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六七章 朕就是通報

自完成西夏平滅戰事後,朝廷事務繁忙,加上富弼以及內閣有意無意的迴避着太子遇襲事件的討論,近半年,除了趙曦常規性的參與內閣的例行會議,連趙曦都沒有在意現在集議的減少。

在朝事上,除了必要的決斷,趙曦整個心思都在太子遇襲事件中。

朝廷這段時間最爲重要的事務,也就是對党項人原本控制區域的接收······這都是在戰爭結束前,趙曦就擬定了原則的。

真正到了具體操作的階段,需要君王決斷的事務並不多。對於怎樣操弄党項人,大宋的這些臣工很在行。

“官家宣諸內閣覲見······”

王中正一本正經的神情,讓內閣衆人有點懵。都看向太子,太子也是一臉迷茫。

朝廷好像沒有什麼大事,需要所有內閣集議。

氛圍不是太好,哪怕勤政殿裡就官家和那些使喚的宮女內監,可諸位內閣進殿後,都能感覺到那種壓抑的氣氛······

“中正,將成型的調查報告呈給諸位閣老看看吧······”

就這一句話,勤政殿又陷入了靜默,除了各位內閣翻閱紙張的聲音,再沒有其他聲響。

調查報告很長,經過監察衙門整理後,一樣很長,更是有各種佐證材料。

調查報告是以時間爲序,用調查的出的詳細過程,將各個環節串聯起來,形成了一個周密的計劃,最終直到太子襲擊失敗之後的善後······

二皇子在朝廷推動監察體系時,借勢挑動了一些事件,促進了變革的推動,有意顯露自己謀略方面的能力。那一次,朝臣以爲是官家安排的······當然,趙曦只是推斷。

在摻和朝政並沒有得到官家認可後,選擇了外出歷練。

途徑荊湖路,說不準目的是爲何,卻在荊湖路與被貶出京的刑恕有了接觸,同時,接觸了因爲朝廷開發軌道運送,而導致效益一天不如一天的漕運相關人。

再然後轉道西行,結識了同樣懷才不遇的蔡京,並多次進出大理,有親屬的身份爲憑,在大理歷練多年,甚至有過與礦城官員接觸的記錄。

這些看起來根本不相關的接觸,在朝廷平滅西夏之後,發動了!

皇子出宮歷練,甚至參加大考,但是,朝廷對皇子是否任職並無強令,在這點上,是一定程度上參照宗親法令的。

所以,除了必要的護衛,對於皇子的行爲,朝廷並不做限定。關鍵是,大統繼承人,不到最終的時刻,都存在變數。

皇子在接受系統的經典教育後,出宮歷練,體味黎民疾苦,對於朝廷而言是有益的。朝廷也就沒必要究竟。

也正是因爲這一點,雖然已經欽定了太子,太子又在外任職,朝堂對於太子的認同也就那樣。

在平滅西夏之後的大慶之前,蔡京提示在禮部任職的蔡卞,建言朝廷大慶應該有太子出席······如果官家在這件事上拒絕,或者不那麼堅決,或許太子就不會有遇襲的事件。因爲這代表着官家還不確定大統繼承人。

在朝廷詔令太子進京時,就意味着要將太子推向前臺······

很倉促,蔡京攜二皇子手諭,從大理調集火槍入境,並由刑恕借訓練丁壯的理由,瞞天過海,將漕運的一些人組織起來。

不管是長江航運還是大運河航運,航道上往來不絕的船隻,襲擊行爲很難進行。所以,便有了太子乘坐的船隻漏水的設定。

朝廷大禮儀是欽天監確定的時間,太子不得不轉道陸路進京。所以,就有了太子在伏牛山遇襲的事件······

這不是猜測,經過皇城司調查後,由證據支撐起來的事實。

哪怕再長的調查報告,也有看完的時候。都看完了,可沒人開口,就是太子也是滿嘴的苦澀。他更不能開口,不知道該怎樣建言。

臣工們或許不清楚,太子卻知道他爹對於親情的看重······

“官家······”

都可以閉嘴,都可以逃避摻和此事,但富弼沒得逃,他是首相。可是,開口喊了一聲“官家”卻無法繼續往下說了,不知道說什麼好。

“富相,沒說的就先不說。之所以召集諸位閣老,朕並不是要討論,而是通報,對事件調查結果的通報,同時也是朕決定採取措施的通報!”

“在這件事上,朕不需要諸位閣老什麼建言,而是需要整個朝廷配合執行!”

“皇城司調集人等,先行對所有外出歷練的皇子監視,視情況而定責罰。”

“監察衙門由總部派人,直接將蔡京、刑恕控制,並儘快押解回京。同時,有監察總衙門停止蔡確、蔡卞的公務,壓後處理!”

“朕不是要搞株連,而是在家族至上的當朝,有備無患。”

“漕運沿途所有駐軍,突擊進駐各地漕運衙門,將所有漕運官員控制,由戶部、市易寺、國營寺、軌道方協同掌控漕運衙門,等候處理!”

“最後,命章惇爲南征主帥,周侗、王舜臣、種建中等爲先鋒,集結新軍十萬,即日開拔南下。”

“此戰目的是將大理納入國朝版圖……屆時聯繫鄭俠,穩定大理各方勢力,採取剿撫結合的方式,以最快的速度穩定大理……”

“諸位閣老,別跟朕說什麼先生剛息,此時不宜挑起邊釁之類的話,更談不上軍疲將衰,拿大理還用不着新軍費多大心!”

“既然大理敢於干涉國朝內務,就該有被滅掉的覺悟!”

此刻的趙曦是真的殺氣騰騰,所有人都能感覺到。

“官家,老臣以爲,王韶比章惇更適合此職……”

“王閣老是因爲降子厚心狠手辣嗎?這正是朕想用的特性!前朝衰敗,禍起南詔。”

“朕的想法是,將危險扼殺在襁褓中!唯章子厚合適!”

趙曦既然是通報,就沒準備接受任何人的進言,也沒準備做任何調整和改變。

說白了,趙曦就是想表明一個態度,試圖插手大統繼承事務者,殺無赦!

第一九零章 格局決定做法(第四更)第七一二章 沙州第一八五章 徒木立信(第四更)第五八八章 王安石也有昏招第二九三章 再加點份量第五零九章 官家的市易法第十七章 劉成朔風烈第十八章 朱氏溺亡第八一章 認命和不認命第七八一章 孤都明白第四二五章 爭吵 多吵吵第二四八章 是否開放常平倉第一一三章 太子隱疾第一四七章 歸仁鋪第六一六章 權利架構第四三零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六六章 何事得意第三五二章 沒想到的戰況第一章 王爺詐屍第五八章 繁亂第八七九章 含糊第五七章 趙曦你幹嘛第六零五章 三級遴選第六零三章 官制(下)第六七二章 王韶的決定第一六四章第五八五章 見仁見智第八一五章 莫名其妙第十六章 內苑不同版第六九五章 宋國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宋國第四九一章 各懷心事第四五章 未丟掉的一點機會第五八五章 見仁見智第二六五章 經不起繆贊第三七章 錢財算什麼第五一五章 這算屁的大捷(下)第八六四章 這纔是誘惑第四九五章 殊途不同歸第四五二章 吐青苗第九零四章 文章平常事第八二九章 出行第八七四章 扯皮第四七三章 老王這鍋背的冤第三六零章 捷報和噩耗第七二四章 河殤第六九七章 讓他們見識見識第八一四章 這不是巧合第一二一章 動員宣講第五七七章 大棒和甜棗第八三五章 原因第七五零章 西夏又遣使了(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三更)第六六零章 不堪大用的韓琦第八二七章 因勢利導第二五七章 什麼怪事都有第一二五章 第一晚第二四六章 未雨綢繆第三八零章 這就是矛盾轉移第三八七章第三四章 放個煙霧第二八七章 征戰之力第一二三章 誰更無恥第二七七章 姑且的做法第七七四章第八二三章 爲難的事第二九三章 再加點份量第五一八章 文壇盛事第八六五章 北遼來使第八七七章 時機第三八八章 陛下大行了第八章 甲子桃第二二二章 交易第四三六章 見識的差距第八零六章 工農優先的問題第一六九章 理應納貢(三更)第三九零章 這一手玩的好第八章 甲子桃第一零六章 錢明逸算是倒黴了第六三九章 先禮後兵的兵第二四一章 生命大於天第四一八章 這事做的不好第一七八章 就是故意的(第二更)第八百章 微服私訪(十四)第六九五章 宋國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宋國第六三章 初臨朝堂第三零六章 結束了第五五一章 兩重天第二三三章 死無對證了(加一更)第五五二章 兵員第八三九章 唯變化永恆第二四四章 因傷致仕第九一七章 沒有冬日第五一九章 總則第九五六章 誰做冤大頭第八五七章 戰爭要素第二七五章 先利其器第一六七章 全亂了(繼續五更,第一更)第十一章 翻船的小溝第七五三章 戰爭結束之後(下)第六八五章第四一零章 段思廉的悲情
第一九零章 格局決定做法(第四更)第七一二章 沙州第一八五章 徒木立信(第四更)第五八八章 王安石也有昏招第二九三章 再加點份量第五零九章 官家的市易法第十七章 劉成朔風烈第十八章 朱氏溺亡第八一章 認命和不認命第七八一章 孤都明白第四二五章 爭吵 多吵吵第二四八章 是否開放常平倉第一一三章 太子隱疾第一四七章 歸仁鋪第六一六章 權利架構第四三零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六六章 何事得意第三五二章 沒想到的戰況第一章 王爺詐屍第五八章 繁亂第八七九章 含糊第五七章 趙曦你幹嘛第六零五章 三級遴選第六零三章 官制(下)第六七二章 王韶的決定第一六四章第五八五章 見仁見智第八一五章 莫名其妙第十六章 內苑不同版第六九五章 宋國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宋國第四九一章 各懷心事第四五章 未丟掉的一點機會第五八五章 見仁見智第二六五章 經不起繆贊第三七章 錢財算什麼第五一五章 這算屁的大捷(下)第八六四章 這纔是誘惑第四九五章 殊途不同歸第四五二章 吐青苗第九零四章 文章平常事第八二九章 出行第八七四章 扯皮第四七三章 老王這鍋背的冤第三六零章 捷報和噩耗第七二四章 河殤第六九七章 讓他們見識見識第八一四章 這不是巧合第一二一章 動員宣講第五七七章 大棒和甜棗第八三五章 原因第七五零章 西夏又遣使了(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三更)第六六零章 不堪大用的韓琦第八二七章 因勢利導第二五七章 什麼怪事都有第一二五章 第一晚第二四六章 未雨綢繆第三八零章 這就是矛盾轉移第三八七章第三四章 放個煙霧第二八七章 征戰之力第一二三章 誰更無恥第二七七章 姑且的做法第七七四章第八二三章 爲難的事第二九三章 再加點份量第五一八章 文壇盛事第八六五章 北遼來使第八七七章 時機第三八八章 陛下大行了第八章 甲子桃第二二二章 交易第四三六章 見識的差距第八零六章 工農優先的問題第一六九章 理應納貢(三更)第三九零章 這一手玩的好第八章 甲子桃第一零六章 錢明逸算是倒黴了第六三九章 先禮後兵的兵第二四一章 生命大於天第四一八章 這事做的不好第一七八章 就是故意的(第二更)第八百章 微服私訪(十四)第六九五章 宋國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宋國第六三章 初臨朝堂第三零六章 結束了第五五一章 兩重天第二三三章 死無對證了(加一更)第五五二章 兵員第八三九章 唯變化永恆第二四四章 因傷致仕第九一七章 沒有冬日第五一九章 總則第九五六章 誰做冤大頭第八五七章 戰爭要素第二七五章 先利其器第一六七章 全亂了(繼續五更,第一更)第十一章 翻船的小溝第七五三章 戰爭結束之後(下)第六八五章第四一零章 段思廉的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