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九一章 出兵方略

敢於對北遼言戰,對於國朝的朝廷而言,這絕對是一次進步。

趙曦不能涼了諸臣的心,儘管知道結果會怎樣,這時候也不能真的當頭給內閣們潑涼水。

“調兵吧。不過朕以爲可以先行試探,是情況再做下一步決斷。”

國朝能探知到耶律乙辛已經與女真勾結,相信北遼朝廷也會知曉。這時候國朝再增兵河北,整個北遼朝廷都會以爲,耶律乙辛跟大宋也是有勾連的。

這樣的結果,只會是北遼所有貴族的同仇敵愾······

再說了,國朝一直以正統王朝自居,跟一個逆臣勾結,在士林是會被唾棄的。

趙曦倒不是真的擔心士林隱士的廢話,他覺得建立王朝一百多年的北遼朝廷,不至於那麼淺薄,不懂得一致對外。

國朝畢竟還沒有做好對遼開戰的準備,不管是兵員爾等儲備,還是戰爭物資的籌備,都在逐漸的謀劃中,甚至步調很小,以避免被細作窺探。

這一次,就當是一次試探吧。

據皇城司的奏報,北遼也在針對騎兵做遭遇火器的訓練,見識一番也好。希望不至於將國朝的信心打掉······

內閣諸臣並沒有想太多,雖然覺得官家的決斷有些慎重了,也沒在意。官家隨着年齡增長,也確實少了年輕時的衝勁······

戰爭從來都不是簡單的事,涉及到對遼作戰,如此綿長的邊境線,戰爭發動需要考慮的更多。

西北一直到西州回鶻的接壤處,東北臨海,萬里之遙的連線,全部是國朝與北遼的邊境線。戰爭如何發動,從哪裡發動,調集多少兵力在何處,輕重緩急的排兵佈陣等等,都需要詳細思量。

“耶律乙辛謀反,帶並從南京道北上,也就預示着北遼南京道也就是燕州一帶佈防空虛。國朝還是從河北道進軍爲善。”

“西北多爲荒漠,對我方防禦不利。一旦開戰,北遼若遣一偏師從西北之地反擊,很容易衝擊西北州府。加上西北疆域新歸,党項人、吐蕃人以及回鶻人,甚至還要部分契丹人,歸心難測。一旦開戰,西北之地難以預料。”

“以河東爲策應,河東向東可越過太行山,配合河北道的心動,還可以渡過黃河西行,支援西北各新建州府的軍情、是故,將重兵置於河北道可兼顧。”

“雲應四州收復後,河東更適合防禦,不適合出擊。戰場若設定在河北道,雖然河東支援有力,可畢竟需要浪費一部分兵力在河東。”

“以收復燕云爲首要任務,河北道肯定是主戰場,不管是河東還是西北,都應該以防禦爲主。況且,如今北遼朝廷的亂局,還是以南京與中京爲主,上京和西北招討司並無異常,甚至兵員尚未調動······”

“諸位,官家將此次出兵定義爲試探······還是以河北道爲主吧。”

王安石對於官家定義爲試探的說法,多少有些感覺到不安。不得不承認,國朝所有得勝仗,都是自官家開始的。對於兵事,官家應該是絕對的權威。

趙曦並沒有參與內閣的議事。作爲一次試探也好,還是真的會開戰也罷,趙曦直接交給了太子和內閣來議定。

事實上,在趙曦看來,這時候或許真的不適合出兵。倒不是要做什麼仁義之師,或者認爲乘人之危不合適,擔心什麼士林閒嘴。都不是。

在趙曦看來,他寧願選擇暗中支持北遼內亂相對弱勢的一方,讓北遼將這場戰事持續上個三五年。真要到了那時,或許過國朝真的可以所向披靡了。

現在的北遼,實力沒有任何減弱,國朝對戰恐怕勢均力敵的可能要大一些。

戰爭,真的不是那麼簡單的,不是說隨意就可以開戰的。哪怕是戰車的出現,火器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對騎兵有遏制作用,趙曦也始終沒有敢看輕騎兵的作用。

廣闊的平原地,隊伍的機動性終歸還是決定戰事的關鍵。

在西北歸化騎兵不能上場之前,國朝就沒有可以牽制機動性的力量······這是最大的問題。

這些年所謂的籌劃,其實一直就是對歸化騎兵的演變。從思想到信念的灌輸,再到火器的適應性訓練。

讓党項、回鶻、吐蕃等各族羣的騎兵,對國朝有認同感,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政策是有了,還需要些時間······

所以,趙曦不太看好這次戰事。我方未就緒,敵方未削弱,勢均力敵那是持久戰,趙曦一直沒想過打持久戰,消耗太大了。

趙曦之所以能把主導的戰事都打贏,是他從來不打沒準備的戰爭。這也是基於國朝戰敗的次數太多了,維護這份信心更需要時間和全勝的戰例。

當內閣議定的方略呈上來後,趙曦詳細看了,並沒有多做調整。

章惇、王韶,甚至呂公著,都是作爲主帥參過戰的,整個方略也算中規中矩。可能是受自己態度的影響,內閣在冷靜後的做法並不激進,做出了相對穩妥的部署。

西北、河東不增兵,卻派發了軍備的數量,以戰備狀態對北遼保持防禦的態勢。

將京東路、京西路、江南道、荊湖道等各抽調三成兵員北上河北道。

而正在西北等地進行火器適應性訓練的歸化騎兵,將分別部署在西北、河北和河東······騎兵還是感覺到捉襟見肘了。

至於在京畿道各軍營裡,以及在講武堂受訓的歸化將領,內閣終歸還是沒有動。

整體來說,這是一份周全的方略,進可攻退可守,不傷筋動骨,完全的體現了試探性進攻的意圖。

而這時候,北遼關於耶律乙辛謀反的詳細情報也傳到了朝廷。

原來,在北遼皇帝準備再一次開始他的捺鉢旅程時,耶律乙辛上奏要皇孫留在中京,卻被同知點檢蕭兀納給道破了。

從皇后到太子,這一次又到了皇孫身上,北遼皇帝就是再傻,也多心了。所以,便貶謫耶律乙辛爲知南院大王事,削掉了其一字王爵,以郡王等同。

自此,耶律乙辛才起事了。

若此奏報屬實,趙曦就更有些不看好這次出兵了。

第八五四章 官家的意圖第七七四章第一六七章 全亂了(繼續五更,第一更)第四一八章 這事做的不好第四零五章 這是鬧那般第六一章 幻想國度第六六五章 真正的萬衆一心第八五七章 戰爭要素第九六八章 這叫什麼事呀第二二五章 猝不及防第二九五章 約鬥第七章 成爲懸案的繩禍第二四八章 是否開放常平倉第二三零章 護衛營的新任務第五五一章 兩重天第二八四章 該露露獠牙了第八零二章 什麼也沒發生第八四二章 首相的威信需要維護第九五九章 大清剿第六一九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三七二章 殺第二八一章 都想歪了第八一二章 確實亂了第六三七章 很難說第五三八章 戰略部署(上)第七零八章 此計可用第六一二章第四零一章 這是香餑餑第一二六章 再上萬尹山第五四六章 開始了第八三七章 窩囊的海戰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五零一章 把疏奏帶回去吧第六三五章第六八零章 終於等來危險了第七一三章 借道還是借刀(感謝書友不吃齋的蚊子萬賞,必須得加更。)第四五二章 吐青苗第七七九章 人該爲自己的行爲負責第六一章 幻想國度第六四章 至賤無敵的景洵第六五四章 沒法救第二六五章 經不起繆贊第二七一章 又玩了第九四五章 推進第六三八章 先禮後兵的禮第五八五章 見仁見智第七九四章 微服私訪(八)第四章 唯一新奇的嬉戲第五九三章 起風了第五八七章 倒黴孩子第八七章 六率之議第二三五章 被打斷的興頭第二零二章 知我者彥國也(第一更)第七二零章 各方的反應第九零二章 看熱鬧希望事大第四九六章 有人火中取栗第四八二章 老王 你得多招人恨呀第二二二章 交易第六五一章第五六二章 戲耍第六八八章 等第三八四章 趙曦的手段第二五六章 變天了第八五一章 王安石的執着第一九七章 人不能太過分(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七二六章 演戲要演足第三九七章 我想要大理第二九二章 那就備戰吧第五零五章 故意折騰第三七三章 背鍋的人第七九三章 微服私訪(七)第二零一章 鬥嘴逗樂子(第五更)第一三四章 糜爛的廣南戰局第七三九章 因無知而無畏第三一章 飢餓營銷初探第四二二章 這樣應該可以第二七零章 熱鬧了第二六七章 想撇開單幹了第九三三章 帶個功勞進大宋第六四章 至賤無敵的景洵第八章 甲子桃第七一一章 重點是如何進城第四八七章第六二章 用爛的策劃第四三六章 見識的差距第六章 繩之錯非人之過第九三五章 野心第四七六章 丟人現眼第八一九章 舊事重提第六四八章 提留第六七章 君子六藝第七四七章 戰爭之外的小事件(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二五一章 此事蹊蹺第四零九章 我要見上國皇帝陛下第五六六章 矛盾轉移第七九八章 微服私訪(十二)第三六章 無非是錢的事兒第一六六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一二七章 第二晚第九一九章 借力是本意
第八五四章 官家的意圖第七七四章第一六七章 全亂了(繼續五更,第一更)第四一八章 這事做的不好第四零五章 這是鬧那般第六一章 幻想國度第六六五章 真正的萬衆一心第八五七章 戰爭要素第九六八章 這叫什麼事呀第二二五章 猝不及防第二九五章 約鬥第七章 成爲懸案的繩禍第二四八章 是否開放常平倉第二三零章 護衛營的新任務第五五一章 兩重天第二八四章 該露露獠牙了第八零二章 什麼也沒發生第八四二章 首相的威信需要維護第九五九章 大清剿第六一九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三七二章 殺第二八一章 都想歪了第八一二章 確實亂了第六三七章 很難說第五三八章 戰略部署(上)第七零八章 此計可用第六一二章第四零一章 這是香餑餑第一二六章 再上萬尹山第五四六章 開始了第八三七章 窩囊的海戰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五零一章 把疏奏帶回去吧第六三五章第六八零章 終於等來危險了第七一三章 借道還是借刀(感謝書友不吃齋的蚊子萬賞,必須得加更。)第四五二章 吐青苗第七七九章 人該爲自己的行爲負責第六一章 幻想國度第六四章 至賤無敵的景洵第六五四章 沒法救第二六五章 經不起繆贊第二七一章 又玩了第九四五章 推進第六三八章 先禮後兵的禮第五八五章 見仁見智第七九四章 微服私訪(八)第四章 唯一新奇的嬉戲第五九三章 起風了第五八七章 倒黴孩子第八七章 六率之議第二三五章 被打斷的興頭第二零二章 知我者彥國也(第一更)第七二零章 各方的反應第九零二章 看熱鬧希望事大第四九六章 有人火中取栗第四八二章 老王 你得多招人恨呀第二二二章 交易第六五一章第五六二章 戲耍第六八八章 等第三八四章 趙曦的手段第二五六章 變天了第八五一章 王安石的執着第一九七章 人不能太過分(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七二六章 演戲要演足第三九七章 我想要大理第二九二章 那就備戰吧第五零五章 故意折騰第三七三章 背鍋的人第七九三章 微服私訪(七)第二零一章 鬥嘴逗樂子(第五更)第一三四章 糜爛的廣南戰局第七三九章 因無知而無畏第三一章 飢餓營銷初探第四二二章 這樣應該可以第二七零章 熱鬧了第二六七章 想撇開單幹了第九三三章 帶個功勞進大宋第六四章 至賤無敵的景洵第八章 甲子桃第七一一章 重點是如何進城第四八七章第六二章 用爛的策劃第四三六章 見識的差距第六章 繩之錯非人之過第九三五章 野心第四七六章 丟人現眼第八一九章 舊事重提第六四八章 提留第六七章 君子六藝第七四七章 戰爭之外的小事件(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二五一章 此事蹊蹺第四零九章 我要見上國皇帝陛下第五六六章 矛盾轉移第七九八章 微服私訪(十二)第三六章 無非是錢的事兒第一六六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一二七章 第二晚第九一九章 借力是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