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三六章 東出拓海潰敗

再北行應該沒什麼意義了。

不管是大宋還是西夏,對整個陝北高原水土破壞的原因都可以歸結於徵戰,到不完全是農耕民族對土地的渴望······畢竟這溝溝壑壑的,在人口密度不算太大的國朝,對於人們的吸引力還不大。

好在今非昔比,也與原來的歷史不同,或許幾十年的破壞需要很久來恢復,但趙曦不擔心。

這裡不再是戰場,也不在是邊疆,加上石炭的推廣,人們砍伐樹木的需求不旺盛,只要朝廷稍加引導,相信能最大程度的改善此地的水土。

趙曦回憶着他記憶裡關於退耕還林的政策,還想起後世少年時的他,農閒時總是會跟着父輩去植樹,還有每年自上而下的植樹活動······或許以國朝現在的財力,也應該可以用一種補貼的形式,來引導百姓植樹造林。

整個勘查隊伍在河東、麟府一帶轉悠,地方州府戰戰兢兢的,勘查隊伍幾乎跑遍了整個山陝交界······當然,這是趙曦的認知。

情況並不算嚴重,最起碼土質不至於像後世那樣,零星的榆樹柳樹還能避陰,也就是土質還沒有惡化到不能栽種的程度。

趙曦很想順着黃河一直向上遊追溯着看一看,就像蘇頌他們當初勘查一樣,從黃河清澈到變黃,整個流經黃土高原的地方都看一看。可惜,朝廷傳來的奏報,讓他不得不停止這一次出行回朝。

因爲四皇子回來了,很狼狽的回來了。

一千條槍,三千多人的隊伍,居然灰溜溜的回來了。

奏報中沒有詳細說具體的情況,只說在琉球與不同的勢力爭端,劣勢明顯,不得不退回國朝,以求再戰······

“人總是自命不凡,不遭遇些挫折,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大能耐。”

雖然趙曦還不清楚具體細節,但是,國朝三千悍卒,外帶一千條槍的隊伍,居然在近海的小島上潰敗了,這讓趙曦很難理解。

後世,因爲出於某些特殊原因,趙曦關注過琉球,之所以讓四皇子立足琉球,是因爲趙曦知道,此時的琉球還是無主之地,或者說是沒有政權存在的。

琉球是隋時羽騎尉朱寬出海尋訪海外異俗發現的。

據傳:朱寬等人行至今日北起奄美大島,南至與那國島時,見一片珍珠般的島嶼浮在海面中,“若虯龍浮在水面”,遂爲其取名流虯。前朝朝編纂《隋書》時,因“虯”意爲小龍,爲避帝王龍諱,將該地更名爲流求。一直到明朝洪武年間,纔將該地美名以:琉球,意味琉璃玉和珍珠球。也是在洪武年間,琉球成爲藩屬國。

沒想到這樣一個無主之地,三千悍卒居然被人打回來了。

“官家,四皇子招募的人手,除一千火槍隊爲新軍退役軍卒外,其他都是花腿閒漢,或者行船的好手,在征戰上未必擅長。”

“若琉求有其他勢力,或者被各方勢力聯合,出現此類情況倒也不難理解。”

官家或許不知道四皇子那隊伍的組成,蘇頌還是知道的。即便是他家族裡的人,也有安插人手。

總體來說,四皇子的隨行隊伍,更多的是探探情況的意思,即便是船伕水手,恐怕也都不是什麼精英。

唯一說得過去的,就是那一千火槍隊是退役的新軍軍卒,這還是官家暗地裡授意的。否則,能不能退回來都難說。

有些話蘇頌能說,有些話不能說。還是在老護衛營時,蘇頌就能感覺到官家對疆域的野心,對於四皇子東出拓海的事,蘇頌也不敢隨意的去評論。

但是,有一點,蘇頌不能逆着官家的意圖,直接駁斥東出拓海的行動。

出來也兩三個月了,大體的問題也看明白了。從這段時間的行程,也能證明沈括所製作的沙盤無誤,完全可以對照着沙盤商討相應的對策。

這一趟,也對黃河沿岸的環境和土質有了充分的瞭解。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雖然趙曦這一趟不算是出征,時間上倒是與這《采薇》的描述相應了。

離開汴梁時,是夏末秋初,兩三個月過去了,隊伍返朝時,麟府一帶已經有了零星的小雪。

不是歸心似箭,而是在返程時不再有其他閒時,只是單純的趕路。

驛遞就像接力,官家的行程時時向朝廷奏報,而地方州府把官家回程的線路清理的相當乾淨,完全做到了沒有一絲障礙的回朝。

回朝時趙曦也沒有節外生枝,就乾脆乘坐了軌道馬車,在沒到河中府時,君王規制的軌道馬車已經到位了。

接下來的行程就更加迅疾了。出行兩三個月,回程不到半月,就已經看到了汴梁的城牆。

······

勤政殿裡,四皇子跪着,頭不敢擡。折損了近五百人,倉皇逃竄回來,這是自政和年以來,國朝從沒沒有過的潰敗。

三個月,東出拓海時的意氣奮發,跟如今的狼狽,對比的實在鮮明。

除了四皇子,勤政殿裡還跪着一人,是曾經的老護衛營軍卒,是趙曦欽點東出拓海的軍事主官。

太子陪着,內閣大臣都陪着。

“溫良臣,說說吧,怎麼回事?好歹是老護衛營出身的,有些規矩朕不說你也知道······”

趙曦沒搭理兒子,先問這個老護衛營出身的武將。當初欽點他,就是因爲他是福建人,有出海的經驗。

“微臣······微臣·····”

溫良臣不知道該怎樣說。

老護衛營沒有甩鍋的傳統,可他若是把整個責任背起來確實有點冤。

他不知道這支隊伍裡是不是有朝廷的人,是不是有皇城司的人,可是他知道,這次出海的整個過程都沒有奏報,他不確定自己該不該實話實說。

要說責任,純粹歸於個人的責任不大。

“如實說!難不成老護衛營的教導你都忘了?”

“啓稟官家,這次出海潰敗的原因,微臣以爲,第一,隊伍良莠不齊;第二,情報不及時,盲目冒進;第三,海戰經驗不足;第四,火器在海戰中的缺陷估計不到位,造成火器威力無法發揮······”

第二零九章 筒車可行(第三更)第二一六章 並無戲言之心第二一二章 千般頭緒第三六章 無非是錢的事兒第三八零章 這就是矛盾轉移第三五三章第四三零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九四一章 找不到主力第五七二章 針鋒相對第九三零章 一級戰備了第四五八章 死保呂嘉問第八零五章 該是怎樣就怎樣第四九章 高下立判第二四一章 生命大於天第三一八章 各自論戰第四七九章 偉大的想法第二六三章 男兒當自強第三四零章 相公的憂和帝王的喜第六九四章 不得已的選擇第一零九章 一環扣一環第九一章 第一次論政第五零八章第五五一章 兩重天第三四八章第三零四章 歡喜和憂第五六零章 談判以外的事第十五章 你們也玩這個第九零九章 想法第七六一章 火器線索第三九五章 司馬光的悲催第一三四章 糜爛的廣南戰局第一九六章 算誰的幸運(第五更)第二七零章 熱鬧了第一八七章 共與不共天下(五更第一更)第七四零章 該收關了第三四六章 時態和態勢第一二五章 第一晚第九一一章 條件第七六九章 漕運之弊第七七七章 一勞永逸的做法第八三四章 算不算了結第七一章 被坑了第一八一章 有點得意忘形了(第五更)第四四一章 想一出是一出第六二九章 大變革的開始第三七一章 翻了個底朝天第七六七章 朕就是通報第七八五章 章惇奏對第十九章 就是轉轉第三六零章 捷報和噩耗第四九四章 猝不及防第六零一章 官制(上)第六三章 初臨朝堂第七八四章 郊迎第六五章 我就看着你第八九五章 時機第四九四章 猝不及防第七三三章 此事休要再提第二百章 就那麼回事(第四更)第八六七章 想的挺好第四四五章 這猶豫要不得第二零五章 謀劃深遠(第四更)第三七章 錢財算什麼第五五七章 蕭卓爾一口老血第十七章 劉成朔風烈第六三零章 新論語第二八九章 戴帽子唬人第七六二章 趙曦的思維誤區第九二七章 耶律乙辛的命運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六四二章 佔地增稅第八五一章 王安石的執着第六七二章 王韶的決定第九三九章 醫療點還是安置點第七四六章 區別對待(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三更)第六五八章 侮辱般的讓他死去第八一八章 實幹型內閣第六八二章 嗜殺之君又怎樣第二零三章 不明白(第二更)第八二三章 爲難的事第八七七章 時機第八九一章 出兵方略第六一二章第八五八章 撰稿人宗澤第九一八章 變化第七九二章 微服私訪(六)第四二章 宮牆外的世界第八三三章 天馬行空的思路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八三二章 安魂處第一零五章 做好事不留姓名第四四一章 想一出是一出第八零七章 農無稅的設想第九六章 橫生枝節第四零四章 大理接管原則第八八五章 利益第五八三章第八四七章第七六二章 趙曦的思維誤區第四四七章 故技重演
第二零九章 筒車可行(第三更)第二一六章 並無戲言之心第二一二章 千般頭緒第三六章 無非是錢的事兒第三八零章 這就是矛盾轉移第三五三章第四三零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九四一章 找不到主力第五七二章 針鋒相對第九三零章 一級戰備了第四五八章 死保呂嘉問第八零五章 該是怎樣就怎樣第四九章 高下立判第二四一章 生命大於天第三一八章 各自論戰第四七九章 偉大的想法第二六三章 男兒當自強第三四零章 相公的憂和帝王的喜第六九四章 不得已的選擇第一零九章 一環扣一環第九一章 第一次論政第五零八章第五五一章 兩重天第三四八章第三零四章 歡喜和憂第五六零章 談判以外的事第十五章 你們也玩這個第九零九章 想法第七六一章 火器線索第三九五章 司馬光的悲催第一三四章 糜爛的廣南戰局第一九六章 算誰的幸運(第五更)第二七零章 熱鬧了第一八七章 共與不共天下(五更第一更)第七四零章 該收關了第三四六章 時態和態勢第一二五章 第一晚第九一一章 條件第七六九章 漕運之弊第七七七章 一勞永逸的做法第八三四章 算不算了結第七一章 被坑了第一八一章 有點得意忘形了(第五更)第四四一章 想一出是一出第六二九章 大變革的開始第三七一章 翻了個底朝天第七六七章 朕就是通報第七八五章 章惇奏對第十九章 就是轉轉第三六零章 捷報和噩耗第四九四章 猝不及防第六零一章 官制(上)第六三章 初臨朝堂第七八四章 郊迎第六五章 我就看着你第八九五章 時機第四九四章 猝不及防第七三三章 此事休要再提第二百章 就那麼回事(第四更)第八六七章 想的挺好第四四五章 這猶豫要不得第二零五章 謀劃深遠(第四更)第三七章 錢財算什麼第五五七章 蕭卓爾一口老血第十七章 劉成朔風烈第六三零章 新論語第二八九章 戴帽子唬人第七六二章 趙曦的思維誤區第九二七章 耶律乙辛的命運第四二四章 宋國大理王第六四二章 佔地增稅第八五一章 王安石的執着第六七二章 王韶的決定第九三九章 醫療點還是安置點第七四六章 區別對待(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三更)第六五八章 侮辱般的讓他死去第八一八章 實幹型內閣第六八二章 嗜殺之君又怎樣第二零三章 不明白(第二更)第八二三章 爲難的事第八七七章 時機第八九一章 出兵方略第六一二章第八五八章 撰稿人宗澤第九一八章 變化第七九二章 微服私訪(六)第四二章 宮牆外的世界第八三三章 天馬行空的思路第三五六章 大圍剿開始第八三二章 安魂處第一零五章 做好事不留姓名第四四一章 想一出是一出第八零七章 農無稅的設想第九六章 橫生枝節第四零四章 大理接管原則第八八五章 利益第五八三章第八四七章第七六二章 趙曦的思維誤區第四四七章 故技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