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

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

很快,見到了朱雄英一面的那些從外地遷徙而來的富戶和京城的商業巨擘們,都徹底放下了心,在四海商會的帶頭下,如同盤旋已久的候鳥般紛紛落腳於莫愁湖畔新興的塌坊市場。

實際上,對於大明的商人們來說,長久以來他們面臨的問題並不是資金,而是政策和信心的嚴重不足。

大明是以“重農抑商”爲國策的國家,商業在洪武朝是備受鄙夷的賤業,無論你賺了多少錢,擁有多少財富,在制度上都會受到種種鄙視,甚至連穿錦繡衣服都是犯法的.所謂“富貴不還鄉便如錦衣夜行”都算是好的了,在大明,商人敢晚上偷偷穿着錦繡衣服出去溜達,那被人逮到了就是潑天大禍。

當然,在自己家穿沒人舉報的話,那倒是沒什麼。

而大明的商人們,雖然賺取了很多財富,但此時的大明,是極度缺乏穩定的投資渠道的,他們這些錢除了埋到地裡,根本沒什麼擴大投資的手段,因爲各行各業,基本都已經被佔據了,這裡面還有複雜的人脈交織和利益關係在其中,到處都有權貴們的影子,想要跨行業做事,可以說是難如登天。

正因如此,當朱雄英代表着朝廷對商業的政策放開了一個小口子的時候,商人們開始有了信心,莫愁湖畔的湖景別墅纔會被瘋搶,新建的塌坊市場纔會有這麼多的資金大舉涌入。

這個市場正如朱雄英所構想的那樣,已然演變成了一個自由貿易的天地,在這裡,商人們可以自由地洽談交易,而官府的角色僅限於維持市場的秩序和合理地收取稅款。

隨着商賈雲集,莫愁湖市場的繁華日漸顯現,從長江上游的川蜀、中游的荊襄,乃至江北的兩淮、江南的浙閩等地轉運來的貨物,紛紛匯聚於此,隨後經過商人們的交易,又從這裡流轉到大明的其他地域。

實際上莫愁湖的塌坊市場,不僅爲商賈提供了一個交易的場所,更爲京城的百姓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與實惠,這地方的地理位置太好了,不僅處在秦淮河的下游水運極其便利馬上就可以匯入長江,還處在京城內外城之間的交匯點,城裡的居民和京郊的百姓,都可以來此地進行交易。

這一日,陽光明媚,一輛不起眼的馬車悄悄行駛在莫愁湖市場繁華的街道上。

車窗簾微微掀起,露出幾張好奇的臉龐——正是洪武大帝朱元璋、太子朱標、潭王朱梓、魯王朱檀以及朱雄英,他們此行,正是爲了親眼見一見這處由朱雄英親手打造的市場。

此時莫愁湖畔的巨型市場經過了幾個月的建設,已經跟當初潭王和魯王來的時候,完全不一樣了,可以說是徹底地改頭換面。

馬車緩緩行進,用青石板新鋪的街道兩旁,店鋪林立.茶莊、銀店、草藥鋪子,各種商品應有盡有,令人眼花繚亂,而一些攤主家的孩子們也在街道上歡快地奔跑嬉戲,各種叫賣聲、吆喝聲此起彼伏,構成了一幅生機勃勃的畫面。

朱梓等人透過車窗,看着外面熙熙攘攘的人羣和琳琅滿目的商品,眼眸中不禁露出了驚歎的神色。

朱標沉吟道:“聽應天府尹高守禮的奏疏說,現在每個月都能收上來數萬貫的商稅。” 朱雄英點點頭回答道:“不錯,商稅還是3.3%來收,然後其他的條稅、門稅、關稅、落地稅,都合併了進去,總共只需要繳納5%的稅收即可,佔市籍的費用另算。”

嗯,這裡要說的是,大明的商稅比例雖然是三十稅一,也就是約等於3.3%,但除了商稅,商人們在實際交易過程中,還要繳納包括朱雄英所說的幾種稅,以及車馬稅、倉儲稅,個別行業還要繳納魚稅、醋稅等等專類稅種。

因此,莫愁湖市場弄得這種類似於簡化版一條鞭商稅,對於商人們來說是極大便捷了他們的交易,減少了各種有形和無形的成本,只需要交5%的塌坊稅,就沒有其他名目繁多的雜稅的,也不用向官吏差役或是青皮無賴們額外交錢或是被敲詐。

不過“佔市籍”的費用還是要交的,這東西類似於工商註冊,是必須要繳納的費用,只要是有固定交易場所的商鋪,都必須到當地的官府進行市籍登記,官府的調查人員會對鋪店從事的產業、人丁和經營狀況加以登記,編成三等九則,以此作爲控制鋪戶的手段和徵調科斂的根據,然後官府按照這個登記信息每隔一段時間到店鋪校勘一次市斛、鬥、秤、尺這些器具,確保沒有“注水秤”,然後還要登記物價。

而如果沒有“佔市籍”,就屬於違法經營的遊民了,以前的莫愁湖鬼市,那商販基本都是這種性質的,這種違法經營確實能少交一筆錢,但一旦官府突擊檢查,被逮到了後果就很嚴重,因爲按照大明的制度“若有不務耕種,專事末作,不入市籍,不服管教者,是爲遊民,逮捕之,發邊遠充軍,亦或打殺了事”.嗯,好點的下場是流放充軍,差點的下場是直接被打板子打死了。

“也就是說,這莫愁湖市場,每個月都有一百多萬貫的交易額?”

這時候潭王朱梓反應了過來,因爲只有達到百萬之巨的交易額,按5%比例收的塌坊稅纔能有數萬貫以上。

“不錯,不過這裡面還包括了佔市籍的費用,但基本上現在已經穩定在八十萬到一百萬貫的交易額了。”

雖然交易額其實就是市場的流水,看起來很嚇人但實際上不能代表什麼,就像現代世界很多平臺的流水動輒上百億,實際淨利潤卻一個億都不到一樣。

可這個數字還是讓朱標等人感到了一絲震撼.要知道,大明一年的稅收“也就”八百多萬貫,按照這麼算,莫愁湖市場一年的交易總額,都超過了大明的財政收入了。

當然,這麼算顯然是不對的,這裡作爲整個東南最大的新興市場,相當於給大明沉寂許久的商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有這種體量纔是正常的,畢竟很多商品要麼數量大,要麼價格昂貴,光是買賣的流水,肯定看起來嚇人,但實際上算上各種成本,利潤卻遠遠比不得流水這麼可觀。

可能絕大部分商人遠道而來,能賺取的利潤都是不到10%的,所以5%的塌坊稅已經是朱雄英調查後權衡過的結果了,假設稅收比例再高兩個百分點,那麼整體的交易額可不會僅僅只降低一點,而是會呈現斷崖式的下跌。

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248章 頓兵於雄關之下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89章 曹國公府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248章 頓兵於雄關之下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78章 下下籤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246章 聯軍內訌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36章 告白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31章 神器降臨!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239章 李戰神問對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130章 藍玉案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軍團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250章 雞翎關破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
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248章 頓兵於雄關之下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89章 曹國公府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248章 頓兵於雄關之下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78章 下下籤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246章 聯軍內訌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36章 告白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31章 神器降臨!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239章 李戰神問對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130章 藍玉案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軍團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250章 雞翎關破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