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

經過老工匠的一番解釋,朱雄英才明白了過來,灌鋼法其實是一種取巧的辦法,也就是將生鐵和炒鋼法獲取的熟鐵再次放到一起去煉,從而獲得品質較好的熟鐵,甚至是“僞鋼”。

說是“僞鋼”,是因爲灌鋼法原理是讓生鐵裡的碳分進入熟鐵擴散,跟真正通過鍛打來脫碳獲得的鋼材完全是兩碼事,沈括《夢溪筆談》說的很清楚了“世間鍛鐵所謂鋼鐵者,用柔鐵屈盤之,乃以生鐵陷其間,泥封煉之,鍛令相入,謂之‘團鋼’,亦謂之‘灌鋼’.二三煉則生鐵自熟,仍是柔鐵”。

所以雖然灌鋼法弄出來的看起來像是鋼,但本質上還是鐵,不是鋼,適用的情況是需要短時間內大量獲取品質更高的鐵,用來打造甲冑、兵刃,從而與快速爆兵相匹配。

而數量上的猛增,往往就意味着質量上的嚴重下滑,用灌鋼法獲得的鐵打造的軍械,肯定是沒法跟純手工鍛打獲得的鋼材製作的軍械相媲美的,所以話本里常常會出現千錘百煉的寶刀,一刀就把普通腰刀砍斷的描述,倒也不算特別誇張到了明朝中葉倭寇作亂的時候,倭寇的武士刀,就經常能做到這種效果,明軍的刀在質量上完全無法與倭寇的刀相媲美,因此更多地會採用火銃和狼銑(帶枝椏的竹子做成的長矛)來揚長避短。

而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就是日本的工匠雖然跟大明的工匠一樣缺乏優質鐵礦,但他們會把伴生礦石的粉末加入到武士刀裡,然後不厭其煩其反覆鍛打上千次,再進行淬火,成品如果不行,那就繼續鍛打,主打的就是一個不計成本,畢竟在日本武士刀的價格是極其昂貴的,一把好的武士刀更是被爭相追捧,可謂是有市無價,而大明的工匠們則必須要考慮成本的問題,因爲明軍所需要的是成本能夠控制的制式裝備,是要量產的,而不是個體化定製的優質武器。

“那現在生產軍械用的鋼材,一般都鍛打多少次?”瞭解了這些情況後,朱雄英問道。

“標準是百鍊鋼。”冶鐵所的大使小心翼翼地解釋道,“非是匠人們不出力,而是鍛打費力,加上淬火後也有失敗的機率,上頭每年都有固定的產出任務,所以委實做不到千煉。”

這麼走一圈問一問,基本的情況朱雄英就已經瞭解了,大明現在的鋼鐵工業能力怎麼說呢,肯定不算差,甚至是世界一流水平,各種類型的鐵都能大量生產的同時還能保障基本的質量,但是鋼材卻由於爐溫有限,只能通過人工鍛打獲取,而且由於各種因素限制,單位鋼材的鍛打次數還不夠多,因此獲取的鋼材數量和質量都很有限。

“帶我去看看倉庫。”

當冶鐵所的倉庫打開的時候,哪怕有心理準備,朱雄英還是覺得場面挺震撼的,一排又一排的倉庫裡,堆滿了數不完的鐵錠,既有精鐵錠,也有白口鐵的鐵錠,這些鐵錠作爲明軍的戰略儲備,完全可以保證在短時間內就能製作出大量的鐵質甲冑、兵刃,而不受原材料產出的限制。

“所以現在主要是獲取鋼材困難,要麼手工鍛打獲取質量相對好的百鍊鋼,要麼用生鐵和熟鐵混合獲取質量相對較差的團鋼,沒有既能大量產出又能獲得優質鋼材的法子?”

這種既要又要的辦法,顯然給工匠們問的有點尷尬,要是有法子不早就用了嗎?不過他們肯定不敢頂撞聖孫,所以也只能說沒有這種法子。

朱雄英卻不氣餒,而是看着熊熊燃燒的大鑒爐,若有所思地問道:“那你們有沒有想過提高爐子的溫度?”

“試過,用木炭能提高一些,但是很有限,而且木炭比煤炭貴得多,若是加大力度鼓風的話也能提高一些,可鼓風一樣受到人力限制造不大。” 提高溫度,要麼是改動爐子裡的燃料,要麼就是改動風箱,在宋代以前,華夏冶鐵用的燃料基本都是木炭,可隨着不斷的砍伐,現在木炭的供應量已經嚴重不足了,對於民間來講,柴火能湊合用,但工業鍊鋼顯然不能湊合,都得用上好的木炭,上好的木炭也不是說沒有,可性價比在哪呢?

費時費力弄出上好的木炭,還得大量供應,這裡面的成本是相當巨大的,而如果說增加了這麼多成本,能夠產出優質鋼材倒也能接受,問題是即便用了木炭,也只能增加爐子的溫度,但還是達不到能夠把鐵直接融化成鋼水的溫度,所以相當於增加了成本卻一無所獲。

因此,工匠們使用煤炭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畢竟這東西跟木炭相比,開採和處理的成本要低得多,不過煤炭也會帶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能獲取的煤炭基本都是高磷高硫的,會導致鐵變得非常的脆。

冶鐵所的大使帶着朱雄英去看了風箱,在大鑒爐的兩側都有,相當於一個小小的隔間,空間非常狹窄,風箱是用一整個大樹挖出來的,然後上面用蠟進行密封防止漏風,兩個人打着赤膊汗流浹背,正在奮力地鼓風。

這種作業,顯然比在廚房做飯給竈臺鼓風要累的多,因此哪怕是青壯男子,也幹不了多久就要輪換,否則話很容易在高溫缺氧的環境下昏厥過去。

而工匠們也告訴朱雄英,人力鼓風比水力的力道要大得多,所以想要提高爐溫,鼓風上的改良空間並不大,現在的鼓風器具已經算是很完善的了。

不過朱雄英也沒打算在這上面改動,他的思路是燃料。

朱雄英仔細觀察着熔爐的結構和操作過程,心中暗暗思索,如果能將焦煤作爲燃料引入熔爐中,提高爐溫,或許就能冶煉出更純淨的鐵水,進而製造出高質量的鋼材。

“你們想過用焦煤來鍊鋼嗎?”

“焦煤?”

對於這個詞彙,軍器局冶鐵所的工匠們顯得很茫然,他們倒是知道煤炭,但焦煤是什麼?

朱雄英從外面的垃圾堆裡翻出來了焦煤,看着眼前這些燒完後扔掉不用的煤炭,工匠們紛紛蹙起了眉頭。

煤炭都燒完了,還有什麼用?

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243章 朱元璋的決定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4章 我原來是穿越者?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53章 主僕矛盾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245章 兩線戰略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4章 我原來是穿越者?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222章 《西涼伎》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222章 《西涼伎》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243章 朱元璋的決定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183章 長夜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174章 應天府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189章 曹國公府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4章 我原來是穿越者?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31章 神器降臨!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161章 朱允熥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174章 應天府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
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243章 朱元璋的決定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4章 我原來是穿越者?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53章 主僕矛盾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245章 兩線戰略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4章 我原來是穿越者?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222章 《西涼伎》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222章 《西涼伎》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158章 嗑死膽大的,嚇死膽小的第243章 朱元璋的決定第112章 大明世界的改變第183章 長夜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174章 應天府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189章 曹國公府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4章 我原來是穿越者?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31章 神器降臨!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161章 朱允熥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174章 應天府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149章 五爪龍牀,僭越之罪!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