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勁光很快就接到了趙俊生的命令,他這次帶了一千步兵和兩千騎兵,一千步兵也騎馬行軍,每人三匹馬,比步騎兵相結合行軍要快得多。
這天入夜不久,一支擁有艦船兩百多艘的水師艦隊悄然從外海來到了出海口處,讓人驚奇的是水師艦隊進入入海口之後,兩岸的岸邊每隔幾裡就出現一盞燈火,這爲水師艦隊沿着鴨綠江上游航行提供了導航作用。
水師將軍乙先握着劍柄站在旗艦艦首,任江風拂面,長鬚飄飄,周圍其他兵將臉頰上都淌着汗珠,一是因爲天氣炎熱,二是因爲緊張的緣故,但乙先卻是一臉的平靜,臉上額頭上看不到一滴汗珠,可見其養氣功夫十分了得。
“距離安平還有多遠?”乙先問道。
副將扶奴銀回答:“兩個時辰之內可抵達安平水域,那時正是午夜時分!”
乙先點頭:“傳令下去,命將士們就地入睡休息,午夜時分再把他們叫醒作戰!”
“遵命!”
命令傳達下去之後,數百艘艦船上的高句驪水兵們一個個在甲板上躺下就睡,有軍職的軍官們在甲板下有船艙臥室,都進入船艙入睡。
深夜,高句驪水師無聲無息進入了安平水域,水師兵將們被一一叫醒進食喝水,準備兵器箭矢。
“來人,發信號!”乙先下達了命令。
“是,將軍!”
信號兵答應,點燃兩支火把不停的揮舞。
不久,就看見河岸上也同樣出現了兩支不停揮舞的火把。
“將軍,河岸上有迴應了,一切正常!”信號兵立即向乙先報告。
乙先不再遲疑,當即下令:“登岸,進攻!”
於是,小船在前,大船在後,一艘艘船隻緩緩向河岸靠近。
小船靠岸之後,上面的高句驪兵將迅速跳上岸開始排列成軍陣,呈現防禦狀態,爲後續登船的兵將們守住一塊灘頭陣地。
當乙先在親兵護衛們的護衛下登岸之時,一個高句驪細作被三個兵卒帶到了他面前。
“小人烏延拜見將軍!”
乙先問道:“你就是北方細作首領?”
“是的,將軍!”
“安平的情況如何?有多少守軍?”
烏延回答說:“只有三百守軍,除了在城內巡邏、應付緊急事態的一百八十人之外,只有一百二十人用於城防,平均下來每個城門只有不到三十人,他們還要安排城牆上的巡邏,用於站崗守備的只有十人!”
乙先一聽,當即下令:“既然如此,我們就採取強攻之策,命人準備繩索等攀爬工具,全軍集結出發!”
“是,將軍!”副將扶奴銀抱拳答應。
趁着黑夜,高句驪兵馬三千餘人浩浩蕩蕩向安平城摸過去。
不到半個時辰就摸到了安平城下,乙先讓大軍兵馬停止前進,派幾個小隊帶着繩索等攀爬工具悄悄摸到了城牆下。
此時此刻,乙先、副將扶奴銀和三千高句驪兵將們都緊張的等待着,若是能一舉破城,就成功了,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得多,若是不能一舉破城,那就要強攻,強攻必然會造成很大的傷亡,高句驪此來是偷襲的,不是來強攻,強攻是不得已之舉,不到萬不得已不能這麼做。
就在這時,突然傳來了隆隆之聲。
“打擂了嗎?”
“難道要下雨了?”
乙先臉色一變:“不好,這是馬蹄聲,大量的馬蹄聲,必然有大量騎兵!我們中埋伏了,快退,撤退——”
隨着乙先淒厲的大喊聲傳揚開來,高句驪兵將們都嚇得慌亂起來,一個個掉頭就往後跑。
只是他們發現得太晚了一些,白勁光和他帶來的三千人馬就藏在這附近,爲的就是等待這致命一擊。
“轟轟轟——”隨着一排接一排的騎兵撞過來,一個個高句驪兵將被撞飛撞死。
黑夜之中也誰也分不清誰是誰,爲了避免自己人打自己人,白勁光在攻擊之前已下達了命令,一旦發起衝鋒,所有人一概不準停留,只能往前衝,一旦停下來必定會被自己人撞死。
所以,當幽州軍騎兵衝殺而過,如同犁田一樣,把正在逃跑的高句驪兵將們梳理一遍,能夠逃走的高句驪人已經是少之又少。
兩千騎兵衝殺過後,輪到一千步兵收拾殘酷、打掃戰場。
戰馬緩緩停了下來,白勁光一拉繮繩打馬往江邊跑:“往江邊追!”
幽州騎兵們又紛紛跟着白勁光殺向江邊,此時乙先和扶奴銀正帶着殘兵敗將往江邊狂奔而逃。
有馬的高句驪軍官跑得最快,沒有馬的步兵們只能眼睜睜看着自己被追上來,好在現在黑燈瞎火的,不少高句驪兵將知道自己逃不掉,折道向兩側跑,躲藏起來。
經過一番狂奔,乙先和扶奴銀帶着一百多個騎兵跑回到江邊跳上船就大吼:“開船,快開船!”
艦隊上還留有一千多水兵,水兵們看見乙先和扶奴銀只帶着一百多騎兵狼狽逃回來就知道出事了,立即划槳讓船隻脫離岸邊。
但是他們很快就發現了他們根本就動不了了,靠近江心的旗艦和十幾艘大艦船被粗大了鐵鏈擋住了,不能掉頭、不能轉彎,這些大艦船擋住了所有小船的退路,讓整支艦隊都無法離開。
乙先和扶奴銀以及一千多水兵們只能眼睜睜看着追兵舉着大量的火把衝向岸邊,衝到船上來。
“將軍,怎麼辦?”扶奴銀聲音顫抖的問乙先。
乙先嘆了一口氣,“本以爲魏軍是打算從國內城河岸邊強行渡河進攻,沒想到他們是故意調走這裡的兵馬引我們的水師來投降,我們被算計了!投降吧,我們沒有選擇了!”
扶奴銀着急道:“將軍,我們可以跳水逃生,沒必要跟着艦隊陪葬啊!”
乙先頭也不回的問:“你以爲我們回去就能活命嗎?我們把整個艦隊都葬送了,王上能放過我們嗎?我們回去也是領死而已!”
“可是······我們若是投降,王上會下令殺了我們的家人的!”扶奴銀大聲反駁。
乙先扭頭看着扶奴銀大喝:“你錯了,我們回去不但自己會死,王上也不會放過我們的家人。如果我們投降魏軍,王上懼怕我們的報復,肯定不會輕易對我們的家人下手!”
扶奴銀無言以對,他被說服了,正如乙先所說的那樣,高句驪王就是這樣的人。
“傳令,所有人放下兵器,跟我去向魏軍大將投降!”
一刻過後,乙先和扶奴銀帶着一千多水兵和一百多親衛來到了白勁光面前,取下腰間寶劍雙手託上,單膝下拜。
“高句驪水師將軍乙先(副將扶奴銀)率軍向將軍投降!”
白勁光上前伸手接過寶劍,點點頭:“好!來人,請乙先將軍和扶奴銀將軍進城休息,其他人等交出武器就地看押,等待王爺的處置命令!”
信使帶着白勁光的捷報以最快的速度策馬向國內稱方向飛馳而去。
當天下午申時,在國內城的趙俊生就接到了信使的捷報。
“哈哈哈······”趙俊生看完捷報放聲大笑起來。
毛修之忍不住問:“不知王爺因何事如此高興?莫不是白將軍那邊成功了?”
所有人都看着趙俊生,趙俊生放下捷報遞給崔浩,對衆人說:“凌晨時分,白勁光率軍在安平城外伏擊了前來偷襲的高句驪大軍,斬殺一千五百餘人,俘虜一千五百人,又用粗大鐵索把高句驪水師困在江面上,讓他們進退不得!高句驪水師將軍乙先和副將扶奴銀帶領一千多水師官兵投降了”。
“這是大喜事,屬下等恭喜王爺!”
“恭喜王爺!”衆將校和官員們紛紛道喜。
解決了高句驪水師,趙俊生就不用再擔心被高句驪水師包抄後路的問題了,可謂是解決了一個大麻煩。
趙俊生笑着抱拳回禮:“同喜同喜!”
捷報傳到寇謙之手裡,他算了算,蒼老的臉上露出笑容,對趙俊生說:“王爺,高句驪既然用水師偷襲我們,我軍爲何不能用水師偷襲他們呢?王爺不如下令讓白勁光率軍乘坐投降的水師艦船渡河過去,再與他約定時日,待我軍從正面渡河進攻高句驪大將姜橫的大軍,他就悄悄摸到姜橫大軍的側後方進行猛攻,必然能一舉擊潰姜橫大軍!”
李元德站出來拱手說:“王爺,屬下以爲寇參軍此計甚妙,關鍵是要抓緊時間,在高句驪方面收到水師失敗的消息之前發動攻擊方能一舉成功!”
“附議!”
“附議!”
將校和官員們紛紛站出來贊同。
“好!傳令給白勁光,讓他率兩千騎兵乘坐降軍水師艦船渡河過去,以晝伏夜行之法悄悄潛入到姜橫大軍後側方,兩日後的拂曉時分準時配合我主力大軍正面渡河進攻!”
“是,王爺!”
兩天的時間還不足打造足夠的船隻讓數萬大軍渡河,但這一次從正面渡河進攻,趙俊生不準備帶騎兵,全部以步兵渡河進攻,騎兵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只能在戰後再把騎兵運送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