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節

正月二十七,是張隆和張君的喜事,張文打起精神,早早的就起來幫李雲準備,張隆穿着一身紅衣,也難得將頭髮束成了冠,看上去竟帥氣了不少.

張隆一眼就看到張文在看他,衝他笑了笑:";阿文,你起來了.";

張文也笑了笑,心裡也由衷的爲張隆感到高興,便走到張隆跟前,對他說:";今天是大喜的日子,希望你和張君白頭偕老,兒孫滿堂.";

張隆衝他傻笑了一下,不好意思的說了聲";我省的";,

媒公見張隆還在那裡磨蹭,便一把將他推了出去,邊說:";你這新郎官兒怎麼也不急,束夫在等着你呢,可別誤了吉時.";

張文被逗得笑了出來,便跟着張隆出去,準備迎親了.

雖然鄉下的婚禮比起大戶人家的精簡了不少,但也比之現代婚禮複雜的多。

因爲沒有轎子,所以一幫人都是走着去的,也幸好張君家離得近,不然怕是趕不到在正午之前完成所有儀式了.

待走到張君家的時候,張君爹便放起了鞭炮,而張君家裡也是擠滿了人,尤其是小孩子,爲了要到喜糕,更是早早就來了。

張隆跪在了早就鋪好的紅布上,三步一叩首的進了堂屋,堂屋正中間擺着三張靈位,分別是張君的曾祖父和祖父祖公,張隆對着靈位恭敬的磕了三個頭,接過一旁遞過來的香,插在了面前的香壇裡,這便是第一個禮。

隨後,張垚將盛裝打扮的張君扶到堂屋,張垚把張君的手放到張隆手中,說:";我把君君就託付給你了.";張隆握住張君的手,說:";我會對張君好的.";

張垚點點頭,連聲說到";這就好,這就好.";便被張生拉着坐到了主位上.

張隆握着張君的手,把他帶到堂下,兩人朝張生和張垚磕了三個頭,張垚忍着眼淚,一個勁兒的點頭.

等張隆他們磕完頭過後,便被衆人簇擁着走出了堂屋,張隆把張君背在背上,開始了成親的第三個儀式,遊村.

張文跟在他們身後,看着前面的兩個人,一時有些感慨,張隆和張君是真的成親了啊.

後面的儀式也進行的差不多了,張君被李雲扶進新房,這便意味着,張君以後就是張隆的人了.

這裡沒有鬧洞房的習俗,所以大家吃過午飯便各自帶了點剩菜就回去了,張文站在門口,看着一個又一個人從自己身邊擦身而過,不由又想起張君那天說的話.

張君說的,並不全錯.

儘管他一直不承認,但是心裡的某個角落,確實存在着一個人,他以爲他忘記了,就算提起那個人也能笑着帶過去。

但,想起後,心中也難免有鬱堵之情!

張涵……

張文摸着自己的胸口,頓時一股鈍痛的感覺傳來,喉管像是被掐住一樣酸澀不已,這個被他丟在一邊的名字,終究還是忘不了.

張君以爲他是因爲周初纔會變成那個樣子,雖然說錯了,但是卻沒有全錯.

他愛張涵,愛了十年.

當初張涵拒絕他的時候,他雖然失望,但是很快就調整過來,搬出了張涵和他未婚妻的房子,自己在同志酒吧旁邊租了一個套一的小房子,白天去公司上班,晚上去酒吧買醉.終於在第二週,把一個小酒保帶回了家.

他初嘗□□,自然是食髓知味,有了第一次,後面再多幾次也變得無所謂了,那時候的他真的以爲自己已經忘了張涵,所以更變本加厲,有時候還會帶兩個男孩回家.

直到張涵來看他,卻發現他和一個男孩□□着身體在牀上纏綿,

他想起來了,那時候張涵除了眼裡濃濃的失望,還有一絲痛心.

張文苦笑一聲,都是執念!

由於李陽的阿爸實在看不過去了,李木生也開始相親了。

李陽阿爸常想,明明他家少爺長得那麼俊,雖說分了家,但是家底還算豐厚,爲什麼就一直沒有成親呢?

如今他家少爺已經二十三了,旁的這般大的時候早就是幾個孩子的爹了,他卻還是孑然一身,怎麼能不操心呢.

李陽的阿爸是李木生束親的陪嫁小伺,因爲李木生束親身體緣故,李木生相當於是被他帶大的。

自從李木生的束親去了過後,他更是把李木生當親生兒子對待,以往李木生不想娶他也由着了,可如今都已經分家了,可不能在耽誤了.

李木生自然是十分敬重李陽的阿爸,也知道他是爲了自己好,就算是順了老人家的心意,也答應了。

李木生的第一個相親對象是壽安書院院長家的哥兒,李木生得知後,也欣然前往。

院長姓付,見到李木生時,就對這個文采出衆的年輕人有了好感,本來以爲一介商人定然俗氣,卻不想李木生卻是飽讀詩書,雖無功名,但卻比得書院的學生們好的不知多少.便有意思想結這門親事.

李木生對那公子倒沒什麼心思,卻和他父親閒聊了起來.那公子被晾在一邊兒,便賭氣走了,等李木生和付院長髮現的時候,早不知跑哪兒去了.

付院長抱歉的笑了笑:";小哥兒這是害羞了,倒是李賢侄不嫌棄,我那小兒也是聰慧,以後可常來走動,若是成了姻緣,也是好事.";

李木生愣了愣,方纔那哥兒他自然也見過,卻無半分非分,只怕是要辜負了院長好意了。

付院長也心知這事急不得,也不提自家哥兒,只讓李木生多到書院走走,李木生也應下了.

回到家後,李陽阿爸便問他進展如何,李木生笑了笑:";那院長雖是小地方的院長,卻見識不凡,今日與院長促膝而談,吾心甚歡.";

李陽阿爸皺眉,說:";我是問你那公子怎麼樣,你跟我提他老子作甚.";

李木生想了想:";方纔與院長說話,回神時已經不見那公子了,";

李陽的阿爸聽罷,恨鐵不成鋼的說:";你到底是去做什麼的啊.";

李木生還未說話,便聽到了李陽的聲音,李陽跑到兩人面前,急切的看着李木生,問:";少爺,你跟那書院的公子成了沒.";

李陽阿爸拍了一下李陽,氣道:";成什麼成,他只顧着跟人家爹談論書本,那公子都被他氣走了.";

李陽聽罷,舒了一口氣,直嘆:";那就好,那就好.";

李陽阿爸氣的不行,又錘了李陽兩下,說:";好什麼好!";

李陽替他阿爸順了一口氣,說:";方纔我讓慕哥兒幫我打探打探,這才知道,那書院的公子可不是個好相與的,是鎮上出了名的牙尖戶,這次怕是欺負少爺是外來的,所以才巴巴送上來呢.";

李陽的阿爸聽後,楞道:";怎麼說.";

李陽清了清嗓子,繼續道:";那公子今年快十八了還沒嫁出去,就是那張嘴太刻薄,早些年仗着貌美,所以求親的都被打發走了,更有甚者還被當場說是癩□□想吃天鵝肉,後來提親的人就少了,這不,都十八了還沒定親,";

李陽阿爸一聽,心裡一陣唏噓,又對李木生說:";你以後都不要去那書院了,免得惹些麻煩事.";

李木生雖然有些遺憾,但還是應允了.

作者有話要說:

☆、第十四章?再碰頭

春生萬物,生氣勃勃!

張隆婚禮後月餘,便是立春了。

昨夜下了一場雨,天氣也漸漸回暖,雖還有些冷,倒沒有深冬那麼冷的刺骨了.

張隆兩個現在新婚燕爾,成天都膩着,不過年後張隆再不捨,也得去劉木匠家做學徒了.

身邊圍繞着兩對夫夫,成天擱你面前秀恩愛。張文說不羨慕都是假的,他上輩子不缺人,但是真心相伴的又有誰呢?

現在他只想尋一份簡單的愛情,兩個人平平淡淡的相互扶持就好了.

彷彿是聽到了張文的心思,次日,李雲就拿出了一套新裁的衣裳,不同於平日穿的粗布厚麻,而是一套錦衣!

農家的孩子做的新衣大都是深色耐髒的,很少做這種公子才穿的衣服,張文的模樣隨了李雲,雖不漂亮,但勝在清秀,脫下平日裡麻布衣服,換上一身緞子的,看上去竟更加的靈動秀氣.

這個世界的男人到沒有上輩子看過的類似小說中說的那樣,抹胭脂的倒是有,但也沒有那麼娘,也不會和古代女人一樣穿裙子,挽各種髮髻.

這裡的哥兒和小子穿的其實差不了多少,鄉下的就更沒分別了,因爲要做農活,所以穿的都是短褐長褲,能看出區別的也就是髮型了,漢子們成年之後得束冠,就算是鄉下的,也會給自己做一個木冠,平時下田就摘了,只在頭頂立一個髻。

哥兒們也隨意,未成年之前要麼扎一個馬尾,要麼就在腦後用布包扎一個包包頭,跟古代的書童一樣,成年過後要配釵,嫁人之後就可以梳背頭或者直接束髮尾,就算再有錢的公子,一生之中頭上也只能配一個釵,不管買多少,頭上只能戴一個,只有從事皮肉生意的,纔不會限制頭上釵的數量.

少爺們穿的就是深衣,哥兒們的倒是花樣多些,不過大體都不會變,交領的裡衣和打褶的胯裙,外面罩着一件罩衫,長及膝蓋,兩側開衩,露出胯裙,倒也十分漂亮.

年前李雲給張文做了兩身衣裳,也是考慮着張文成了年就不會長個了,所以給做了兩件交領上衣,又做了一件青色的大袖衫和水藍色的罩衫,褲子就做了一條。

張文穿上後很滿意,青色的衣角上繡着一枝桃花,搭配起來煞是好看,李雲見他喜歡,也笑了.見張文還扎個馬尾,便拿來梳子給張文把頭髮梳理柔順,因爲張文還未成年,不能配釵,李雲就順手拿了一根白色的髮帶,把張文兩側的頭髮攏到腦後,繫了一個結,倒也好看.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起先張文也覺得頭髮長礙事想剪掉,但是剛和張君一說,張君就嚇得只問他是不是想不開,連着纏了他三天,他纔打消了這個念頭,如今張文的頭髮已經遮住屁股了.

花朝節是年初最重要的節日,所以大家都拿出了平日裡都不敢穿的衣服。

張隆也穿了深衣,倒是張大牛不習慣,還是穿着短褐,不過也是新的.

張君的衣服是成年的時候做的,張垚瞅着張君快嫁人了還沒有一身好衣裳,咬咬牙便給做了一套,應着張君的要求,做的是純白的罩衫,上衣倒是嫩嫩粉色,搭着青色的胯裙,比平日裡更多了一些文雅.

這些都是他們年紀小的哥兒束夫們的,像李雲這種年紀偏大的,顏色就沒有那麼鮮豔了,不過難得看到大家穿成這樣,心裡倒是很開心的.

花朝節他在前世都沒聽說過了,在這裡卻是比春節還要隆重的節日,這一天每個人都會盛裝打扮,拿出自己最美的衣服和首飾.

因爲在今天,不僅是祈求豐收和求子,更是單身少爺公子們唯一一次可以毫不避諱相互傳遞愛意的機會,其實就是個大型相親會,因爲鎮上所有單身的小子哥兒們都會來,所以也多了選擇的機會,一年也只有一次,花朝節總共才兩天,所以大家更加珍惜這個機會,把自己打扮的更加出衆.哪怕是清貧的人家,也會去租一套的.

壽安鎮雖然不大,卻也風景別緻,花朝節這天,李陽的阿爸,也就是七叔,也早早的把李木生和李陽打發起來,也好生打扮了一番.

七叔的打算簡單明瞭,那就是要在今天讓他們仔細看看,有沒有中意的哥兒.李木生二人也隨了老人家的意.

李木生雖沒有李陽英俊,卻比之多了一分坦然從容,七叔看着兩人,忍不住抹了抹眼角,這瞧着都還是孩子,卻不知何時都已經這般大了.

花朝節祭祀的地點是在壽安南邊的慕君山中的花神廟,離長樂村也近.

張文一行人到了的時候,已經聚集了許多人了,花神廟的四周種滿了桃樹和杏樹,這會兒桃花開得正好,杏花也接着尾巴,開着最後一波,老遠望過去,卻如世外桃源一般.

因着節日,四周賣吃食平安符的也多,賣的最好的卻是紅箋。

紅箋是由一種叫紅箋木做成的,因紅箋木剛伐下來的時候,木色是赤色的,曬乾過後便成了深粉色,因色若桃色,又稱姻緣木,桃花木.心有所屬的哥兒男子們,通常會將自己與對方的姓名刻在上面,再淋上一層紅箋脂,待幹了過後瞧不出上面寫了什麼,就可以將紅箋掛在桃樹上,等花朝節過後,花神使者就會將這些紅箋取下來,放到香爐裡焚燒。

花神就會從裡面抽一部分的人完成他們的心願.若是還未有屬意之人的哥兒男子,也可在上面刻上心願,再澆上紅箋脂.

李雲他們早就過了掛紅箋的年紀,也就沒去湊熱鬧,張君央着張隆買一個,張隆寵溺的摸了下張君的頭,買了兩個回來,給了張君和張文一人一個.

張君得了紅箋,便拉着張文到一旁找刻釘師傅,張文本來還擔心巴掌大的牌子,刻字上去不知會不會行不通,卻意外的發現紅箋木很軟,刻在上面一點也不費力氣,而且刻釘很尖,刻釘師傅也很專業,前面的哥兒說了一長串也刻了下來,張文知道有種民間絕技就是米上刻字,甚至能在上面刻出一篇文章,便也沒有那麼奇怪了.

思來想去,也不知道刻什麼好,輪到張君了,支支吾吾的說了一長串,卻都是口水話,刻釘師傅善意的笑了笑,打住張君,揚手一揮,不一會兒便刻好了.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張君看不懂,便問了師傅,師傅念給他聽,又解釋了一番,張君才紅着臉抱着紅箋跑開了.

張文見他羞紅着一張臉撲進了張隆的懷裡,也笑着搖搖頭,

";小哥兒,小哥兒!";張文轉過身,見刻釘師傅叫他,愣了愣,才知道輪到自己了,便對着刻釘師傅歉意道:";剛剛走神了.";

刻釘師傅瞭然的笑了笑,說:";沒事沒事,走神的又不光你一個,身後站着這麼俊朗的小子,不走神倒是說不過去了.";

張文一愣,轉身看過去,沒想到還是熟人,他身後的正是年前見過的男人李木生了,張文眼睛彎了彎,打趣道:";李少爺也來刻紅箋?";

李木生聽到有人喊他,低頭髮現是個眼熟的哥兒,略想了想,便憶起了年前那位哥兒,便對他行了個禮,有些赦然的說:“原來是張公子,方纔未認出,實在抱歉。”

張文搖頭表示不在意,又問:“方纔問李少爺,今日也來刻紅箋?”又往李木生旁邊張望了一下:“怎得是一個人?”

李木生頷首:“今日來這花朝節會,本是家中長輩期許,掛紅箋本就是節會習俗,偶爾爲之,也無妨,倒是讓張公子見笑了.”

張文挑眉,上次故意落他面子,又見面還能如此禮待,倒也是個性子好的,張文笑了笑,上次故意爲之,乃是欲擒故縱,這次需要表現大方一些,才能讓這男的另眼相看!

";李少爺說笑了,倒是上次匆忙走開有些失禮,希望你別介意.";張文抱歉的笑了笑:";李少爺應該年紀不輕了,爲何獨往?";

李木生黯然的搖搖頭:";在下還未婚配,今日也是來試試,看能否求得姻緣.";

張文愣了下,這李木生應該有二十了吧,怎麼還不娶親!

李木生見張文面露疑惑之色,就知他在想什麼,便道:";只是未曾遇到屬意之人罷了.";

張文了然:“是了,寧缺毋濫!”

李木生含笑點頭,氣氛十分的好。

刻釘師傅咳嗽兩聲:";小哥兒一會兒再說罷,先跟我說了你想刻什麼,時間還長着,刻完你們的,再慢慢說去吧.";

張文這才反應過來,他同李木生說話,把這師傅涼一半兒去了,略帶歉意的笑了笑,;";那麻煩師傅幫我刻了.";

刻釘師傅瞭然笑道:“無礙,公子刻什麼?”

張文半分躊躇,半分羞赧道:“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刻釘師傅一愣,展顏笑道:“沒想到公子還有這般文采,卻是心中有了心上人了。”說完還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李木生。

張文半掩雙目,又‘恰似’不經意的偷瞧了一眼李木生,‘碰巧’被李木生瞧見,然後躲開視線。

張文心中腹誹:勞資好歹也是閱人無數,你這木頭疙瘩還不是手到擒來!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李木生口中念念:“倒不知張公子也有此般文采。”

“……”爲什麼他知道這首詩!果然穿越小說都是騙人的!

李木生見他不言,又道:“張公子這般情深,定會如願以償的。”

張文聽到,驚喜的擡頭:“真的嗎!”然後飛快的瞄了一眼李木生,又低下了頭。

ωwш ☢Tтkд n ☢c○

蠢木頭,勞資這樣明顯,就不信你看不出來!

李木生複雜的看了張文一眼,張文越是羞怯,李木生偏過頭,張文咬牙!

正想說些什麼緩解一下氣氛,刻釘師傅就已經把紅箋刻好了,張文連忙去接,刻釘師傅又問李木生要刻什麼.

李木生把紅箋遞給刻釘師傅,說:";在下本意便是求緣,就刻‘願得一心人,白首不分離’罷";

張文詫異的看了李木生一眼,說:";李少爺竟然有如此想法?那些個……不都是希望夫侍成雙嗎?";

李木生對張文笑了笑,說:";若有真心,一人足矣。";

張文見他說的坦蕩,目色一暗:“是了,若無真心,再多又有何用。”轉眼又眉飛色揚道:";都說一回生二回熟,我們也算見過兩面了,算得上是熟人了,你也別叫我張公子了,我一個鄉下的哥兒,你叫着我反而彆扭,你直接叫我名字就好了,我也直接叫你名字吧,李少爺李少爺的太拗口了.";

李木生愣了下,說:";是我疏忽了,只是我平時素不愛與人交往,恐怕一時難以適應.";

張文擺擺手,說:";沒事,慢慢來就好了.";不知想到什麼,張文問李木生,說:";你不是商人嗎?不和人交流怎麼做生意.";

李木生聽罷無奈的笑道:";我本意一襲青衫歸隱田園便好,但生在商人家裡,也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淪爲世故圓滑之流了.";

張文也懂,有錢人嚮往平淡,生活平平的人嚮往財富和權利,便拍了拍李木生的手,說:";你也蠻辛苦的,要是不嫌棄,你可以把我當朋友,雖然我挺不靠譜的,關鍵時候還是不會掉鏈子的.";

李木生疑惑的看了眼張文,說:";掉鏈子是何意";

張文在心中罵了句";臥槽";,假意咳嗽兩聲,說:";就是不會扯後腿的意思,我在這裡也沒多少朋友,唯一一個最近剛和我兄長成親,最近怕是都不會有多餘的心思放在我這兒.";

這時李木生的紅箋也刻好了,他接過紅箋,回過頭對張文說:";既是這樣,我們也算同病相憐,張公……嗯,你既然不嫌棄,李某便交你這個朋友罷.";

張文心中舒了一口氣,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滾牀鋪

第26節 第26節 第11節 第22節 第10節 第9節 第28節 第8節 第19節 第10節 第24節 第19節 第11節 第23節 第15節 第24節 第21節 第26節 第10節 第1節 第5節 第16節 第7節 第24節 第8節 第18節 第2節 第11節 第9節 第7節 第20節 第3節 第12節 第2節 第7節 第17節 第2節 第9節 第19節 第13節 第30節 第1節 第1節 第12節 第24節 第14節 第1節 第28節 第20節 第3節 第21節 第3節 第24節 第15節 第24節 第9節 第6節 第17節 第19節 第15節 第2節 第2節 第22節 第27節 第10節 第19節 第3節 第11節 第16節 第30節 第20節 第29節 第22節 第14節 第16節 第14節 第13節 第24節 第23節 第5節 第29節 第6節 第10節 第23節 第3節 第8節 第18節 第8節 第27節 第27節 第1節 第21節 第23節 第5節 第4節 第10節 第14節 第18節
第26節 第26節 第11節 第22節 第10節 第9節 第28節 第8節 第19節 第10節 第24節 第19節 第11節 第23節 第15節 第24節 第21節 第26節 第10節 第1節 第5節 第16節 第7節 第24節 第8節 第18節 第2節 第11節 第9節 第7節 第20節 第3節 第12節 第2節 第7節 第17節 第2節 第9節 第19節 第13節 第30節 第1節 第1節 第12節 第24節 第14節 第1節 第28節 第20節 第3節 第21節 第3節 第24節 第15節 第24節 第9節 第6節 第17節 第19節 第15節 第2節 第2節 第22節 第27節 第10節 第19節 第3節 第11節 第16節 第30節 第20節 第29節 第22節 第14節 第16節 第14節 第13節 第24節 第23節 第5節 第29節 第6節 第10節 第23節 第3節 第8節 第18節 第8節 第27節 第27節 第1節 第21節 第23節 第5節 第4節 第10節 第14節 第18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