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

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

對於這次進攻北元小朝廷的最後一役,朱元璋是有兩個方案的。

第一個方案是效仿當年嶺北之戰,以傅友德、馮勝、藍玉,率左中右三路大軍出塞,分進合擊,這個方案的優點是撒網面積大,而且明軍各部之間有無線電臺,所以聯絡通訊較爲及時,缺點是兵力分散,容易被敵人各個擊破。

第二個方案則是把主力當一張網來用,以更善於抓機會的藍玉爲主帥,用斥候咬住北元小朝廷,然後明軍主力一擁而上,優點是兵力集中,缺點就是哪怕選準了方向,還是有概率撲空。

今年秋天必須出兵,而十幾萬大軍的軍需後勤等等統籌調度工作,必須要夏天之前就開始進行了,朱元璋本來在這兩個方案中猶豫不決,但聽到了朱雄英的話語後,朱元璋決定,就用第二個方案,相信藍玉的嗅覺。

如此一來,只需要準備一條主補給線就行了。

實際上,在歷史上捕魚兒海之戰的大捷,確實有着一些僥倖因素的存在,雖然明軍知道北元小朝廷遊牧到喀爾喀河、貝爾湖、克魯倫河一帶,但哪怕藍玉帶着十幾萬明軍人不卸甲馬不離鞍的急行軍,到達距離捕魚兒海尚有四十餘里的百眼泉時,卻還是突然間偵察不到敵軍的影蹤,失去了任何線索,以至於讓藍玉一度判斷錯誤,以爲敵人嗅到了什麼蛛絲馬跡而躲藏得無影無蹤,想從這個環境惡劣的地方退兵,幸好藍玉堅持了下來,撒出去的斥候也在很久以後回來稟報,確定北元小朝廷在捕魚兒海東北方向八十餘里之外,這纔有了捕魚兒海之戰的勝利。

而眼下,既然洪武二十一年、捕魚兒海、藍玉,這時間地點人物三要素都預知了,朱元璋對於這一戰的信心,顯然就極大地增加了。

三件物品,考成法,捕魚兒海之戰的預測結果,瓦剌在未來的崛起對於這次陰陽炁海開啓所獲得的收穫,朱元璋可以說是非常之滿意。

但無論如何,朱元璋肯定還是要努力勸說的。

他孃的,還有比李景隆還廢物的!

這是怎麼一回事?

可問題是,瓦剌人還會回來?

大明戰神有第一代就算了,還有第二代!

朱雄英沉默了,一個時辰後回答道:“爺爺,這件事情,我始終都還沒想好,而且,還有一段時間才能開啓能夠抵達大明的那扇‘門’。”

畢竟,近鄉情更怯這種事情,對於誰來說,都一樣的。

第二,瓦剌人將會在數十年或者上百年之後崛起,雖然沒有滅亡大明,但是仍然會對大明的北方邊界造成威脅,所以,覆滅北元朝廷雖然是接下來的重點,可對於覆滅北元之後,漠北的整個格局,大明同樣要進行有序規劃,否則恐怕遺禍無窮。

“就是李景隆之後的第二代大明戰神啊,在土木堡送了二十萬大軍,瓦剌人帶着他叫門,然後包圍了北京,幸好”

實際上,遊牧民族就是這樣,只要在漠北草原上依舊有水草,那就會有一支又一支的遊牧民族遷徙、繁衍、壯大,而壯大到了一定地步,在天災、野心膨脹等種種因素的作用下,就一定會南下威脅中原,這是數千年來誰都改不了的必然規律。

就在朱元璋一頭霧水的時候,陰陽炁海那頭傳來了簡單的解釋。

在他看來,這大明,老四繼承不合適,朱允炆繼承也不合適,在太子朱標以後,最好就由大孫作爲第三代繼承人,名正言順。

雖然還是有點氣,不過,通過這條未來天機信息,朱元璋也獲得了兩個非常關鍵的判斷。 那就是,第一,這肯定是老四當皇帝生出來的後代,所以老四本來就趨近於無的皇位繼承希望,現在徹底沒了。

但朱元璋怎麼想,怎麼覺得不對勁,北元小朝廷覆滅,分裂成韃靼部和瓦剌部,這很合理,因爲西邊的瓦剌部雖然從成吉思汗崛起後,始終作爲蒙古的一部分,其實並不是蒙古人,北元也就是韃靼人衰落,那麼瓦剌人自然趁勢崛起。

聊完了這些事情以後,朱元璋最後問起了他非常關心的事情。

趕跑了元朝,又輪到瓦剌入侵了?

所以,朱元璋對於覆滅北元以後該如何規劃這片大明無法管理的土地,其實是有預期的,只不過大孫的話語,讓他的這個預期,更加明確了起來,那就是要限制瓦剌人的壯大,在分化瓦解的同時,時不時地派兵出塞打擊漠北,讓漠北的部族,永遠無法再次崛起。

開門投降就算了,還有帶着敵人叫門的!

老朱家這都什麼奇葩後代?!

“大孫,你啥時候回大明來了啊?咱身子骨雖然還算硬朗,可怕是也沒幾年活頭了。”

不過,大孫回來這件事,還是要儘早。

這個世界上,已經很少有人能用寥寥數語,就成功激怒朱元璋了。

反覆告訴自己“不能生氣,這都是未來的預測”以後,朱元璋暫時平復了心緒。

朱元璋知道,兩界之間,始終是有隔閡的,在那邊生活了那麼久,大孫肯定已經很不適應大明的環境了。

因爲這裡面有幾個說法,第一,不是隨便誰都能當皇位繼承人的,哪怕是太孫,也必須經過系統的帝王教育和政務鍛鍊,在地府當草頭王帶兵打仗,跟治理一個龐大帝國,還不是一回事;第二,朱標那頭,也需要一個情感的融入過程,因爲對於大明的人來說,大孫已經離開太久了,朱標已經習慣了在呂氏和朱允炆組成的家庭裡生活,能不能重新真正敞開心扉接納大孫,這種過程需要多久,都是未知數;第三,朱元璋爲了確保皇位繼承順序,必須要在自己活着的時候,把路給鋪好,這樣一來,無論以後發生了什麼事情,哪怕是朱標真的出了意外英年早逝了,大明的江山,也能有序繼承,穩如泰山。

因此,朱元璋長長地嘆息了一聲,語重心長地說道:“哪頭有萬般好,也比不得大明是你的家啊.回家吧,大孫。”

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40章 雲南邊患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174章 應天府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第41章 北失南補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31章 神器降臨!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196章 保險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243章 朱元璋的決定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239章 李戰神問對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174章 應天府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
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40章 雲南邊患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174章 應天府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16章 敕封聖孫?呂氏的警覺第41章 北失南補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31章 神器降臨!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124章 出現在別古崖的古代獵戶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94章 行會監管,自船幫始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196章 保險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243章 朱元璋的決定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239章 李戰神問對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204章 行會登記的後續影響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174章 應天府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