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霸王條款

這次與美國的互相姓零關稅政策,市場的競爭可以分爲三個層次,最小的層次就是華東自治三省,中等層次就是中國,最上層次就是美國市場。

夏鈞的策略就是先保住小的,華東自治三省的市場必須完全保障,不能讓洋貨在華東自治三省取得優勢,自己的地盤的市場這也是最好掌控的。

而中國的市場,在交通上依舊是個問題。

華東自治三省除了上海的鐵路可以連到南京,浦口(南京對岸)的鐵路可以連到燕京城外,其他則沒有鐵路連接到外省。

當然,按照歷史,今年京奉鐵路就會通車,這是曰本人擅自修築的一條鐵路,顯然是想以東三省做爲跳板,爲將來侵略中國做準備。

陸路除了沒有鐵路,公路也沒有,官道的狀況並不是太好,卡車在上面跑是能跑,但交通狀況很爛。

水路方面,倒是可以從上海進入長江水道,把貨物從長江水道運入長江流域,當然還可以從鄱陽湖碼頭進入長江,這也是一條不錯的通道。

不過這樣僅限於長江流域,市場並不是很全面的覆蓋。

當代的中國,鐵路還很少,主要的鐵路也就是京浦鐵路、京漢鐵路、粵漢鐵路、川漢鐵路以及隴海鐵路、京妥鐵路,另外雲南還有個滇越鐵路,東北還有一個南滿鐵路、中東鐵路。

夏鈞必須有自己的跨省鐵路,構成一個能把商品輸向廣袤中國的鐵路,夏鈞拿着當前的鐵路格局看了半天,最終在地圖上畫了幾條線。

很快夏鈞叫來建設部部長許文博,指着地圖對他說道:“馬上開始勘探這幾條路線,我們要從福建修一條鐵路到廣東,另外從福建邵武修一條鐵路到南昌,再從南昌往下修到廣東,再向西北方向修到武昌去,另外再從杭州修一條鐵路到南京。”

許文博看了一會地圖,對夏鈞說道:“委員長,上海不是有一條滬寧鐵路通往南京嗎?我們把鐵路從杭州修到上海去就行了。”

“反正這條路線不是很長,我們沒必要去用洋人掌控的鐵路,至於那些路線長的,那是沒辦法。”夏鈞對許文博說道。

“屬下明白了。”許文博聽了點頭道。

“這些鐵路修起來後,我們的商品就能從福建運到廣東,再從廣東沿粵漢鐵路運到武昌。或者直接從武昌這條路線把貨物運到武昌,從陸上直接掌控長江流域的市場。”夏鈞說道,長江流域也正是洋人在中國開闢的主要市場。

而在這些鐵路修好前,華東自治三省的商品從陸上的交通要走滬寧鐵路把商品運到南京,再有船運過長江,再由浦口運往徐州,從徐州轉到隴海鐵路的火車,由隴海鐵路再運到開封、洛陽之間的交叉站,再轉到京漢鐵路的火車運到武昌,整個過程極爲麻煩,運費比水路高出不少,這自然極不划算的。

修鐵路無需政斧出錢,這方面交由華東銀行,李盛國正把華東銀行往江蘇、廣東、武昌、漢口、燕京等地開設。

每開一家銀行,華東自治政斧便向當地通報一番,言明這是華東自治政斧管轄下的銀行,意思就是有我們華東自治政斧撐腰,誰敢不長眼,就不要怪我們不客氣了。

江蘇都督程全德最是識相,每天還專門安排警衛到銀行外面站崗,而黎元洪那邊也很客套,對華東銀行在漢口、武昌開設分行,都以與特殊照顧。袁世凱那邊自然也不敢亂來,華東銀行得以向全國蔓延。

一角開戶、永遠的微笑、服務大衆,這是華東銀行的宗旨。

一角錢就能開一個戶頭,能零存整取,整存領取,這在這個年代還是一個創舉,這個年代的銀行就是一元錢都不能開戶,而華東銀行,只要一角錢就給你開戶,在面對客戶時,銀行業務員絕對是笑臉相迎。

華東銀行上海分行開業當天,一個英國佬跑到華東銀行,拿出一百塊復興幣,讓華東銀行的營業員給他開一千個戶頭。

結果銀行經理在櫃檯旁邊給他開了個專門的櫃檯,讓營業員逐一給他開戶,整個過程都是笑臉迎人,還上了一杯加糖的紅茶,讓這個英國人不得不爲之拜服。

也正是因爲這樣的創舉,讓華東銀行的生意十分火爆,那些以前不具備到銀行開戶條件的百姓紛紛把錢存入華東銀行。

這些普通百姓雖然錢不多,但加在一起卻是十分可觀。

而這樣的政策早在福建已經施行,福建每個縣城和一些較大的鄉鎮都有華東銀行的存在。

華東銀行正在成長爲一個龐然大物,浙江、江西兩省各縣城的分行紛紛開設,外省則是在重要城市中開設,華東大學工商學院也給華東銀行培訓了大量的管理人才。

華東銀行到現在已經吸納了將近三億元存款,而且數額還在不斷上升,華東銀行將這些存款的15%留着做存款準備金,其他的85%則拿出去投資和放貸了。

到華東銀行去貸款比較嚴格,也比較寬鬆。對於那些不熟悉的實業家,華東銀行在貸款上很謹慎,一般都要摸清楚其企業是否規範,同時根據該企業涉及的行業形勢進行評估,這纔會放出貸款。

例如在某行業已經嚴重產能過剩的時候,一家剛開的企業想要涉及這個行業,華東銀行就絕對不會以於貸款。

寬鬆政策則在於,那些經營規範的企業只要來貸款,基本上很快就能拿到資金,同時還無回扣,利率也不是太高。

在這樣的準則下一般虧不了,因爲那些能拿到貸款的企業所涉及的行業多是有發展空間的,而且華東自治政斧還會給與一些技術上的支持,且能拿到貸款的企業在經營上都比較規範。

華東銀行將資金的50%都投入到了鐵路之中,浙江、江西、福建三省的鐵路網絡已經開始修建了。

這些鐵路所需的一切東西,大部分都自己生產,從而帶動鋼鐵等行業的發展,而華東銀行基本沒有什麼風險。

當前鐵路嚴重不足,這些鐵路一開通,肯定連貨物都運不過來,鐵路上的投入肯定是能夠回本的。

不過最近要貸款的人可不少,這邊要修鐵路,那邊要貸款,李盛國感覺資金不夠,這天打電話給夏鈞,對他說要調整存款準備金率。

“你要調到多少?”夏鈞對李盛國問道。

“繼續下調百分之五,也就是百分之十。”李盛國說道,夏鈞聽了嚇一跳,問道:“這麼低的儲蓄,萬一擠兌了怎麼辦?”

“姐夫,不是有你撐腰嘛!到時候有人擠兌,你那邊調點票子過來不就應付過去了。”李盛國毫不在意的說道。

“……”夏鈞無語,不過想想倒也行得通,到了發生擠兌的時候,直接印鈔票子接濟一下不就好了。

而且沒有誰傻到和華東銀行叫板,輿論更是受華東自治政斧控制的,想要散佈什麼謠言基本上沒可能,華東自治政斧的誠信度顯然比較高,到時候出來闢謠一下,也就沒人跟風了。

“好吧!那就下調吧!”夏鈞批准道。

“那我拿去放款了。”李盛國笑道。

……林德寶的農墾公司最近此時已是蓄勢待發,因爲剛從華東銀行那裡貸到了兩千萬元,隨即準備趕往江蘇考察。

江蘇旱地較多,棉花就是長在旱地的。

熟知政策的林德寶知道,此時華東自治政斧需要的是棉花,而且之前擔任農業部長的時候,林德寶知道夏鈞手上是有高產棉花存在的。

再則,此時華東自治政斧沒什麼棉花產地,江西雖然有近一百萬畝地能夠種植棉花,不過這點產量顯然不夠用。

因此這時候需要農墾公司出面,到外省去租地種棉。

拿到貸款之後,林德寶自然明白這筆錢要用在什麼地方纔最符合政策,若是在江西租地種棉,這會牽制農墾公司的資金,而這些土地可以讓地主、自耕農自己去種棉花,把資金集中到外省租地纔是最符合政策的。

果然,拿到貸款不久,夏鈞就打電話給林德寶,讓他去江蘇租地種棉。

林德寶的農墾公司裡,他的股份佔40%,夏鈞的股份佔30%,劉錦山還有30%的股份在其中。

夏鈞這邊和林德寶在電話裡商議了一番後,便向江蘇總督程全德發去了電報,要求其配合林德寶開辦的‘華盛農墾公司’的租地。

在江蘇的活動,自然需要程全德這個地方都督配合,程全德那邊接到電報卻是暗暗叫苦,農墾公司租地還特地打招呼,說明這家農墾公司是有華東自治政斧背景的,這配合力度又要多大?

事實上程全德原先的打算可謂是化爲泡影了,革命黨人根本不夠堅挺,大總統讓出去了,想要抗衡華東自治政斧顯然沒可能。

此時的程全德只能儘量表現得順服,又回電華東自治政斧,打聽如何個配合法。

“華盛農墾公司所選土地,在租者改租,不再租者亦租。”夏鈞給出了一個很霸道的答覆。

意思就是地主租出去的地,契約全部作廢,改而租給華盛農墾公司。而那些自耕農、自主經營的地主所有土地,也一律租給華盛農墾公司。

程全德接到電文,心裡暗罵,這不是霸王條款嗎?一個不好是要激起民憤的。

()

第252章 帝國成立,設內閣第179章 恐怖白磷彈第408章 原子彈試爆成功第246章 收編北洋軍,聯合行動組第330章 瘋狂的斯大林第328章 春季大反攻,奧倫堡大捷第107章 給小日本放放血第332章 英美日都慫了第345章 日軍鐵山要塞第100章 柏林博覽會第223章 養第112章 殲滅第21章 二線部隊第4章 進攻第55章 民心歸附第57章 申請委託第235章 南洋共和國成立第339章 特拉斯第95章 出征東北第137章 塹壕延綿第59章 吃了狗屎一般的六國銀行第83章 配備軍犬第91章 工業狀況第300章 營救尼古拉二世,摸營夜襲第420章 世界霸權第90章 第一代航母啓動第79章 沼氣科技第312章 科學大棒第183章 我們是閃電,我們是雷霆第205章 挑撥、忽悠尼古拉二世第378章 杭州協議第220章 全面蠶食第159章 帝制來襲第63章 十大油田佔了兩個第5章 侃暈了再說第76章 邀請第88章 擊沉第278章 81mm迫擊炮第22章 收買報界第12章 馬尾船政第370章 中國世界戰略第二步計劃第168章 日軍異動,反制手段第137章 塹壕延綿第409章 軍事裝備更新第71章 瘋狂舉債第63章 走私第111章 瘋狂追殺第298章 安娜斯塔西婭第134章 一肚子壞水第29章 巴黎公約第154章 野外求生教程第167章 統一之中國,一致之對外第49章 閻長官的狐疑第364章 透支消費的發展模式第293章 中美輿論戰爭第62章 不務正業的委員長第114章 瘋狂轟炸第80章 二次革命導火索第103章 集團第25章 私下通信第67章 農業投資(一)第149章 遠洋作戰計劃第52章 鉅額借貸扯皮第85章 划算的投資第355章 日本戰敗第51章 幸福生活第23章 收買民心第270章 內閣移民會議第2章 土匪襲村第58章 基礎投資第320章 民族資本家的行爲規範抱歉抱歉章節順序發佈錯了第372章 四面開花第233章 佔領印尼第450章 中華帝國,帝國元首第14章 軍事威脅第350章 思想統一,國民敬業第13章 民心未附第402章 養豬,崩潰前奏第22章 軍教片第103章 新氣象第260章 埋伏,全殲英軍第285章 俄國內戰爆發章節內容重複問題第320章 民族資本家的行爲規範第36章 海關談判(一)第394章 戰爭疑雲,中國資本抽逃第378章 杭州協議第394章 戰爭疑雲,中國資本抽逃第161章 戰爭持續第293章 中美輿論戰爭第347章 戰爭範圍第98章 產值暴增第203章 到達中國第63章 十大油田佔了兩個第7章 重申軍法第64章 潛艇第167章 統一之中國,一致之對外第66章 提高農業稅第189章 鉅額財政預算
第252章 帝國成立,設內閣第179章 恐怖白磷彈第408章 原子彈試爆成功第246章 收編北洋軍,聯合行動組第330章 瘋狂的斯大林第328章 春季大反攻,奧倫堡大捷第107章 給小日本放放血第332章 英美日都慫了第345章 日軍鐵山要塞第100章 柏林博覽會第223章 養第112章 殲滅第21章 二線部隊第4章 進攻第55章 民心歸附第57章 申請委託第235章 南洋共和國成立第339章 特拉斯第95章 出征東北第137章 塹壕延綿第59章 吃了狗屎一般的六國銀行第83章 配備軍犬第91章 工業狀況第300章 營救尼古拉二世,摸營夜襲第420章 世界霸權第90章 第一代航母啓動第79章 沼氣科技第312章 科學大棒第183章 我們是閃電,我們是雷霆第205章 挑撥、忽悠尼古拉二世第378章 杭州協議第220章 全面蠶食第159章 帝制來襲第63章 十大油田佔了兩個第5章 侃暈了再說第76章 邀請第88章 擊沉第278章 81mm迫擊炮第22章 收買報界第12章 馬尾船政第370章 中國世界戰略第二步計劃第168章 日軍異動,反制手段第137章 塹壕延綿第409章 軍事裝備更新第71章 瘋狂舉債第63章 走私第111章 瘋狂追殺第298章 安娜斯塔西婭第134章 一肚子壞水第29章 巴黎公約第154章 野外求生教程第167章 統一之中國,一致之對外第49章 閻長官的狐疑第364章 透支消費的發展模式第293章 中美輿論戰爭第62章 不務正業的委員長第114章 瘋狂轟炸第80章 二次革命導火索第103章 集團第25章 私下通信第67章 農業投資(一)第149章 遠洋作戰計劃第52章 鉅額借貸扯皮第85章 划算的投資第355章 日本戰敗第51章 幸福生活第23章 收買民心第270章 內閣移民會議第2章 土匪襲村第58章 基礎投資第320章 民族資本家的行爲規範抱歉抱歉章節順序發佈錯了第372章 四面開花第233章 佔領印尼第450章 中華帝國,帝國元首第14章 軍事威脅第350章 思想統一,國民敬業第13章 民心未附第402章 養豬,崩潰前奏第22章 軍教片第103章 新氣象第260章 埋伏,全殲英軍第285章 俄國內戰爆發章節內容重複問題第320章 民族資本家的行爲規範第36章 海關談判(一)第394章 戰爭疑雲,中國資本抽逃第378章 杭州協議第394章 戰爭疑雲,中國資本抽逃第161章 戰爭持續第293章 中美輿論戰爭第347章 戰爭範圍第98章 產值暴增第203章 到達中國第63章 十大油田佔了兩個第7章 重申軍法第64章 潛艇第167章 統一之中國,一致之對外第66章 提高農業稅第189章 鉅額財政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