於國,動之則國亡。對於國民的教育是不能放鬆警惕的,這也是大力發展教育的主要目的。

各省百姓發現娃娃上學不要錢了,另外土地不超過規定畝數也就不用交稅了,而且連雜稅也都取消得一乾二淨,甚至連食鹽都有免費供應,看病也都不用多少錢,日子就好像是過山車一般,突然從極爲困苦變得毫無生存壓力。

而這一切,他們在華東政府宣傳部的宣傳下明白,這都是華東政府的功勞,都是夏委員長的功勞。

整個中國的國民因此迅速歸心,而夏鈞隨着派遣的行政人員的增多,兌換平臺上的治下人口也越來越多。

到九月時,人口已經達到了四億兩千萬人。

而在民心指數方面,達到了4.9的程度。

九月初,夏鈞獲得的積分高達二十億。

二十億的積分,一年下來就是兩百四十億。

在積分增長方面還是有潛力的,現在中國的人口具體是多少夏鈞並不是太清楚,畢竟不是整個中國都納入了行政範圍,雖然大部分已經納入了行政範圍。還有那些北方的一些少數民族是不算的。

以前的中國人口是四億三千萬人,排除那些部分,再加上華東政府行政下的各省增長的部分,應該和以前那個四點三億人沒什麼太大的出入。

現在的民心指數最高值的6,而現在只有4.9,還有是有提高的餘地的。而且兌換平臺上提示,最高值是10的,至於如何開啓到10的程度,夏鈞目前還不太清楚。

夏鈞打開兌換平臺,找着要投資的項目。

根據工業部的報告,今年的工業產值將突破五百億復興幣,而在對外出口方面,關是軍火和物資的訂單就接了二十億英鎊,就佔了工業產值的五分之二了。

這些訂單即有協約國的也有同盟國的,加在一起就變得這麼高了。英國的軍費開支今年變得非常高,法國的軍費支出方面也比較高,不過相比英國好很多,俄國的軍費開支方面,被忽悠得大量向中國下訂單。

德國就不用說了,沒個月夏鈞都會給德國運去一大批的軍火和物資,德國還是比較有錢的,加上對比利時和法國部分領土的掠奪,以及德國動用黃金儲備。

這麼多了的錢,一部分是換成貴金屬,一部分則是換成英法的海外資產,還有一部分是以貸款方式賣的。

所以收回來的錢暫時沒有那麼多。

此時除了外貿出口,國內的建設方面已經受到了人才的制約,就如同搞工程,你得有工程師和施工員,還要有諸多技工。因此此時有錢也不好搞工程了,工程量已經排得滿滿的了。

因此夏鈞開始繼續投資醫療科技。

只有醫療科技上去了,人口才能增長。出生率高還得存活率高,這樣人口才能穩步增長。

同時提高醫療科技,目的在於讓世界人民產生中國的醫療技術最好的印象,以此來從醫學方面賺取到資本供國內中國公民進行免費醫療。

不過現代醫學是物理學、生物學等學科的堆積。夏鈞再次砸了十億積分下去,兌換了大量的醫學技術,然後剩下的積分則存起來,用於必要的積分開支。

……

華東集團醫學科研院,一大早又送來了有一大堆的資料文件。

院長陳志山打開這些文件,引入眼簾的又是一大堆的新醫學技術,心臟挑動速度不由立馬加快。

幾個月前他剛收到一份擁有大量醫學技術的打包文件,沒想到又來了。

根據那些文件,陳志山帶領醫學科研人員很快攻克了疫苗製造技術,並且向世界宣佈了多種醫學發現。

什麼維生素、營養學、胰島素等等。

其中疫苗技術是一個最大的突破,經過實驗證明,疫苗技術是比較安全的,沒有太大副作用的一種防疫方式。

疫苗技術很快被衛生部納入了醫療體系,大量的訂單很快就發都了華東集團。疫苗首先在中國進行普及,例如天花疫苗、小兒麻痹疫苗、瘧疾疫苗、鼠疫疫苗這些陸續被製造出的疫苗都接到了大量的訂單。

同時華東集團醫藥科研院還在不斷製造出新的疫苗,這些疫苗又被衛生部分爲必要接種疫苗和自由接種疫苗。

前者是政府向華東集團下訂單,後者則是華東集團投入到市場上讓人們自由購買接種。

如今的華東醫藥製造公司已經擁有了非常全面的藥品製造系統,基本上壟斷了整個中國的藥品供應。

不過華東集團賣給衛生部的藥品價格很低,只是略高於成本價,這也讓其他藥品製造企業沒什麼錢賺。

賺錢的地方還是在海外市場,華東集團製造出的藥品在海外賣得很火熱。

特別是在歐洲人退出了世界藥品市場之後,空白出來的市場迅速被華東醫藥製造公司所佔領。

這是一個暴利行業。

因而出現了一些向國外走私藥品的案件,因爲國內的藥品成本非常低,往國外一賣就是巨大的利潤。

這種走私行爲被海關重點打擊,而且打擊力度十分嚴厲。

華東集團在藥品製造行業上瘋狂吸金,不過每年所產生的利潤在扣除了科研上的預支,則全部交給衛生部。

這是華東集團與華東政府至今還沒有分離的一個領域,基本上是以醫養醫,百姓看病除吃藥根本不用出多少錢。

隨着華東集團醫學研究院的種種醫學發現,讓中國的醫學技術開始得到世界的肯定。

陳志山也不知道這些醫學技術是從哪裡來的,反正從醫學研究院成立以來,華東集團的高層總是會發來許多別的國家所沒有的醫學技術。

也許這是國家研製出來的,除了華東集團醫學研究院以外,還有國家統屬的醫學研究機構。

不過想來想去有個想不通的地方就是,既然是國家醫學研究院研究出來的,爲什麼要給華東集團?

反正華東集團在醫學方面與國家不分家,說是以權謀私也說不上。

爲此陳志山困惑了許久也沒弄清楚這個問題。

這次發來的文件資料中,大部分都是一些藥品的製造資料,以及對這些藥品的療效預估。

陳志山在翻看時發現了許多以前治不了的疾病的藥品都出現了,如果這些藥品真的有效,那麼很多不治之症也就變成可治的了。

這其中的利潤可想而知。

陳志山連忙叫來研究部主任,把這些資料整理分類,然後成立專門的研究小組。

接下來一段時間裡,華東集團醫學研究院又有向世界宣佈的研究成果了,說不定還能拿到什麼諾貝爾醫學獎。

不過委員長交代了,中國將不出席什麼諾貝爾獎,中國有中國自己的獎項,未來將取代諾貝爾。

——————

今天的更新到。

。.。

更多到,地址

唯一戰勝國相關作品

第137章 塹壕延綿第316章 新俄國變化第255章 地方建設亂象第61章 八個義務兵師團第90章 第一代航母啓動第365章 美國開始大躍進了第18章 抗議遊行第一兩百一十九章 沙俄退讓第78章 春播第25章 委員長的演講第31章 礦業佈局第276章 中國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280章 中國的獨角戲第41章 夏收到來第83章 被一鍋端的辮子軍和禁衛軍第80章 農村變化第414章 被拋棄的日本第52章 鉅額借貸扯皮第267章 發動機增壓技術第99章 保路高潮第82章 夏鈞宣戰第30章 基礎工業第368章 蠶食蘇聯第77章 日本屈服第142章 新式武器第242章 閻長官化身‘聖鬥士’第83章 行軍演習(二)第101章 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第27章 開辦工廠第184章 捷報第65章 再次擴軍第94章 東北自治第322章 華東電影節第28章 鉅額貸款第267章 發動機增壓技術第6章 民團成立第194章 緬甸漢族第36章 民族與信仰第91章 痛擊出雲第30章 基礎工業第416章 宣戰,全面戰爭爆發第336章 交趾漢化進程第239章 態度變化,加大資本壟斷第272章 中國在趁火打劫第254章 定都開封第358章 三大世界理論第139章 軍艦改裝與設計第203章 閱兵、授勳~!第31章 礦業佈局第379章 十國聯軍聯合軍事演習第269章 緬甸劃界談判第79章 鹽稅風波第267章 發動機增壓技術第225章 行業規範第104章 戰爭準備第72章 秋收到來第402章 養豬,崩潰前奏第309章 調教俄國第67章 農業投資(一)第396章 時代週刊封面人物,世界最富有的人第43章 資本雄厚的農墾公司第273章 美國參戰,帝國中立態度第105章 一戰爆發第25章 委員長的演講第46章 民族資本的反攻號角第151章 國體問題第170章 海軍出動第120章 時代的戰車第253章 戰略資源儲備第218章 攻略外蒙第378章 杭州協議第131章 強悍的備戰計劃第6章 五色復興旗第67章 農業投資(一)第350章 思想統一,國民敬業第205章 挑撥、忽悠尼古拉二世第213章 增稅、普世價值第277章 安寧與繁榮第383章 遷都中京,大閱兵第75章 改組第173章 英國的如意算盤第416章 宣戰,全面戰爭爆發第6章 五色復興旗第8章 兌換裝備第315章 亞洲經濟一體化經濟體,構建中國世界體系第282章 軍備技術研發第72章 秋收到來第29章 巴黎公約第121章 日軍的聖戰攻勢第41章 夏收到來第116章 話不投機第14章 公然霸佔第70章 民營工業(二)第376章 協議再啓,蘇俄停戰要求第451章 定都會議第108章 中日宣戰第313章 大戰結束,產業轉型第414章 被拋棄的日本第315章 亞洲經濟一體化經濟體,構建中國世界體系
第137章 塹壕延綿第316章 新俄國變化第255章 地方建設亂象第61章 八個義務兵師團第90章 第一代航母啓動第365章 美國開始大躍進了第18章 抗議遊行第一兩百一十九章 沙俄退讓第78章 春播第25章 委員長的演講第31章 礦業佈局第276章 中國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280章 中國的獨角戲第41章 夏收到來第83章 被一鍋端的辮子軍和禁衛軍第80章 農村變化第414章 被拋棄的日本第52章 鉅額借貸扯皮第267章 發動機增壓技術第99章 保路高潮第82章 夏鈞宣戰第30章 基礎工業第368章 蠶食蘇聯第77章 日本屈服第142章 新式武器第242章 閻長官化身‘聖鬥士’第83章 行軍演習(二)第101章 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第27章 開辦工廠第184章 捷報第65章 再次擴軍第94章 東北自治第322章 華東電影節第28章 鉅額貸款第267章 發動機增壓技術第6章 民團成立第194章 緬甸漢族第36章 民族與信仰第91章 痛擊出雲第30章 基礎工業第416章 宣戰,全面戰爭爆發第336章 交趾漢化進程第239章 態度變化,加大資本壟斷第272章 中國在趁火打劫第254章 定都開封第358章 三大世界理論第139章 軍艦改裝與設計第203章 閱兵、授勳~!第31章 礦業佈局第379章 十國聯軍聯合軍事演習第269章 緬甸劃界談判第79章 鹽稅風波第267章 發動機增壓技術第225章 行業規範第104章 戰爭準備第72章 秋收到來第402章 養豬,崩潰前奏第309章 調教俄國第67章 農業投資(一)第396章 時代週刊封面人物,世界最富有的人第43章 資本雄厚的農墾公司第273章 美國參戰,帝國中立態度第105章 一戰爆發第25章 委員長的演講第46章 民族資本的反攻號角第151章 國體問題第170章 海軍出動第120章 時代的戰車第253章 戰略資源儲備第218章 攻略外蒙第378章 杭州協議第131章 強悍的備戰計劃第6章 五色復興旗第67章 農業投資(一)第350章 思想統一,國民敬業第205章 挑撥、忽悠尼古拉二世第213章 增稅、普世價值第277章 安寧與繁榮第383章 遷都中京,大閱兵第75章 改組第173章 英國的如意算盤第416章 宣戰,全面戰爭爆發第6章 五色復興旗第8章 兌換裝備第315章 亞洲經濟一體化經濟體,構建中國世界體系第282章 軍備技術研發第72章 秋收到來第29章 巴黎公約第121章 日軍的聖戰攻勢第41章 夏收到來第116章 話不投機第14章 公然霸佔第70章 民營工業(二)第376章 協議再啓,蘇俄停戰要求第451章 定都會議第108章 中日宣戰第313章 大戰結束,產業轉型第414章 被拋棄的日本第315章 亞洲經濟一體化經濟體,構建中國世界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