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

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

“大孫,這些海外貿易流入的白銀,爲何能爲大明續命七十年?”

朱元璋好奇地問道。

這個說法很有意思,白銀,是怎麼給大明續命的?

一個時辰後,朱雄英的話語,從陰陽炁海中傳了過來。

“因爲白銀在以後肯定會代替銅錢和寶鈔,成爲大明國內外的日常生活和貿易的主要貨幣,而白銀的貨幣化,直接給一項改革,提供了銅錢和寶鈔不可能提供的物質基礎。”

實際上,在洪武朝,因爲社會經濟剛剛從元末戰亂那種百業凋零的狀態中恢復過來,所以現存的寶鈔爲主要貨幣,銅錢爲輔助貨幣的貨幣制度,還能夠勉強運行。

如此說來,“給大明續命七十年”的說法,真還不算誇張。

無論是漢朝還是唐朝,設定了如何完善乃至嚴苛的土地制度,到了王朝中後期,都會崩壞的不成樣子。

“聖孫殿下果然有遠見,這法子,臣覺得以後定然可行!”

但是,隨之而來的還有一個問題。

在不久前,思考王朝週期律的時候,朱元璋就苦思冥想過,在未來,如果大明發生了所有王朝都無法避免的大規模土地兼併現象,那麼應該如何應對。

而從大明往前數上千年的封建王朝更迭,都證明了土地制度的崩壞,是無可避免的。

朱元璋又問道:“那這白銀貨幣化和一條鞭法,既然給大明續命七十年,在現在預測的未來中,大明又爲何會滅亡呢?”

所以長此以往,寶鈔作爲主要貨幣,肯定是不成的,但大明不僅缺金銀,同樣也缺銅缺的厲害,所以這就尷尬了日常的小額交易比如買個菜什麼的用銅錢還行,但要是涉及到了大額的商品交易,是不可能推着一車一車的銅錢進行的,可偏偏隨着社會經濟從戰亂中恢復過來,逐漸達到繁榮的這個過程,是註定需要能夠滿足大額交易的貨幣的。

這就尬在這裡了,大明沒能力保證寶鈔的幣值,或者說,大明朝廷還玩不轉這種信用貨幣,廢了洪武寶鈔,換次鈔肯定也是這種結果,但因爲缺乏金銀,寶鈔起不到作用,大明也沒有其他選項可以選擇,那就只能硬拖着以前漢唐時期可以用鐵錢、銅錢,那是因爲社會經濟總量不算大,還能用這些來湊合,但是自宋朝以後,商品經濟蓬勃發展,對貨幣的需求,就遠不止於此了。

這些,都是朱元璋一手造成的。

但也僅僅是勉強運行,因爲寶鈔僅僅發放了十幾年,就已經貶值的不成樣子了,誰都不知道這玩意日後會不會跟元朝時候發放的那些紙鈔一樣,直接變成一堆廢紙,所以民間對於洪武寶鈔的使用和流通都不積極,而貨幣一方面貶值,一方面得不到使用者的認可,作用就註定會日益減小。

朱元璋之所以覺得大孫之前預測的未來很有道理,這一點也是重要原因,衛所制是一定會因爲土地兼併而逐漸轉向募兵制的,賦稅制度也同樣會因土地兼併制度而崩壞。

隨着海外貿易的發展,尤其是明朝與葡萄牙、荷蘭等西方國家的貿易往來,白銀開始在整個大明境內逐漸流通,白銀在國際貿易中具備高度的通用性,成爲跨國交易的主要貨幣之一,而白銀天然比銅錢昂貴的貨幣特性,也很好地滿足了大明國內的大額商品交易需求,這引發了民衆對白銀的追捧,逐漸使其成爲大明市場上的流通貨幣。

朱雄英稍稍解釋,朱元璋就明白了這其中的原理,不由地老臉微紅寶鈔這東西,確實弄得不算成功。

“不錯,用白銀當貨幣,收稅也同樣收白銀,這樣哪怕是土地兼併,也是按土地收稅,其實地主富戶,就算把這些土地詭寄到他人名下,還是得交同樣總額的白銀。”

沒辦法,大明的寶鈔,連起碼的金銀平準都沒有,地方官府根本不提供寶鈔和金銀的兌換,寶鈔到底面值多少錢,完全就是朝廷的一句話。

一條鞭法!

朱元璋細細聽完,頓時眼眸一亮,好辦法啊!

——大量白銀的涌入,卻解決了大明的這種貨幣困境。

“聖孫殿下洞見萬里!此計可行!”

而大孫所言的這個“一條鞭法”,卻無疑是給未來的大明,提供了一個在土地兼併愈演愈烈後的出路,即完全按照土地,而非土地與人口來徵稅,且收稅全用白銀。

同時,這個辦法,其實即便不是在大孫預測的未來,也是能用的若是打下了日本,大明有了足夠的白銀,一樣可以搞這個所謂的“白銀貨幣化”和“一條鞭法”!

朱元璋斟酌了一下語句,將這條改革思路,與身後的衆臣一說,王景、董倫、劉三吾等人,沉思過後皆是讚歎不止。

如果官府提供不了那麼民間就會自發地搞一些商業通票出來,但這些地區範圍內比較有信譽的商業通票,對於龐大的大明來說,也僅僅是杯水車薪,還是滿足不了全國範圍內的商品交易,或者說,朝廷也不可能允許民間的商業通票取代寶鈔的貨幣地位。

朱雄英繼續道:“未來的大明朝廷也意識到了白銀的重要性,開始採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推動白銀貨幣化,規定了白銀與大明寶鈔的兌換比例,而張居正推行的一條鞭法,則是直接把各州縣的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徵總爲一條,合併徵收銀兩,按畝折算繳納,這樣大大簡化了稅制,便於徵收賦稅,同時使地方官吏難於貪墨,進而增加財政收入。”

譬如從西魏北周開始推行的均田制,到了隋唐,可以說是登峰造極,制度設計上趨近於完美,可饒是如此,唐朝維持了數十年以後均田制還是逐漸瓦解了,而沒有了土地制度作爲基礎,唐軍的戰鬥力也出現了不可避免的下滑。

並且,朱元璋也和衆臣探討過這一點。 得出的一致結論是,沒辦法。

朱元璋也很是滿意,如此一來,不僅以後真的打下來日本,白銀流入後怎麼用、怎麼收稅的事情,大孫都給規劃好了,而且,應對日後土地兼併,也有了一個相對靠譜的法子。

新推行的《魚鱗冊》制度,僅僅是朱元璋給大明的土地制度,打上的一個小小補丁,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又能維持多久,在現在的人看來,都是未知數。

而朝廷或者說朱元璋,對於寶鈔的發行又完全沒有規劃,也不節制,沒錢了就亂印鈔,難免寶鈔的流通日益閉塞。

陰陽炁海中過了很久,才傳出來了回答。

“因爲朝廷沒錢了。”

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67章 徐達背疽!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59章 上架感言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243章 朱元璋的決定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183章 長夜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183章 長夜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78章 下下籤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59章 上架感言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175章 鬼市
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68章 朱棣獻策,道衍密謀第67章 徐達背疽!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59章 上架感言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243章 朱元璋的決定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183章 長夜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183章 長夜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78章 下下籤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59章 上架感言第38章 人麻了,你管這叫尋常字畫?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第20章 爺爺你逗我呢?第54章 清朝滅亡明朝?朱元璋的驚駭!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12章 大孫不會害你第175章 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