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

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

翌日,週五。

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爲寒冷的冬日增添了幾分暖意。

朱雄英心情格外舒暢,他終於考下了駕照,此刻正載着沐錦月駛向城市的另一端,那邊要舉行一場冬季拍賣會,這場拍賣會的規格很高,有不少清代的珍品古董上拍,因此備受矚目。

車內,兩人都頗爲期待,尤其是朱雄英,資金充足到終於交得起保證金的他,手中持有的《快雪時晴帖》也即將在這場拍賣會上尋找新的主人。

拍賣會的場地選在了城市的一處古典風格的建築內,雖然建築是西式風格,高聳的拱形門廊上雕刻着精緻的圖案,但與周圍的環境並不違和。

檢驗了邀請函,兩人走進建築內部,會場內部佈置得既典雅又考究,柔和的燈光映照着各式古董,散發出“一看就很貴”的光澤。

參與拍賣會的人顯然來自四面八方,或者說,這次拍賣會作爲今年重量級的拍賣會,不光是省內,整個南方對此有興趣的富豪們,都派人過來了。

所謂“鳥槍”,又稱鳥銃、鳥嘴銃,是明清兩代對火繩槍和燧發槍的統稱,最早由戚繼光《練兵實紀雜記》命名,即“飛鳥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

明朝這時候應該還在用漏壺報時吧?拿下!

包廂的門被一位穿着制服的侍者推開,一股淡雅的香氣迎面撲來,讓人頓感心曠神怡,而包廂內部的裝飾風格跟整座建築的風格也很統一,牆上掛着油畫,與周圍的木質裝飾相得益彰,柔軟的地毯上擺放着舒適的沙發,中間是一張大理石的茶几,上面擺放着幾盤點心。

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將《快雪時晴帖》展示在拍賣臺上,那古樸的紙張在燈光下呈現出淡淡的黃色,彷彿訴說着它歷經的歲月,筆觸流暢而有力,雖然只有四行二十八個字,但每一個字都顯得那麼生動,彷彿能夠感受到書法家在揮毫時的韻味,儘管被認定爲是仿作,但其神形兼備的書法依舊令人爲之讚歎。

當拍賣師宣佈第一件拍品爲《快雪時晴帖》時,會場內頓時涌起了一陣騷動,而每個人手裡的平板電腦,也顯示出了這副《快雪時晴帖》的詳細資料。

既可以用於天文觀測,又可以來當望遠鏡,拿下!

“嵌料石六角星式表,星體爲大理石質,正面邊沿鑲有相間排列的白、綠兩色料石,中央鑲嵌白琺琅圓形錶盤,錶盤周圍有六條放射線,19世紀法國製造,直徑17cm,厚5.5cm,表背面有折迭的支架及掛鉤,既可支撐置於桌上又可懸掛。”

“銀質天文望遠鏡,鏡身爲銀質,筒身嵌燒藍琺琅爲底,上嵌銀圓形、橢圓形花草紋及孔雀尾羽紋,19世紀英國倫敦製造,長160cm,筒徑12cm,物鏡徑9.5cm,目鏡徑4cm,目鏡孔徑1cm。

——馬戛爾尼使團進貢自來火鳥槍同款走私品。

經過多位權威鑑定師聯合鑑定,這件問世的書法作品雖非原作,沒有洪武朝以後的題跋和印章,但作爲明代的高仿之作,其藝術價值與歷史意義同樣不可小覷。

“赫爾曼拍賣會每年都拍這種古董槍,這些古董槍早已無法發射,修也不可能修得好,只能當做收藏品,所以不禁止,但是如果時間再近一些,到了清朝末期的近代古董槍械,就不能上拍了。”

上次上拍賣會的王羲之作品,還是四年前拍出的《平安帖》,當時是3.08億元的價格,打破了書法作品的最高成交記錄,這副《快雪時晴帖》的明初仿品肯定到不了這個價格,但也絕對是開局王炸了。

競拍價開始飛速攀升,兩千一百萬、兩千五百萬、三千三百萬

最終,這幅《快雪時晴帖》以五千萬的最高價成交!

朱雄英點了點頭,也不客氣,這玩意雖然對於現代來說落後無比,但燧發槍比起明朝時期的火繩火銃來說,那可是真正有代差的熱武器了,拍下來送給爺爺防身也好。

而除了代拍的,也有不少正主親自前來,他們或低聲交談,或仔細端詳着展臺上的拍品,這些古董愛好者、收藏家們,雖然看起來大多數外表平平無奇,甚至跟巷子裡那些左手倆核桃右手仨手串的老大爺相比,更不像是對古董感興趣的人,不過既然能來到這裡,對古董的鑑賞能力和財力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拍賣師開始詳細介紹這件作品的背景與特點,他的聲音在會場內迴盪,伴隨着此起彼伏的喊價,氣氛逐漸升溫。

朱雄英對飾品、書畫並不感興趣,他感興趣的是拍賣會上的那些金屬機械結構的古董。 因爲書籍和筆記是由密度較小的紙張構成的,不需要太多年頭就可以通過回溯輕鬆地穿越時空蟲洞,但諸如密度其實不算大的無線電臺,就必須要老古董了。

畢竟,爺爺送來的一幅《快雪時晴帖》,就已經拍了五千萬,錢多的根本花不完,花一部分反饋給爺爺也是應該的。

此外,在鏡筒靠近目鏡的左上方還附設一架小型望遠鏡,長25cm,鏡頭內附有十字絲,觀測目標時呈倒像,用於天文觀測,稱爲尋星鏡。”

朱雄英和沐錦月穿過拍賣會熙熙攘攘的大廳,沿着一條鋪着華麗地毯的走廊,來到了爲他們準備的貴賓包廂。

因此,想要把密度更大的金屬物品送到時空蟲洞的另一頭,肯定還得是這些古董,尤其是清朝中後期的古董。

窗外的拍賣會現場逐漸熱鬧起來,很快,拍賣會就開始了。

朱雄英和沐錦月落座後,侍者恭敬地爲他們送上了咖啡而後離開。

朱雄英問沐錦月道:“燧發槍雖然原始,但也是槍械吧?這東西能拍賣嗎?”

實際上,這件英國使團送的燧發槍,乾隆皇帝只試射過幾次後就束之高閣了,除了當時清朝技術水平不太行,燧發槍的結構遠比火繩槍複雜、精細,難以製造這種客觀因素以外,最重要的主觀因素就是清朝害怕火器的進步和普及,會極大增加統治成本。

競拍者們紛紛舉牌,他們的眼神開始逐漸熱切了起來,包廂內朱雄英的心跳也不由自主地加快了速度,他期待着《快雪時晴帖》能夠拍出一個好價錢。

畢竟,對於書法古董而言,很多所謂的“真品”,根本就不是歷史上的真品,絕大多數唐宋時期的仿品,傳到了現在,都是當做真品來拍的。

在間歇性的買買買中,拍賣會很快就要結束了,而最後一件讓朱雄英感興趣也頗感意外的藏品,終於出現。

這些東西或許跟現代相比技術還不夠先進,但給科學技術非常落後的明朝用肯定足夠了。

這支槍原本應該是清乾隆五十八年英國使者馬戛爾尼率團來華時進獻給乾隆皇帝的禮物,只不過,燧發槍不止一支,使團成員中也顯然有人幹了走私的勾當,因此流落民間,最終被當做古董上拍。

而這支十八世紀由英國製造的燧發槍,長一米六,槍通體金碧輝煌,槍管鐵質嵌在木槽內,下爲木託,槍管下部附通條一根,扳機上嵌一木質軍人半身像,其帽釘、腰帶、扣袢均以黃金裝飾。

“原來如此。”

而跟常規拍賣會裡貴重物品要壓軸甚至最後上拍不同,這次拍賣會一開場就是王炸,直接將整場的氣氛點燃了起來。

當拍賣師落下拍賣槌的那一刻,會場內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是對這件作品價值的認可。

其消色差物鏡由2塊玻璃透鏡組合而成,凸透鏡在前,凹透鏡在後,一塊爲普通玻璃的凸透鏡,中心厚,周邊薄,邊緣厚0.4cm,磨製考究,鏡身透亮;另一塊爲火石玻璃的凹透鏡,一面平,一面凹,邊緣厚1cm,鏡色微黃。

說實話,其實朱雄英也不知道這到底是不是王羲之真跡,但不管怎樣,此時他的腦海裡都冒出了“恭喜王羲之在王羲之書法模仿大賽中榮獲第二名”的畫外音。

而賣掉了《快雪時晴帖》以後,朱雄英也終於開始底氣充足地掃貨了。

很快,朱雄英就拿下了包括望遠鏡、鐘錶、燧發槍在內的幾件古董,等到拍賣會結束以後,把這些古董小心翼翼地放到了車上,朱雄英準備直接回到海島,等待下一次時空蟲洞開啓。

而他並沒有等待多久,很快,在這周的週日,時空蟲洞時隔數週就再次開啓了。

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67章 徐達背疽!第31章 神器降臨!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245章 兩線戰略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174章 應天府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189章 曹國公府第36章 告白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59章 上架感言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67章 徐達背疽!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239章 李戰神問對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240章 雲南邊患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247章 局勢突變,大潰敗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248章 頓兵於雄關之下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244章 馬上啓航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240章 雲南邊患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30章 朱棣的求證
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61章 黑麥與木薯,神種降臨!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67章 徐達背疽!第31章 神器降臨!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245章 兩線戰略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174章 應天府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189章 曹國公府第36章 告白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59章 上架感言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67章 徐達背疽!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239章 李戰神問對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240章 雲南邊患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247章 局勢突變,大潰敗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248章 頓兵於雄關之下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244章 馬上啓航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240章 雲南邊患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30章 朱棣的求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