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七章 共與不共天下(五更第一更)

不管是怎樣的心情,船隻依然把趙曦帶到了汴梁。

都說近鄉情怯,趙曦沒有,一點也沒有。

這一路走來,填充他心的,只有憂慮。

不能埋汰祖宗,可趙曦的心裡是真有些非議。聽聞當初太祖曾有意遷都,因長安城被廢了,便考慮過洛陽……

只可惜,太宗,也就是自己的正宗老祖,一句“在德不在險”便擱置了。

留於一堆邋遢事兒讓子孫犯愁。

汴梁城號稱四水貫都,但現在除了汴河,其他的三條水路都梗塞了。

金水河已經淪落爲專門運送木材的航線,廣濟何所運之糧多爲雜色粟豆,那是羣牧司的馬料,而惠民河所運漕糧,除了耗損,尚不足沿途州府的軍糧。

百萬軍民,就靠着這一條汴河!

趙曦這一路憂慮着,而朝堂卻已經因他的職司吵翻天了。

趙曦走水路,按說是應該比張方平的奏摺早到汴梁。擱不住他有意拖延……他是真有心看看國朝賴以生存的漕運。

結果,爲他職司的事兒,朝堂又展開了辯論。

軍器監沒問題,鑄幣也沒問題。正如張方平所料,有護衛營南征的表現,以及爲國朝劃拉到銅礦,這兩樣,任誰都不好意思辯駁。

就是這漕運和榷場,還有鐵監。朝堂諸公誰也想刷一下存在感,從太子殿下應該負有的職能,到朝廷現行體制運行,以及祖宗法度等等,各有各的立場。

其實根本上還是權利和利益的問題。

這些年,應該說好些年了,國朝進士錄取者,南方人偏多。

而國朝在漕運上的衙門設置,包括官員任命,也偏重於南方人。

本來漕運就是自江淮開始的,荊楚、江浙甚至兩廣,是整個漕運的基本盤。

而堤岸司的設置又是在沿途的渡口碼頭,就是整個漕運,也多是南方人主事。

也應該是這樣。所謂南船北馬,天生的,環境造成的。

這也註定了國朝的漕運,和朝堂的南方官員脫不開,扯不清。

至於銅礦……還沒見着呢,漕運那是很久的了。

說道榷場,那就更亂了。不止是泉州、明州、廣州這些大碼頭的市舶司,就是漕運沿路堤岸司,包括所有的邊境城池,都有榷場。

這裡面的貓膩,可不是一兩家,三五家或者守邊的才摻和,整個朝堂幾乎全有份。

這些要是讓太子殿下摸清了,幾乎相當於斷了所有的財路,哪那成呀!

而鐵監,國朝最大的產鐵基地就在徐州,毫無例外的又跟漕運扯上了……

所以,趙曦在回朝後的第一個消息便是……關於他職司的事,弄不成。

“殿下,發運使衙門統管漕運,儲備錢糧鉅額,從未做過清底之爲,此爲一。漕運所用之官吏,皆爲銓選不中者,魚目混珠混亂不堪,此爲二。”

“歷年漕運,官員吏卒,上下共爲,侵吞漕綱,甚者以舟船沉沒以滅跡,此爲三。漕運衙門,自發運使以降,均出自沿途世家大族,本家於朝堂者甚多,此爲四。”

“至於榷場與鐵監,自漕運延伸,沿途榷場,除買賣糧食爲,首位交易貨物,便是鐵礦生鐵諸物……”

呂公著也是南方人,只是自其父爲官,生長皆在汴梁。雖然宗親中有涉足漕運勾當者,算是遠親了。

回汴梁後,呂公著針對太子殿下職司之事,與其兄長有了交流,也就有了這番話。

還好,呂公著終於還是推心置腹的跟他說了,否則趙曦都得考慮護衛營總教導換人了。

韓縝是河北人,進士及第後,地方轉任不多,並未接觸過漕運以及沿途州府的治理。

他不懂,但他有個已經對國朝相對熟悉的大哥……韓絳。

當他到家後,他大哥已經遣人在等着了。在聽聞了他大哥所說的這些貓膩後,連夜託曹家往東宮遞了書信,詳細陳述了其中要害。

唉,這就是太子殿下,這就是皇家……恐怕處於深宮的老爹,根本不知道這些吧?

趙曦沒準備去動誰的奶酪,斷誰的財路,掀誰家的祖宗牌位,最起碼現在還沒這個想法。

因爲在他的觀念裡,天下從來都不是一家一姓的,即便是這個時代,號稱趙宋,也不是一家一姓的天下。天下,從來就屬於全天下人共有的。

只不過在治理和共享天下時,有了階層,有了社會賦予的身份,或者說不同的人在同一世界裡所承擔的責任不同,享受的權益也不同。

所以,從還是孩童時,他的所作所爲,就是另闢蹊徑,另尋出路,還儘可能的團結大多數。

本以爲有了兒時那個吃食的擴張,有了廣南日用品的地墊,再有東川這塊無法估量的蛋糕,他應該有了一定的底氣。

更何況還有這次南征護衛營所展示的實力,以及他本身所具有的大統繼承人身份。

這所有的要素集中起來,他以爲他可以參與其中了,參與到國朝的利益遊戲中了。

沒想到會是這樣!

也是,皇家從來只是個利益遊戲的局外人,說是裁判可能更合適一點。

天子與士大夫共天下的說辭,或許士大夫和皇家都認同,但這是在需要的時候用。

就比如銅礦,大夥就接受了共的事實,那怕趙曦再有什麼營生,大夥還能接受共的事實。

可若是皇家想去共他們已經固有,並長期享受的利益……不好意思,那不行。

這裡面關鍵一點是:在某種程度上,在特定場合下,天下還是趙家天下,是皇家天下,未來是他趙曦的天下。

所以,就有了這樣的結果。

也罷,趙曦知道不可能翻了牌,別說是太子,就是他現在做了帝王,基於現在國朝的體制,也不可能翻了牌,改了天。

漕運,以及因漕運延伸出來的一切……

趙曦現在可以容忍這類事的存在,或許以後也能容忍。

既然大家都看護着自己的利益,那好,我也得看護好自己的。

銅礦,絕不容許出現類似漕糧那樣的損耗!

可繼續利用現行的路線,不說一年只有二百多天的正常運輸時間,就是真耗損了,跟太多的官員對着幹,趙曦也沒勝的把握,還有可能導致將來自己執掌天下了,皇令出不了汴梁城。

還是得另尋出路呀!

第四八一章 閒不下的王安石第三五九章 捷報的本質是宣傳第二八章 玩到御膳房第六七四章第四三八章 官家的道第九七章 自辯書第三五八章 求全責備了第九三一章 戰馬第二三六章 有意和無心第一八四章 一網打盡(第三更)第三八九章 恐怖的朝堂第四六八章 細思極恐第二六二章第八零九章 替富弼分擔些第七三二章 最後的一環第六九五章 宋國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宋國第一七一章 偷雞不成的結果(第五更,謝書友打賞)第二一四章 請君出坑第九二四章 沒有真相第一七五章 詭異的邊境迎接(第四更)第七九零章 微服私訪(四)第七零五章第八九章 龐太師第三零六章 結束了第三四一章 西夏人來了第七四三章 真這樣殺乾淨第二九章 點心有毒第七一一章 重點是如何進城第三九七章 我想要大理第七五九章 陷入死局的調查第七五三章 戰爭結束之後(下)第七零九章 詭異的場面第六三五章第七四八章 小事件之外的指向(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八七二章 立場第七一九章 高遵裕部危險了第一七三章 捷報(第二更)第四七四章 還雙管齊下了第七二四章 河殤第一八零章 又來這套(第四更)第五六四章 白登山第三九四章 混亂的朝議第七五三章 戰爭結束之後(下)第二五零章 都是糧食鬧的第五零二章 幌子第七五一章 官家的文武觀(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四三七章第四四七章 故技重演第四六零章 坑隊友的薛良孺第四五二章 吐青苗第八九八章 這戰沒法打第七十章 騎行第六二八章 初步成型的模式第七零九章 詭異的場面第六七章 君子六藝第五四一章 不該狂喜第五七八章 狠辣第八七三章 追擊第二二七章 不留隱患第三三三章 如何打第四三一章 來一次辯經第五七八章 狠辣第九一八章 變化第八五九章 一言定人生死的感覺不好第九四一章 找不到主力第二七二章 開城迎土鱉第五七七章 大棒和甜棗第十六章 內苑不同版第五九零章 舉兵 選兵 役兵第三四八章第八八二章 貪慾第七八四章 郊迎第三五五章 潰散第六七三章 趙曦的真的目的第八七五章 幌子第九四二章 成了第五九五章第二八五章 霸道和王道第一零三章 韜光養晦的憋屈第四六九章 槍頭趙允弼第九二五章 堵死最後的路第三一三章 出征和十殺令第四一七章 都糊塗着第四七章 交與不交第五九五章第二零九章 筒車可行(第三更)第五六九章 河東第八三四章 算不算了結第九三三章 帶個功勞進大宋第九二二章 真正的末路第五七八章 狠辣第四四二章 家天下 共天下 公天下第六二章 用爛的策劃第四四一章 想一出是一出第四二一章 邁出一步第九三六章 封樁庫第七七七章 一勞永逸的做法第六三零章 新論語第四五二章 吐青苗第六五四章 沒法救
第四八一章 閒不下的王安石第三五九章 捷報的本質是宣傳第二八章 玩到御膳房第六七四章第四三八章 官家的道第九七章 自辯書第三五八章 求全責備了第九三一章 戰馬第二三六章 有意和無心第一八四章 一網打盡(第三更)第三八九章 恐怖的朝堂第四六八章 細思極恐第二六二章第八零九章 替富弼分擔些第七三二章 最後的一環第六九五章 宋國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宋國第一七一章 偷雞不成的結果(第五更,謝書友打賞)第二一四章 請君出坑第九二四章 沒有真相第一七五章 詭異的邊境迎接(第四更)第七九零章 微服私訪(四)第七零五章第八九章 龐太師第三零六章 結束了第三四一章 西夏人來了第七四三章 真這樣殺乾淨第二九章 點心有毒第七一一章 重點是如何進城第三九七章 我想要大理第七五九章 陷入死局的調查第七五三章 戰爭結束之後(下)第七零九章 詭異的場面第六三五章第七四八章 小事件之外的指向(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八七二章 立場第七一九章 高遵裕部危險了第一七三章 捷報(第二更)第四七四章 還雙管齊下了第七二四章 河殤第一八零章 又來這套(第四更)第五六四章 白登山第三九四章 混亂的朝議第七五三章 戰爭結束之後(下)第二五零章 都是糧食鬧的第五零二章 幌子第七五一章 官家的文武觀(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四三七章第四四七章 故技重演第四六零章 坑隊友的薛良孺第四五二章 吐青苗第八九八章 這戰沒法打第七十章 騎行第六二八章 初步成型的模式第七零九章 詭異的場面第六七章 君子六藝第五四一章 不該狂喜第五七八章 狠辣第八七三章 追擊第二二七章 不留隱患第三三三章 如何打第四三一章 來一次辯經第五七八章 狠辣第九一八章 變化第八五九章 一言定人生死的感覺不好第九四一章 找不到主力第二七二章 開城迎土鱉第五七七章 大棒和甜棗第十六章 內苑不同版第五九零章 舉兵 選兵 役兵第三四八章第八八二章 貪慾第七八四章 郊迎第三五五章 潰散第六七三章 趙曦的真的目的第八七五章 幌子第九四二章 成了第五九五章第二八五章 霸道和王道第一零三章 韜光養晦的憋屈第四六九章 槍頭趙允弼第九二五章 堵死最後的路第三一三章 出征和十殺令第四一七章 都糊塗着第四七章 交與不交第五九五章第二零九章 筒車可行(第三更)第五六九章 河東第八三四章 算不算了結第九三三章 帶個功勞進大宋第九二二章 真正的末路第五七八章 狠辣第四四二章 家天下 共天下 公天下第六二章 用爛的策劃第四四一章 想一出是一出第四二一章 邁出一步第九三六章 封樁庫第七七七章 一勞永逸的做法第六三零章 新論語第四五二章 吐青苗第六五四章 沒法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