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戰略資源儲備

bookmark

稀土提煉廠的污染是非常大的,這樣的工廠自然不會放在國內,而且稀土的年需求量也不大,把廠子設立在境外是再好不過的了。

拉希德阿拉伯境內搞稀土提煉,可以把污染轉移到境外去。

稀土資源其實相比鐵礦石、煤炭、石油的爭奪來說,並非是那麼慘烈,稀土需求量本身不是太高。

雖然有工業維生素之稱,或者是工業黃金之稱,但稀土資源還是比較多的。

此時中國滿世界收購廉價稀土,並非是自己能用掉那麼多,而是現在稀土價格確實很低,主要的出產國也就是巴西、印度以及美國。

巴西的傳統的稀土出口國,主要是向德國出口稀土,而印度則是當前最大的稀土出口國,美國也有稀土出口。

價格既然這麼低,那自然是多買一些進來了。

市場是波動性的,反正那些必然要用到的東西在價格很低的時候多買一點肯定能升值的。

稀土的升值將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首先必須把其他國家的稀土資源消耗掉,讓他們的優勢變爲劣勢,然後再高價把稀土賣回去。

也就是說一個國家的稀土資源很豐富,那麼中國那稀土價格使勁壓低,然後大量收購進來。

等這個國家的稀土資源開採得差不多了,他們的優勢變成了劣勢,那麼中國再把從他們那裡廉價買來的稀土高價賣回去。

鐵礦石、石油、煤炭與稀土相比,就像是主料與味精的區別,味精用量小,但要想弄出美味的菜餚卻必須要用。

本來按照正常的用量,全球的稀土可以供所有國家用很久,但如果某個國家瘋狂收購稀土,把稀土資源都集中在自己手上,那麼結果自然就形成了壟斷。

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此時中國主要的稀土開採國家就是美國,此時稀土價格不高,加上美國的稀土出口關稅也不高,因此未來的稀土開採重點主要在美國那邊。

美國是稀土資源儲量世界第二的國家,而中國則是世界儲量第一的國家,加上收復了外蒙,稀土資源更加豐富了。

但中國的稀土資源卻是封存不採的。

掌控了資源就掌控了世界經濟命脈,這是當前中國的主要發展方向。

中華帝國政府也有上朝制度,不過不需跪拜,每個星期舉行一次大朝,同時還不定期舉行小朝。

由於拉希德阿拉伯王國的來訪,夏鈞覺得有必要就資源儲備問題進行重新的討論,帝國政府方面也給出一個政策。

很快夏鈞召開了一次內部小朝,專門商討戰略資源儲備問題。

夏鈞在內部的戰略會議上提出了戰略礦產資源的概念,戰略礦產資源爲焦煤、稀土金屬、鎢、錫、銻、鉬、銦等二十一種戰略礦產資源被列入今後中國在世界資源競爭的主要競爭方向。

戰略經濟資源則是煤炭、石油、鐵礦石、銅礦石等十一種工業常用礦產和能源,這些東西同樣是未來重點的競爭領域,同時也是重點的儲備領域。

華東集團的有關負責人也出席了會議,把華東集團的資源儲備情況做了彙報。

“自去年起,華東集團一共投入了五億元資金,對價格低廉的能源、礦產進行了儲備,其中在福建、江西、浙江三省利用拱形礦洞儲存了1億桶石油,以及近八百萬噸鐵礦石……”華東集團資源儲備負責人就華東集團的資源儲備情況做出了報告,“今年華東集團資源儲備部決定在湖南地區加大礦產開採,以期望能利用拱形礦洞增加2億桶石油儲存能力……”

“現在我們的財政狀況如何?”夏鈞對財政部長徐樹國問道,徐樹國連忙起身報告道:“前三個季度,我們一共徵收各類稅賦九十六億元,十月份徵收賦稅十一億元,一共徵收了一百零七億復興幣。今年賦稅預計能突破一百一百三十億。其中中央銀行還沒有發行鑄幣稅。”

“這麼多錢啊”

“那明年預算豈不是無比寬裕。”

下面頓時小聲議論起來,這麼多的錢,真是嚇人一跳,現在華東政府絕對是財大氣粗。之所以有這麼高的稅收,主要是因爲華東集團的軍火出口利益很多都給政府了,基本上屬於對半分。

現在是政府多錢,華東集團也多錢。

李盛國在一邊聽了徐樹國說到鑄幣稅,說道:“鑄幣稅今年最好不發,因爲大量貴金屬流入中國,爲了兌換這些貴金屬,今年中央銀行已經發行了近一百億復興幣,數量如此龐大的鈔票流入市場,雖然我們沒有發行鑄幣稅,但極有可能引起通貨膨脹。”

出口換回貴金屬,這些貴金屬在市面上又不好流通,自然是給政府換成鈔票,這些鈔票則下發給工人和夠買原材料,其他的則是利潤。

“這個應該不是問題,鑄幣稅可以繼續。雖然我們去年已經印刷了上百億復興幣,但這些錢實際上是掌握在帝國財政部和華東集團手上的,一般情況下不會大規模流入市場。”夏鈞說道,反正真金白銀放在那,通膨也只是內部通膨,錢拿到國際上還是有堅挺的購買力的。

而且現在中國也承受的起通膨,因爲在生產成本方面本來就很低,這是華東集團向其他企業提供的扶持政策之一。

百姓生活方面並不會受到影響,因爲現在的農業生產力很高,物質上是跟得上財富增長速度的。

起碼在農業產品上來說是如此的,至於工業產品,一些工業產品確實已經出現了斷貨的狀態。

今年也是中國人民迅速富裕的一年,富裕起來之後內需也就增加了,加上出口方面的旺盛需求,一些工業產品的生產速度跟不上市場出售速度。在一些商品方面已經形成了賣方市場。

一定程度的通膨可以刺激經濟發展,因此夏鈞並不怕通膨,他明白當前中國承受通膨的能力,只要不超出一定底線,對中國來說是沒什麼負面影響的,反而能刺激經濟的發展。

就如購買力提高了,人們都開始加大生產,以滿足內部的需求,如果說是物質跟不上貨幣的增長,那還說會出問題。但現在中國的物質增長速度並不慢,反而非常快。當前中國並非普遍富裕,剛富裕起來的國民主要還是消費一些不需要太高技術就能製造的商品,不屬於因爲人才稀缺而受制約的行業領域。

“今年的國民總產值按照前幾個季度的增長勢頭,可以達到四百三十億左右,鑄幣稅按照百分之二來收取,也就是加印8.6億元復興幣。那麼我們今年的財政總收入超過不是問題。”徐樹國總結道。

“按照往年的預算明年的財政預算肯定用不掉這麼多錢的,中央銀行目前擁有的黃金已經達到了九千噸,黃金儲備擁有六百噸,不如再增加五百噸的儲備,黃金也是屬於戰略資源的。”李盛國建議道,倒是先提出了黃金儲備問題。

銀行的八千噸黃金是不屬於中央銀行的,因爲這些銀行存入中央銀行,銀行是用紙幣換回來的,也有可能吐出去。

“有必要存那麼多?”遊正斌不解的問。

李盛國點頭道:“當然要多一些,現在我們基本上沒什麼外匯儲備,外匯一到手上就被我們扔出去買東西了,整個儲備也就剩下五百多萬美元的外匯,以及這六百噸黃金,如果不加大黃金儲備,我們的金融抗衝擊能力將會很差。”

“增加五百噸黃金儲備,這個可以,本來這是明年預算時討論的,今天就順便提前解決了吧”夏鈞點頭道,反正黃金儲備遲早要進行,不就是五百噸黃金嗎?還不到十億元,今年的財政收入實在太高了。

後世的美國搞了八千噸的黃金儲備,就是在發戰爭財的時候存起來的,同時也和黃金大量流入美國有關。

目前世界各國都沒有禁止黃金兌換,因此黃金也隨着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流入了中國。

“儲備五百噸黃金,也就是需要八億元復興幣,剛好發行個鑄幣稅,鈔票也用印了,直接搬五百噸黃金入庫就可以了。”李盛國笑道。

“好吧我們切入正題,就軍工戰略礦產資源和經濟戰略礦產的儲備方面,明年能擠出多少錢來進行儲備?”夏鈞對徐樹國問道。

“估計最少能拿出十億吧”徐樹國想了想說道,去年財政預算才五十多億而已,今年暴增到一百三十多億。不過現在中國的地盤變大了,要用錢的地方也多了。

十億復興幣,能買很多資源了。

特別是華東集團擁有自己的礦業開採公司,以及自己的遠洋貨船的情況下,戰略資源非常低廉。

“戰略儲備勢在必行,但投入太多的資金也划算,畢竟這些東西是會擠壓的,起碼在近期內我們不會面臨海洋交通被封鎖的危險,我們可以慢慢的來做戰略儲備。”夏鈞衆人說道,“諸公以爲如何?”

“元首所言有理,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剛纔有事出去了下,耽擱了,還差兩千字。

第48章 合圍第89章 中國格局第67章 農業投資(一)第81章 內戰將起第352章 國宴演講,不自由的民主第127章 苛刻的停戰條件第20章 逮捕陳其美第104章 戰爭準備第142章 新式武器第38章 大建設第46章 趕羊第193章 鉅額賠款第407章 日內瓦裁軍會議第230章 戰列艦下水第340章 中日朝鮮戰爭的開端第157章 蔡鍔到來第157章 蔡鍔到來第73章 光復會第224章 歷史已是面目全非第80章 二次革命導火索第407章 日內瓦裁軍會議第69章 與張自忠將軍的第一次談話第98章 福建海防計劃第62章 航道開通第97章 步槍製造廠第43章 炮戰(上)第61章 八個義務兵師團第78章 春播第253章 戰略資源儲備第17章 西鄉自治第37章 心許第321章 世界最多的黃金儲備第450章 中華帝國,帝國元首第94章 東北自治第76章 邀請第102章 革命在即第37章 心許第87章 聯盟協議第279章 醫學博覽會開幕前奏第68章 討要接濟第322章 華東電影節第155章 戰爭泥潭第278章 81mm迫擊炮第416章 宣戰,全面戰爭爆發第244章 演講,民族文化第310章 史派克曼的美國與權力平衡第150章 春播臨近第203章 到達中國第193章 鉅額賠款抱歉抱歉章節順序發佈錯了第14章 公然霸佔第128章 日本妥協,停戰十五月第89章 炮臺第268章 圍點打援第413章 世界第一海軍第210章 七大軍區第81章 內戰將起第239章 態度變化,加大資本壟斷第388章 帝國經濟轉型,鋼鐵巨獸第201章 袁世凱西去第16章 漢陽爭奪戰第336章 交趾漢化進程341章 特拉斯線圈免費能源第377章 偷着樂第203章 閱兵、授勳~!第81章 內戰將起第288章 美國武力干涉意第88章 安心效忠委員長第246章 收編北洋軍,聯合行動組第99章 保路高潮第302章 再次空降第133章 14年秋收第288章 美國武力干涉意第39章 殺向縣城第83章 行軍演習(二)第204章 中俄聯姻,協約國的反應第90章 第一代航母啓動第317章 中俄聯軍反攻計劃,民用飛機發展第348章 鑽地彈的威力第395章 美國經濟快不行了第364章 透支消費的發展模式第246章 收編北洋軍,聯合行動組第30章 阿布洛特第320章 民族資本家的行爲規範第392章 戚繼光號下水第41章 霸王條款第99章 保路高潮第104章 戰爭準備第50章 自治黨人第287章 1917年發展報告第70章 民營工業(二)第240章 政治突變,北洋官員撲街事件第340章 經濟崩潰,美國背黑鍋第22章 收買報界第25章 委員長的演講第369章 第三世界聯盟發展第239章 態度變化,加大資本壟斷第244章 演講,民族文化第62章 航道開通第229章 中美平衡
第48章 合圍第89章 中國格局第67章 農業投資(一)第81章 內戰將起第352章 國宴演講,不自由的民主第127章 苛刻的停戰條件第20章 逮捕陳其美第104章 戰爭準備第142章 新式武器第38章 大建設第46章 趕羊第193章 鉅額賠款第407章 日內瓦裁軍會議第230章 戰列艦下水第340章 中日朝鮮戰爭的開端第157章 蔡鍔到來第157章 蔡鍔到來第73章 光復會第224章 歷史已是面目全非第80章 二次革命導火索第407章 日內瓦裁軍會議第69章 與張自忠將軍的第一次談話第98章 福建海防計劃第62章 航道開通第97章 步槍製造廠第43章 炮戰(上)第61章 八個義務兵師團第78章 春播第253章 戰略資源儲備第17章 西鄉自治第37章 心許第321章 世界最多的黃金儲備第450章 中華帝國,帝國元首第94章 東北自治第76章 邀請第102章 革命在即第37章 心許第87章 聯盟協議第279章 醫學博覽會開幕前奏第68章 討要接濟第322章 華東電影節第155章 戰爭泥潭第278章 81mm迫擊炮第416章 宣戰,全面戰爭爆發第244章 演講,民族文化第310章 史派克曼的美國與權力平衡第150章 春播臨近第203章 到達中國第193章 鉅額賠款抱歉抱歉章節順序發佈錯了第14章 公然霸佔第128章 日本妥協,停戰十五月第89章 炮臺第268章 圍點打援第413章 世界第一海軍第210章 七大軍區第81章 內戰將起第239章 態度變化,加大資本壟斷第388章 帝國經濟轉型,鋼鐵巨獸第201章 袁世凱西去第16章 漢陽爭奪戰第336章 交趾漢化進程341章 特拉斯線圈免費能源第377章 偷着樂第203章 閱兵、授勳~!第81章 內戰將起第288章 美國武力干涉意第88章 安心效忠委員長第246章 收編北洋軍,聯合行動組第99章 保路高潮第302章 再次空降第133章 14年秋收第288章 美國武力干涉意第39章 殺向縣城第83章 行軍演習(二)第204章 中俄聯姻,協約國的反應第90章 第一代航母啓動第317章 中俄聯軍反攻計劃,民用飛機發展第348章 鑽地彈的威力第395章 美國經濟快不行了第364章 透支消費的發展模式第246章 收編北洋軍,聯合行動組第30章 阿布洛特第320章 民族資本家的行爲規範第392章 戚繼光號下水第41章 霸王條款第99章 保路高潮第104章 戰爭準備第50章 自治黨人第287章 1917年發展報告第70章 民營工業(二)第240章 政治突變,北洋官員撲街事件第340章 經濟崩潰,美國背黑鍋第22章 收買報界第25章 委員長的演講第369章 第三世界聯盟發展第239章 態度變化,加大資本壟斷第244章 演講,民族文化第62章 航道開通第229章 中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