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二章 我不接受要挾

沒有議定?

趙曦想了想也對,對於政事堂而言,目前大理這邊得到的奏報是圍困,並沒有攻打。

高氏也應該沒有要攻打礦城的意思,無非是想避免工坊城的守兵參與大理內亂。

這點暫且不說,倘若真的有安南介入,高氏目前不攻打,並不意味着會一直這樣。

趙曦明白,高氏在等安南的行動。

十幾年了,南征的痛他們估計忘記了,還是說自覺可以跟大宋對抗了。

痛揍西夏的事應該傳到大理了,安南也應該知曉了,趙曦想不明白誰給了他們的膽子,還敢惹事。

三年不動刀兵嗎?還是說與西夏的戰爭細節他們清楚了,知道國朝是藉助了車輪炮和戰車。

難不成高山密林就可以讓他們囂張?

“備戰吧!”

趙曦不認爲僅僅是大理內亂,也不認爲高氏僅僅是以十萬子民要挾。

礦城的利益,與安南糧食交易的不平等條約,這纔是高氏和安南做小動作的原因。

至於有沒有再一步的想法,估計要看國朝的反應。

“官家,先皇大行,三年不動刀兵乃是孝道之本!萬萬不可在守孝之時言兵事,此乃暴君桀王之爲!”

說起來趙曦對司馬光是有相當好感的,不爲什麼,就爲他那個流傳千古的砸缸,還有資治通鑑的編撰。

一個能撰寫史書的,應該明得失,知變遷,而不是如此守舊古板。

聽到司馬光這番話,他極度懷疑後世資治通鑑的真實性。

“司馬諫議,我聽說戰事武將丁憂可奪情……”

“武夫缺失教化,丁憂是否奪情與其名聲無礙。”

去你大爺的!趙曦這時候是真想破口大罵了。

惱怒並不是因爲司馬光打斷他的話,是那句:武夫教化缺失!

想當初龐籍因司馬光在西軍失誤而受貶黜,本以爲只是戰術佈置的問題。

現在看來,這司馬光可能從心底的就對將士們鄙視。沒被打黑槍就算幸運了。

“國朝也有執宰奪情的故事,又當何論?”

趙曦的語氣已經冷了,沒一絲情緒在裡面。

“貪戀權勢之徒而已!恪守孝道乃君子本份。陛下初登大位,萬不可因小失大,爲區區財貨之事而玷污名聲。”

“以勢欺人本就非君子所爲,當年陛下親征,以兵威於他國據飛地,已經遠離聖賢之操守了。”

“據他國之地謀財,雖緩解國朝缺銅之弊,但對陛下聲望有弊無利。”

“如今,不論高氏是否篡逆,大理是高氏執掌還是段氏執掌,均爲大理本國之事,國朝無權干預。”

“高氏圍困礦城,陛下應藉此時機,從礦城抽身,以成全陛下聖君之名!”

“況且,礦城並非朝廷之礦城,乃商賈之礦城,非國朝疆域,也非國朝城池。因商賈之城而動用國朝之兵,名不正而言不順!”

趙曦突然覺得有點無趣。剛纔那一陣惱怒突然消失了,一點沒有了。

確實,司馬光是通曉古今的人物,有根有據的,通篇都是在爲將趙曦打造一個千古聖君考慮,從心底想以身作則,鑄就一個大同世界。

這是一個有信仰的人,也是一個適合做學問的人,並不是一個政客。

他有理想,有抱負,有自己的理念,並且堅信自己理念的正確性。

跟這樣一個不準備食人間煙火的聖人爭辯,趙曦都覺得自己庸俗了。

富弼有點不明白官家這情緒的轉換。

本以爲官家會發火的,甚至會因此貶黜司馬君實。沒想到等司馬君實長篇大論的結束了,官家的情緒又恢復了那種雲淡風輕。

在富弼的概念裡,官家從孩童時,就表現出了他一往無前的銳氣,偏偏在即位後與政事堂的第一次交鋒,如此圓潤了。

這這麼可能?

如果說皇位能讓人轉了性子,即便有,富弼也不覺得會是官家。

“你們怎樣認爲?”

趙曦不再接司馬光的茬。這樣的爭辯,不管結果如何,都不會改變他的理念。

如其浪費口舌,還不如直接忽略,那怕讓司馬君實老先生認爲自己被他說服了也無所謂。

官家屈服了?怎麼可能?這是第一次交鋒呀,倘若開了這個頭,以後這類紛爭會很多的。

不可信!除了司馬光,富弼韓琦幾個沒一個心裡踏實的,總覺得官家又要謀點啥。

“官家,司馬君實所言也並非無道理,但礦城之於國朝的重要性毋容置疑。”

富弼是宰相,沒人說話時,他得把話接過來。

不過即便是接話,也相當於是廢話,兩可。

“是否用兵,應根據事態進展而定。”

文彥博認爲這纔是官家所想的。

官家說了備戰,而不是派兵,也就是說並沒有決定策略,需要看安南的反應以及高氏的下一步行動。

“如此一來,礦城的十萬子民處於危機當中,朝廷不能置之不理。”

“官家,老臣以爲或許可遣使南下,不論是爲段氏聲援,還是爲十萬礦城子民計,都可以代表國朝一種態度,以此震懾高氏不可肆意妄爲。”

很扯淡,震懾,從來就不是靠嘴皮子的。

不過欣慰的是,除了司馬光,其餘幾個倒也沒再高談闊論,好歹有些務實的意思。

至於如何做,趙曦肯定是會出兵的,不管政事堂最終如何反對。

“官家,遣使大理與觀望事態並不矛盾。朝廷可密切關注礦城與安南的同時,先行遣使大理……”

www.тtkan.¢ Ο

也算吧,韓琦說的並不影響最終出兵。

“聽聞司馬諫議有出使大理經歷……”

“官家,邊陲小國混亂之事,堂堂宗主國無須重臣出使,由鴻臚寺遣一小臣斥責即可。”

富弼聽到官家提到司馬光有出使大理經歷,趕緊把話接過去了。

官家終歸還是沒圓潤了,謀反主審就把司馬君實放爐子上烤過一遍,這一次出使大理,又要烤司馬君實了。

這是要往死裡坑呀!礦城利益有多複雜,誰不清楚?

韓琦幾人也是一陣冷麻……司馬君實沒長記性,官家也同樣沒留一點情面。

“哦……富相以爲隨便遣一小臣即可?”

“可以!”

“準了!不過有一點,也是底線:我不接受要挾,從今往後,我大宋不接受任何要挾!”

“就如司馬諫議所言,君子之道,君子之爲,沒了氣節,根本無從談君子!”

趙曦說完,直接拿起了案桌上的奏摺。

第三十章 怨念期盼的蛋糕第九章 和一手好稀泥第六百章 還不到時候第四九四章 猝不及防第五二零章 監察第七零三章 形勢突變第九五六章 誰做冤大頭第五九七章 滿朝堂爛泥第二四零章 事與願違第八七三章 追擊第八六九章 逃民的大匠第六四二章 佔地增稅第二四六章 未雨綢繆第六六二章第二八九章 戴帽子唬人第四一七章 都糊塗着第八零七章 農無稅的設想第四八九章 到底在建什麼第六九八章 官家的推斷第二三一章 試探第六六九章 另一個目的第一三三章 征途第四八章 處事方式第三四四章 不被理解的軍令第一八九章 輕重緩急在人看(第三更)第六七一章 就是這麼自信第三一一章 狄青請戰第一三三章 征途第八八四章 道理第五三一章 處置第八一七章 宗親新規第六二一章 一個團結的集體第五三章 都挺意外第七一八章 官家曾說過第二八五章 霸道和王道第七一零章 註定的勝負第五四章 有意無意的營生第九一四章 無禮第二九二章 那就備戰吧第二六五章 經不起繆贊第五九一章第七零八章 此計可用第七二二章 撤第六九九章 趙曦漏掉的第一八零章 又來這套(第四更)第三七零章 玩個開心第七七一章 趙曦教子第七一零章 註定的勝負第三十章 怨念期盼的蛋糕第四四五章 這猶豫要不得第九一八章 變化第九章 和一手好稀泥第八章 甲子桃第一八六章 糟糕的現狀(第五更)第四五六章 家賊第六七七章 決議通過第四零四章 大理接管原則第五二五章 奏對第五八四章 他們有了信念第八五八章 撰稿人宗澤第三五七章 遍地狼煙第二四七章 不得不賺錢第七八章 祭祖之定第九二七章 耶律乙辛的命運第二四六章 未雨綢繆第九百章 另一種推演第六四章 至賤無敵的景洵第六三七章 很難說第三一三章 出征和十殺令第八零三章 這叫什麼事第三三五章 趙曦論戰第二八二章 果然不出所料第六三七章 很難說第七十章 騎行第七二四章 河殤第三六零章 捷報和噩耗第九五五章 中軍宮帳的危險第十四章 資善堂第一課第九零五章 文章哪有尋常事第二五六章 變天了第七二三章 完了 全完了第八九四章 嘗試性作戰的結果第九二二章 真正的末路第五三八章 戰略部署(上)第四六九章 槍頭趙允弼第四八二章 老王 你得多招人恨呀第七七六章 這是搞株連第三四六章 時態和態勢第六一七章 又一個驚人之舉第八九章 龐太師第二三五章 被打斷的興頭第八七五章 幌子第六九四章 不得已的選擇第二七九章 真不是故意第九二一章 輿情第五一五章 這算屁的大捷(下)第五七六章 預料之中第一三二章 授印宴第三一一章 狄青請戰
第三十章 怨念期盼的蛋糕第九章 和一手好稀泥第六百章 還不到時候第四九四章 猝不及防第五二零章 監察第七零三章 形勢突變第九五六章 誰做冤大頭第五九七章 滿朝堂爛泥第二四零章 事與願違第八七三章 追擊第八六九章 逃民的大匠第六四二章 佔地增稅第二四六章 未雨綢繆第六六二章第二八九章 戴帽子唬人第四一七章 都糊塗着第八零七章 農無稅的設想第四八九章 到底在建什麼第六九八章 官家的推斷第二三一章 試探第六六九章 另一個目的第一三三章 征途第四八章 處事方式第三四四章 不被理解的軍令第一八九章 輕重緩急在人看(第三更)第六七一章 就是這麼自信第三一一章 狄青請戰第一三三章 征途第八八四章 道理第五三一章 處置第八一七章 宗親新規第六二一章 一個團結的集體第五三章 都挺意外第七一八章 官家曾說過第二八五章 霸道和王道第七一零章 註定的勝負第五四章 有意無意的營生第九一四章 無禮第二九二章 那就備戰吧第二六五章 經不起繆贊第五九一章第七零八章 此計可用第七二二章 撤第六九九章 趙曦漏掉的第一八零章 又來這套(第四更)第三七零章 玩個開心第七七一章 趙曦教子第七一零章 註定的勝負第三十章 怨念期盼的蛋糕第四四五章 這猶豫要不得第九一八章 變化第九章 和一手好稀泥第八章 甲子桃第一八六章 糟糕的現狀(第五更)第四五六章 家賊第六七七章 決議通過第四零四章 大理接管原則第五二五章 奏對第五八四章 他們有了信念第八五八章 撰稿人宗澤第三五七章 遍地狼煙第二四七章 不得不賺錢第七八章 祭祖之定第九二七章 耶律乙辛的命運第二四六章 未雨綢繆第九百章 另一種推演第六四章 至賤無敵的景洵第六三七章 很難說第三一三章 出征和十殺令第八零三章 這叫什麼事第三三五章 趙曦論戰第二八二章 果然不出所料第六三七章 很難說第七十章 騎行第七二四章 河殤第三六零章 捷報和噩耗第九五五章 中軍宮帳的危險第十四章 資善堂第一課第九零五章 文章哪有尋常事第二五六章 變天了第七二三章 完了 全完了第八九四章 嘗試性作戰的結果第九二二章 真正的末路第五三八章 戰略部署(上)第四六九章 槍頭趙允弼第四八二章 老王 你得多招人恨呀第七七六章 這是搞株連第三四六章 時態和態勢第六一七章 又一個驚人之舉第八九章 龐太師第二三五章 被打斷的興頭第八七五章 幌子第六九四章 不得已的選擇第二七九章 真不是故意第九二一章 輿情第五一五章 這算屁的大捷(下)第五七六章 預料之中第一三二章 授印宴第三一一章 狄青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