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契丹上元節

bookmark

雍靖元年元月十五日上元節夜。

在這舉國歡慶的日子,除了中原,遠在東北的契丹上京臨潢府也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自耶律德光起,契丹一直以中原正朔自居,節日自然如漢人一樣。

不管是契丹人還是漢人都放下一切,放鬆心情,享受難得的節慶,整個契丹國都張燈結綵,燈火通明,儼然就是一座不夜之城。

相比其他朝代,契丹在對待漢人的態度上是值得說道的。

臨潢府上下雖在穿着上能夠明顯分辨出契丹人、漢人之別,但相互之間,並無隔閡,如同一家。

耶律賢身着白色貂皮大襖,緩步悠悠地走在大街上,對着身旁的護衛說道:“皇城貴是貴氣了一些,可相比漢城的氣氛,還是漢城有趣一些。”

臨潢府是契丹本土興建的第一座京城,氣勢雄偉,內分爲二城,兩城相連爲“日”字形。北名皇城,周長十華里,呈六角形,由外城和內城組成。內城是契丹皇宮,外城則是契丹貴族居住之處,

至於漢城,如其名一般,是爲了安置漢人特地修建的。

一座臨潢府,充分體現了契丹“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的國策。

隨着這些年的發展,在臨潢府這一畝三分地已經無契丹人與漢人的區別了。

每每節慶時節,契丹人與漢人都會聚在漢城,一起歡慶節日。

護衛看着四周熱鬧的景象,也爲氣氛烘托,臉色有些潮紅,說道:“就是人太多,不安全。”

耶律賢無所謂的道:“我一介草民,有什麼不安全的?”

護衛聽着帶着幾分尷尬地笑了笑。

草民?

耶律賢當然不是草民。

甚至可以說是契丹王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

當然契丹現在的傳承如亂麻一樣,誰都可以認爲自己是第一順位繼承人,包括已經歸順中原的耶律敵烈,以血統論,都說得過去。

耶律賢是前前任契丹皇帝耶律阮的嫡長子。

前任皇帝耶律璟愛喝酒愛熬夜卻不喜女色,當了一輩子的皇帝,據說還是個雛,自然沒有兒子。

耶律賢被耶律璟養於永興宮,便是有將之當作繼承人培養的意思。

只是現在耶律必攝上位,耶律賢的地位就很尷尬了。

耶律必攝正當壯年,而且還有子嗣,是正統的太宗系血脈,怎麼也輪不到耶律倍一脈的耶律賢。

護衛便是耶律必攝安排,監視耶律賢的,自是聽出了耶律賢的話外之音。

耶律賢看着大街之上,往來的契丹士人圍繞着一個個的花街猜着燈謎,眼中透着絲絲嚮往。

燈謎是羅幼度搗鼓出來的東西,這種新奇的趣味遊戲,一經問世,即受到了名人效應,這種老少皆宜的遊戲,短時間傳遍了大江南北。

不少名人雅士參與其中,也令得燈謎的質量水準大幅度提升,增添了不少深度,成爲一項雅事。

即便契丹也大受影響,這上元佳節,綁着燈謎的花燈,遍佈城中。

契丹百姓也是趨之若鶩。

尤其是契丹的女子比中原更加開放,她們打扮得花枝招展,吸引了大量的目光。

爲了博美人一笑,不少的男性爭先表現自己,極其熱鬧。

“咳咳!”

耶律賢臉色蒼白,當年火神澱之亂,他的父母遼世宗與懷節皇后蕭撒葛只一併被殺,他是藏在了柴火堆裡躲過一劫。

但自身因此受到了驚嚇,至此體虛氣弱。這寒氣入肺,便忍不住咳嗽。

耶律賢爲人友善,護衛是耶律必攝的人不假,但對於耶律賢本人很有好感,給他遞上了水,說道:“喝點溫水吧。”

《仙木奇緣》

耶律賢道了聲謝,接過暖壺,飲了一個滿飽:“走,我們去廟會逛逛,你還沒成婚吧,指不定能夠遇上心儀的姑娘……”

耶律賢走向了廟會,走馬觀花地瞧着身旁的一景一物,暗歎了一聲,心道:“不知有生之年,自己能否再次踏上這片土地。”

廟會最大的特點就是人多。

臨潢府也不例外,在有心人的配合下,耶律賢輕鬆地就甩開了護衛。

他擠過人羣,悄然步入一棟不起眼的屋舍。

耶律賢這一入屋舍,立時有人迎了上來,老老少少的都有。

其中走在最前面的是一個不滿十五的青衣少年,驚喜地叫了聲:“兄長!來的那麼遲,還以爲你出事了呢。”

耶律賢摸了摸對方的腦袋,望向一位四旬中年人,說道:“耶律叔,是否準備妥當?”

中年人名喚耶律頗德,肅然頷首,說道:“隨時可以出城。只是,此次西去,路途坎坷兇險。你身子弱,萬一支持不住,可是有性命危險。”

耶律賢搖頭道:“留在上京城,早晚也是一個死,不如冒險一次。有生之年,能夠去中原走上一趟,也不枉此身了。”

他說着,看着耶律頗德,澹澹的說道:“我意已決。”

耶律頗德看着目光決絕的耶律賢,暗歎了一口氣,世事無常。

其實在他心裡耶律賢才是契丹王位的最佳人選。

仁德沉穩,富有遠見,但是韓家策劃的弒君桉,打破了一切。

耶律頗德是契丹朝的老人,弱冠之年就跟隨契丹太祖耶律阿保機左右,充當護衛。

耶律阿保機見耶律頗德第一眼的時候,就稱讚他“是子風骨異常兒,必爲國器。”

耶律頗德也沒有辜負耶律阿保機的期許,治軍有聲,戰功彪炳。

不過耶律必攝篡位以後,文治方面重用以韓家爲首的漢人,軍事一方提拔重用耶律休哥、耶律斜軫等後起將官,以爲心腹,對於耶律頗德這樣受到耶律璟信任的老將懷有一定的偏見,不敢重用。

耶律頗德性格剛直,受到不公的待遇,心情憋悶。

聽得蕭思溫的女兒在張家口高舉爲父報仇的義旗,招募契丹歸附,想着耶律璟的器重,自己這些年的憋悶,略微心動。

不過心動是一回事,敢不敢動,是另外一回事。

促使耶律頗德下定決心的正是耶律賢。

耶律頗德受過契丹世宗耶律阮的恩惠,對於耶律賢很是照顧。

耶律賢看出了耶律頗德的心意,直言不諱地道:“契丹國不可救,民可救。能救契丹者,唯蕭胡輦爾。”

第五十一章 窮寇莫追第八章 口不對心(一)第十二章 不認同(求收藏推薦)第七十二章 首相的野心第三十章 心服口服第十六章 博弈第三十六章 潘美的決定第三十七章 進與退第五十章 荒唐 建言第一百六十章 黃雀在後第707章 壓力反轉……第一百六十九章 兵抵西域第一百六十二章 馬前卒第一百六十四章 蕭綽的靠山第一百六十六章 被遺忘的英雄第677章 送上門來的肉第五十二章 重擔加身第四十一章 妄自尊大第二十四章 欲語還休《憶相思》第六十五章 虎口奪食第二十二章 選擇第五十一章 絕對公允第一百二十一章 恩科第二十章 張瓊的單純心思第三十六章 眼睛有點紅第九十一章 符皇后的決定第二十八章 遊刃有餘第二十八章 利益捆綁第八十九章 臣敢!第四十章 錦囊妙計第九十章 冗官與發展第十二章 五代高爾夫第五十六章 以爲受到天罰的倭軍第十二章兵圍幽州城第五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八十七章 知難而退第二十五章 自己人第二十二章 收復幽州第七十七章 可怕的內卷第一百一十九章 富二代第三十七章 人情世故第685章 美夢第十一章 燈謎 與民同樂第四十四章 望風而降第三十章 心服口服第一百二十五章 能幹事,也能惹事第十九章 來吃沙的!第二十七章 英雄遲暮第六十一章 碾壓的力量第五十二章 重擔加身第五十一章 悔不聽幼度之言!第九十二章 自行決斷第二十三章 小事引起的巨浪第四十九章 定北伐第679章 意外發現第四十四章 面試 領軍備第三十三章 歸義軍的窘境第671章 手忙腳亂第六十章 功利第十二章 名動汴京,指日可待第三十九章 馬上驢?第七十九章 回京第五十一章 悔不聽幼度之言!第二章 勢如破竹第八章 口不對心(一)第三十一章 收繳財權第十一章 灌酒第四十九章 誰敢不服,找他來辯第十七章 北漢投降第一百六十三章 哪敢說一個不字?第九章 再見折賽花第七十一章 燕地盡附第四十七章 地獄景象第一百八十二章 開門紅第八十四章 內捲起來第四章 一腳踹了過去第五十章 深揖第四十二章 將遇良才第六十六章 佛家也認祖第三十七章 諸事順暢,莫名高興第三十八章 登基大典第二十五章 利益交纏第十九章 翻個牌子 找點事幹第十一章 不死不休第一百六十五章 理論與實戰第二十四章 欲語還休《憶相思》第三十一章 成都,朕來了!第六十二章 喂韓先生喝藥第五十一章 絕對公允第十六章 博弈第一百二十二章 騰位子第八十四章 內捲起來第八章 口不對心(一)第六章 驅馬衝陣第656章 準備收網第十四章 自作聰明第四十章 舍大義存小義第七十四章 借道討伐第三章 只爲四海歸一第三十一章 陛下,真神人也
第五十一章 窮寇莫追第八章 口不對心(一)第十二章 不認同(求收藏推薦)第七十二章 首相的野心第三十章 心服口服第十六章 博弈第三十六章 潘美的決定第三十七章 進與退第五十章 荒唐 建言第一百六十章 黃雀在後第707章 壓力反轉……第一百六十九章 兵抵西域第一百六十二章 馬前卒第一百六十四章 蕭綽的靠山第一百六十六章 被遺忘的英雄第677章 送上門來的肉第五十二章 重擔加身第四十一章 妄自尊大第二十四章 欲語還休《憶相思》第六十五章 虎口奪食第二十二章 選擇第五十一章 絕對公允第一百二十一章 恩科第二十章 張瓊的單純心思第三十六章 眼睛有點紅第九十一章 符皇后的決定第二十八章 遊刃有餘第二十八章 利益捆綁第八十九章 臣敢!第四十章 錦囊妙計第九十章 冗官與發展第十二章 五代高爾夫第五十六章 以爲受到天罰的倭軍第十二章兵圍幽州城第五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八十七章 知難而退第二十五章 自己人第二十二章 收復幽州第七十七章 可怕的內卷第一百一十九章 富二代第三十七章 人情世故第685章 美夢第十一章 燈謎 與民同樂第四十四章 望風而降第三十章 心服口服第一百二十五章 能幹事,也能惹事第十九章 來吃沙的!第二十七章 英雄遲暮第六十一章 碾壓的力量第五十二章 重擔加身第五十一章 悔不聽幼度之言!第九十二章 自行決斷第二十三章 小事引起的巨浪第四十九章 定北伐第679章 意外發現第四十四章 面試 領軍備第三十三章 歸義軍的窘境第671章 手忙腳亂第六十章 功利第十二章 名動汴京,指日可待第三十九章 馬上驢?第七十九章 回京第五十一章 悔不聽幼度之言!第二章 勢如破竹第八章 口不對心(一)第三十一章 收繳財權第十一章 灌酒第四十九章 誰敢不服,找他來辯第十七章 北漢投降第一百六十三章 哪敢說一個不字?第九章 再見折賽花第七十一章 燕地盡附第四十七章 地獄景象第一百八十二章 開門紅第八十四章 內捲起來第四章 一腳踹了過去第五十章 深揖第四十二章 將遇良才第六十六章 佛家也認祖第三十七章 諸事順暢,莫名高興第三十八章 登基大典第二十五章 利益交纏第十九章 翻個牌子 找點事幹第十一章 不死不休第一百六十五章 理論與實戰第二十四章 欲語還休《憶相思》第三十一章 成都,朕來了!第六十二章 喂韓先生喝藥第五十一章 絕對公允第十六章 博弈第一百二十二章 騰位子第八十四章 內捲起來第八章 口不對心(一)第六章 驅馬衝陣第656章 準備收網第十四章 自作聰明第四十章 舍大義存小義第七十四章 借道討伐第三章 只爲四海歸一第三十一章 陛下,真神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