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鄭和下西洋?

第74章 鄭和下西洋?

朱元璋的雙眼微微眯起,他本以爲自己的治國理念已然完備,但此刻朱雄英的一席話卻如同一股洪流,衝擊着他固有的認知。

可是,永樂朝是個什麼朝?鄭和七下西洋又是怎麼回事?

大航海時代他倒是能通過字面意思大概理解,但是後面說的什麼日本的金山銀山之類的,就完全不理解了.日本蕞爾小國,地狹人窮,連用作貨幣的銅錢都需要找大明進口,哪來的什麼金山銀山?這不是開玩笑呢嗎?

至於什麼非洲、美洲,更是不知所云。

“大孫,這日本真有金山銀山?”朱元璋將信將疑地問道。

大明對於日本的情況,其實一直都不瞭解。

實際上,此時的日本正處於南北朝時期的尾聲,當年後醍醐天皇領導的建武新政推翻了鎌倉幕府,試圖恢復天皇的親政,然而由於新政無法滿足武士們的利益,各地叛亂此起彼伏,所以足利氏統治的室町幕府登上了歷史舞臺,室町幕府在京都擁立持明院統的光明天皇,後醍醐天皇則逃往吉野繼續抵抗,整個日本的各地守護大名都選擇各自陣營分裂爲了兩撥,開始了上百年的廝殺,這就是南北朝分裂的由來。

“這……這簡直是天大的好消息!”

“大孫,你……你說的可是真的?”朱元璋的聲音都有些顫抖,他努力平復着自己的情緒,但心中的震撼卻難以言表。

馬三保低頭應諾,隨後匆匆離去。

不過朱元璋也只是片刻失神,因爲此時的朱元璋也清楚,所謂的未來,並不是無法改變的。

在種種錯誤的信息基礎上,大明對日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則是隻承認良懷爲日本國王,並與之保持密切的來往,而拒絕接受其他勢力的朝貢和交往,對於日本國內的情況,自然就成了盲人摸象。

“肯定是真的。”

至於鄭和這個人,現在大概率應該還沒出生呢,或者在宮裡沒什麼品級,否則的話,朱元璋不可能對這個名字感到完全陌生。

“第三代,帶領船隊下西洋的鄭和是著名的太監。”

董倫和王景相視一眼,他們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驚。

“那這永樂朝,是大明的第幾代啊?”

董倫在稍遠處激動地低聲說道:“如果日本真的有如此豐富的金銀資源,那簡直就是坐擁寶山而不自知啊。”

石見國、佐渡國朱元璋知道日本的“國”約等於大明的“州”或者“縣”,所以既然座標準確到了這個位置,那麼肯定費點心思去查,是一定能查出來的,再者說,大孫沒必要騙他,所以大概率是真的。

顯然,這是大孫在地府中看到的未來,而對於大孫來說,這第三代,肯定不是朱雄英。

而懷良親王派來的使者,雖然也向朱元璋提供了一些關於日本國內情況的信息,但這些信息都是爲了維護大覺系的利益,所以都有意隱瞞或歪曲了真相。

而董倫和王景等人也是面面相覷,他們無法想象,那個一直被視爲貧瘠之地的日本,竟然隱藏着如此巨大的財富。

他們作爲大明的軍機大臣,對於國家的財政狀況自然是瞭解的,如今大明的夏秋兩稅,如果按照銀價換算成白銀的話,有的時候一年都收不上來八百萬兩!

而朱元璋此時其實已經有些心動了,畢竟,如果一年能掙這個數,那其實海禁也好,不徵之國也罷,好像都可以再商榷商榷

不過朱元璋還是謹慎的,他繼續問道:“那這鄭和七下西洋,到底利益幾何啊?”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氣,他努力平復着自己內心的震撼。

朱元璋繼續隔着陰陽炁海,問出了另一個關心的問題。

朱元璋又招來馬三保,低聲吩咐道:“去查查宮裡,有沒有叫鄭和的宦官。”

嗯,也就是朱雄英不知道,他要是知道這一幕,定會來一句“找魯迅關我周樹人什麼事”。

王景也是連連點頭,他的臉上露出了難以掩飾的喜色:“是啊!這可真是天降祥瑞!陛下,恕臣冒昧,臣建議大明應該立即派錦衣衛前往日本,探明真相。”

就按去年來算,夏稅收了400萬石糧食,30萬疋絹,4萬錠寶鈔,秋稅收了2400萬石糧食,如果把絹按照0.4兩白銀/疋的市價,寶鈔就往高了按表面的“1貫大明寶鈔=1000文銅錢=1兩白銀”來算,米價則按0.3兩白銀/石,加起來一起折成白銀,也就是800多萬兩白銀。

“啪嗒!”

一個時辰過後。

總之財帛動人心這句話是沒錯的,若是尋常財富,對於富有四海的大明皇帝來說,當然不算什麼。

“咱也是這般想的。”

如果這個日本的什麼石見銀山,真能年產這麼多白銀,那就相當於大明的財政收入,直接翻倍了!

“黃金72萬兩,白銀1276萬兩。”

而大明立國之初,因爲海上交通的混亂,朱元璋主要是通過接收元朝留下的檔案和記錄來了解日本的,然而在元朝,代表日本來外交的,其實是南朝勢力裡面處於九州島的“大覺系”,也就是懷良親王,所以朱元璋由於信息誤差,始終對於日本的政治局勢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聽聞此言,朱元璋先是一怔,旋即有些黯然。

但是,八百萬兩白銀這個數字,可實在是“加錢”加的太多了!

“當然,那個什麼日本石見國的銀山,一年就能產八百萬兩白銀,還有佐渡國的金山,一年也能產黃金萬兩。”

這個天機信息,可真是能改變大明未來的那種! 朱元璋喃喃自語道:“大孫這次可真是給咱帶來了一個大驚喜!”

翻倍是什麼概念?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現在都可以買買買!

如今聽到朱雄英的話語,他們彷彿看到了一個大明繁榮富強的未來。

朱元璋微微頷首,招來遠處已經從魏國公府送藥歸來的蔣𤩽,將此事囑咐於他,吩咐他挑選錦衣衛中的精幹人手潛入日本調查真相。

朱元璋的雙眸中閃爍着震驚的光芒,他緊緊地盯着陰陽炁海,彷彿要試圖從中看出什麼來。

王景手裡的毛筆掉在了地上。

歷史類最高均訂作品,你絕對不能錯過的好書!

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246章 聯軍內訌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174章 應天府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248章 頓兵於雄關之下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157章 新手引導任務:熟悉皇宮環境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192章 父與子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41章 北失南補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174章 應天府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243章 朱元璋的決定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174章 應天府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
第210章 抗洪勝利,李文忠的欣賞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246章 聯軍內訌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238章 幼軍演習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174章 應天府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248章 頓兵於雄關之下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157章 新手引導任務:熟悉皇宮環境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192章 父與子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41章 北失南補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174章 應天府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14章 馬皇后:把藍玉和李景隆送下去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218章 嶽山投誠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243章 朱元璋的決定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174章 應天府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