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五章 真正的萬衆一心

儘量吧,在現在這個時代,趙曦這樣已經算是極致了。

趙曦讓呂公弼調閱滑州城外的資料,是儘量得到這一片被水溢滿處的數據,儘量的計算出水量。

讓韓絳巡查低窪處周邊情況,是儘量讓這一處,在將來不僅僅是泄洪,更能灌溉一方農田。

讓朝廷調集水利能臣,是儘量在自己不成熟的設想下,借水利臣工的手,把這個設想變成現實。

而測量這處低窪的深度和長度,更是想盡量計算出它的容量。這也是召集賈憲的原因,不知道這數術大家,會不會計算不規則體積的面積。

或許是真的被官家影響了,也或許是實在厭煩在滑州的生活,知道官家在解決泄洪後,肯定會回朝,這一次的所有行動都很迅速。

到第二天一早,所有相關的人員,全部抵達了官家駐蹕的地方。

說實話,趙曦也想回朝了。

雖然今天停了雨,可這幾天一直披雨衣,在這樣潮溼的環境裡,各方面條件都很糟糕。趙曦也感覺自己身上要發臭了……

賈憲對不規則體積的計算,真的一無所知,看到李誡手繪的圖形,根本無從下手……

“切割,挪移,把圖形分割變換,最終形成你最拿手計算的形狀。滑州城外也如此操作……”

就差這一點,點一下就完全清楚了。

賈憲興奮的開始運算了,好像官家又給他在學問上打開了一扇窗……

不求賈憲能計算的準確,這也不可能。

趙曦已經開始帶着李誡、侯叔獻等一幫工匠,開始選擇合適的爆破路線……來不及人工挖掘了,至於泄洪斗門的事,那是隨後的事。

侯叔獻是被臨時抓丁抓過來的,算是被朝臣認可的水利專家……

工程上不需要他,但趙曦打開通道,要替後期營造泄洪斗門考慮,在選址上需要他的意見。

專業的事,讓專業人士來做,趙曦一直遵循這點。這就算趙曦離開滑州的最後一哆嗦了。

從低窪處開始,選定了線路和方向,順着一條線,用開山炸石的方法,在地面上打眼,填充火藥……

先充分考慮後期人工營造水利樞紐的方便,炸眼的定位都需要侯叔獻的指導。

在接近滑州圍水的一端,保留近三尺的厚度……這是不能一次性炸開的,否則這個通道將無法修整。

“官家,如此泄洪,滑州是解圍了,但是這一邊蓄水處終將還是一灘死水。爲何令侯叔獻主導?”

做這一切,趙曦沒有跟人詳細說過心中的想法。

韓琦是誠心誠意求教的。

“朕有意將此處作爲黃河在滑州的泄洪地。在解圍滑州水患之後,侯叔獻將常駐於此,建造此處與黃河堤壩的泄洪渠。”

“同時,他需要考證這一片作爲灌溉源頭的可能性,爭取將滑州這一帶,營造出大片區的水田。”

“將來,滑州泄洪不僅僅是可以避免黃河對滑州的威脅,同時,對於滑州以東的沿河一帶,都有很大的益處。”

趙曦心情很好,最起碼從現在看,侯叔獻認爲方案相當可行。也就跟韓琦多說了幾句……

……

趙曦是在滑州百姓跪拜中離開滑州的。

由於朝廷處置及時,除了被大水沖走,第一天溺水的,所有在水中掙扎的滑州人,都得救了。

得救的百姓知道了官家在潰壩當日便親臨滑州,知道了滑州知州被滑州懲處了,知道官家在調集全國朝的存糧來保證滑州災民的用度……

這些不用專門宣傳,整個災民營地都在流傳。這也讓滑州百姓,真心的認同他們的君父。

用最虔誠的禮節,送君父回朝。

那個場面是感人的,甚至趙曦都有些鼻酸……

沒有哭泣聲,但所有人都流淚了。王安石不管不顧的用帶着泥漿的手擦淚,把整張臉都塗花了,他能感覺到,卻不去管他。

這一刻,王安石也是虔誠。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這是韓琦在看到這場景時所想的。

這一次救災,從本意上,韓琦是根本不屑的。而看到官家離開時的場景,再想想官家出汴梁時的情形…~自己確實走眼了,也不得不承認自己格局不夠,眼界不寬。

這時代的百姓,比後世更容易收買……雖然這個詞不妥,卻最能契合趙曦心裡所想的。

君王只是做了作爲君王該做的,收穫的卻是滑州,京畿道,乃至整個國朝百姓的忠心……一點都不浮誇,確實是這樣。

趙曦進汴梁,是悄悄的回宮的。有些事過猶不及,他不需要做給誰看,也不想再一次被百姓感動…~

官家休整,沒人說什麼,恐怕這時候就是趙曦想選秀,臣工們也會一致同意的。

對於這樣的君王,朝堂還能苛求什麼?

這也是第一次,王珪王禹玉的諂媚文章,沒有被朝臣們不恥,反而紛紛效仿。

一時間,《時論》天天可見到從內閣到參政,讚頌官家的文章。

不需要添加,即便用最樸實的文字寫出來,一樣感動着整個大宋王朝。

所有的一切都是事實。

官家醜時召集臣工,官家寅時部署救災,官家卯時出發……

官家親臨潰壩邊緣,官家調集各路支援,官家謀劃泄洪渠,官家謀劃灌溉田…~

整個國朝,在這一段,是自開朝以來,民心、軍心、臣心,最爲凝聚的。

這纔是真正的萬衆一心!

富弼也撰寫了文章,署名的。按說做到內閣首輔的程度,他沒必要去諂媚官家,但富弼覺得很有必要。

因爲,他能感覺到這樣的文章,在這時候對於朝廷的作用。

而且,他的文章,完全是在詳細的羅列這一次救災,朝廷調集的人員、物質以及所耗費的錢糧……

不增不減,就單純的告知子民,爲滑州,朝廷付出了什麼。

最後有一句……一切用度,從內務府出!

也是這一篇文章,讓國朝所有的商賈,在老六家的響應下,無償向滑州捐獻……

一句:國朝是大宋人共同的國朝足夠了。

這真的是真正的萬衆一心。

第八三九章 唯變化永恆第三七三章 背鍋的人第六三五章第六七九章 面授機宜第九五二章 以身爲主第四六零章 坑隊友的薛良孺第六一五章第五零七章 真實目的第一八七章 共與不共天下(五更第一更)第五七六章 預料之中第四七六章 丟人現眼第三六四章 這就是實力第三六八章 名頭真的不重要第七六零章 換個角度第八五六章 戰略第六二四章 完美的作秀第八二三章 爲難的事第三八二章 違命第九六四章 大喇叭攻勢第六二一章 一個團結的集體第五零五章 故意折騰第七三八章第六七二章 王韶的決定第四四章 元夕夜 下第一一八章 據理力爭爲出征第八二章 有賊人作亂第六七四章第四五九章 吳充的無妄之災第八九六章 非全力出征第九五四章 突破防線的意外第六零五章 三級遴選第十九章 就是轉轉第六一六章 權利架構第二六零章 少飲些第一三三章 征途第三三六章 當盡力而爲第一八八章 另起爐竈(第二更)第八九九章 回撤第一五四章 統一戰線第七九九章 微服私訪(十三)第六五三章 還是貿然行事嗎第五七一章 添柴火第二二六章 決不饒恕第八三八章 有了些想法第六五二章 決斷第三一零章 全線寇邊第九三五章 野心第二二零章 這就是馬車第六五章 我就看着你第八七七章 時機第二八七章 征戰之力第一五九章 浪子野心第五百章 面授機宜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三二章 推進第八七九章 含糊第六八八章 等第一七四章 震驚是接二連三的(第三更)第四五九章 吳充的無妄之災第七二五章 被包圍了第七三六章 李憲的鬱悶第七七九章 人該爲自己的行爲負責第六八零章 終於等來危險了第九六七章 大定亂了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七七九章 人該爲自己的行爲負責第四零二章 有些事沒必要第六三二章 誰告訴朕怎麼回事第三三三章 如何打第三九章 徐才人自縊了第五八四章 他們有了信念第八四二章 首相的威信需要維護第一八四章 一網打盡(第三更)第六七五章 官家跟大家的不同第四零五章 這是鬧那般第九四二章 成了第九二二章 真正的末路第九七章 自辯書第六三二章 誰告訴朕怎麼回事第二三零章 護衛營的新任務第八八三章 普查第一三零章 適可而止第一四六章 就這麼簡單第一零五章 做好事不留姓名第五六零章 談判以外的事第二五六章 變天了第九三零章 一級戰備了第五零七章 真實目的第五三章 都挺意外第三八三章 文彥博難了第五四八章 野望第二九一章 分而待之第四零六章 呂惠卿的差遣第七二四章 河殤第四六六章 王安石打人臉第七一一章 重點是如何進城第二二六章 決不饒恕第一四三章 廣南之脊樑第四零九章 我要見上國皇帝陛下第三三八章 原來如此
第八三九章 唯變化永恆第三七三章 背鍋的人第六三五章第六七九章 面授機宜第九五二章 以身爲主第四六零章 坑隊友的薛良孺第六一五章第五零七章 真實目的第一八七章 共與不共天下(五更第一更)第五七六章 預料之中第四七六章 丟人現眼第三六四章 這就是實力第三六八章 名頭真的不重要第七六零章 換個角度第八五六章 戰略第六二四章 完美的作秀第八二三章 爲難的事第三八二章 違命第九六四章 大喇叭攻勢第六二一章 一個團結的集體第五零五章 故意折騰第七三八章第六七二章 王韶的決定第四四章 元夕夜 下第一一八章 據理力爭爲出征第八二章 有賊人作亂第六七四章第四五九章 吳充的無妄之災第八九六章 非全力出征第九五四章 突破防線的意外第六零五章 三級遴選第十九章 就是轉轉第六一六章 權利架構第二六零章 少飲些第一三三章 征途第三三六章 當盡力而爲第一八八章 另起爐竈(第二更)第八九九章 回撤第一五四章 統一戰線第七九九章 微服私訪(十三)第六五三章 還是貿然行事嗎第五七一章 添柴火第二二六章 決不饒恕第八三八章 有了些想法第六五二章 決斷第三一零章 全線寇邊第九三五章 野心第二二零章 這就是馬車第六五章 我就看着你第八七七章 時機第二八七章 征戰之力第一五九章 浪子野心第五百章 面授機宜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三二章 推進第八七九章 含糊第六八八章 等第一七四章 震驚是接二連三的(第三更)第四五九章 吳充的無妄之災第七二五章 被包圍了第七三六章 李憲的鬱悶第七七九章 人該爲自己的行爲負責第六八零章 終於等來危險了第九六七章 大定亂了第六二七章 蘇軾是什麼才第七七九章 人該爲自己的行爲負責第四零二章 有些事沒必要第六三二章 誰告訴朕怎麼回事第三三三章 如何打第三九章 徐才人自縊了第五八四章 他們有了信念第八四二章 首相的威信需要維護第一八四章 一網打盡(第三更)第六七五章 官家跟大家的不同第四零五章 這是鬧那般第九四二章 成了第九二二章 真正的末路第九七章 自辯書第六三二章 誰告訴朕怎麼回事第二三零章 護衛營的新任務第八八三章 普查第一三零章 適可而止第一四六章 就這麼簡單第一零五章 做好事不留姓名第五六零章 談判以外的事第二五六章 變天了第九三零章 一級戰備了第五零七章 真實目的第五三章 都挺意外第三八三章 文彥博難了第五四八章 野望第二九一章 分而待之第四零六章 呂惠卿的差遣第七二四章 河殤第四六六章 王安石打人臉第七一一章 重點是如何進城第二二六章 決不饒恕第一四三章 廣南之脊樑第四零九章 我要見上國皇帝陛下第三三八章 原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