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一八章 實幹型內閣

這宗親新規,有人覺得這是官家早就醞釀好的,有人覺得這是官家在提前爲收復燕雲做準備,畢竟,不管是向東、向西,還是向北,都很難脫開與北遼的接觸。

至於遠洋,那就是個添頭······

甚至有人認爲官家所謀者大······國朝有這樣的實力。之所以讓宗室出頭,都是趙家人嘛。真的跟太子患病這事聯繫的有沒有?或許有,很少,即便有,也是擦着邊的想。

所以,這個議題通過的很順利,甚至有人還添油加醋的建議,朝廷應該放開退役軍卒的使用,採取自願和安置兩種方式,最大限度的給宗親經略外族之地支持。

趙曦準了,這樣的結果說不清是不是自己想看到的,有點哭笑不得。

本來只是想告誡一下皇子們,也爲自己處置二皇子的行爲背書。沒想到,朝臣們真的給自己補全了,把所有的一切都認爲是謀劃了。

可不就是,老二在招攬了不少那些不知情,退役了卻熱衷戰事的軍卒,已經將安南的郎頌和高邦一帶連成片了。

趙曦都覺得這時候自己有這個念頭,真的是有很大的圖謀了。

官家新添加的宗親新規,並沒有影響大朝會的議程。大換屆的朝會本就事務繁多,根本不在意多這一項。

不過,終歸還是會結束。

只是直到大朝會結束,也沒見那個親王,那個宗親自薦要做哪看上去任重道遠的事。

都是些慫貨!

其實,有這心的這時候也不敢出這個頭。誰知道官家到底想幹什麼?

……

國朝現在已經基本上進入一個良性的發展通道,所有事務都可以定義爲有序發展。

所以,新一屆內閣與上一屆內閣不同。

上一屆內閣,趙曦還是在繼承先帝的政治遺產,所有的內閣、朝廷重臣,都基本上是在先帝時就浸淫朝堂許多年的人物。

這類人或許有才能,但心思都集中在臣工之間鬥法,跟皇權鬥法,甚至憂慮國朝外部環境而終日不得心安。

那時候,趙曦爲大宋國朝謀劃的諸多事務,還沒有完全顯現效果,還不能讓朝臣明確正確的發展方向。

那時候,即便趙曦屬於攜帶着十幾年聲望即位,臣工們都一樣敢於隨時隨地的駁斥官家……因爲朝廷事務不多,就靠嘴在朝堂立足。而能懟官家,似乎是博名聲最好的辦法。

那時候的臣工,都是以旁徵博引引經據典爲榮,都是以在朝會上侃侃而談爲榮。

做不做事不重要,能不能做好事不重要。重要的是就是耍滑溜嘴,多嗶嗶就代表着爲大宋盡心盡責了。

即便是趙曦挾征戰西夏的大勝即位,臨朝時,一樣需要面對嘈雜混亂的朝堂。

一次次的甩臉子,發脾氣,甚至過激的不言語離開,都無法根本上解決朝堂議事的混亂。

最終,趙曦借用王安石那執拗的性子,利用了大宋國朝釋義經典的分歧,幾番騰挪,才慢慢掌控朝堂。

同時,趙曦用權衡之法組閣,在內閣大臣各有所求的間隙中,慢慢的引導着朝政向自己所期望的方向推進。

各項改革的實行,因對遼夏聯軍作戰大勝,而被朝堂認可。

再經歷了平滅西夏和收復大理後,趙曦在大宋的威信,應該達到了連太祖都無法相比的程度。

也是因爲這樣的形勢,纔有了可以更換內閣大臣的契機,趙曦纔可以依照自己意志組閣。

因爲,已經沒有任何臣工去忤逆自己了。

這一屆內閣,完全是一個實幹型的內閣。

從連任的王安石,到新進的所有閣老,從某種程度上,都是屬於做事的人才。

最合理的權力結構,就應該是讓不同才能的人,處於適合他的位置。

當然,要說這一屆內閣就是完全的凝聚一體…~那樣的話,就是趙曦也不放心。

比如,呂惠卿、章惇、王韶,都屬於曾經受過王安石提攜的。

然而,呂惠卿在市易方面的能力,在當今的國朝,也就薛向可堪一比。

並且,呂惠卿是一個最能讀懂形勢的人,也最善於揣摩人心。

這就註定,他在內閣,不會也不敢,甚至說不屑於與王安石同氣。

至於說章惇,那是一個心中自我意識最堅固的個性。跟王安石的關係,他更傾向於是特定時期的特定情況。

沒有一點什麼感恩的因素存在。

王韶的軍功最甚,本來應該唯王安石馬首是瞻,但是,有了呂惠卿和章惇在前面,王韶也就那樣了。

誰就想一直謙恭着做小弟樣?

本來孤立的蘇轍,卻因爲講武堂的經歷,跟章惇成了莫逆。

至於剩下的,趙曦潛邸的舊臣不必說了。

這樣的內閣,趙曦應該是最放心了。

平衡,各司其職,官家決斷,是這一屆內閣最明顯的特徵。

趙曦也並沒有在對待內閣首相上與上一屆有多大差別,一樣支持內閣首相的統籌地位。

還好,王安石的拗勁,在面對敢於擔事做事的臣工時,他倒還不太執拗。

所以,在初始的磨合階段,內閣顯得相當和諧,即便是爭端,也都控制在合理的範圍,不至於將問題放大。

“王相,從具體事務中脫離出來可還適應?”

趙曦確實有點擔心王安石的脾性,擔心他因爲剛直的個性,不能發揮首相調停的作用。

“官家,老臣自知本性不適合協調,但是,既然擔其任,任其職,老臣便懂得折中。”

“臣以爲,這一屆內閣,官家以幹實事爲宗旨,臣便圍繞這一宗旨行爲。處理內閣紛爭,臣對事不對人……”

不得不說,趙曦還是低估了王安石的政治智慧,也小看了人家能成爲名相的能力。

王安石跟富弼最大的區別,是他懂得因勢而爲,不拘泥,懂得變通,接受和適應能力很強。

當然,這也是因爲兩屆內閣所面臨的國朝形勢大不同,所面臨的內閣成員也不同造成的。

國朝是怎樣的狀況,內閣是怎樣的形勢,他王安石都清楚。

“王相能這樣想,朕很放心!朕希望,這一屆內閣,能讓大宋真正走上一個前所未有的強盛!”

“能鑄就一個不同於漢唐,文武和諧,君臣一致,士族和黎民均受益並衷心擁護的大宋。”

“讓我們君臣一心,共鑄盛世!以待千年以後,後輩世人,均以我等的時代爲榮!”

第三四六章 時態和態勢第五五章 做該做的事兒第一零六章 錢明逸算是倒黴了第一零七章 大發了第一九四章 管城李誡(第三更)第二八章 玩到御膳房第七三二章 最後的一環第四二五章 爭吵 多吵吵第四六一章 憤怒第六二八章 初步成型的模式第五五八章第五四四章 使臣第五四八章 野望第九六章 橫生枝節第四三六章 見識的差距第八七二章 立場第七零六章 怕了第五四零章 戰略部署(下)第二七二章 開城迎土鱉第五六二章 戲耍第一二九章 演習之外的事第五零四章 都是精英第二零一章 鬥嘴逗樂子(第五更)第九四八章 評估第八七二章 立場第八三八章 有了些想法第四九九章 大討論第五九二章 暫時的平靜第二七七章 姑且的做法第六七二章 王韶的決定第二十章 惹了天火的宿衛第三七六章 交換的籌碼第七零五章第六九五章 宋國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宋國第七六六章第七一章 被坑了第九六一章 形勢向好第一零九章 一環扣一環第四六四章 意外第六零二章 官制(中)第五四四章 使臣第四八章 處事方式第九四章 多數事沒真相第二三七章 事急從權第九四零章 計劃周詳了第三六章 無非是錢的事兒第六三二章 誰告訴朕怎麼回事第五三三章 大設想第八八九章 夾生第五二六章 傾軋第七二章 馬蹄損傷第七三六章 李憲的鬱悶第二九七章 躲貓貓第四三八章 官家的道第五一八章 文壇盛事第六五章 我就看着你第三九九章 推演第六九零章 很正確的決斷第八九六章 非全力出征第一零五章 做好事不留姓名第三八三章 文彥博難了第三九八章 這點不可退讓第六二九章 大變革的開始第六六零章 不堪大用的韓琦第四三七章第六四五章 說服第三一四章 不同往日第一一五章 太子成人了第五百章 面授機宜第六九一章 諸般罪孽皆歸於朕第四八四章 我是君王第三零二章第六九三章第三四九章 開打了第一九三章 猜不透(第二更)第五七七章 大棒和甜棗第四六二章 我很仁慈第一三零章 適可而止第二九二章 那就備戰吧第一五九章 浪子野心第一二一章 動員宣講第四二章 宮牆外的世界第二一七章 一文換一文第四五一章 餘波第一八九章 輕重緩急在人看(第三更)第八八六章 不臣第八三零章 出行的目的第三五七章 遍地狼煙第一三四章 糜爛的廣南戰局第七四二章 首功之議第七八七章 微服私訪(一)第四五三章 都不純粹第八五一章 王安石的執着第六三章 初臨朝堂第五五二章 兵員第五三八章 戰略部署(上)第七七六章 這是搞株連第一八六章 糟糕的現狀(第五更)第八九三章 番騎隊第六八八章 等
第三四六章 時態和態勢第五五章 做該做的事兒第一零六章 錢明逸算是倒黴了第一零七章 大發了第一九四章 管城李誡(第三更)第二八章 玩到御膳房第七三二章 最後的一環第四二五章 爭吵 多吵吵第四六一章 憤怒第六二八章 初步成型的模式第五五八章第五四四章 使臣第五四八章 野望第九六章 橫生枝節第四三六章 見識的差距第八七二章 立場第七零六章 怕了第五四零章 戰略部署(下)第二七二章 開城迎土鱉第五六二章 戲耍第一二九章 演習之外的事第五零四章 都是精英第二零一章 鬥嘴逗樂子(第五更)第九四八章 評估第八七二章 立場第八三八章 有了些想法第四九九章 大討論第五九二章 暫時的平靜第二七七章 姑且的做法第六七二章 王韶的決定第二十章 惹了天火的宿衛第三七六章 交換的籌碼第七零五章第六九五章 宋國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宋國第七六六章第七一章 被坑了第九六一章 形勢向好第一零九章 一環扣一環第四六四章 意外第六零二章 官制(中)第五四四章 使臣第四八章 處事方式第九四章 多數事沒真相第二三七章 事急從權第九四零章 計劃周詳了第三六章 無非是錢的事兒第六三二章 誰告訴朕怎麼回事第五三三章 大設想第八八九章 夾生第五二六章 傾軋第七二章 馬蹄損傷第七三六章 李憲的鬱悶第二九七章 躲貓貓第四三八章 官家的道第五一八章 文壇盛事第六五章 我就看着你第三九九章 推演第六九零章 很正確的決斷第八九六章 非全力出征第一零五章 做好事不留姓名第三八三章 文彥博難了第三九八章 這點不可退讓第六二九章 大變革的開始第六六零章 不堪大用的韓琦第四三七章第六四五章 說服第三一四章 不同往日第一一五章 太子成人了第五百章 面授機宜第六九一章 諸般罪孽皆歸於朕第四八四章 我是君王第三零二章第六九三章第三四九章 開打了第一九三章 猜不透(第二更)第五七七章 大棒和甜棗第四六二章 我很仁慈第一三零章 適可而止第二九二章 那就備戰吧第一五九章 浪子野心第一二一章 動員宣講第四二章 宮牆外的世界第二一七章 一文換一文第四五一章 餘波第一八九章 輕重緩急在人看(第三更)第八八六章 不臣第八三零章 出行的目的第三五七章 遍地狼煙第一三四章 糜爛的廣南戰局第七四二章 首功之議第七八七章 微服私訪(一)第四五三章 都不純粹第八五一章 王安石的執着第六三章 初臨朝堂第五五二章 兵員第五三八章 戰略部署(上)第七七六章 這是搞株連第一八六章 糟糕的現狀(第五更)第八九三章 番騎隊第六八八章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