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

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

三天後,丘玄清帶着查閱的結果匆匆趕到了奉天殿,他的臉上帶着幾分凝重。

朱元璋此時端坐在龍椅上,有些心不在焉地批閱着堆積如山的奏章,顯然這幾天他的心情是異常沉重的,以至於工作效率都有些降低了。

其實,自從從朱雄英口中得知了“小冰河期”的存在,朱元璋就一直感到一種壓抑不安的情緒,甚至有些吃不香睡不好,這種如負重山的心理情況,已經有足足十多年沒在他身上出現了,上次還是面對陳友諒的東征。

無怪乎朱元璋感到這麼大的壓力,實在是這個事情看起來似乎已經超過了“人力”能夠解決的範疇,哪怕是他這位人間至尊,也無法去對這件事情施加影響。

現在,丘玄清查閱的結果即將揭曉,朱元璋不知道大明是否能夠承受住這份上蒼的安排。

丘玄清的臉上滿是嚴肅,詳細地彙報着查閱到的結果。

而再過一陣子,一家人馬上就要被活活燒死!

而丘玄清的話還沒完。

這世界上從來就沒有什麼感同身受,除非針真的刺到了自己的身上。

而這個道理,親身經歷了元末亂世的朱元璋,都非常清楚.連續天災導致糧食減產,百姓吃不飽肚子那就只能起來造反,而都起來造反就會產生全國範圍內的羣雄割據,然後就是或短暫或漫長的統一戰爭。 這個過程無論是短暫還是漫長,都必然會導致人口大量減少,從而讓人口總量被動適應了糧食產量,這是非常非常殘酷的事情,殘酷到朱元璋的全家,都這麼“被動適應”沒了。

“東漢末年人口六千萬,即便有隱戶,西晉一統時也僅剩不到一千萬;唐朝末年人口同樣是六千萬,至北宋初年只剩兩千萬。”

“那可有應對之法?”朱元璋問道。

無論他如何努力,似乎都拗不過上蒼早已安排好的命運。

這就彷彿,一家人正在熟睡,而屋內蠟燭倒下,已經悄然點起了火苗,卻根本無人察覺。

“唐末史料此類記載更多,諸如‘大雪盈尺’、‘江河皆冰’、‘水旱相仍’等等記載簡直不勝枚舉,五代十國史料較爲零散,但各勢力之間的記載,依然能證明災荒不斷,直到北宋初年,還有‘水旱交迫’、‘寒暑不節’的記載。”

所以,苦出身的朱元璋深知對於底層百姓來說,不遭受連續的天災到底有多重要,他也因此對於這種註定發生的天下大亂,感到無比的恐懼。

實際上,丘玄清還沒有說西晉以後五胡亂華的事情,那時候,北方漢人被胡人當做兩腳羊,最後北方漢人只剩下了四百萬,幾乎要滅絕。

但朱元璋不一樣,他身上樸素的封建大家長觀念,讓他恨不得把大明以後幾百年的事情都安排好,這從他對大明的種種制度設計完全可以看出來。

而朱元璋,就是這個被親身刺痛過的人。

“陛下,根據史書記載還可以得出結論,每次小冰河期,都會因爲糧食減產,而伴隨着嚴重的戰亂與人口損失。”

再加上朱元璋是大明的創立者,怎麼可能對於註定會滅亡大明的事情視若無睹,繼而得過且過呢?

如果他能,他就不是朱元璋了。

而“小冰河期”這個突如其來的神秘天機消息,毫無疑問地將他的美好願景打的粉碎。

朱元璋端坐在龍椅上,他一生歷經風雨,從貧苦的放牛娃到如今的開國帝王,什麼樣的困境沒有經歷過?但這一次,他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無力。

丘玄清看出了朱元璋的焦慮,他提議道:“陛下,解鈴還須繫鈴人,不如等下次陰陽炁海開啓,再問問聖孫殿下有何對策。”

如果是其他沒有責任心的皇帝,多半就是抱着“我死以後,哪管洪水滔天”的想法得過且過了。

“但漢末魏晉時期,記載就足夠確鑿了,東漢末年出現了‘十年九不登之谷’的嚴重旱災,三國時期更是水旱災害記載頻繁,西晉時期關於‘大水、大旱、大風、大雪’的災害記載層出不窮。”

朱元璋很清楚地知道,現在最重要的是找到應對小冰河期的方法,否則他這一代人或者後面幾代人還能坐穩江山,再往後就不一定了。

“殷商末年到西周初年,史書上確有隻言片語記載這一時期氣候寒冷、河流湖泊萎縮,出現了水、旱、蝗等災害,再加上商朝對外征戰不休,對內盤剝平民,最終被周朝取代,不過這一時期史料較少,即便把所有書籍都翻遍了,還是不能完全確定。”

登基這些年來,朱元璋輕徭薄賦,除了消滅北元殘餘勢力以外,幾乎不發動任何不必要的戰爭,對周圍小國相當友善,這一切都是爲了構建一個他心中穩定的大農村社會。

小冰河期,這個陌生的詞彙,如今就像是一把懸在大明頭頂的利劍一樣。

“至於從元初至今一百年間發生了水災92次、旱災86次、雹災69次、蝗災61次、地震52次、風災42次、霜雪28次、瘟疫20次,災害次數遠超其他時期。”

“因此,聖孫所言,恐怕確實屬實。”

“而從秦漢到宋末,除了漢末魏晉和唐末五代兩個時期以外,關於災害記載的頻率確實較少,或者說,與這兩個時期完全無法相比。”

丘玄清的聲音有些低沉,他的話語讓朱元璋的心猛地一沉。

而除了大孫,竟然根本無人察覺!

“小冰河期”不再是一個與他無關的陌生詞彙,現狀恰恰相反,這個可怕的災難已經悄無聲息地,降臨到了他所開創的王朝上。

丘玄清沉默了片刻,然後緩緩地說道:“陛下,小冰河期乃是天災,非人力所能抗拒。”

但朱元璋並不是事事依賴別人的人,哪怕如今小冰河期的消息被證實了,他也不可能完全指望朱雄英,自己這邊總歸是要做出努力的。

朱元璋想了想,對身邊的宦官吩咐道:“馬上去召集太子和幾位國公來奉天殿議事!”

顯然,朱元璋還沒體會到什麼是“真香定律”.

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192章 父與子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174章 應天府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36章 告白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174章 應天府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161章 朱允熥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
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192章 父與子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174章 應天府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36章 告白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174章 應天府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161章 朱允熥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