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一章

趙曦沒說完全,儘管他知道後世的兵役制度,以及軍卒晉升機制很完善,他也相當熟悉,可他還是沒完全說出來。

有句話叫符合,在這個時代就需要有符合這個時代的制度。

所以,他依然是提個框架,讓相公們充實起來。只有這樣,擬定的制度纔是最適合的。

取消刺字,這一點應該沒問題。在原來的禁軍、上四軍,以及武勳世家中,軍卒刺字早已不執行了。

暢通軍民轉籍…~這一點其實官家這幾年一直在做這件事,並已經取得了成效。

軍卒待遇,就目前的新軍軍卒,並不比朝廷衙門的書吏差,到了校尉一級,甚至跟三甲同進士接近。

這點也不存在問題,也是已經成型的。

至於說服兵役的年限,倘若官家所說能成的話,國朝將不再會有冗兵之憂,也不會再出現廢物軍卒,更是能營造一個全民皆兵的國朝,堪比北遼西夏的壯丁控弦……

若建立和完善軍卒晉升機制,也就預示着國朝的軍伍有了生機,億萬百姓,將成爲國朝軍將的搖籃……

“陛下,是否可借鑑前朝府兵制的部分做法?以軍功得爵,凡參戰者免除兩稅和相關勞役。”

富弼有點激動的說到。他都耐不到再一次集議時了,覺得應該這一次就能初步擬定個草稿。

他不信官家是突發奇想,在富弼看來,官家的役兵制,應該是很早很早,早到官家準備改變國朝冗兵之弊時就有想法了。

否則,也不會出現由軍卒轉民主導的產業。

而役兵制的服役年限,似乎就是爲這些產業在提供源源不斷的工匠。

富弼還曾想過,倘若官家創立的這些產業,在若干年後,這一批批的工匠老去,國朝也沒有了冗兵之弊,如何讓產業維持。

在官家說出役兵制,富弼就明白了。從一開始,官家就想到了今天,甚至說,有沒有王介甫的舉兵法,官家一樣會推開役兵制。

“暢通軍民轉籍,預示着軍卒服役到期後,仍然可以迴歸農桑,同時也可以選擇到各礦城做工,以補充礦城礦工的減員。”

“韓相所言極是。彥博以爲,可將新軍軍卒標準,在役兵中遴選,符合新軍標準者,可接受講武堂培養,成爲常備軍卒,進入作戰序列,再借鑑前朝軍功得爵的制度。”

文彥博接過了韓琦的發言,將役兵法跟選兵法關聯起來。

整個發言的走向,完全脫離了王安石舉兵法的範疇,讓王安石一時有些轉不過彎來。

舉兵……對,一旦朝廷推行這樣的役兵法……

“陛下,諸位相公,朝廷一旦推行役兵法,遵照聖意,軍卒的家眷和家族都應得到優待,這勢必在百姓之間形成一種趨勢,很可能形成競爭。是故,舉兵之法,仍然需要在民間推動,甚至保甲之法也應該實行,以此來保證役兵的素質。”

快了,越說越跟趙曦所想的接近了,甚至跟後世的兵役制度也接近了。

趙曦不得不向政事堂相公致敬。智慧真的不分時代。

大宋是募兵制,也就是說,軍卒是一份職業。可由於沒有合理的退出和更換機制,才導致了冗兵的弊端。

趙曦在創立各項產業時,說是在解決冗兵之弊,倒不如說是在完善大宋的募兵制度。

而役兵法的推動,將把整個軍伍體系徹底圓滿了。

趙曦期待這幾位精英的發揮…~

“王相,既然是選兵,在億萬百姓中選兵,就應該有標準,這個標準雖不比新軍軍卒的標準,但也不該是鄉紳來判定。陛下,臣以爲,應該由樞密院會同兵部,以及講武堂,制定選兵標準……”

這是權利,同樣也是責任,更是樞密院的職責。文彥博當仁不讓。

“朝廷一旦推行兵役的待遇,實行選兵服役期限的政策。恐怕就是城郭子民也會趨之若鶩。若是商賈選兵如何?士子選兵又如何?”

這纔對嘛!韓絳說到這點,纔是趙曦期望的。繼續…~

“大理礦城,廣南錳礦,包括懷州石炭礦,以及雲應四州即將投入運行的礦城,逐年減員的數量有限,而朝廷現在軍卒缺額嚴重。這就意味着,第一年選兵後,到服役期滿,將有一次大規模的轉籍軍卒。”

“礦工現在在國朝已經是衆所周知的好行當,到時候會出現供大於求的情形。是否應該在選兵之時,就將未來不同的去向說明,以避免到時措手不及。”

不管呂公弼是出於產業收益考慮,還是着眼於役兵法,他這番話,也是趙曦期望的。

接下來的討論越來越熱烈了,從選兵年齡、服役期限,到役滿復轉的去向,甚至到軍卒的晉升機制,包括服役軍卒家眷的優待以及軍功得爵的賞賜等等,都展開了熱烈而卓有成效的討論。

說真的,要說議事,最多也就七八人,再多就亂了。

“諸位相公,歸納起來講,朝廷要推行役兵法,需要遵循以下幾點:第一,凡年滿十六歲,不分階層,不論出身,均有義務服兵役。”

“第二,役兵不再刺字,不再實行終生制,不再以軍卒定身份。凡服役期滿,將恢復原本籍等籍種,奴籍擡等,賤籍轉民。”

“第三,在服役期間,若達到特定標準,或有軍功者,符合條件的可轉官,並接收講武堂培訓。”

“第四,服役期滿時,會根據服役期間的表現和能力,決定延長服役,轉礦工,或者遣回原籍。”

“第五,凡家中有服役軍卒者,取消該單戶的各項稅收,地方官府要根據各地情況,每年給予軍戶一定的補貼。這這一項適用於目前新軍軍卒。”

“第六,士子服役,若能達到新軍軍卒標準者,選兵當年即擢升從七品武義大夫,且授予相應文職,不影響其考舉。”

“第七,商戶服役,免稅將根據該商戶的營生,商戶家丁口數,以及所處州府等情況予以釐定。”

“第八,役兵實行選兵舉兵相結合的方法,樞密院會同兵部制定選兵標準,在地方州府舉薦的基礎上,由各地駐防新軍將領自行選兵。州府舉兵被選中的比例,將納入官員考功項目。”

“諸位相公,大體框架今日初步擬定,具體細節還需要琢磨,還需要諸位費心……”

第七一四章 沙州張家第四三章 元夕夜 上第二五五章 都是高人第二二五章 猝不及防第一五零章 多用用腦子第一九六章 算誰的幸運(第五更)第八八二章 貪慾第二五七章 什麼怪事都有第一七四章 震驚是接二連三的(第三更)第三五二章 沒想到的戰況第九百章 另一種推演第五八九章 誰在攪局第九五九章 大清剿第一一八章 據理力爭爲出征第五八章 繁亂第八九二章 這是陽謀第九零九章 想法第一九零章 格局決定做法(第四更)第五六四章 白登山第六四八章 提留第四五零章 這是辱嗎第二八八章 真有這樣的傻缺第五二六章 傾軋第二九零章 東宮偏門爲誰開第六五六章 誰還爲他求情?第八三六章 東出拓海潰敗第三三五章 趙曦論戰第六一零章 醉話第七八章 祭祖之定第二零一章 鬥嘴逗樂子(第五更)第八九章 龐太師第四九一章 各懷心事第三五四章 相安無事的第一晚第九五四章 突破防線的意外第七五一章 官家的文武觀(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五八六章 撞槍口的蘇軾第五六章 未雨綢繆第三七一章 翻了個底朝天第六三五章第一九三章 猜不透(第二更)第三四章 放個煙霧第二二章 童英宴(一)第七六四章第六三零章 新論語第五三七章 乾淨利落第七八三章 官家大才第一六六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九四一章 找不到主力第二七六章 不是一人在戰鬥第九六零章 故意留下的後門第六七二章 王韶的決定第二一九章 這纔是麻煩第六一章 幻想國度第九四五章 推進第七八二章 是後路還是謀局第五一四章 這算屁的大捷(上)第四七七章 蠱惑第三四零章 相公的憂和帝王的喜第一三六章 太子殿下的詭異第六九五章 宋國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宋國第九四八章 評估第八八章 換個說法第九零八章 要不要扶植(感謝雲哥的fans盟主打賞,加更)第四零二章 有些事沒必要第一五零章 多用用腦子第一四三章 廣南之脊樑第二一二章 千般頭緒第四五七章 這又何必呢第一一六章 衍生第五七七章 大棒和甜棗第七五九章 陷入死局的調查第九四零章 計劃周詳了第一四十九章 都不是傻子第五零九章 官家的市易法第二二八章 拷問良心的機會第九百章 另一種推演第一一六章 衍生第四二一章 邁出一步第四八五章 不合時宜的決定第四一五章 推一把第四三四章 自己說了算第二零三章 不明白(第二更)第六二八章 初步成型的模式第一八四章 一網打盡(第三更)第九章 和一手好稀泥第二二八章 拷問良心的機會第八一二章 確實亂了第二二六章 決不饒恕第二九一章 分而待之第六九章 千匹戰馬的賭注第四六四章 意外第三九八章 這點不可退讓第七四四章 這樣就挺好(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八五五章 南瓜的疑惑第六零四章 三級制衡第九六章 橫生枝節第二五章 童英宴 (四)第九四九章 戰機第八零七章 農無稅的設想第三六五章 這就是囂張
第七一四章 沙州張家第四三章 元夕夜 上第二五五章 都是高人第二二五章 猝不及防第一五零章 多用用腦子第一九六章 算誰的幸運(第五更)第八八二章 貪慾第二五七章 什麼怪事都有第一七四章 震驚是接二連三的(第三更)第三五二章 沒想到的戰況第九百章 另一種推演第五八九章 誰在攪局第九五九章 大清剿第一一八章 據理力爭爲出征第五八章 繁亂第八九二章 這是陽謀第九零九章 想法第一九零章 格局決定做法(第四更)第五六四章 白登山第六四八章 提留第四五零章 這是辱嗎第二八八章 真有這樣的傻缺第五二六章 傾軋第二九零章 東宮偏門爲誰開第六五六章 誰還爲他求情?第八三六章 東出拓海潰敗第三三五章 趙曦論戰第六一零章 醉話第七八章 祭祖之定第二零一章 鬥嘴逗樂子(第五更)第八九章 龐太師第四九一章 各懷心事第三五四章 相安無事的第一晚第九五四章 突破防線的意外第七五一章 官家的文武觀(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五八六章 撞槍口的蘇軾第五六章 未雨綢繆第三七一章 翻了個底朝天第六三五章第一九三章 猜不透(第二更)第三四章 放個煙霧第二二章 童英宴(一)第七六四章第六三零章 新論語第五三七章 乾淨利落第七八三章 官家大才第一六六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九四一章 找不到主力第二七六章 不是一人在戰鬥第九六零章 故意留下的後門第六七二章 王韶的決定第二一九章 這纔是麻煩第六一章 幻想國度第九四五章 推進第七八二章 是後路還是謀局第五一四章 這算屁的大捷(上)第四七七章 蠱惑第三四零章 相公的憂和帝王的喜第一三六章 太子殿下的詭異第六九五章 宋國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宋國第九四八章 評估第八八章 換個說法第九零八章 要不要扶植(感謝雲哥的fans盟主打賞,加更)第四零二章 有些事沒必要第一五零章 多用用腦子第一四三章 廣南之脊樑第二一二章 千般頭緒第四五七章 這又何必呢第一一六章 衍生第五七七章 大棒和甜棗第七五九章 陷入死局的調查第九四零章 計劃周詳了第一四十九章 都不是傻子第五零九章 官家的市易法第二二八章 拷問良心的機會第九百章 另一種推演第一一六章 衍生第四二一章 邁出一步第四八五章 不合時宜的決定第四一五章 推一把第四三四章 自己說了算第二零三章 不明白(第二更)第六二八章 初步成型的模式第一八四章 一網打盡(第三更)第九章 和一手好稀泥第二二八章 拷問良心的機會第八一二章 確實亂了第二二六章 決不饒恕第二九一章 分而待之第六九章 千匹戰馬的賭注第四六四章 意外第三九八章 這點不可退讓第七四四章 這樣就挺好(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八五五章 南瓜的疑惑第六零四章 三級制衡第九六章 橫生枝節第二五章 童英宴 (四)第九四九章 戰機第八零七章 農無稅的設想第三六五章 這就是囂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