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二十年發展綱領

亞洲內陸地區,有大片的沙漠,這些沙漠中有有綠洲。

而以天山山脈一系的西部地區,這裡的沙漠會少很多。

西北軍區正是從天山山脈以西地區展開進攻,在控制了烏茲別克斯坦東部後,直接從烏茲別克斯坦地區攻入土庫曼斯坦。

中龘華帝國陸軍的大舉西進,牽動了世界的眼光。

其中英國最爲憂慮,因爲中龘華帝國陸軍攻入土庫曼斯坦之後,將與英國殖民地伊朗和阿富汗接壤。

同時,中國將對印度殖民地呈現出一個包圍勢態。

東有緬甸果敢王國,北有中國西藏,此時西部,中龘華帝國又擴張到了土庫曼斯坦地區。

但英國對於大舉西進的中隊,卻沒有任何制止的理由。

首先這些國家是蘇維埃國家,雖然通過中東的鐵路可以將物資運到這些蘇維埃國家,但雙方並未建立聯繫。

爲此,英國能做的只是沉默。

……

4月,隨着春季的到來,積雪開始融化了。

中龘華帝國以無比效率的速度,連續攻佔了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兩個地區的各大主要城市。

如果要使這片地區迅速安定下來,最理想的辦就是建立一個傀儡政權,然後對當地的民族進行統治。

但顯然中龘華帝國高層沒有這個意圖和打算。

當劉效國被派遣指揮這場戰爭的時候,他就猜想到了那些人的命運,因爲他是專門幹這檔子事的。

他就是某些‘官員’,經常導致當地人口大面積消失的‘官員’。

X光政策已經被劉效國運用得很熟練了,但劉效國覺得自己還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特別是南洋共和國總統許垣所採取的那些措施,對他來說極有學習意義。

因爲通訊的不發達,信息傳遞的不徹底,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地區的人民很難團結起來。

劉效國開始組織當地人民修建公路,以確保大軍的供應能夠跟得上,但修建這些公路的過程中,某些的‘官員’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很多年後,在亞洲內陸地區已經很難找到一些民族的身影了,全是這些官員做的。

而此時,中龘華帝國的軍隊已經把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包圍了,隨着開春的到來,兩個山地師和四個步兵師也攻入了這片地區。

到四月底,中龘華帝隊終於是控制了整個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這片地區,已經推進到了裡海西部。

中龘華帝國的鐵路和公路也在緊急向這片地區修築。

……

巴黎和會召開了兩個月也結束了,以國獲得大部分賠款而告終。

德國爲此需要支付大筆的賠款,這爲戰爭埋下了種子。

國總龘理也看出了這一問題,他說:“這不和平,而是休戰二十年。”

事實上按照原定的歷史,戰爭沒有等過了二十年就爆發了。

促成這一問題的主要是英國,他們爲了平衡歐洲陸權,沒有讓國如願得到西德的工業區,這也就是說,德國的力量並未遭到多大的削弱。

西線戰爭都是在國和比利時境內爆發的,德國的工業區並未遭到摧毀,這給德國日後的崛起提供了保障。

夏鈞則樂得看見如此,並且制定了一個挑動德國發動戰爭的計劃。

隨着前線的一個個勝利的消息傳回國內,中龘華帝國國民表示很淡定,沒有在報紙上多加渲染。

對於欺負這樣的弱小國家來說,自然是沉默比較好。

但國民心中,顯然有竊喜之意。

打了勝仗,這是每一個國家的國民都樂意看到的結果,至於打了敗仗,那結果就比較嚴重了。

因爲打了敗仗,國民都不願意再讓親人上戰場送死,所以革龘命就會爆發。

說白了,戰爭這個東西,國民可以遷就,打上幾場敗仗也沒什麼,但不要一直失敗,失敗到國民對勝利都沒有了信心之後,也就無人願意上戰場去了。

若是國家能打勝仗,儘管很不願意看到親人走上戰場,但起碼形勢很樂觀,不一定死的就是自己的親人。

而且參與戰爭還有一些好處的話,那就更會支持戰爭了。

不過此時的中龘華帝國國民也是有正義口號的,那就是爲了壓制蘇維埃政權的擴散,才發動了這場進攻。

在道義上是有優勢的。

世界輿論對於中國發動的這場戰爭,譭譽參半。

有的認爲中國具有極大領土野心,此時正在不斷的向外擴張,西方國家應有足夠的警惕。

有的則認爲,中國進攻蘇維埃政權,是在扼殺無產階級革龘命擴散的行爲是正義的。

前者是白人民族主義作祟,他們看到中國的崛起,本能的就會進行排斥。

因爲之前的世界是白種人佔據主導地位的世界,而此時中國的崛起,對這一體系構成了威脅。

因此很多白種人都對中國抱敵視態度。

後者則是以資本主義的角度去看這場戰爭,這種無產階級革龘命對於資本主義來說的確是一個極大的威脅。

很多白種人,看這問題的角度兩者皆有,較爲矛盾。

而中國年對外擴張是不爭的事實,通過發動這次戰爭,以及新俄國的退讓,中國已經在西部地區,攫取了近兩百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中國自統一以來,先是攫取了印尼兩百多萬平方公里,又攫取了緬甸六十多萬平方公里,接着收復了遠東近兩百萬平方公里的版圖,現在又攫取了中亞內陸的兩百六十多萬平方公里。

加起來,已經有七百萬平方公里的版圖陸續被中國佔領。

中國的版圖面積已經暴增到了1600多萬平方公里,當然,這是算上印尼和緬甸的領土面積。

雖然這是兩個獨立的國家,但誰都知道,這兩個國家實際上等於是中國的兩個省。

隨着俄國的分裂,中國已經成爲世界上最大的國家。

一個領土面積如此巨大的國家,而且還擁有了先進的生產力,其結果之恐怖,誰都想得到。

而且此時的中國完全自成體系了,隨着亞洲經濟共同體的建立,中國已經初步構成了自己的世界體系。

這個體系國際資本是進不去的,相比國際資本以美國爲大本營,中國資本則是以龐大的領土面積和龐大人口作爲大本營。

雙方的競爭是戰後的主要矛盾。

……

對於未來中國的發展,夏鈞和內閣定下了初步的大綱領。

在經濟發展上,走自給自足的路線,減少對商品的進口,並進口廉價原材料,同時一定程度上加大自身的原材料開採。

是否把境內的資源挖光此時已經不是問題了,只要中國能夠獲得國際霸主地位,就能控制其他國家的資源。

因此加大自身資源的開採,在戰爭爆發之後,就能夠迅速甩開對外的原材料依賴,而自身沒有的原材料,則加大儲備。

儲備到戰爭都揮霍不掉的程度。

“我們減少了商品進口,貴金屬也就不會外流。同時可以不斷吸納世界的貴金屬。”夏鈞在會議上重點提及這一要點,“因此帝國政龘府未來要對進出口商品進行仔細的分類,對於要依賴進口的商品進行重點名列,然後投入一定資源進行發展。”

“在對外出口上,中國重點出口飛機、汽車、船舶等重工業產品,使我們的這些產業可以持續運轉。因此我們不僅要走高檔的路線,也不能放過低檔路線。”

高檔可以賺錢,低檔可以把其他國家排擠出這一市場。

如果壟斷了世界的飛機、汽車製造,那麼中國將形成龐大的製造業規模。

當然要想全部壟斷那是不可能的,起碼美國的國際資本不會讓中國的這些產業長驅直入進入美國。

在對內經濟上,夏鈞強大生產力普及。

此時中國擁有強大的生產力,當然這種生產力被運用到了資本壟斷之中,因爲生產力的巨大提高,使得華東集團這樣的壟斷資本有了巨大的市場競爭優勢。

那些華東集團不涉及的行業的生產力提高也是很重要的,夏鈞指的生產力普及是將生產力普及到普通國民身上。

即取締效率低下的生產方式,發展效率高的生產模式。

同時加大民生建設,只有工人有了錢,才能推動市場的繁榮,因此需要進一步提高工人的工資,特別是內陸省份的工人工資必須發展上去。

整個中國不能再像現在這樣經濟發展太畸形。

不過這個問題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內陸省份和北方省份的經濟已經開始發展了,隨着道路的通暢,這些省份的經濟發展速度也是很快的。

未來中國的經濟,將主要依靠內部的拉動。

畢竟中國國民四億五千萬,佔世界人口的26%,這麼多的人口,何愁經濟不能發展。

而對外商品出口,主要是爲了維持戰爭工業的運轉,以及吸納貴金屬。

此時中國面臨的局勢遠不是後世的中國那樣糟糕,因此中國的對外出口絕對不是主要的。

中國未來走的不是自己製造別人消費的路線,而是自己製造自己消費的路線。

要讓自己的國民開得起汽車,用得起家電。

汽車、家電等等商品的發展,與戰爭是有關聯的,中國只要能夠不斷擴大自己的內需市場,就能夠使這些產業不斷運轉。

而單純的依賴出口不是明智的選擇。

因此未來中國的一個核心行政目標,就是提高國民收入,使國民能夠用得起汽車,用得起家電等等產品。

只有國民強壯了,國家才能強壯。

想要內需拉動到可以普遍買得起汽車的程度,首先需要生產力的進步,使個人生產效率得到提高。

個人生產效率提高了,生產出來的東西也就多了。

同時需要把財富比較平均的分配下去,這樣一來才能使錢充分的發揮作用,以帶動內需。

生產力上不是問題,夏鈞開的是外掛,生產力上絕對沒問題。

再有一個就是財富分配問題,壟斷是存在的,華東集團已經成爲中國最大的壟斷集團,不過這些壟斷的利潤是上繳國家,並且用來配合戰爭的,因此這些財富不是個人攫取,而是平均分配到國民身上。

以壟斷形式來消除貧富差距,這是夏鈞當前所採取的一種方。

同時一定上加大個人所得稅的徵收,特別是那些高收入羣體。

這些高收入羣體已經很有錢了,錢對他們來說不過是一個數字概念,個人所得稅收得高一點,也無妨。

對於資本家們來說,他們的收入主要也就是企業的盈利,不過這些盈利若是投入到研發之中,則這部分錢是不算稅的。

而分紅的那一部分,纔是要收稅的。

把上層階級的錢收來,然後政龘府再用這些錢去建設一些工程,把錢在花出去,以帶動國民就業。

在財富分配合理的情況下,汽車、家電等商品就會逐步發展爲生活必需品。

“同時要充分調動人民的生產積極性,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關鍵點。”夏鈞在會議上說道。

隨着中國的福利越來越好,一些消極的現象也出現了,一些人過得沒壓力,變得不做事了。

福利好有其好處,當也會有消極的地方。

變懶不做事,這是一個問題。

要解決這個問題,通常的手就是增發貨幣,讓工資增長永遠趕不上通貨膨脹的速度,以此來鞭笞人民前進。

此時帝國暫時不需要用這種手段,此時中龘華帝國已經形成了民族主義,而且是一個民族主義高度復甦的程度。

只要多加號召一番,就能夠有不錯的效果。

公產報國的模式在中國也已經出現了,這主要是借鑑日本如今社會的模式,自中日戰爭日本戰敗之後,公產報國迅速普及。

日本作爲一個民族主義復甦程度很高的國家,這種公產報國非常容易普及開。

而中國此時也是一個民族主義高度復甦的國家,公產報國自然也就出現了,而且很多國民加入公產報國的行列。

對於這樣的公產報國,帝國政龘府並非是完全提倡的。

只要人人努力做事,多生產,多製造優質的商品,對於帝國政龘府來說就足夠了。

因此今後將對國民進行號召,努力形成一種勤勞的社會風氣出來。

後世的歐洲人福利好,所以就特別懶,這是一個通病。

而此時中國要想避免走上後世歐洲的那種道路,首先就得讓國民勤勞一些,這樣才能製造更多的財富。

當然,國民的勤勞,會使他們的收入增加。

因爲增加國民收入可以擴大內需,若是變勤勞了收入又沒增加,那麼可能造成商品過剩,從而引發一些不好的後果。

總的來說,就是號召工人多幹活,多掙工資。

同時未來中龘華帝國政龘府要保障就業率,在生產力高的情況下,就業是一個問題,要想有足夠的就業率,就得有足夠的消費。

因爲生產力上去了,你不消費就無繼續製造。

要消費的前提就是就業,第二個就是提高收入。

此時中國還有很多國民沒有加入這種高效率生產的隊伍,或者是沒有完全的加入,就業上依舊是一個要面臨的問題。

這時候就是一個政龘府發揮其作用的時候了,可以通過增加稅收,然後上馬一些工程,以帶動就業。

而在未來的建設上,中國將是一半是人圍着建設轉,一半是建設圍着人轉。

也就是一半一半,圍着建設賺的是軍備建設,圍着人轉的一半是民生建設。

軍備建設中,經濟建設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環節。

大致的建設綱領也就是這樣,這是中國在未來二十年內需要堅持的一個路線。

而在經濟領域,未來二十年,依舊是華東集團的壟斷時期。

華東集團的壟斷,可以給政龘府帶來非常大的便利。

同時能夠更好的約束中國的民族資本家,也正是華東集團的存在,才讓此時的中國將資本家的力量整合了起來。

“帝國的前途,在未來是充滿希望與光明的,只要我們足夠努力,就能夠讓中國站在世界之巔。”夏鈞在會議結束時對衆人說道。

可以努力的東西很多,對於中龘華帝國政龘府來說,有做不完的事。

因爲整個國家走的是精細化管理路線,因此總會有做不完的事,如果把每一個領域都精細化管理得井井有條,就入奔騰入海的河流網絡一般,又越多的支流,就能有越多的力量。

夏鈞的講話結束,下面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內閣與各部門的部長們一個個使勁的拍着手,在中龘華帝國,並非是所有會議都必須拍手,而是你覺得好就拍手,覺得不好大可不拍,就算是對上級也一樣,中龘華帝國幾乎不搞什麼形式化的東西。

開會就是開會,講話就是講話,要有實質內容才行,搞些假大空的東西消磨時間是謀殺他人生命的行爲。

因爲走的是精細化管理的道路,官員也沒有時間去搞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一個官員的能力高低,取決於幹了多少事,而不是取決於開了多少會,發表幾次冗長無聊的講話。

沒能力的官員,只能滾蛋。

不管是中央還是地方,都是這樣。

特別是地方上,官員不能迴避民衆的監督和質問,面對素質越來越高,眼界越來越高的人民羣衆,對於那些能力不行的官員來說是一個越來越嚴峻的考驗。

——————

第二更到。

今天是兩章五千字的,所以也就沒有第三更了。

第20章 逮捕陳其美第153章 殘酷的戰爭第372章 四面開花第69章 民營工業(一)341章 特拉斯線圈免費能源第119章 產能暴增第98章 產值暴增第296章 尼古拉二世的電報第29章 塔娜的宏第17章 支援漢陽第318章 瘋狂吸金的疫苗第407章 日內瓦裁軍會議第330章 瘋狂的斯大林第52章 鉅額借貸扯皮第392章 戚繼光號下水第110章 追丟了?第88章 擊沉第256章 列寧動向,沙俄革命前奏第74章 13年財政預算(二)第181章 切腹!第287章 1917年發展報告第19章 民憤滔天第81章 修鐵路第11章 金銀國有第275章 天價電影第195章 大赦天下!第405章 貶值亞元,國進民退第61章 八個義務兵師團第264章 緬甸動亂,中英扯皮第177章 進攻西線第67章 農業投資(一)第233章 佔領印尼第207章 練津化炁第310章 史派克曼的美國與權力平衡第11章 金銀國有第162章 吞併湖南第16章 說服第270章 內閣移民會議第50章 自治黨人第118章 同盟國的軍火訂單第309章 調教俄國第18章 自治議會第346章 上躥下跳的美國第69章 與張自忠將軍的第一次談話第349章 甩開美國第27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86章 華東與北洋的寡頭政治第63章 十大油田佔了兩個第275章 天價電影第75章 潛艇出擊!第414章 被拋棄的日本第390章 迅猛的民生髮展第41章 夏收到來第278章 81mm迫擊炮第358章 三大世界理論第56章 飛機訂單第62章 航道開通第369章 第三世界聯盟發展第132章 工業轉型第90章 人才啊!第343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60章 特種部隊與戰車第340章 經濟崩潰,美國背黑鍋第5章 部門第89章 炮臺第45章 激戰大洋山第167章 統一之中國,一致之對外第369章 第三世界聯盟發展第77章 賄賂公使第19章 摩托化部隊第28章 瘋狂剿匪第131章 強悍的備戰計劃第56章 洋妞第138章 協約國的雄鷹災難第69章 民營工業(一)第203章 到達中國第350章 思想統一,國民敬業第10章 勾心鬥角第112章 殲滅第56章 飛機訂單第155章 戰爭泥潭第97章 步槍製造廠第369章 第三世界聯盟發展第314章 背後捅刀,中俄經濟一體化第27章 水利專家第173章 英國的如意算盤第94章 海軍、炮兵團第43章 炮戰(上)第15章 民心繫統第226章 等待橫財第416章 宣戰,全面戰爭爆發第421章 美國投降第254章 定都開封第328章 春季大反攻,奧倫堡大捷第302章 再次空降第65章 夏收!第151章 國體問題第19章 民憤滔天第256章 列寧動向,沙俄革命前奏
第20章 逮捕陳其美第153章 殘酷的戰爭第372章 四面開花第69章 民營工業(一)341章 特拉斯線圈免費能源第119章 產能暴增第98章 產值暴增第296章 尼古拉二世的電報第29章 塔娜的宏第17章 支援漢陽第318章 瘋狂吸金的疫苗第407章 日內瓦裁軍會議第330章 瘋狂的斯大林第52章 鉅額借貸扯皮第392章 戚繼光號下水第110章 追丟了?第88章 擊沉第256章 列寧動向,沙俄革命前奏第74章 13年財政預算(二)第181章 切腹!第287章 1917年發展報告第19章 民憤滔天第81章 修鐵路第11章 金銀國有第275章 天價電影第195章 大赦天下!第405章 貶值亞元,國進民退第61章 八個義務兵師團第264章 緬甸動亂,中英扯皮第177章 進攻西線第67章 農業投資(一)第233章 佔領印尼第207章 練津化炁第310章 史派克曼的美國與權力平衡第11章 金銀國有第162章 吞併湖南第16章 說服第270章 內閣移民會議第50章 自治黨人第118章 同盟國的軍火訂單第309章 調教俄國第18章 自治議會第346章 上躥下跳的美國第69章 與張自忠將軍的第一次談話第349章 甩開美國第27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86章 華東與北洋的寡頭政治第63章 十大油田佔了兩個第275章 天價電影第75章 潛艇出擊!第414章 被拋棄的日本第390章 迅猛的民生髮展第41章 夏收到來第278章 81mm迫擊炮第358章 三大世界理論第56章 飛機訂單第62章 航道開通第369章 第三世界聯盟發展第132章 工業轉型第90章 人才啊!第343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60章 特種部隊與戰車第340章 經濟崩潰,美國背黑鍋第5章 部門第89章 炮臺第45章 激戰大洋山第167章 統一之中國,一致之對外第369章 第三世界聯盟發展第77章 賄賂公使第19章 摩托化部隊第28章 瘋狂剿匪第131章 強悍的備戰計劃第56章 洋妞第138章 協約國的雄鷹災難第69章 民營工業(一)第203章 到達中國第350章 思想統一,國民敬業第10章 勾心鬥角第112章 殲滅第56章 飛機訂單第155章 戰爭泥潭第97章 步槍製造廠第369章 第三世界聯盟發展第314章 背後捅刀,中俄經濟一體化第27章 水利專家第173章 英國的如意算盤第94章 海軍、炮兵團第43章 炮戰(上)第15章 民心繫統第226章 等待橫財第416章 宣戰,全面戰爭爆發第421章 美國投降第254章 定都開封第328章 春季大反攻,奧倫堡大捷第302章 再次空降第65章 夏收!第151章 國體問題第19章 民憤滔天第256章 列寧動向,沙俄革命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