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計劃生育十五億

並非所有人都能進入這所神秘的013軍事大學,進入這所大學,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思想、信仰上必須符合要求。

在加入這所大學之前,會有一段時間的專門思想灌輸,當具備了一定狂熱的民族思想後,纔會被選入這所學校。

學校全封閉軍事化管理,裡面有不遜於華東軍事大學的硬件設施和教官,同時還有比華東軍事大學更爲全面的徐合教育。

這所軍事大學只招收華僑,其中主要是南洋各地的華僑。

之前那些從南洋選拔來的學生是放到華東軍事大學裡去的,後來感覺不太方便,夏鈞乾脆讓人專門成立了一所學校。013軍事大學的目的在於培養支持南洋華人獨立的人才,在國與國之間沒有撕破臉之前,中國不可能去進攻南洋。

這時候就需要這些學生來做了,他們從軍事大學畢業之後將被送回南洋,他們回到南洋之後會得到華東政府在裝備、資金、物資上的支援,他們的任務就是組織甫洋華人進行軍事獨立。

華人在南洋地區擁有不錯的人口基數,而且現在華東政府也正在不斷的往南洋進行移民,所以南洋的華人數量越來越多。

在這樣的情況下,進行軍事獨立完全是有可能的。這裡是亞洲不是歐洲,歐洲殖民者不可能調動太多的力量,而且這些從013軍事大學裡畢業的學生也不是吃素的啊!加上有華東政府在暗裡的支持,擋住歐州殖民者的反撲還是可以的。

再則,可以讓他們對南詳的猴子土著進行清洗,而他們是獨立於中國之外的,清洗南洋猴子也算不到中國頭上。

而這些從軍事大學裡畢業的學生未來也將成爲這些獨立華人國家的領袖、骨幹,他們是華東政府培養出來的,不可能出現違背華東政府的情況,只要時機合宜,讓他們併入中國都是可以的。

就算是有個把人爲了自己的利益而許逆中國,那麼很快也會被推翻,因爲那是華人政權,夏鈞的華東政府是深的南洋華人信任和支持的,在這種大環境之下沒有誰會傻到許逆祖國的意志。

除了南洋、澳大利亞的華人,現在還有緬甸果敢地區的華人,也將被送入這所大學之中,他們是中國向南擴張的重要環節。

這一年的春節,在華東政府治下,沒有出現有誰餓肚子的情況,也沒有出現誰被凍到的情況。

民政部手上的十億元也用掉了三億,但還剩下七億,還是非常寬裕的。

對日戰爭已經落幕,隨着日本接受了戰敗條款,被華東政府俘虜的四十餘萬日軍將在一年後遣返日本。

本來夏鈞是想把他們留下來做苦力的,不夠相比6.9億兩白銀的賠款來說,這些俘虜幹到兩百歲的話,估計有可能創造出這個價值,不過得不吃不喝,沒日沒夜的幹,於是只能遣返了。

之所以要等一年之後遣返日本,主要是爲了不泄漏山東戰場的作戰過程,最主要的還是不把戰車的秘密泄漏出去。

內山小二郎則不回國了,他回去肯定是要受到清算的。作爲表現良好的戰犯,內山小二郎在中國混得不錯,華東政府還給他弄了個‘中日文化研究學會副會長’的頭銜,並且每個月還有一定的薪金,以讓他安心的當他的日奸。

除了這些戰俘,日本還想弄回他們的僑民,不過這讓華東政府上下很汗顏的是,這些日僑已經被丟到荒島上好多天了……

最終也只能回覆日本政府,那些僑民具有高尚的武士道精神,已經與駐守日軍一起玉碎了。

日本政府得到這個回覆只能咬牙切齒,誰讓他們是戰敗國,現在只能認了。

當日本政府的第一筆賠款運達中國後,華東海軍對日本的海上封鐺也解除了,這是一筆刃億兩的白銀。

白銀價格在一次世界大戰後會暴漲,這主要是美國不再對外兌換白銀的原因。而到了三十年代經濟大蕭條時,白銀價格又會暴跌,對於白銀的價格走向方面夏鈞還是很清楚的,因此在與日本簽訂條款時註明賠款需用白銀進行支付。

當這扯白銀到達杭州時,整個碼頭都被軍警給封鎖了,封鎖線之外,圍滿了前來觀看的年民衆。2.3億兩白銀啊!也就是7187.5噸重!

這要是黃金的話那就不得了了,但白銀比黃金多,經常是以萬噸來計算的,七千多噸並不算什麼。

夏鈞看着不斷從船上往下調的集裝箱,心裡十分愉快。

這可是貴金屬啊!

不過白銀主要是工業用途,在後世的貴金屬儲備中,白銀儲備僅爲黃金的五分之一,所以這筆白銀是夏鈞用來防範未來的漲價,只是作爲工業儲備用途。《免費txt下載》

中國未來既然要成爲工業大國,所需要的白銀肯定很多,所以多儲存點總是沒錯的,反正這東西也不會爛掉。

在經過現場清點無誤之後,這些裝着白銀的集裝箱被吊上了卡車後座,一箱箱的運往中央銀行進行儲備。

當日本的海上交通線快復時,日本已經是損失慘重了。

由於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黃金階段,日本在封鎖中所遭受的經濟損失是非常巨大的,而且等交通線一快復,那些外商全部一窩蜂的跑了。

‘日本的投資環境實在太不安全了’在這個島國上投資簡直是個無比錯誤的選擇,這次我可損失了三十萬英傍呢!”一個商人在集會中抱怨,邊上一個國商人聽了怒道:“你才三十萬英傍而已,我可損失了兩百萬郎。”

“我看我們最好是去中國,那裡的投資環境現在肯定是絕對安全的。”

“沒錯,中國現在已經有能力維護穩定的商業環境,而且在打敗了日本之後,在亞洲已經沒有誰是他們的對手了。”

這些商人議論紛紛,對中國的看與以前大不相同。

中國由於打了勝仗,再也沒有誰輕視中國了,甚至於人們提起中國,都已經隱隱帶有一些敬畏了。

此時沙俄胺入第一次世界大戰,日本被打敗,賠了一大筆錢,不僅丟了臺龘灣、琉球羣島以及太平洋諸多,還退出了旅順,割讓了庫頁島,可謂是元氣大傷,短時間內是無再與中國較量了。

亞洲除了沙俄與日本之外,再也沒有什麼能夠上得了檯面的國家,而中國自然而然的成爲了亞洲最強。

此時人們國家在對待中國問題時都得好好考慮考慮怎麼行事了,而不是他們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一個不好是會鬧出外交爭端的。

在國外的華僑在山東戰爭勝利之後,都驚訝的發現周圍的外國人的眼神變得很不一樣,翻開報紙才知道中國打敗了日本。

當日本簽訂戰敗條約的消息傳來時那些外國人看待海外華人的眼神就更加不一樣了。

沒有誰比海外華人知道國家軟弱所帶來的嚴重後果,也沒有什麼羣體比海外華人還渴望國家能夠強大起來。

國家軟弱意味着他們在海外要被任人欺凌,只有一個強大的祖國才能保護他們的利益與安全。

中國此時躋身亞洲最強,顯然沒有可能面臨像日本那樣被人影響了商業的戰爭而且在中日戰爭期間,中國的商業雖然受到一定的影響,但總體上依舊是保持良好運轉。

這更加顯示了中國的投資環境的良好加之愈加興盛的對外出口,中國人的口袋又鼓起來了去中國投資顯然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當日本的海上交通快復後,那些外國投資商一窩蜂的往外跑,抽離資金、熱錢外逃。接着又出現了一個熱錢涌入中國的現象,面對這些國際資本的進入,華東政府很淡定。

華東政府是提倡國民支持國貨的,加之國貨質量也都不錯,而且華東政府的威信又高,那些外國資本的投資商不一定能混得開。

而且很多異業是他們不能涉及的,特別是那些重要的領域,當然,美國商人會有一定的優惠政策。

不過此時中國的投資環境的確很好,在很多行業還是能賺到到錢的,這些外國資本進入中國,基本上都是往實業方面投資,因爲在房產、股票等投資項目上是有比較嚴格的限制的。

特別是股市方面,中國股市的政策最爲嚴格,而且也是夏鈞抓的最嚴的地方,股市這一塊是很矛盾的,你不能讓股票漲到沒譜,又不能撫殺了投資者的熱情。

在中國股市,大多數股民選擇的是長期持有,因爲每年都會有分紅。不像後世中國股市,純粹就是用來圈錢的地方,投資者基本上拿不到什麼分紅,一毛不拔的鐵公雞到處都是,拿不到分紅的情況下,股市怎麼可能牛得取來?

就目前來說,中國股市還算是比較健康的運轉的,隨着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到來,許多全業都盈利豐厚,分紅也多,因此股票價格雖然節節攀升,但不會出現錢多到在沒有投資價值的情況下還使勁往上炒。

因爲現在錢不是沒地方用,除了股票外還有很多實業是可以投資的,因此熱錢是有地方去的,不會一窩蜂的擠入股市去使勁炒。

那些國際資本進入豐國之後大多都是投入到實業之中的,這也就等於是有東西留在中國,不會等他們把錢抽走了,屁都沒留下一個。而他們把錢投入到實業裡,很多東西是他們帶不走的。

這些國際資本的到來還是很有好處的,特別是有利於中國在其他國家的投資,既然他們來到中國投資,中國自然也能到他們的國家去投資,他們敢對中國資本做出什麼限制,中國可以以更嚴厲的政策返還到他們國家的資本去。

在這種互相交叉的複雜關係中,很多時候雙方都是不能亂來的。

國際資本從日本抽身走人,這給日本經濟帶來的損失是很大的,比如說這些資本原本能爲日本創造某個數值的出口額,結果他們跑了,這個出口額自然也就沒有了。因爲接收他們的產業是需要資金的這些資金也就是日本的民間資本,這些資本接收了國際資本留下的產業他們手上不就沒錢了。如果這些國際資本不走,那些民間資本還可以繼續創造新的產業的。

日本要賠償6.9億兩白銀啊!那相當於他們一年的財政收入了。而在中日甲午戰爭時,日本獲得的賠款卻是他們財政收入的四十多倍。顯然日本在甲午戰爭之後有了非常大的發展。

但現在日本在短短几年內就被中國給甩到身後去了此時的中國首先崛起的就是農業,然後是工業。

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讓中國的工業產值超過了農業產值,中國開始從農業國家向工業國家的方向發展。

不過日本還算有一些翻身的機會,那就是協約國對日本的承諾。

協約國此時已經有意識到了中國掘起後的危險性,特別是這次中日戰爭之後,中國華東政府對日本提出的清算。

這次清算基本上把日本自琉球事龘件以來所攫取到的利益悉數錄奪更是連八國聯軍侵華時日本搶劫的財物都清算了。

如果讓中國這樣毫無阻礙的發展下去,他日會不會清算他們?要知道他們以前也是八國聯軍侵華的成員,而且八國聯軍侵華之前還有鴉片戰爭等等對中國發起的侵略行爲。

只是當前的主要矛盾是與同盟國的戰爭,因此協約國還不能明着針對中國,反而是對中國進行了種種的拉攏。

反正慢慢來等這次戰爭結束了,再對中國進行圍堵也不遲。而且他們不太好正面與中國發生戰爭,最理想的就是扶持日本。

如果說真疏球事龘件、中日甲午戰爭埋下了導致這場中日山東戰爭的種子,那麼這次中日山東戰爭同樣爲日後的戰爭的爆發埋下了種子。

日本的仇華情緒進一步升溫日本不是一個輕易屈服的民族和國家,他們還會想盡辦與中國進行抗衡。

這時候只要英等國對日本進行一些支援,那麼日本就能快復與中國抗衡的資本特別是美國。

美國雖然不是協約國成員,但協約國都知道美國對中國的崛起是越來越不爽的因爲中國搶走了很多訂單。

美國極有可能加入到了對中國的圍堵之中,憑藉着美國的財力,日本更有翻身的助力了,所以日本此時做的,就是儘量對西方國家表現出最大的順服。

英要讓日本,支援歐洲戰場,沒問題日本政府很快便動員了三十萬人……”夠不夠?不夠還有!

同時,日本開始號召多生多育,努力的增加人口,在這種年代,人口就是戰爭潛力啊!你要等到打起來時再生就來不及啦!

“多生多育,嗯!這個不錯。”夏鈞看着從日本傳回的情報……”,、日本估計又要搞無遮大會了。

多生一點好啊!到時候有足夠的鬼子可以殺,就能獲得更多的積分。

想着,夏鈞想到了中國的人口問題。

人口自然是少一點纔會富裕,畢竟那樣人均資源就多,不過夏鈞還是感覺四億人太少了一些。

他是從二十一世紀來的,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是十三億人口的中國,眼下中國只有四億人,這自然讓夏鈞有些不太習慣。

特別是今後中國的領土面積肯定要大上幾倍,別說是十三億,三十億也養得起啊!特別是夏鈞手上有超級強悍的高產作物,以及可以兌換的各種科技。

再說,你不生,世界其他國家會生!

後世的中國,人口已經快到七十億了。

三十億的目標的確太過了一些,但十億人總是不過份的。

而且讓夏鈞突然感覺很有危機感的是,他突然記起,那些發達國家的生育率都是非常低的。

人一旦富起來了,是不太願意生孩子的,因爲帶孩子對他們來說可能很麻煩,或者有女性乾脆不願意生,直接不結婚,搞罷龘工。像香港就是典型的例子後世有人做過預測,以一些國家的生育率來計算首先滅亡的就是香港。

中國未來肯定要成爲發達國家,到時候都不願意生孩子了怎麼辦?

“現在不生,冉後不好辦啊!估計維持四億三千萬的人口都有些玄乎。”夏鈞在心裡彌磨着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不得不讓十分謹慎一旦人口政策出錯那後果是很嚴重的。

就像後世的中國,一個人多力量大的口號,整出了十三億人出來。當時中國普遍貧困,要知道人越窮就越拼命生,結果越生越多,十三億也就是這樣出來的。

這是教刃啊!

但放在此時的中國貌似不適用了。

此時中國開始富裕了,而且人們的時間越來越寶貴工作越來越忙,漸漸沒那麼多時間去生孩子了。而如果是貧困的時候,反正也沒什麼事情做,多生幾個出來吧!以後種田有足夠的人力。

照這妥發展下去,以後人口生育率就會越來越低。

如果要維持一個人口的恆定數值那麼也就是說每對夫婦要生兩個孩子,但富裕起來後,很多女性會罷龘工,特別是那些高收入的女性他們不願意生孩子。那麼這些罷龘工掉的,轉移到其他人身上,那可能要生三個孩子才能讓人口維持在恆定水平上。

當然隨着生活質量的越來越好,人的壽命是越來越長的所以很多時候會看到人口在不斷增長,但如果被這樣的數據欺騙了,那麼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國家就會進入老年化階段。

難怪外國佬一直在鼓勵生育,很多國家多生還有豐厚的獎勵來着。

此時夏鈞才發現,現在要想讓中國的人。增長到十億以上是多麼的艱難啊!當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時,不是想多生就能多生的。

在一個正常發展起來的國家,可不像中東的一些國家,例如阿聯首什麼的,一家字出去五六個老婆,十幾二十個孩子。那是人家有錢了沒事做,而一個通過正常發展而富裕起來的國家,國民是很忙碌的。

也就是說,現在再不提倡多生多育的話,以後可能就沒有此時這樣的機會了,說不定還要爲了維持人口數量而苦惱。

而現在想提高人口還是比較容易的。

“目標是什麼?十億?還是十五億呢?”夏鈞苦惱的想着,這的確是一個讓人感覺很矛盾的問題。

一來十五億的話,比後世的中國人口還要高了。

這麼多人,會不會讓人均資源變得非常少呢?

不過夏鈞想想也不會啊!國土面積增加的話,那麼人均資源也就多了,而且他的目標是把中國建設爲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那麼可以從落後國家年那裡獲得資源。加上自力更生,十五億人口應該不是問題吧!

“那就把十五億當成目標吧!”夏鈞心想,想着,夏鈞馬上召開了一次‘計劃生育會議’。

這次計劃了生育會議不是計劃少生多少人,而是有計劃的多生多少人,夏鈞在會議上提出,要在五十年內讓中國人口便爲十五億人。

這把在場的人都嚇了一跳,趙晨生吶吶的說道:“委員長,這十五億人,也就是要翻三點五倍,那得兩代人不停的生,第一代人一對夫妻起碼得生四個,然後人口才能翻到八億,而且這個週期是二十年。然後等到下一個二十年,也就會有兩億對可以生育的夫婦,還得再生四個,也就是可以生八億。而這時候人口才到十一、二億的樣子,人均壽命再低一些的話,可能只有十心……而且不可能每對夫婦都生四個,所以還要有一些夫婦生五個、六個、七個才能達到這個數值。”

趙晨生的話讓會場所有人都陷入了呆滯之中。

“皿個孩子啊!”

“生四個娃而已,這有何難?”滿腦封建思想殘餘的遊正斌輕描淡寫的詫異道。

“委員長,生四個娃是一個女人生嗎?”衛生部部長楊興業問。

“根據婚姻,可以有一兩個非本國女性做小妾,所生子女也算是中國公民。”這是夏鈞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的婚姻,而且多娶點外國耙妞回來,可以改良民族基因。

“就算這樣,五十年內讓人口增長到十五億恐怕難以實現啊!”趙晨生擔心道。

大章!六千字!最近好冷啊!小菜的狀態像便秘一樣,寫不快!只能做到穩定更新了。

在這個到處且更萬字以上的年代,小菜真是不好意思求票了,羞愧啊!

第192章 誇張的戰敗條款第40章 狠手段第80章 農村變化第39章 清室退位第83章 被一鍋端的辮子軍和禁衛軍第280章 中國的獨角戲第297章 完美計劃第53章 水利工程第390章 迅猛的民生髮展第79章 鹽稅風波第309章 調教俄國第33章 南北議和之機會第20章 逆襲清軍第112章 殲滅第79章 沼氣科技第163章 新農業技術第74章 13年財政預算(二)第350章 思想統一,國民敬業第14章 軍事威脅第24章 寂寞似雪第21章 二線部隊第363章 19120年中國發展第218章 攻略外蒙第23章 收買民心第190章 宗主國與藩國的戰爭第204章 中俄聯姻,協約國的反應第67章 增發紙幣第18章 自治議會第277章 安寧與繁榮第30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177章 進攻西線第9章 鞏固地盤第33章 財政有壓力第74章 震撼第102章 革命在即第404章 以工代賑第33章 財政有壓力第383章 遷都中京,大閱兵第101章 火藥桶第127章 苛刻的停戰條件第405章 貶值亞元,國進民退第8章 停止擴張第285章 俄國內戰爆發第295章 華人滲透下的澳大利亞第56章 洋妞第162章 吞併湖南第126章 有利的局面第259章 果敢王國,衝突起第90章 第一代航母啓動第397章 走向帝制第213章 增稅、普世價值第168章 日軍異動,反制手段第382章 俄國泡沫經濟第55章 12式迫擊炮第195章 大赦天下!第5章 侃暈了再說第77章 賄賂公使第171章 千機出動第363章 19120年中國發展第288章 美國武力干涉意第122章 死亡陷阱第100章 柏林博覽會第277章 安寧與繁榮第181章 切腹!第8章 兌換裝備第179章 恐怖白磷彈第265章 英軍反攻大結局世界新規則第99章 保路高潮第266章 預算,教育部搞商業第234章 爲了消滅南洋猴子第4章 獨擒羣匪第378章 杭州協議第41章 霸王條款第186章 受降儀式第62章 不務正業的委員長第206章 生計,發展第167章 統一之中國,一致之對外第198章 國學研究院第31章 下鄉資農第121章 日軍的聖戰攻勢第340章 經濟崩潰,美國背黑鍋第66章 福建第一師第147章 巴拿馬博覽會第204章 國宴,周易第60章 特種部隊與戰車第42章 一戰定人心第326章 二十年發展綱領第322章 華東電影節第4章 獨擒羣匪第54章 剪辮風潮第276章 中國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150章 春播臨近第110章 追丟了?第23章 軍事法庭第229章 中美平衡第32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345章 日軍鐵山要塞第23章 收買民心第278章 81mm迫擊炮
第192章 誇張的戰敗條款第40章 狠手段第80章 農村變化第39章 清室退位第83章 被一鍋端的辮子軍和禁衛軍第280章 中國的獨角戲第297章 完美計劃第53章 水利工程第390章 迅猛的民生髮展第79章 鹽稅風波第309章 調教俄國第33章 南北議和之機會第20章 逆襲清軍第112章 殲滅第79章 沼氣科技第163章 新農業技術第74章 13年財政預算(二)第350章 思想統一,國民敬業第14章 軍事威脅第24章 寂寞似雪第21章 二線部隊第363章 19120年中國發展第218章 攻略外蒙第23章 收買民心第190章 宗主國與藩國的戰爭第204章 中俄聯姻,協約國的反應第67章 增發紙幣第18章 自治議會第277章 安寧與繁榮第30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177章 進攻西線第9章 鞏固地盤第33章 財政有壓力第74章 震撼第102章 革命在即第404章 以工代賑第33章 財政有壓力第383章 遷都中京,大閱兵第101章 火藥桶第127章 苛刻的停戰條件第405章 貶值亞元,國進民退第8章 停止擴張第285章 俄國內戰爆發第295章 華人滲透下的澳大利亞第56章 洋妞第162章 吞併湖南第126章 有利的局面第259章 果敢王國,衝突起第90章 第一代航母啓動第397章 走向帝制第213章 增稅、普世價值第168章 日軍異動,反制手段第382章 俄國泡沫經濟第55章 12式迫擊炮第195章 大赦天下!第5章 侃暈了再說第77章 賄賂公使第171章 千機出動第363章 19120年中國發展第288章 美國武力干涉意第122章 死亡陷阱第100章 柏林博覽會第277章 安寧與繁榮第181章 切腹!第8章 兌換裝備第179章 恐怖白磷彈第265章 英軍反攻大結局世界新規則第99章 保路高潮第266章 預算,教育部搞商業第234章 爲了消滅南洋猴子第4章 獨擒羣匪第378章 杭州協議第41章 霸王條款第186章 受降儀式第62章 不務正業的委員長第206章 生計,發展第167章 統一之中國,一致之對外第198章 國學研究院第31章 下鄉資農第121章 日軍的聖戰攻勢第340章 經濟崩潰,美國背黑鍋第66章 福建第一師第147章 巴拿馬博覽會第204章 國宴,周易第60章 特種部隊與戰車第42章 一戰定人心第326章 二十年發展綱領第322章 華東電影節第4章 獨擒羣匪第54章 剪辮風潮第276章 中國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150章 春播臨近第110章 追丟了?第23章 軍事法庭第229章 中美平衡第32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345章 日軍鐵山要塞第23章 收買民心第278章 81mm迫擊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