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眼處正前方竟然出現了一座光禿禿的山包,山包上面斜七豎八全,大小不一的全是是蒙古包似的土堆。。。
我心裡一驚:這不是一座墳山嗎?這種地方怎麼會有墳山?而且,要想繼續往前走,就必須的翻過這座墳山。
我從山頭上跑了下來把看到的情形告訴給大家。
就在前天,胖子由於在墳頭上撒尿,有過“鬼上身”的經歷,一聽到要翻過前面那座墳山嚇得直髮抖,“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這話倒是一點也不假。
這兩天所發生的“怪事”,讓孫思邈三人也有些“坎坷不安”,聽到要翻越那座墳山他三人也顯得有些躊躇,
不過李徵倒是表現的一副無所謂的樣子,露出了不屑的眼神。他手一揮示意我們繼續趕路,只是這次改由他“打頭陣”了,我可不敢再帶路,因此一行人在他的帶領下朝墳山走去。
眼前這座墳山並不大,甚至連雜草也很少,光禿禿的本身就像一個巨大的墳墓,和兩旁的其它的山相比它要略顯稍高。我們沿着一條小徑開始往上爬,山腳下的墳堆不多,但隨着往上走,墳堆也開始變的越來越多。讓我們不解的是越是往上走,我們竟然越感到“涼爽”。
這讓我吃驚不少,由於我家後山不遠處便是一座墳山,聽說那裡曾經打過仗,時不時能撿到幾顆子彈。
所以小時候我和一些玩的好的小夥伴經常上去玩,那時候的我們也不害怕,甚至經常偷吃大人們掃墓時留下的祭品。不過,當時也是四月份。
站在墳山上給人的感覺是:除了熱還是熱,一方面是因爲大多數的墳山都是光禿禿,植被少太陽一照,就沒東西遮擋,導致地表溫度較高。
第二是因爲,一般的墳山地勢都比較高,這跟民間風水學的好高騖遠有關民間老百姓認爲。
把死去的親人葬的越高,那他就看的越遠,不管自己走到那裡,死去的親人都看得到,從而“保佑”到自己。
可眼下我們站在這座墳山上不但感覺不到熱,反而有些陰涼,要說沒太陽還好說一點,可天上的太陽雖不是正午。
但陽光還算充足,我們在山腳下的時候還出了一身汗,怎麼一上到這裡,忽然變得涼爽起來了?
我覺得奇怪,難道是我錯覺?
正想問問李徵,哪想孫思邈先開口了,他問小六道:“老弟,你說這荒山野嶺的,前不着村後不這道人影都沒有一個,哪兒來的這麼多墳堆啊!難不成誰吃飽飯沒事做,把個親人埋到這裡來?”
“嗯!確實有些古怪。”小六撿起一塊碎掉的墓碑,沉吟道:“不過這些墳堆已經有些年頭了,說不定那時候這裡居住着人也不一定”。
“有些年頭了?”胖子興奮道:“老哥,按你所說,這些墳堆有些歷史了,那是不是代表這下面埋着很多寶貝”呢!我們要不要。”說着做了個挖的手勢。
我捅了捅胖子,罵道:“你個豬頭,你看這些墳堆亂七八糟的,連塊像樣的墓碑都沒有,肯定是窮苦人家的墳墓,哪會有什麼寶貝,我們可不能做刨人家祖墳,這樣缺德的事啊!”
我這話一說完,立馬後悔了,我們此次不就是去刨西湘王的墓嗎?
我這樣說不是自己罵自己?但轉念一想,這些墳堆埋的既然都是“窮苦老百姓”,我們自然不能“刨”。
可西湘王就不一樣了,他是個王,自古十王九壞,想必他也好不到哪兒去,我們去刨他的墳。
那是在替被他“魚肉“過的窮苦老百姓“出氣”,這是廣大老百姓的“意願”,跟“缺德”掛不上邊。
這樣一想,我心裡舒服了不少,同時爲自己的“聰明”感到也暗暗得意。
李徵擡頭看了看天,又看了看周圍,接着取出一張羅盤,緊鎖着眉頭看了一會兒,然後放進包裡,對我們說道:“這座墳山“陰氣”太重,不能久留,我們快些離開”。
李徵這話算是說到我們心坎上去了,同時也證明了我不是錯覺,其他人也顯然發現了這點,這裡陰森森的我們巴不得快點離開。此時我們還處在半山腰上。
要上到山並且下到山下,還需要個幾分鐘,但由於我們急着離開,所以走的很快。一行人急匆匆的跟在李徵後面朝山下走去。
說來也怪,這座墳山雖是光禿禿的,但左右兩邊的山腳下卻是一片片“綠蔭叢叢”“枝繁葉茂”的大森林,一望無際,目光所及甚至能看到三人合抱的大槐樹。沅陵和貴州交界處是十萬大山,看來並非浪得虛名。
我邊走邊看着山腳下的這片森林出神,心裡正在爲如何找到西相王王陵而犯愁時,這時,走在我旁邊的林世美忽然“啊”地大叫了一聲。
被林世美這麼一叫,衆人都嚇了一跳,轉過身正想問發生什麼事了,只見林世美雙眼瞪直,一聲不吭地朝右前方走去,在一座墳堆旁蹲下,雙手在墳堆邊上不停地刨着什麼。
衆人皆是一驚,龍夏喊了他兩聲,卻不見他回答。
“難道被上身了?”
有了胖子的經歷,看到林世美這怪異的舉動,再聯想到我們現在的環境,我第一時間想到了他是不是也被“鬼上身”了,但他現在的樣子似乎和上次的胖子又有所不同。
衆人將目光投向李徵,在“這方面”他是“專家”,想問問他這是怎麼了,但李徵卻不見有什麼反應,只是雙眼盯着林世美的手。
龍夏看着着急,身子前傾,正要向林世美走過去,這時林世美卻忽然從地上跳了起來,背對着我們“嘿嘿”直笑。
衆人嚇的再次後退,紛紛躲到李徵身後。
我伸出頭觀望,發現林世美正慢慢轉過身,他手裡拿着一個破舊的有些發黃的圓圓的東西,一眼看去竟然有點像是一個“骷髏頭”
龍夏閉着眼睛喊道:“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