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五章 這算屁的大捷(下)

或許富弼的話大家真聽進去了,也或許無法改變大捷的事實。

朝廷很快擬定了獎賞將士的方案,並經過政事堂所有相公認同後,一起向官家集議奏報。

“撤銷郭伯通和種子正的賞賜,其他的由政事堂派員與中官一起到蘭州賞賜吧。”

“另外,擬旨:着向敏中接郭逵主會川軍,熊本接種鄂主環慶路!令郭逵、種鄂即刻回朝,不得延誤!”

趙曦沒搭理相公們的驚訝,見政事堂議定的賞賜並不過分,也不苛刻,都是按陳例在做,就準了。

只是下旨將郭逵和種鄂召回了朝廷…~這又是爲哪般?

真的讓人想不通,甚至政事堂有點懷疑富弼所說的那些道理,甚至懷疑自己對官家尚武的判斷。

大捷了,官家居然對主將不予獎勵,並撤銷職位,讓中使帶回朝廷。這分明就是猜忌和戒備纔會有的做法。

不管什麼原因,這是削弱武將,政事堂諸公自然該欣然接受。至於原因,再想通也不遲。

“陛下……”

“陛下……”

富弼和文彥博同時喊出了聲,應該是想勸官家,或者說想爲這兩位主將辯解什麼。

“陛下,蘭州確爲大捷,瞎氈授首前方萬不敢謊報。即便是在斬殺人數上有出入,也是情有可原,大家循慣例而爲,不能作爲懲戒主將的理由。”

富弼見文彥博出口,他就止住了。畢竟這是樞密院的本職,文彥博開口是應有之義。

“陛下,大勝之後剝去主將賞賜,會引起將士心思不穩,嚴重者甚至導致軍心不穩,影響將士士氣,對將來征戰不利。”

“朝廷這些年不缺錢糧,那怕是對郭逵和種鄂不加官進爵,該有的錢糧賞賜不可不給!”

啥時候文寬夫這般體桖武將了?趙曦有些奇怪。關鍵是文彥博說的還這般的理直氣壯,鏗鏘有力。

“陛下,老臣附議!”

富弼也說了,也是對剛纔自己與文彥博同時開口的補充。

“諸位相公都這樣認爲?認爲這是大捷?”

“臣等確實這般認爲!”

趙曦見相公們衆口一詞,並沒有搭話,而是再一次翻看着前方給朝廷的奏報……

前方還是團結的,給朝廷的奏報一致,就連王韶都具名了。

是打了勝戰了,想來即便是有些齷齪也都想輕描淡寫的就這麼過去。可那些本不應該折損的新軍軍卒,誰來替他們喊冤?

撫卹嗎?五萬錢?連附註他們身上的裝備都不夠。

“折損三千八百餘名新軍軍卒呀!還是在用火器全副武裝的情況下……”

趙曦嘆着氣,把皇城司的奏報往桌子上一丟:“具體這戰是怎麼打的,這裡有詳細的情況,諸公看一看吧……”

王師在西出京玉關後,經斥候偵查,邈川城也出兵了,近三萬騎兵與輔助軍,一路向東殺來。

在曹霖和高敬賢的堅持下,王師派在南北兩側的山嶺,各派了千人隊防範吐蕃側翼和後方攻擊。並且在京玉關以西,以戰車列陣。

很顯然,這樣的遭遇戰,對於有戰車的王師,根本不存在敗退的可能。

吐蕃人在三次衝鋒無果,戰馬又被火器驚嚇的情況下,不得不敗退。

就在這個時候,王師的帥帳裡出現了爭議。

曹霖和高敬賢建議在南北兩側各派三千軍卒,與中軍配合着向西推進……他倆經歷過在安南官家指揮作戰,對這種兩翼包抄的戰術很是在意。

而郭逵和種鄂一致認爲,吐蕃軍已潰敗,並以遭遇戰時,閒置於兩側軍卒無立功機會,軍卒怨言爲理由,置下屬將領建議不顧,且逼迫王韶追擊。

這一條峽谷,確實距離兩側山嶺較遠,即便是吐蕃要打伏擊也容易。

最終,王韶折中,令曹霖與高敬賢各率本部人馬,攀越兩側山嶺……

山形水勢,何嘗是固定的?淄重過多的王師,追擊對方騎兵根本不可能追擊到。

說白了,如其說是追擊,不如說是大軍壓上,直搗黃龍,在邈川城下決戰的想法。

而追擊的一路上,時不時會見到被吐蕃遺棄的戰馬…~那些被火藥彈爆炸震傷的戰馬,肯定經不起極速奔跑。

就這樣,根據現場情況,確實顯示着吐蕃人是在玩命的逃,並極有可能直接逃向邈川城,甚至退守青塘城也有可能。

在這種情況下,極速追擊很自然在戰前佔據上風。於是,原本放三十里斥候的穩妥做法,變成了成廂建制新軍,成梯隊突進的戰術。

一直到近邈川城百里之外,還依然能見到吐蕃被累死遺棄的戰馬,所有線索無不在顯示,吐蕃確實被嚇壞了……就跟當初官家第一次南征面對安南軍時那樣,只不過這一次是吐蕃上演情景再現。

當王師在兩位老帥的指揮下,準備通過一截狹長地帶後安營紮寨,準備第二日兵臨邈川城下……

就在這時,兩側山嶺突然就竄出將近萬騎的吐蕃騎兵,直接衝向王師的隊尾。

倉促應戰,雖然憑着火器之利,擋住了吐蕃騎兵的尾襲,在混亂調度過程中,自邈川城方向,再一次殺出萬騎吐蕃騎兵……

王師被兩面夾擊,不得不就地建立防線,調度戰車和火炮,前後作戰。

疲憊之師,又被敵方包圍,也就是新軍,即便是早先的西軍,在這種情況下,也只有潰敗的份兒。

關鍵是,吐蕃人居然將戰馬的雙耳刺傷,讓戰馬不被火藥彈的爆炸聲影響,一次次的向中軍衝鋒。

吐蕃騎兵甚至多次都靠近了戰車陣前……

本來大好的局面,由於主將錯誤的判斷形勢,讓大軍陷入困境。

也就在雙方焦灼的戰事下,曹霖和高敬賢率本部人馬,從吐蕃騎兵的背後建立了步步推進的攻擊陣型。

這纔再一次激發了大軍的戰意,纔將吐蕃後方的騎兵形成夾擊,從而幾近全殲敵方。

這就是所謂的蘭州大捷!

看到皇城司詳細的奏報,政事堂諸公也就理解了官家對兩位主將的處置。

“官家,不管過程,單純結果而論,大捷是真實的。陳例也沒有如此處置過。”

“汴梁新軍與西軍輪戍也就三月時間。不如這一次讓參戰西軍盡數輪戍回朝……”

富弼這是要替兩位主將遮醜……也罷!

趙曦其實並沒有想過要怎樣兩位主將,只是需要把他倆放講武堂,用無數的戰例說法,置換他們意識中靠軍卒勇猛取勝戰局的思想。

第七四章 混亂元夜第一八零章 又來這套(第四更)第五九七章 滿朝堂爛泥第八五零章第七九零章 微服私訪(四)第九二四章 沒有真相第一二三章 誰更無恥第五八零章 心知肚明第六零九章 人事(下)第四零八章 試試何妨第一三八章 絕不容忍第五一六章 隨便你們說第一零九章 此話當真第六七二章 王韶的決定第一二八章 瘋子把人玩瘋了第六二零章 心思第四三二章 亂局第七一二章 沙州第一三七章 標準的自縊格式第二三一章 試探第五六二章 戲耍第五零四章 都是精英第五二四章 混亂第九四八章 評估第七四九章 什麼算金甌無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四二八章第六六章 何事得意第三九五章 司馬光的悲催第七二六章 演戲要演足第八四八章 火油蒸餾作坊第四一章 記賬法燒着誰了第五五零章 會有活着的西夏人嗎第八二六章 倉促了些第七四零章 該收關了第二七章 童英宴散第四九九章 大討論第六五九章 天才的想法第一一零章 這算是了結了第五六一章 往好處想 往壞處準備第五五七章 蕭卓爾一口老血第六三三章 定個調第十四章 資善堂第一課第四六七章 很失望第七七四章第八二三章 爲難的事第十六章 內苑不同版第九五零章 兩重天第四零五章 這是鬧那般第六九五章 宋國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宋國第四零八章 試試何妨第二三五章 被打斷的興頭第八二一章 誰也威天命第一七一章 偷雞不成的結果(第五更,謝書友打賞)第四五三章 都不純粹第七零九章 詭異的場面第三七九章 憑什麼第四三五章 我玩的不一樣第八六四章 這纔是誘惑第六九九章 趙曦漏掉的第八二九章 出行第八零九章 替富弼分擔些第一二九章 演習之外的事第五五六章 亂象第五二四章 混亂第八六五章 北遼來使第九一章 第一次論政第六五四章 沒法救第三四二章第六五六章 誰還爲他求情?第七三五章 打一下就知道了第一一四章 成婚前的教授第八三九章 唯變化永恆第四三五章 我玩的不一樣第八三一章第三六章 無非是錢的事兒第三七零章 玩個開心第四六一章 憤怒第七七七章 一勞永逸的做法第五五三章 遼使又來了第九五三章 意外的判斷第七九零章 微服私訪(四)第一六九章 理應納貢(三更)第八六三章 秀場第三四八章第二六一章 樊樓第三三章 第一彈 軍糧第九一四章 無禮第二五五章 都是高人第八五章 後續第四七四章 還雙管齊下了第六七章 君子六藝第三一零章 全線寇邊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五六零章 談判以外的事第九二四章 沒有真相第六三八章 先禮後兵的禮第七四一章第五七九章 誰借誰的刀第十八章 朱氏溺亡第一八六章 糟糕的現狀(第五更)
第七四章 混亂元夜第一八零章 又來這套(第四更)第五九七章 滿朝堂爛泥第八五零章第七九零章 微服私訪(四)第九二四章 沒有真相第一二三章 誰更無恥第五八零章 心知肚明第六零九章 人事(下)第四零八章 試試何妨第一三八章 絕不容忍第五一六章 隨便你們說第一零九章 此話當真第六七二章 王韶的決定第一二八章 瘋子把人玩瘋了第六二零章 心思第四三二章 亂局第七一二章 沙州第一三七章 標準的自縊格式第二三一章 試探第五六二章 戲耍第五零四章 都是精英第五二四章 混亂第九四八章 評估第七四九章 什麼算金甌無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四二八章第六六章 何事得意第三九五章 司馬光的悲催第七二六章 演戲要演足第八四八章 火油蒸餾作坊第四一章 記賬法燒着誰了第五五零章 會有活着的西夏人嗎第八二六章 倉促了些第七四零章 該收關了第二七章 童英宴散第四九九章 大討論第六五九章 天才的想法第一一零章 這算是了結了第五六一章 往好處想 往壞處準備第五五七章 蕭卓爾一口老血第六三三章 定個調第十四章 資善堂第一課第四六七章 很失望第七七四章第八二三章 爲難的事第十六章 內苑不同版第九五零章 兩重天第四零五章 這是鬧那般第六九五章 宋國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宋國第四零八章 試試何妨第二三五章 被打斷的興頭第八二一章 誰也威天命第一七一章 偷雞不成的結果(第五更,謝書友打賞)第四五三章 都不純粹第七零九章 詭異的場面第三七九章 憑什麼第四三五章 我玩的不一樣第八六四章 這纔是誘惑第六九九章 趙曦漏掉的第八二九章 出行第八零九章 替富弼分擔些第一二九章 演習之外的事第五五六章 亂象第五二四章 混亂第八六五章 北遼來使第九一章 第一次論政第六五四章 沒法救第三四二章第六五六章 誰還爲他求情?第七三五章 打一下就知道了第一一四章 成婚前的教授第八三九章 唯變化永恆第四三五章 我玩的不一樣第八三一章第三六章 無非是錢的事兒第三七零章 玩個開心第四六一章 憤怒第七七七章 一勞永逸的做法第五五三章 遼使又來了第九五三章 意外的判斷第七九零章 微服私訪(四)第一六九章 理應納貢(三更)第八六三章 秀場第三四八章第二六一章 樊樓第三三章 第一彈 軍糧第九一四章 無禮第二五五章 都是高人第八五章 後續第四七四章 還雙管齊下了第六七章 君子六藝第三一零章 全線寇邊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五六零章 談判以外的事第九二四章 沒有真相第六三八章 先禮後兵的禮第七四一章第五七九章 誰借誰的刀第十八章 朱氏溺亡第一八六章 糟糕的現狀(第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