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

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盟)

洪武二十三年春,一支浩浩蕩蕩的大軍從河南布政使司經由潼關進入陝西布政使司境內。

領軍者,正是涼國公、大將軍藍玉。

在謀劃了大半年後,五軍都督府結合西北情報與現在的局勢,認爲現在已經到了進取河湟,打通河西走廊的時候。

大明對北元的戰略從始至終都是有着完整考量的,在嶺北之戰大敗後就從一鼓作氣轉爲了徐徐圖之,先後收取雲南、遼東,剪除羽翼後發動了捕魚兒海之戰,而在北元崩潰後,包括西北地區在內殘存的北元諸王,也就進入了大明的下一步戰略計劃裡。

目前的西北局勢呈現出了明顯的槓鈴狀,也就是兩頭粗中間細。

一頭是大明,在河西走廊的另一頭,也就是傳統概念上的西域,現在統治那片土地的國家則是東察合臺汗國,或者叫做“亦力把裡”。

走到外面,甲士方纔從懷中掏出了一封信,遞給了藍玉。

可以說兀納失裡所統治下的哈密,極大地影響了大明與西域的交流,因此這次藍玉前來西北,主要目的就是拔掉哈密這顆釘子,進而打通大明與西域的聯繫,而擴大明軍實控區域和震懾羈縻衛所則是順帶的事情。

寬徹、韓敬、唐鉦,這幾人都是第一批派往亦力把裡的大明使團中的主要成員,他們將會帶着大明使團繞開哈密前往亦力把裡,與亦力把裡大汗黑的兒火者商議通好之事。

潼關行轅。

哪個讀書人讀到《後漢書·班樑列傳》的時候,沒想象過自己便是那個投筆從戎的班定遠? 而這次出使不僅關乎大明的西北戰略,更是他們作爲小官能夠名垂青史的機會。

兵部主事寬徹看着幾個從其他部門的同僚首先開口,他聲音沉穩:“此次出使,我們需要繞開哈密,從北邊更難走的沙漠前往亦力把裡,不過兵部這邊路線已經規劃妥當,還請諸位放心。”

朱元璋親自手書聖旨,曰“王即遣使來貢,朕甚嘉之。王其益堅事大之誠,通好往來,使命不絕,豈不保封國於悠久乎?特遣官勞嘉,其悉朕意”云云,以籠絡黑的兒火者之心。

而就在幾人還要繼續就出使策略與藍玉進行商討的時候,忽然門被推開了。

“大將軍。”

看了看火漆和外面的文字,藍玉皺起了眉頭。

“正是如此,”唐鉦笑了下接過話茬,“此次通好亦力把裡,也是咱們老祖宗傳下來的遠交近攻之策,即便不需要亦力把裡出兵哈密,從北面給些壓力,幫國公禁絕兀納失裡北逃也是極好的。”

若是旁人或許藍玉還會有些不可置信,但既然是觀音奴的手書且言之鑿鑿,藍玉直接就信了幾分.觀音奴雖然以美貌聞名於當世,但其人卻絕非輕信之人,手腕並不簡單。

“觀音奴?是來給他哥哥求情的?”

藍玉聽着幾人的議論,臉上露出滿意的微笑:“諸位所言極是,此次出使責任重大,但本國公相信你們能夠不辱使命黑的兒火者既已知曉我大明軍威,又主動派使節前來朝貢,足見其誠意,我們要做的就是進一步鞏固大明在西北的勢力。”

當然,這也是“藍玉案”會在一開始就牽連大量文官的原因.你一個武將,跟文官混的這麼熟,想幹嘛?

寬徹、韓敬和唐鉦齊聲應是,臉上均露出堅定之色。

而在亦力把裡和大明這槓鈴兩端之間,那狹長如同槓鈴中間部分的河西走廊,則由分散在其中的各族遊牧部落佔據着,其中大部分部落隨着大明和北元之間影響力的此消彼長已經倒向了大明,成爲了羈縻衛所。

相比於後來滅亡亦力把裡佔據此地的準噶爾部來說,這個國家在歷史上名聲不顯,但在這個時代卻絕對不容忽視,該汗國由源出察合臺汗後裔的禿黑魯帖木兒家族統治,跟滅亡了西察合臺汗國的帖木兒汗國裡那些突厥化蒙古人不同,這裡的蒙古人依舊保持着黃金家族的傳統,以蒙古部落爲核心,聯合西域的畏吾兒人(即高昌回鶻人)、色目人共同統治。

御史韓敬點了點頭,看着上首的藍玉補充道:“與亦力把裡大汗黑的兒火者的會面至關重要,也請大將軍放心,我們一定會傳達出大明的決心。”

因爲兀納失裡極端仇視大明,所以從亦力把裡方向前來大明的商隊和朝貢使團經常被其所扣押,這裡面甚至不乏帖木兒汗國的商隊,而如果他們想要繞道,還有概率會被兀納失裡那些假扮成沙匪的部下所截殺。

藍玉這人雖然跋扈,但對於文官,反而不失尊敬,因此他贏得了很多文官的好感。

但是隻看了幾眼,藍玉的面色便陡然一變。

藍玉並未披甲,而是身着一身錦袍,眉宇間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他正與幾位即將出使亦力把裡的文官商討使團的具體事宜。

藍玉本能地不想打開這封信.與觀音奴扯上關係對於他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情,對方不僅身份敏感,而且能給他帶來的只有無窮無盡的麻煩。

藍玉對唐鉦等人說道:“諸位且繼續商議,本國公出去一趟。”

這其實也是捕魚兒海之戰的後續連鎖反應,當時在捕魚兒海,藍玉俘獲了幾百個來自帖木兒汗國的撒馬兒罕商人,朱元璋讓他把這些人送回去。而途徑亦力把裡的時候,大汗黑的兒火者就知道了這件事情,於是派遣哈馬力丁等人帶了些良馬前來大明朝貢表達了示好之意,此次算是禮尚往來。

作爲舅姥爺的藍玉強自按捺着心頭的激動,吩咐身邊鐵冊軍衆人道。

來人隸屬於藍玉的鐵冊軍,看着他面上的神情,一定是有緊急之事,否則不會這麼貿貿然地闖將進來。

然而在一個最關鍵的節點上,依舊還有堅持效忠元廷的存在,那就是佔據着哈梅里(哈密)的兀納失裡。

然而猶豫再三,藍玉還是一把撕開了信封,拿出裡面的信紙抖了抖,單手將其放在信封上閱讀了起來。

“雄英出現了?”

甲士看着幾名文官,面露難色。

“備馬,現在馬上隨我去驪山華清宮!”

歷史類最高均訂作品,你絕對不能錯過的好書!

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239章 李戰神問對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41章 北失南補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31章 神器降臨!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157章 新手引導任務:熟悉皇宮環境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243章 朱元璋的決定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67章 徐達背疽!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250章 雞翎關破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240章 雲南邊患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41章 北失南補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
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239章 李戰神問對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41章 北失南補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31章 神器降臨!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157章 新手引導任務:熟悉皇宮環境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243章 朱元璋的決定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67章 徐達背疽!第55章 世界局勢與蒙古人的威脅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250章 雞翎關破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240章 雲南邊患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41章 北失南補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