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六章 糟糕的現狀(第五更)

當戎州的新碼頭慢慢成型後,趙曦真的該回朝了。

雖然朝廷並無詔令,但滔孃的家書讓他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了。

再說,在戎州的一些事,已經完成,剩下的需要回朝堂解決了。

“學士,曦此次回朝,有意職司軍器監、漕運、榷場、鐵監以及鑄幣事宜。還望學士建言。”

這是對趙曦下一步工作重點關聯性較大的部門。

做事容易,協調難。特別是國朝現時的情況,趙曦不想整日耗費心神在謀算人上,他想做事。

早先在宮內,即便後來聽政,趙曦都本着待日後的想法。

而這次儂賊之亂,讓他意識到不能再拖延了。

如果說國朝的弊端是病,那麼現在算是病在腸胃了,趙曦很擔心待他繼承大統時,國朝已經病在骨髓。

或許現在他無法全面整體的改變國朝,找一個恰當的切入點,嘗試着去撬動朝堂主動改變,是趙曦定下的策略。

“殿下,有此番解決國朝缺銅現狀,護衛營火器運用之功,軍器監、鑄幣是應有之義。”

“即便是榷場,漕運也可爭取。唯鐵監一項,此乃三司使衙門職司。恐東府相公……”

張方平不清楚趙曦爲什麼要攬那些勞什子漕運和榷場,都是吃力不討好的營生。

“學士,曦並無意染指三司使衙門職司。曦所承攬,乃鐵礦生產一項,並不改變朝堂格局。”

三司使衙門,說白了就是後世的財政,而趙曦想管的並不是收益,他是想改良採礦業,提升鍊鋼工藝。

至於軍器監、鑄幣以及漕運、榷場……這些擱後世,相當於是美聯儲,軍工部,外經貿和交通運輸。

應該都是舉足輕重的部門,可在如今的國朝,根本無法跟六部九卿相提並論,甚至都不如羣牧司那個管畜牲的衙門。

趙曦有點時不我待的感慨,可真要大刀闊斧的去動這個那個的,還真不行。

所以,他選擇了這些朝堂不太看重的職司入手。

若是這樣,張方平感覺問題不大。

雖然不明白太子殿下的意圖,對於太子殿下這樣的訴求,張方平不介意出這個頭。

甚至他還聯絡了一些關係親近的,一併爲太子殿下吆喝。

趙曦回朝,並沒有走陸路過關中。既然有意攬漕運這檔子事兒,便走了水路,也好趁此機會看看國朝的航運業。

趙曦很想潛藏行跡,那樣才能見到真實的漕運,若是還能跟那些底層的勞役拉扯,就更好了。

可惜,就他這身份,這兩千護衛營的陣勢,也知道不可能。

這次王師南征,就趙曦他們在大理和成都路磨蹭的功夫,已經被瓦臺的有心人編成了戲曲,傳遍了大江南北,幾乎國朝所有的軍州,都知道了這次大勝……多少年不曾有過了。

所以,就別指望潛藏行跡了,甚至還得改換了國朝禁軍的裝束……

戎州是金沙江與岷水交匯處,也相當於長江的起始端。

而長江,千百年來在成都路未曾改道過,等到了荊楚路,在一望無垠的兩湖平原上,纔會肆意搖擺。

趙曦曾有過順江而下的經歷,當舟船過了重慶,所有的景緻都熟悉起來了。

所謂的三峽,跟後世區別不大,而如今的艄公船伕,一樣可以應對這些兇險。

有些水域,連趙曦都繃緊了神經,可那些船伕在祭過了河神之後,就那麼靈巧的通過了。

“銅礦石壓船,於此地怕是得分船穿行……”

國朝有漕運衙門,但順長江航運卻沒有。國朝專管漕運的,除了各地的堤岸司,就是江淮轉運使是常設。

一旦東川銅礦規模產出了,勢必得考慮設置統管長江這一段運輸的衙門了……唉,對於現在國朝的境況,趙曦真不知道能不能通過。

實在不行,他就得做好走西江航線的問題了。

在東川用牛皮圈着的地盤,到西江還是有一段距離的,並且一路會經過不少的烏蠻寨子。有一分奈何,趙曦真不想去招惹那些蠻夷,特別是現時。

至於以後……等改土歸流了,等沒大理這個所謂的藩屬國了,那就另當別論了。

現在……挺麻煩。

沒有了熟悉的地標,當船隻進入荊楚路時,在漢水注入長江處,趙曦還是有些熟悉的。

他知道,由此西北不遠便是襄陽,而襄陽至汴梁,原本是有水運的,只是運量不大,又耗費不少。近些年國朝慢慢的廢棄了。

把一座都城,近百萬人口的給養,全盤押在一條運河上,還是季節性運河……老爹能踏實睡下,估計是麻木了。

都在湊合,從朝堂諸公,到汴梁子民,一直到國朝的都城,似乎都是一種湊合的狀態。

拋開河北道一馬平川,大遼騎兵可以避開城池,直插汴梁外,就是單純從存活而言,一旦汴河意外,百萬人都得吃土去。

長江水運算是發達了,等船隻到了江淮,趙曦才真正見識到國朝的航運業。

這該能稱爲百舸爭流吧?楚州船、淮船、吳船、越船、松江船、浙江船、湖船、徽船、溫州船、明州船、入峽船、蜀船等等,船伕如數家珍的給趙曦介紹,趙曦此時才知道,自己對這個時代,對國朝瞭解還是不足。

等到了徐州,船隊轉入汴河後,幾乎可以用擁擠來形容了。

本來他們這兩千人的運兵船隊,就已經算是龐大了,在進入這狹窄而忙碌的汴河……可想而知會是怎樣的情況。

想對國朝做點啥,對趙曦而言,真的不用幹嘛,只需要有像護衛營這般能耐,這般人數的一支隊伍就可以。

甚至不需要做太多的事,只需要在漕運最繁忙的季節裡,打三五個月的遊擊就行。

汴河是每年三月開閘的,放進來了黃河充沛的水量,同時也帶進了黃河獨有的泥沙。

所以,每到枯水期,國朝又不得不花費大量的物力財力來捯飭汴河。如此反覆,經年累月。

整個汴梁城,是真正的命懸一線。

趙曦想不明白,朝堂上那些精英,真的就不擔心?

這就是國朝的漕運,趙曦沒有過多的去了解細節,就他這一路走來,已經是滿頭官司了。

不說其他,就說枯水期汴河停運後,東川銅礦的運送問題……這是必須在銅礦開採前解決的問題。

第一九六章 算誰的幸運(第五更)第二九零章 東宮偏門爲誰開第五二七章第五二九章 彈劾第八五六章 戰略第七六章 一槍撂倒第二六六章 早朝議第八六六章 還以爲什麼事呢第八一三章 扶上馬送一程的恐懼第六十章 話語權第七九章 皇子出行第七四四章 這樣就挺好(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七四章 混亂元夜第八四四章 拓海之謀第三七六章 交換的籌碼第二二六章 決不饒恕第三六九章 對外強硬之聲第八章 甲子桃第一三六章 太子殿下的詭異第三五章 又一次弄瓦之喜第四五三章 都不純粹第四七零章 東平王 可滿意第八一九章 舊事重提第二三六章 有意和無心第八零七章 農無稅的設想第六八二章 嗜殺之君又怎樣第五二四章 混亂第三三四章 臨機決斷的作用第七一二章 沙州第二五九章 臉打的很疼第一三一章 狄青的疑惑第六零四章 三級制衡第四七四章 還雙管齊下了第四三一章 來一次辯經第三八二章 違命第六一三章 徹查第五百章 面授機宜第九一一章 條件第八八八章 掠奪第一一二章 亂墳崗值守第四八八章 其實是錢的事第三六章 無非是錢的事兒第二九二章 那就備戰吧第九七章 自辯書第八二零章 別無選擇第一二三章 誰更無恥第七七五章 誰考驗誰第四一章 記賬法燒着誰了第四二二章 這樣應該可以第一零八章 一場蹊蹺的大火第五六五章 強弩之末第二三四章 何至於此第八五八章 撰稿人宗澤第三六四章 這就是實力第四八零章 可以殺第一七二章 唯有等(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七九四章 微服私訪(八)第二一五章 熱鬧了第二三三章 死無對證了(加一更)第三四五章 不準備放走第二八三章 倒打一耙第八四四章 拓海之謀第二二零章 這就是馬車第三六三章 當陰謀對上實力第八三三章 天馬行空的思路第四六九章 槍頭趙允弼第五二一章 揣度第四一一章 沒省油的燈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六五七章第八三零章 出行的目的第四一一章 沒省油的燈第九零二章 看熱鬧希望事大第一六二章 一次小勝第六二八章 初步成型的模式第五五零章 會有活着的西夏人嗎第二一九章 這纔是麻煩第八六七章 想的挺好第九七章 自辯書第四零四章 大理接管原則第四二零章 你有隊伍第二九一章 分而待之第二三一章 試探第三四零章 相公的憂和帝王的喜第七一五章 以己之道還己之身(感謝書友不吃齋蚊子,再加一更)第五七三章 比鬥第八五三章 胡蘿蔔的指引第六九七章 讓他們見識見識第七一八章 官家曾說過第四一七章 都糊塗着第四六零章 坑隊友的薛良孺第八三二章 安魂處第八零八章 君王需要腹黑第七八三章 官家大才第四三一章 來一次辯經第八三二章 安魂處第四六六章 王安石打人臉第八五七章 戰爭要素第八一四章 這不是巧合第四三九章 引導
第一九六章 算誰的幸運(第五更)第二九零章 東宮偏門爲誰開第五二七章第五二九章 彈劾第八五六章 戰略第七六章 一槍撂倒第二六六章 早朝議第八六六章 還以爲什麼事呢第八一三章 扶上馬送一程的恐懼第六十章 話語權第七九章 皇子出行第七四四章 這樣就挺好(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七四章 混亂元夜第八四四章 拓海之謀第三七六章 交換的籌碼第二二六章 決不饒恕第三六九章 對外強硬之聲第八章 甲子桃第一三六章 太子殿下的詭異第三五章 又一次弄瓦之喜第四五三章 都不純粹第四七零章 東平王 可滿意第八一九章 舊事重提第二三六章 有意和無心第八零七章 農無稅的設想第六八二章 嗜殺之君又怎樣第五二四章 混亂第三三四章 臨機決斷的作用第七一二章 沙州第二五九章 臉打的很疼第一三一章 狄青的疑惑第六零四章 三級制衡第四七四章 還雙管齊下了第四三一章 來一次辯經第三八二章 違命第六一三章 徹查第五百章 面授機宜第九一一章 條件第八八八章 掠奪第一一二章 亂墳崗值守第四八八章 其實是錢的事第三六章 無非是錢的事兒第二九二章 那就備戰吧第九七章 自辯書第八二零章 別無選擇第一二三章 誰更無恥第七七五章 誰考驗誰第四一章 記賬法燒着誰了第四二二章 這樣應該可以第一零八章 一場蹊蹺的大火第五六五章 強弩之末第二三四章 何至於此第八五八章 撰稿人宗澤第三六四章 這就是實力第四八零章 可以殺第一七二章 唯有等(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七九四章 微服私訪(八)第二一五章 熱鬧了第二三三章 死無對證了(加一更)第三四五章 不準備放走第二八三章 倒打一耙第八四四章 拓海之謀第二二零章 這就是馬車第三六三章 當陰謀對上實力第八三三章 天馬行空的思路第四六九章 槍頭趙允弼第五二一章 揣度第四一一章 沒省油的燈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六五七章第八三零章 出行的目的第四一一章 沒省油的燈第九零二章 看熱鬧希望事大第一六二章 一次小勝第六二八章 初步成型的模式第五五零章 會有活着的西夏人嗎第二一九章 這纔是麻煩第八六七章 想的挺好第九七章 自辯書第四零四章 大理接管原則第四二零章 你有隊伍第二九一章 分而待之第二三一章 試探第三四零章 相公的憂和帝王的喜第七一五章 以己之道還己之身(感謝書友不吃齋蚊子,再加一更)第五七三章 比鬥第八五三章 胡蘿蔔的指引第六九七章 讓他們見識見識第七一八章 官家曾說過第四一七章 都糊塗着第四六零章 坑隊友的薛良孺第八三二章 安魂處第八零八章 君王需要腹黑第七八三章 官家大才第四三一章 來一次辯經第八三二章 安魂處第四六六章 王安石打人臉第八五七章 戰爭要素第八一四章 這不是巧合第四三九章 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