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

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

“這藥,到底是什麼藥?爲何能有如此神效?”

馬皇后此時只覺得雖然喉嚨和肺部還有些癢,有咳嗽的衝動,但之前那種肺如針扎火燒的感覺卻是沒了,而且也不再高熱的渾身沒力氣。

這也難怪,無論是消炎藥還是抗生素、退燒藥,對於大明這個時代的人來說,都是不可能存在的。

因此,細菌還不像是在現代人體內,有那種一代代遺傳下來相應的耐藥性,藥效就可以百分之百地發揮出功效。

而馬皇后這時候,雖然病得很厲害,但還在藥物能控制的極限範圍內,如果再高熱幾天,炎症蔓延到整個肺部,那就不是吃藥能解決的了。

“這藥既然是咱大孫弄來的,定然是有些神異的。”

隨後,朱元璋又看向接下來的幾板藥的背後。

朱元璋若有所思:“如此說來,咱大明現在的字體,也有簡化的空間。”

朱元璋也嘆了口氣,他哪能想到,自己興起大案,反而給那頭造成了壓力,怪不得英兒要反覆提醒自己,自己還以爲是“打俺”,沒想到是“大案”。

“如此霸氣的名字,想來是那頭的神藥。”馬皇后如是猜度道。

馬皇后委婉勸道:“不過這件事事關天下讀書人,倒也不好貿然而爲之。”

朱元璋拿出那幾板藥片,認真看了看,之前半夜黑燈瞎火,朱元璋眼睛有點老花,再加上心急馬皇后的病情,所以並沒有仔細看.而現在細細看來,發現板後面竟是有字的。

正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王莽改制之時,就搞過這些類似的花裡胡哨東西,最後慘淡收場.對於一個理智的統治者來說,相比於字體簡化所帶來的便利,其帶來的麻煩要多得多,因此也就很少有動力來進行這種改革了,除非字體簡化能跟其他重要事情形成必然因果聯繫。

馬皇后這時候燒退了,肺也清爽了不少,也有心情開玩笑了:“我看藍玉那小子就不錯,李景隆也還行。”

馬皇后拿過來一看,嗯,還好不是萬古毒素。

馬皇后的心裡,有點不是滋味。

“或許這是那頭的字?”

“英兒怎麼說的?”馬皇后關切地問道。

而且最重要的是,在這個時代,讀書識字是少部分人的特權,因此這個“門檻”,反而是越高越好的,如果字體易於學習和書寫,那麼就會降低這個進入士紳階層的“門檻”,引起既得利益階層的強烈反對和鋪天蓋地的輿論風潮。

馬皇后嗔怪地瞪了一眼朱元璋:“你送下去那麼多人,這不都成了英兒的死對頭?天可憐見,咱的大孫有多艱難,又要招兵買馬給你擦屁股,又要付出巨大代價給咱們找藥,這過的是什麼日子?伱可不能虧待了大孫,有什麼好東西,都送過去!”

“是啊,誰能想到,人間之醫束手無策,竟是大孫在那頭救了我?真不知道該怎麼感謝大孫纔好。” “還是咱大孫本事大!”朱元璋無不驕傲地說道。

馬皇后點點頭,有些心有餘悸,她在鬼門關上走了個來回,恍惚間連郭子興都見到了。

【果然,這救命藥不是白拿的,英兒一定付出了某種代價,恐怕代價還不小。】

馬皇后看這兩個飛鷹走馬的二代勳貴早就不順眼了,不過這也只是開玩笑,藍玉是常遇春妻弟,常遇春的女兒常氏便是朱標此前的太子妃,朱雄英的生母;李景隆是李文忠的兒子,李文忠是朱元璋的親外甥,這些勳貴都是跟皇室沾着親帶着故的,哪能說殺就殺。

朱元璋反倒認真地思考起了這件事的可行性.

“重八,這是玩笑話,可千萬莫當了真。”

馬皇后是有學識的,她看了看分析道:“有可能,先秦有大篆、小篆,秦漢有隸書,而後南北朝至隋唐,楷書大行其道,筆畫都是逐漸簡明的,而那頭的字體,想來確實有可能比咱這頭要簡明。”

朱元璋由衷地感嘆道:“妹子,這次能救下你,多虧了咱的好大孫!”

朱元璋微微頷首,這是必然的,字體的演變,一般都需要數百年的漫長髮展,以現在大明的通訊條件來說,如果想要在短短几年內貿然推行新的字體,且不說天下讀書人需要多久才能把自己的習慣推倒重來,從而在寫文章和考試的時候正確運用新字體,就是那些堆積如山的官府文書,按照朱元璋對基層官吏的瞭解,估計都得混亂好多年,反而因此生出更多麻煩。

“對了,這神藥,英兒是從哪取來的?”

“不知道,但是標兒當時留在那裡問了英兒一句,這藥需要付出什麼代價。”

“不錯,藥效通神,不愧爲‘萬古’之號!咱大孫出手,果然非同凡響!”

“——萬古黴素?”

不過雖然其他都看不懂,可倒是有一種藥的名字,他是能夠順利讀出來的。

“知道英兒那句‘死馬當活馬醫’是什麼意思嗎?真是活人造孽,亡人擋災!要不是英兒出手,怕是這時候我都過奈何橋了。”

直到此時此刻,馬皇后的內心,都充滿了不真實感。

“咱知道了,下次咱問問大孫缺不缺人手。”

然而這些字雖然看起來都是漢字,但有些筆畫卻被簡化了,至於連起來是什麼意思,他更是根本看不懂。

難以言喻的感激之情,從馬皇后的心頭浮現,可一想到自己的大孫,那麼小的孩子,此時正在那頭獨自奮戰,馬皇后心裡又實在不是滋味。

而她忽然又想到一個剛纔就想問的問題。

“他說,他會還的。”

“咱知道,只是這陰陽炁海的事情,咱實在是還沒弄明白,到底是怎麼出現的,又有何規律。”

現在陰陽炁海的作用已經初現端倪,朱元璋很敏銳地察覺到,陰陽炁海可能真的如丘玄清所說,乃是了不得的福緣凡世之人,可從中得到古怪的物品與近乎於“泄露天機”的信息,那麼這些東西,到底對大明,究竟會有何等裨益呢?

一想到這裡,朱元璋不禁心中怦然。

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175章 鬼市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244章 馬上啓航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250章 雞翎關破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174章 應天府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174章 應天府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239章 李戰神問對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軍團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31章 神器降臨!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247章 局勢突變,大潰敗
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175章 鬼市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101章 爺爺想做海貿生意?缺錢有辦法啊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244章 馬上啓航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250章 雞翎關破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174章 應天府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174章 應天府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239章 李戰神問對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軍團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31章 神器降臨!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247章 局勢突變,大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