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六章 稚圭,別執迷了

滑州救災,已經是當下國朝最爲熱門的話題了。

同時,也有好事者,不再侷限於談論。於是,便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自發的涌向滑州。

趙曦在聽聞這個消息後,並沒有做任何表示……

救災是由官方先行展開的,他相信王安石有能力處理好。

這是一次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現,趙曦不會也不想去阻攔。大宋,需要熱血,就從滑州開始吧!

“真有了君父之大勢呀!”

韓琦回朝後,並沒有直接跟富弼交流。他不確定是自己錯了還是朝臣們錯了,就連富弼也撰文了……

“稚圭,你到底在擔心什麼?官家是君王,民望盛隆有益無害。王介甫養望二十多年,也未見你憂心過。到底怕什麼?”

富弼這幾天能感覺到韓琦的心不在焉,他有點不理解。

在富弼看來,這是大宋從未有過的大好時代,正是我輩奮發圖強之時。真想不通韓稚圭到底怎麼了。

“彥國兄,如今的官家,有了軍伍之忠,臣工之畏,再有了民心之望…~在國朝範圍內的聲望,恐怕就是前朝太宗也難以相比了。”

哪又怎樣?這是富弼想懟回去的話。他是真覺得韓琦有點杞人憂天了。

聖君不就應該是這樣嘛?難不成韓稚圭真的就那麼固執的守一個君臣制衡的祖宗法度?

莫名其妙!

不說出口,是因爲富弼看出了韓琦的糾結和猶豫。

在這點上,富弼跟趙曦的想法是一樣的。韓琦可以敲打,不應該放棄,應該用其可用之處。

所以,他在等着韓琦繼續…~

韓琦本來以爲,只要自己引出這個話題,富弼該有話說。可是,富弼沒吭氣。

當韓琦看向富弼時,卻從富弼眼裡看到了不一樣的眼神…~是惋惜?說不準。

“彥國兄,在滑州,我真的感到恐懼了,對官家無盡的恐懼。就在看到令狐久被活活淋死在潰壩邊緣,我控制不住對官家的恐懼!”

“大宋祖制……好吧,祖制不提。可從大宋開朝以來,即便是太祖的權勢,都不曾達到過像今天官家這般程度。”

“我敢保證,如果官家決斷什麼,整個朝堂不會有任何質疑聲,絕對是千篇一律的贊同。這不正常!”

“而滑州,官家已經有所體現了,開始對士大夫動手了。我很擔心,官家以後不會在忌諱,不忌諱對文臣上刑罰……”

“彥國兄,在滑州,官家有一時,曾對我有棄用的想法,我能感覺到!可我也是在爲大宋的長久而爲,並無私心呀!”

шшш⊙тtκan⊙co

“君臣制衡,這並不是單純的祖制,而是歷朝歷代君臣在共同維護的定式。而今,官家已經到了臣工無法制衡,甚至不會去考慮制衡的程度。又怎樣能不擔心?”

就是這樣,即便是剖心剖腹,韓琦總還是要拐着彎說。

在現在,從韓琦心底,其實更擔心無法隨上官家的所思所想……

他可是內閣大臣呀,就目前的朝廷境況,又有三級決策制,一個不能跟官家同步的內閣大臣,結果可想而知。

沒看張方平和陳昇之那樣的火爆性子,都已經順從了。沒看見司馬光那樣的倔頭,已經徹底在朝政上靠邊站了。

韓琦也在擔心……

當然,是不是有其他想法,他自己也說不清。反正挺亂的。

“稚圭,老夫想問你,你認爲官家這是要對文臣動手的先兆?”

韓琦不想表達請教,可富弼卻當成了請教,直接就是以說教的態度面對。他需要告訴韓琦…~確實需要指教。

“確實如此。”

“稚圭,此言差矣!官家針對文臣,這不是第一次!還記得官家還是太子時南征嗎?”

“當初的廣南西路,那些主兵事的文臣主官,開門迎儂賊,致使整個廣南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官家當初是怎樣處置那些文臣的?”

“僅僅是侮辱嗎?是殺頭嗎?不是!是徹底斷絕了他們活着的任何機會,然後他們成了人人喊打的存在。因爲什麼?因爲他們叛國投敵!”

“這麼多年過去了,官家即便是執政,可曾有針對文臣的作爲?不管是將大比法定化,還是建造貢院,封賞曲阜孔家人,何曾針對過文臣?何曾降低過文臣的地位?”

“稚圭,你執着了!官家不是針對文臣,也不會有牽制文臣的意圖。官家只是就事論事。”

“縱觀官家的行爲,是真正以民爲重,凡以一己之私損害子民者,纔是官家要懲處的範圍!”

“對於令狐久一干人,老夫對官家的處置深表贊同,甚至在老夫看來,還不夠!砍其頭,暴其屍也未嘗不可!”

富弼說着都有些激動了,又想起他當初看到奏報時的心情。

官家其實一直在對文臣忍讓,甚至很多時候都妥協了。可文臣一次次的挑戰官家的底線…~百姓,就是官家的底線!

“稚圭,我等不是沒有忤逆過官家,甚至王介甫的兒子有直呼官家名諱的事。官家可有在意?”

“其實,相比我等臣工,官家是最在意子民的!有此賢君,我等還需要制衡嗎?”

“稚圭,君臣制衡,首先要明白爲什麼制衡?是擔心帝王亂命,內閣大臣的封駁權同樣是這樣的作用。”

“我且問你,自官家即位以來,可曾有一次亂命?即便是我等無法看到結果的皇命,最後的結果都證明我等錯了。”

“這十幾年,大宋王朝的改變,是我等看在眼裡的,百姓的改觀是大家深有感觸的。有這樣的君王,我等爲何要糾結於君臣制衡?”

“君爲主,臣爲輔,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先帝時,是因爲先帝猶豫的性格,臣工便有了左右君王決策的想法。”

“稚圭,那不正常!家有千口主事一人,一個家,倘若有太多做主的人,這個家只會出現亂象。這也是先帝時大宋不敢言兵事的原因之一,這也是先帝時相公們頻繁更迭的原因,這也是先帝時朝臣相互傾軋彈劾的原因之一!”

“稚圭,官家即位以來,沒有一項決斷是禍國殃民的,沒有一項措施是禍亂朝綱的。我等臣工,爲什麼還要制衡?”

“在這般蒸蒸日上日新月異的大時代,我等臣工只要用心輔助君王,便可開創大宋盛世,我等就可以青史留名!”

“稚圭,別執迷了!”

第二六一章 樊樓第八一九章 舊事重提第二三八章 明日再議?第一二五章 第一晚第九二零章 羣情激昂的限制第三四三章 與太子相關的事第五四八章 野望第六八四章 難度在哪第五八七章 倒黴孩子第九六章 橫生枝節第一五六章 戰還是要打的第二零九章 筒車可行(第三更)第五六九章 河東第九六五章 恩威並施第四三九章 引導第六四三章 小人物的逆襲第二零一章 鬥嘴逗樂子(第五更)第七八章 祭祖之定第三五四章 相安無事的第一晚第一六六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九三三章 帶個功勞進大宋第一零六章 錢明逸算是倒黴了第二七九章 真不是故意第九六章 橫生枝節第九十章 選兵還是武舉第三零二章第四八四章 我是君王第四六九章 槍頭趙允弼第二六八章 各自有各自的盤算第七零一章 官家的風傳第五零二章 幌子第八一八章 實幹型內閣第八八八章 掠奪第四二章 宮牆外的世界第二八九章 戴帽子唬人第四九五章 殊途不同歸第一六八章 意外的戰機(二更)第八零七章 農無稅的設想第四九八章 鮮明的態度第五五二章 兵員第五二五章 奏對第九五八章 北遼皇帝早逃了第四九七章 事事煩心第八五五章 南瓜的疑惑第七七九章 人該爲自己的行爲負責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第九六四章 大喇叭攻勢第六四五章 說服第一八八章 另起爐竈(第二更)第四六一章 憤怒第九四五章 推進第一八零章 又來這套(第四更)第七七五章 誰考驗誰第七九七章 微服私訪(十一)第七五二章 戰爭結束之後(上)第四四四章 有些事做不得第五零九章 官家的市易法第四六章 資善堂族學第五三七章 乾淨利落第二五二章 誰來背鍋第七四五章 不死心的党項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一八七章 共與不共天下(五更第一更)第二三八章 明日再議?第六九七章 讓他們見識見識第六五六章 誰還爲他求情?第四四五章 這猶豫要不得第九三五章 野心第三零一章 帝王和相公的挫敗感第五一八章 文壇盛事第九二四章 沒有真相第七一章 被坑了第一三二章 授印宴第七三九章 因無知而無畏第六九一章 諸般罪孽皆歸於朕第五零五章 故意折騰第二零五章 謀劃深遠(第四更)第二九零章 東宮偏門爲誰開第三四二章第四零一章 這是香餑餑第七四五章 不死心的党項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一六零章 聲東擊西第九零六章 邊境亂事第八二章 有賊人作亂第十一章 翻船的小溝第五六一章 往好處想 往壞處準備第五九六章 推一把第九零四章 文章平常事第五八二章 原來如此第七二五章 被包圍了第一七二章 唯有等(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七八三章 官家大才第七三七章 來不及了第八八三章 普查第五五九章 目的從來不單一第五九七章 滿朝堂爛泥第一七七章 有目的最好(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五八五章 見仁見智第三六五章 這就是囂張第九四四章 不讓遼帝專美於前第七九八章 微服私訪(十二)
第二六一章 樊樓第八一九章 舊事重提第二三八章 明日再議?第一二五章 第一晚第九二零章 羣情激昂的限制第三四三章 與太子相關的事第五四八章 野望第六八四章 難度在哪第五八七章 倒黴孩子第九六章 橫生枝節第一五六章 戰還是要打的第二零九章 筒車可行(第三更)第五六九章 河東第九六五章 恩威並施第四三九章 引導第六四三章 小人物的逆襲第二零一章 鬥嘴逗樂子(第五更)第七八章 祭祖之定第三五四章 相安無事的第一晚第一六六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九三三章 帶個功勞進大宋第一零六章 錢明逸算是倒黴了第二七九章 真不是故意第九六章 橫生枝節第九十章 選兵還是武舉第三零二章第四八四章 我是君王第四六九章 槍頭趙允弼第二六八章 各自有各自的盤算第七零一章 官家的風傳第五零二章 幌子第八一八章 實幹型內閣第八八八章 掠奪第四二章 宮牆外的世界第二八九章 戴帽子唬人第四九五章 殊途不同歸第一六八章 意外的戰機(二更)第八零七章 農無稅的設想第四九八章 鮮明的態度第五五二章 兵員第五二五章 奏對第九五八章 北遼皇帝早逃了第四九七章 事事煩心第八五五章 南瓜的疑惑第七七九章 人該爲自己的行爲負責第五四九章 大不同第九六四章 大喇叭攻勢第六四五章 說服第一八八章 另起爐竈(第二更)第四六一章 憤怒第九四五章 推進第一八零章 又來這套(第四更)第七七五章 誰考驗誰第七九七章 微服私訪(十一)第七五二章 戰爭結束之後(上)第四四四章 有些事做不得第五零九章 官家的市易法第四六章 資善堂族學第五三七章 乾淨利落第二五二章 誰來背鍋第七四五章 不死心的党項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一八七章 共與不共天下(五更第一更)第二三八章 明日再議?第六九七章 讓他們見識見識第六五六章 誰還爲他求情?第四四五章 這猶豫要不得第九三五章 野心第三零一章 帝王和相公的挫敗感第五一八章 文壇盛事第九二四章 沒有真相第七一章 被坑了第一三二章 授印宴第七三九章 因無知而無畏第六九一章 諸般罪孽皆歸於朕第五零五章 故意折騰第二零五章 謀劃深遠(第四更)第二九零章 東宮偏門爲誰開第三四二章第四零一章 這是香餑餑第七四五章 不死心的党項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一六零章 聲東擊西第九零六章 邊境亂事第八二章 有賊人作亂第十一章 翻船的小溝第五六一章 往好處想 往壞處準備第五九六章 推一把第九零四章 文章平常事第五八二章 原來如此第七二五章 被包圍了第一七二章 唯有等(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七八三章 官家大才第七三七章 來不及了第八八三章 普查第五五九章 目的從來不單一第五九七章 滿朝堂爛泥第一七七章 有目的最好(繼續五更,第一更)第五八五章 見仁見智第三六五章 這就是囂張第九四四章 不讓遼帝專美於前第七九八章 微服私訪(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