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洛陽攻守

(首先道個歉。應該是226年,222年是渭南大戰那一年。)

孫資見我始終不正面答覆他的話,正色道:“陛下須知,傷人一千自損八百,傷來傷去,皆是我中原百姓,陛下對胡人尚且施以懷柔之術,卻對中原百姓這樣狠心,豈不讓天下人齒冷?”

我笑道:“不想打仗,讓百姓安居,那好力吶。可是,你們那一個別皇帝,季漢一個皇帝,百姓供養着還是累啊,這麼的吧,朕在長安給曹睿建了府弟,讓曹睿過來住,還你們這些人,一聲兒來,我們吃點虧吃點虧吧。”

孫資終天被我激起了火氣,他振衣而起,怒道:“陛下,在下乃大魏使臣,代表大魏天子而來,你見我於草野之地,殘我於言詞不達意之中,是可忍,孰不可忍,告辭!”

我笑笑,攔他道:“大人留步,別生氣啊,火氣太大,容易傷身的,你這麼大所紀了,這樣可不好。你適才所說把荊州賠給我們的事兒,是曹睿說的?”

“當然是我家陛下。”

“他真有這個心?”

“我家陛下一片真心,關愛百姓,豈有他們哉?”

我心道,他若是關愛百姓,那纔是見了鬼,別以爲我/飛庫論壇手打小說/廖若晨星10打/不知道他在歷史上爲建宮殿把長安的承露盤都拆了的事。口中卻道:“那好,雖然曹睿比我還大個兩三歲,但他才當皇帝,我也不能太欺負他了。這樣吧,讓他把洛陽和幷州一塊給我,咱們這篇兒就算翻過去了。”

孫資冷笑:“陛下,我大魏乃天下第一強國。兵精糧足,我陛下雖初登大寶,然龍虎之姿,項明神武,又有百官齊心,萬民同力,苦陛下不想讓百姓安居,妄動刀兵,那就來吧。”

我看他真的急了,忙笑着轉回幾句。讓人送他下一步去休息,準備明日再正式接見,卻和廖立商議起來。他此行的目的是什麼?

難道說曹睿被我們的實力嚇到了?打算求饒?不能吧,這幾年曹魏雖然屢敗。但實力還在,若非四面開戰,只憑季漢自己對付他還有些吃力呢。可是他們這樣做目地何在呢?

廖立想了想,也認爲這是緩兵之計。我們突然進攻。他們措手不及,需要調人馬。運武器,備物資,然後才能組織起反攻來,曹魏國大,又是以戰定天下的強國,其戰爭的潛力還是很大的。所以,無論如何。戰爭不能停,找下來的地盤纔是實在的東西,他一天不交荊州,咱們就打他一天。就算交了解荊州,也不能輕易放棄這個好機會。

不過,既然他說交割荊州,那膽天就讓他簽字兒,不落實,哪怕落手裡個東西罵罵他伴隨也好麼。

我與廖立相視而笑,和東吳,攻曹魏是主題,豈能因一個荊州而袖手。

可是,孫資不肯簽字兒,他說這種事情落在紙上太丟人了。但是他說。曹魏可以先行退兵,把荊州交出來。好奇怪,發曹魏之力,我們就算是全力攻擊,也無法將之滅國,只能是一步步削弱他的實力罷了,他怎麼會如此示弱?若當真如此,那我們何必要拼命攻擊他,若能從談判桌上得到利益,那麼爲什麼要用刀劍呢?我又不瘋。

但是,這裡面肯定不是那麼簡單,我表面上看着廖立等人說話,心裡發瘋一樣轉着念頭。雖然細物上我不見得勝過他們,但是決策問題,把握全局,我一向不會自卑,甚至我認爲,就算是孔明,他也不一定比我強。在這世上,太精明地人,他們不肯吃一點虧,所以就會津津計較,就會忽略了大局。相反我這種拿着虧當飯吃的傻人,卻會輕易看到問題的所在。

我在腦子裡用筆劃了一下,荊州,東通吳會,西連巴蜀,南極湖湘,北控關洛,得此地之後,向北向陽花南,皆可形成攻地形勢。自古是爭雄天下的寶地。當年爲了一個南郡,東吳和我們就翻了臉,如今曹魏竟然要主動讓出一個州,他是什麼意思?難道,他想讓勾起我們與東吳的宿怨不成?

我想着這種可能。

記得在二叔關羽攻打襄陽時,曹魏就幾次想要放棄,後來二叔敗北,呂蒙佔領荊州,曹仁甚至一把火把襄陽燒了,自己逃回了樊城。直到後來發現呂蒙沒有北朝鮮進才又重新佔領襄陽。雖然曹魏這些年經營荊州,但是除了南陽,其餘地方還都是幾國相爭的交際花替探制區,季漢有時攻過去,東吳有時也打過去。雖然說曹魏放棄這塊地方要下極大地決心,但其對他的損報傷並沒有那大。反而他的軍力回收了,力量增強了,離開了水地,在陸上東吳又如何能捍得動曹魏的鐵騎?還有其他地解釋麼?

但是,若是他們當真出讓,其結果會是怎樣?我們難道爲了與東吳的和好,放棄在荊州地利益?讓東吳得這個便宜?但是,若不讓,我們該如何與他們商議?而季漢的底線在哪裡,東吳又會怎麼做?

眼下,天下的形勢是前所未有的好,曹魏八面受敵,季漢和東吳聯手強攻,一鼓作氣攻下宛洛也不是沒有可能,不,是希望極大。右在這個關鍵的時候,東吳突然變了解卦,對我們的危害就太大了。不行,東吳鼠輩,鼠目寸光,自孫策死後,進攻之心就極淡,而得荊州,定中原,又是魯肅還活着的時候提出過地政策,東吳對荊州有着極特殊的感情,我可不能忽略了。

當下,我一面用好話留住孫資,不放他回去,不讓他消息傳回曹魏,迷惑曹魏不知我對荊州的意圖,不敢輕易離間;一面急書孔明,請他們嚴密注意荊州方向的變化,防止出現磨擦;一面派心腹人分別以孫尚香和我的名義給孫權和孫登送去禮品,探問口風。

未幾,先生回信,若當真如此,他會在力促兩家和好,不生事端。而孫權也回書,季漢東吳乃是姻親,怎會爲區區一個荊州而生什麼誤會?至於戰局發展到什麼樣,是誰也想不到的。到時候各自努力,各安天命,避免互相攻擊也就是了。

接到這兩封書信,我心大定,有了信鴿,在沒有阻截的情況下,傳書方便了很多。這讓我雖在北疆,也可以輕易的瞭解前敵的事。

眼下,洛陽戰場上幾攻幾守,打得熱鬧非凡。先生和司馬懿再度交鋒,兩人兵力相若,先生勝在兵精而器利,司馬懿勝在地利和人多。

我閒來沒事兒,把鄧艾的夏候霸幾人弄到一個屋子裡,然後找人勸他們投降。果然不出我之所料,這兩人還都是死硬派,誰也不肯降。沒關係,我有的是時間,慢慢來,雖然夏侯霸投降的可能性有點小,但是鄧艾還是有可能的。我讓李嚴對他們講當前軍情,說是曹魏要敗了。這兩個人怒而反擊,我藏在幕後看熱鬧,把戰聲的實際和他們所說的相印證,從中發掘關於曹魏的有用的信息,然後及時傳到前線先生大營。結果過了幾天,鄧艾有了警覺,他不開口了。我不放棄,繼續努力,並着人打探他母親的下落。

不能不說,鄧艾這個小結巴的分析還挺不錯的。起碼在最初曹魏的反應,都落入了他的算中。當然到了後期,他的智力就無法達到了。畢竟這是天下最聰明的兩個人下出的棋局。

面對曹魏,先生是全軍包圍,接着陸重點突破,以四叔和龐德爲西路人馬,方攻函谷關方向牽制郭淮部,以三叔和關興,張苞,龐會爲北路軍。進攻天井關,切害幷州,危脅河內,牽制來接連援的曹真部,以諸葛喬爲南部軍,進攻宛城,牽制夏侯威,同時阻斷荊州與洛陽的聯繫,先生親令姜維部主攻洛陽。

司馬懿用兵極穩,其間又帶着一種極爲犀利的感覺,他常常能把握住戰場上稍縱即逝的機會,給對方以重重一擊,將對手至於死地,而處於一地,他也常常能不侷限於一個小圈子,眼睛總是望着全局,這在將領中是很難得的。而先生用兵,則是到了大化無痕的境地,他極爲擅於悄無聲息的設下一個又一個的圈套,環環相扣,大圈套小圈,把人的眼睛套花了爲止。與他作戰,你進也是錯,退也是錯,好不容易以爲抓信他的露洞,踏上去才知道是個陷井。這兩個人交手,很明顯先生站着上風,但是司馬懿雖處強勢,敗而不亂,層層死守,處處嚴防,消耗季漢的力量,打算把季漢攻擊的強大勢能消耗掉,使季漢字自己知難而退。但是,先生豈能讓他如願,先生在洛陽城外設下層層圈套,忽進忽退,連消帶打,令司馬懿防不勝防。

八月底,先生到底是用六西六甲之術把司馬懿弄暈了,站場上,同時出現了好幾個孔明,司馬懿出現誤判,被先生一擊而中其後軍,妝維指揮人馬猛衝猛打,銜尾直追,司馬懿落荒而逃,直入洛陽城中。

在邊吃了幾個敗仗之後,司馬懿和郭淮變得膽戰心驚,草木皆兵,都認爲他在主攻自己,各守城池,不肯出戰。先生幾番誘敵,連用妙計,卻終於沒有成功。他擅長野戰,但對於攻城還真是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只能是各式攻城武器輪流來,打消耗看誰最後頂不住拉倒。仗打到這個份上。其實還是靠實力來說話,拼人力,拼物資,拼意志,拼決心,拼耐力。

九月上,我自北疆起程回返長安。

第四十七章第13章 劉升之第81章 暗箭第94章 謀攻第3章 洛陽攻守第8章 金鸞殿鬥口戲董昭 白虎堂設宴間曹肇第67章 王濬大婚第79章 垂釣第百零七章 再獵第9章 大禹定鼎第66章 漫漫的歸途第71章 章武元年第33章 遼東第二十七章第十八章第14章 林中夜宿第12章 《漢書》第五章第一章第96章 司馬之死第90章 風起長安第61章 各呈豪強第67章 可笑的賭鬥第81章 暗箭第74章 黃河九曲第9章 添械增兵第63章 引蛇第23章 銘誓第77章 青州之戰第31章 流言第24章 狼與人的戰鬥第55章 吳魏勾結第67章 空間時間第24章 漠北兵鋒第37章 遺折第96章 決戰第83章 連夜脫逃第59章 白帝之戰第89章 雨中破敵第81章 謠言四起第66章 漫漫的歸途第16章 鮮卑使者第39章 鏖兵漢虎第72章 潘璋奪權第二十七章第70章 危機早伏第46章 曹真的勝利第51章 八陣第39章 內亂第百零一章 歸來第74章 亂局橫生第31章 真相第6章 淯水狂瀾第45章 強敵第9章 大禹定鼎第69章 要命的黃匣第94章 夜襲第四十六章第87章 巧妙周旋第39章 鏖兵漢虎第64章 杜摯和毋丘儉第81章 謠言四起第25章 經濟之道第5章 父子之間第99章 孫慮授首第39章 領軍第78章 因酒賭鬥的將領第34章 詞鋒第9章 添械增兵第80章 長城之戰第73章 千里追蹤第90章 風起長安第百一三章 傳位之前第73章 李陵後裔第63章 親赴河東第31章 谷中激戰第94章 夜襲第20章 刺諸葛第18章 姜維歸來第66章 再設圈套第四章第32章 口利如刀第9章 添械增兵第14章 初定關東第41章 張苞殺人第51章 許儀逞雄第95章 相攻第43章 人心第25章 經濟之道第81章 暗箭第35章 平亂第91章 東吳內鬥第65章 白馬鐵騎第57章 風雨飄搖第7章 議宮事帝后交心 查火情丞相理政第66章 漫漫的歸途第百一三章 傳位之前第24章 狼與人的戰鬥第27章 血戰亂石灘第61章 吞刀
第四十七章第13章 劉升之第81章 暗箭第94章 謀攻第3章 洛陽攻守第8章 金鸞殿鬥口戲董昭 白虎堂設宴間曹肇第67章 王濬大婚第79章 垂釣第百零七章 再獵第9章 大禹定鼎第66章 漫漫的歸途第71章 章武元年第33章 遼東第二十七章第十八章第14章 林中夜宿第12章 《漢書》第五章第一章第96章 司馬之死第90章 風起長安第61章 各呈豪強第67章 可笑的賭鬥第81章 暗箭第74章 黃河九曲第9章 添械增兵第63章 引蛇第23章 銘誓第77章 青州之戰第31章 流言第24章 狼與人的戰鬥第55章 吳魏勾結第67章 空間時間第24章 漠北兵鋒第37章 遺折第96章 決戰第83章 連夜脫逃第59章 白帝之戰第89章 雨中破敵第81章 謠言四起第66章 漫漫的歸途第16章 鮮卑使者第39章 鏖兵漢虎第72章 潘璋奪權第二十七章第70章 危機早伏第46章 曹真的勝利第51章 八陣第39章 內亂第百零一章 歸來第74章 亂局橫生第31章 真相第6章 淯水狂瀾第45章 強敵第9章 大禹定鼎第69章 要命的黃匣第94章 夜襲第四十六章第87章 巧妙周旋第39章 鏖兵漢虎第64章 杜摯和毋丘儉第81章 謠言四起第25章 經濟之道第5章 父子之間第99章 孫慮授首第39章 領軍第78章 因酒賭鬥的將領第34章 詞鋒第9章 添械增兵第80章 長城之戰第73章 千里追蹤第90章 風起長安第百一三章 傳位之前第73章 李陵後裔第63章 親赴河東第31章 谷中激戰第94章 夜襲第20章 刺諸葛第18章 姜維歸來第66章 再設圈套第四章第32章 口利如刀第9章 添械增兵第14章 初定關東第41章 張苞殺人第51章 許儀逞雄第95章 相攻第43章 人心第25章 經濟之道第81章 暗箭第35章 平亂第91章 東吳內鬥第65章 白馬鐵騎第57章 風雨飄搖第7章 議宮事帝后交心 查火情丞相理政第66章 漫漫的歸途第百一三章 傳位之前第24章 狼與人的戰鬥第27章 血戰亂石灘第61章 吞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