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九章 誰在攪局

“王雱到底有沒有參與?”

趙曦還是想知道實情,儘管他不準備計較,但事實是怎樣,他還是需要搞清楚。這時候就需要皇城司這邊的情報了。

“回陛下,蘇軾去含香樓的事,汴梁士林都清楚。至於王雱是否謀劃此事……沒有確鑿的奏報。”

王中正瞭解官家,那怕是他確定王雱參與了,在沒有下屬奏報的情況下,他只能實事求是的稟報。

這事…~或許真的無從究竟。王雱估計也知道無從究竟吧。

吳安持是王家女婿,吳安持也有可能主動撰寫那篇文章吧?可就吳安持的頭腦,他能有如此嚴密的思考?

難不成真的是偶然?

這種事,若王雱沒有偌大的名頭,不是一個睚眥必報還特聰慧的人,估計沒人會懷疑這事跟他相關。

事情就是這樣,最後的結果是蘇軾去黃州了,而王雱卻啥事沒有。

最後的結果是,吳安持當了冤大頭,而王安石養了幾十年的聲望再一次受損……真是坑爹貨。

而這件事的影響卻遠遠不止這些……

內參監察版,刊登了羅凱彈劾王韶謊報河湟荒田,貪瀆朝廷開荒錢糧。文章中甚至提到了內參總編撰與王韶沆瀣一氣,欺瞞朝廷的行爲。

“羅凱是誰?”

“回官家,嘉佑二年進士,曾任湖州推官,去歲入朝,任吏部郎中,主銓選。”

從表面上的跡象,羅凱爲嘉佑二年進士,又任湖州,蘇軾自湖州回朝……

而王韶也是嘉佑二年進士。這其中還有一個聯繫,就是王韶親近於王安石,王安石極力推崇河湟開邊。

趙曦沒簡單的看這一篇彈劾文章,總覺得有點詭異。

蔡確不是公正無私的性子,即便內參編撰存在相互制衡,這樣關聯到他蔡確的文章,也應該是經過一番爭鬥纔有可能刊登。

而這次刊登有點太及時了。

“蔡確如何?”

“回官家,蔡確因彈劾文章牽涉其中,他遵監察條例自請回避,該文章由副編撰簽署刊發。”

皇城司能看到的也只是體現在表面的行爲,這一切背後的交鋒,臣工們心裡活動,皇城司即便再無孔不入,也很難探知到。

趙曦總覺得這兩篇彈劾文章中的關聯挺大,卻沒法理出來頭緒。

趙曦更傾向於後面的這篇彈劾文章,是王安石那撥人自編自導自演的一齣戲。

說不清,只是感覺。

從吳安持彈劾蘇軾,到監察衙門調查,再到朝廷形成對蘇軾的處置決議。整個過程,蘇軾都是倒黴孩子的角色,即便是親近蘇軾者,也只是司馬光面君做了可以忽略不計的挽回。

因爲朝廷監察衙門開衙辦公,多數人都清楚蘇軾案的影響力,所以都採取了觀望的態度。

也正是如此,整個事件中,蘇軾都處於弱勢的一方,都認爲這是王安石針對蘇軾的行爲。

鑑於蘇軾在士林和文壇的名聲,博得了相當的同情。

也正是如此,有人替蘇軾鳴冤,然後彈劾王安石那個團隊中的任何一人,都太符合常理了。

畢竟,在這次事件中,雖然蘇軾遠走黃州,但卻讓他的聲望更進一步。

而王安石卻因此落了個不容人的名聲。

這時候,如果有親近蘇軾者,對王安石那個小團體的任何一人開炮,這就不再是王安石和蘇軾的恩怨了,而是兩個小團體之間的爭鬥。

如此,便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王安石的惡劣影響。

“堯夫以爲需要派員西行?”

王韶現在相當於一路主官,整個河湟一帶的軍務、政事均由他一人主導。不是秦州路監察衙門權限之內,也不是熙河軍伍監察的權限。

調查王韶,或者說調查整個河湟的衙門是不是欺上瞞下,需要總監察衙門派員。

“陛下,王子純一事不適用既往不咎。陛下在詔令中提出,既往不咎是指自詔令發佈即日起,所有不法行爲均停止,不再有持續或者延續性侵害。”

“而王子純主河湟開邊,若存在謊報荒田,欺瞞朝廷的事實,這一行爲並沒有因陛下詔令發佈而停止侵害,整個侵害過程還在延續,甚至一直延續到河湟開邊一事結束。”

“無論是朝廷的免稅政策,還是朝廷劃撥專項用於開墾荒田的錢糧,都是對國朝的侵害。是故,臣以爲,應派員調查。”

範純仁進入角色了,在監察衙門體現的能力,要比他治理州府的能力強很多。

“那就派員調查吧!”

趙曦對於王韶是不是瞞報很清楚,就王韶奏報的荒田,在趙曦看來還有很大的潛力了挖掘。

那一帶在後世是幾個縣域,荒田只多不少。

至於說調查,不一定要有結果,而是要監察衙門的作風讓臣工們瞭解了。

還有就是,可以從調查王韶一事中,看看這齣戲到底是誰在導。

讓趙曦意想不到的是,就在總監察衙門派員西行之後,王韶奏報說河湟開始試種棉花了……

朝臣的思維,還是在慣例中。如王安石上奏舉兵法,如王韶奏報試種棉花。他們都以爲錯對在於君王的態度,而不是條令條例……

雖然不是挾功圖報,卻一樣表達了自己的不可或缺。

王安石出舉兵法,是想告訴官家,他一致傾心致力於變革,對於國朝的任何困境,他都有相應的新法。

王韶奏報試種棉花,同樣是告訴官家,他從來沒忘記過官家的教導。就連棉花這樣的小事都記得清,又怎樣會忘記開拓河湟的初衷?

看來,監察衙門的這股新風,任重而道遠啊!

特別是這個讓人遐想的開局,讓朝臣對監察衙門的作用產生了懷疑。

想到這些,趙曦不由的就會想起王安石那個兒子王雱。

怎麼說呢,從某種意義上,王雱確實是個人才,可惜他把聰慧用錯了地方,爲表現自己,不擇手段……當然,這些都建立在這一連串事件都由他謀劃的基礎上。

或許是自己想多了。

趙曦在這一連串的事件中,似乎能找到他謀劃的痕跡……借勢、混淆視聽,最終達到目的。

用目的逆推,是找到攪局者的最好方式。

問題是,除了把蘇軾送去黃州,趙曦找不到對於王安石或者王雱其他的目的。

攪亂朝堂,或者用亂局讓監察體系的推行擱淺?這對於他王家並沒有任何好處。

第七五七章 挺直的大宋腰桿第八七六章 嚴重第三三六章 當盡力而爲第八八零章 說辭第五四三章 最擔心的第八五六章 戰略第一九二章 一鍋燴(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一二一章 動員宣講第一九五章 餡餅砸中的人(第四更)第八八九章 夾生第三九六章第六四二章 佔地增稅第六四三章 小人物的逆襲第六八三章 朕的意思第三九三章 又謀劃什麼第八一八章 實幹型內閣第二五六章 變天了第九一四章 無禮第八三二章 安魂處第三一五章 秦州第七九三章 微服私訪(七)第五六三章 大宋很生氣第七八二章 是後路還是謀局第一七九章 沒準備妥當(第三更)第二五八章 選擇第八六七章 想的挺好第六七九章 面授機宜第五二零章 監察第一五七章 國朝需要銅第九一八章 變化第二九零章 東宮偏門爲誰開第七五一章 官家的文武觀(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二五零章 都是糧食鬧的第一三零章 適可而止第六十章 話語權第六一零章 醉話第七六八章 都是做給人看的第四七二章 看完了再說第三三七章 扯遠了第三三六章 當盡力而爲第二五一章 此事蹊蹺第七二四章 河殤第五零四章 都是精英第六六四章 泄洪口的選擇第六一九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七四六章 區別對待(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三更)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五九三章 起風了第六三八章 先禮後兵的禮第六三六章 都看着呢第八五零章第八七八章 攔截第二四五章 狄青看到的第一零九章 此話當真第二三八章 明日再議?第二三三章 死無對證了(加一更)第二六九章 一念定性命第八零八章 君王需要腹黑第九二零章 羣情激昂的限制第十一章 翻船的小溝第一八四章 一網打盡(第三更)第四七七章 蠱惑第八七九章 含糊第七二章 馬蹄損傷第一二四章 第一日第八九一章 出兵方略第五七章 趙曦你幹嘛第九二一章 輿情第四零七章 有些意外第五二九章 彈劾第六七四章第三七零章 玩個開心第六九二章 眼不見心不煩第一七六章 君子三省吾身(第五更)第八六一章 你見一下第三零八章 這纔是侮辱第七四八章 小事件之外的指向(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四二一章 邁出一步第三三六章 當盡力而爲第三八八章 陛下大行了第五九一章第五二八章 攪和第一一五章 太子成人了第七二一章第七二九章 執行第二三四章 何至於此第六五章 我就看着你第八五零章第二三四章 何至於此第七三章 個人的要求第七一八章 官家曾說過第四零一章 這是香餑餑第一四零章 太子祈天第九六八章 這叫什麼事呀第七五七章 挺直的大宋腰桿第九三六章 封樁庫第七四五章 不死心的党項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五五九章 目的從來不單一第一八三章 依契約辦事(第二更)第一零四章 誰在喊殿下
第七五七章 挺直的大宋腰桿第八七六章 嚴重第三三六章 當盡力而爲第八八零章 說辭第五四三章 最擔心的第八五六章 戰略第一九二章 一鍋燴(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一二一章 動員宣講第一九五章 餡餅砸中的人(第四更)第八八九章 夾生第三九六章第六四二章 佔地增稅第六四三章 小人物的逆襲第六八三章 朕的意思第三九三章 又謀劃什麼第八一八章 實幹型內閣第二五六章 變天了第九一四章 無禮第八三二章 安魂處第三一五章 秦州第七九三章 微服私訪(七)第五六三章 大宋很生氣第七八二章 是後路還是謀局第一七九章 沒準備妥當(第三更)第二五八章 選擇第八六七章 想的挺好第六七九章 面授機宜第五二零章 監察第一五七章 國朝需要銅第九一八章 變化第二九零章 東宮偏門爲誰開第七五一章 官家的文武觀(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二五零章 都是糧食鬧的第一三零章 適可而止第六十章 話語權第六一零章 醉話第七六八章 都是做給人看的第四七二章 看完了再說第三三七章 扯遠了第三三六章 當盡力而爲第二五一章 此事蹊蹺第七二四章 河殤第五零四章 都是精英第六六四章 泄洪口的選擇第六一九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七四六章 區別對待(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三更)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五九三章 起風了第六三八章 先禮後兵的禮第六三六章 都看着呢第八五零章第八七八章 攔截第二四五章 狄青看到的第一零九章 此話當真第二三八章 明日再議?第二三三章 死無對證了(加一更)第二六九章 一念定性命第八零八章 君王需要腹黑第九二零章 羣情激昂的限制第十一章 翻船的小溝第一八四章 一網打盡(第三更)第四七七章 蠱惑第八七九章 含糊第七二章 馬蹄損傷第一二四章 第一日第八九一章 出兵方略第五七章 趙曦你幹嘛第九二一章 輿情第四零七章 有些意外第五二九章 彈劾第六七四章第三七零章 玩個開心第六九二章 眼不見心不煩第一七六章 君子三省吾身(第五更)第八六一章 你見一下第三零八章 這纔是侮辱第七四八章 小事件之外的指向(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四二一章 邁出一步第三三六章 當盡力而爲第三八八章 陛下大行了第五九一章第五二八章 攪和第一一五章 太子成人了第七二一章第七二九章 執行第二三四章 何至於此第六五章 我就看着你第八五零章第二三四章 何至於此第七三章 個人的要求第七一八章 官家曾說過第四零一章 這是香餑餑第一四零章 太子祈天第九六八章 這叫什麼事呀第七五七章 挺直的大宋腰桿第九三六章 封樁庫第七四五章 不死心的党項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五五九章 目的從來不單一第一八三章 依契約辦事(第二更)第一零四章 誰在喊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