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主僕矛盾

隨後,朱雄英又把最近散收的六臺古董無線電臺和手搖發電機給送了過去,他手頭剩下的錢不多,所以只能收這些了,至於更多的貨,必須要等他把書畫全部在拍賣會正會上出售換成錢以後,才能再去收。

看着這些新送到的無線電臺,已經體會過這種高效通訊便捷性的朱元璋自然喜不自勝。

送完古董無線電臺,朱雄英這纔想起來還有兩件事情,他打開手機備忘錄說道。

“爺爺,上次你的兩個困擾,我找老師問了,第一個是相權的事情.”

——————

大明,鐘山。

朱元璋和身邊稍遠處的殿閣大學士,如王景、董倫等人,正在凝神傾聽從陰陽炁海中傳出的話語。

“大明正是因爲經濟上需要依賴農業,繼而仰賴這些地主士紳,所以才永遠無法抑制相權所代表的文官集團?”

朱元璋喃喃自語,揹着手來回踱步着。

這個道理,他並不是不懂,但問題是,在朱元璋給大明規劃的藍圖裡,大明就是要建成一個大農村社會,朱元璋的願景就是所謂的“古者聖王在上,田裡相距,雞犬相聞,人至老死不相往來,蓋自足也”。

也就是說,越是小農經濟,越是自給自足,就越符合朱元璋的設想,爲此,他甚至下令把影響農業用水、利於發展手工業的水力大紡車都給拆毀了。

朱元璋蠢嗎?他當然不蠢,之所以這樣做,之所以要致力於建立大農村社會是有原因的。

其一是出身農民的“朱重八”深知對於所有經歷過元末戰亂的人來說,平平安安能吃飽肚子就是最大的福分,其他都排在後面,再加上戰爭摧毀了社會經濟秩序,他只有重視農業,以農業爲第一優先級,才能讓大明帝國這個農業國在短短十幾年內重新恢復秩序,並且走向繁榮,因爲農業能產出糧食,糧食會帶來穩定,而手工業產出再多的布匹也不能用來當飯吃。

其二是對於以皇帝身份統御天下的“朱元璋”來說,他需要的是一個低風險且穩定的統治秩序,低風險就意味着需要少嘗試新事物,因爲大明立國的家底子不算厚,折騰不起,所以,朱元璋選擇了能夠借鑑歷史經驗的宋朝,也就是君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思路。

在這個思路下,君王不需要直接面對農民,其實形成了君王-士大夫-農民這種上尖下厚的穩定金字塔結構,而士大夫-農民這個逐漸收腰的環節,是跟登山一樣,可以進行階層跨越和流動的,也就是通過科舉制,農家子也可以晉升到士大夫階層,所謂“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便是這個道理了,而在大明,這些人不叫士大夫,通常被叫做士紳。

這種模式的好處顯而易見,通過農民和士紳之間的內卷,皇帝可以穩坐皇位,高高在上地俯瞰他們,而不會被威脅,但同樣也有弊端,那就是在這種統治秩序裡,由於士紳都是從農民晉升而來的,而且士紳本身就是地主,掌握着土地生產資料,並且擁有大量的佃農,所以也就在實際上控制了大明的經濟基礎。

士紳控制了經濟,爲了自身利益的擴張,就會進行土地兼併造成人地矛盾,並且致力於少繳稅甚至不繳稅,而由於文官都是出身士紳,哪怕出身農民,也會很快成爲新的士紳,所以所有皇帝都會面臨朱元璋的困境——文官貪墨耍滑,他殺了一批又一批,但永遠都殺不完,而且前赴後繼無所畏懼。

這也就意味着,在傳統思路下,相權永遠無法消失,除非朱元璋把大明的統治秩序徹底推翻重來,這可能嗎?要是真這麼幹了,大明馬上就要烽煙四起,畢竟,這相當於得罪了全天下的地主,而朱元璋本身,其實就是最大的地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嘛。

所以,推翻現有的統治秩序,就是推翻他自己。

這也正是朱元璋的無奈之處,而這些道理,身爲士紳的王景、董倫等殿閣大學士,同樣也明白。

但明白沒用,因爲在現有的統治秩序下,這就是無解的難題,想要消滅相權,就要改變整體的統治秩序和經濟基礎,不然根本改不了。

王景和董倫對視一樣後,已經斷定,聖孫詢問的這個老師,肯定是高人,指不定就是哪朝的宰相在地府裡待着呢.房玄齡、姚崇、裴度、趙普、呂端、范仲淹、王安石,誰知道呢?

但是,也僅限於此了。

這畢竟是一個無解題,哪朝也沒解決。

可隨後,從陰陽炁海中傳出的話語,卻讓董倫和王景瞬間色變!

“老師說,皇權和相權的矛盾,可以轉化爲主僕矛盾。”

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192章 父與子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240章 雲南邊患第222章 《西涼伎》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1章 爺爺,我想你了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161章 朱允熥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78章 下下籤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222章 《西涼伎》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241章 教官到來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244章 馬上啓航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第1章 爺爺,我想你了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196章 保險第78章 下下籤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軍團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235章 南方局勢
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192章 父與子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240章 雲南邊患第222章 《西涼伎》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1章 爺爺,我想你了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161章 朱允熥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78章 下下籤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222章 《西涼伎》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241章 教官到來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244章 馬上啓航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第1章 爺爺,我想你了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196章 保險第78章 下下籤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軍團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235章 南方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