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悪風

不過這一次並不是如第一次般噴了水流就自動停止了,而是一陣地晃,泥濘的淮河河道竟然緩緩朝着兩邊翻滾開來,似乎那河道的淤泥中正有着一頭洪荒猛獸在翻騰,欲要破泥而出。

在田方等近千人的注視下,一隻模樣怪異的龐然大物在噴涌的濁水中破土而出。

沒有四處飛濺的泥土,也沒有震天響的獸吼聲。那破土而出的龐然大物順着那噴涌的濁水就這樣出現在衆人眼前。

這是一隻罕見的一頭兩身的類蛇怪獸。斗大的頭顱三尺長的紅信不停的伸縮着,頭顱下卻詭異的分成兩半,同時長出了兩個糾纏在一起的蛇軀,足足有尺許粗細。而那兩個糾纏在一起的蛇軀之間卻是纏繞着一尊暗金色的巨鼎,在夕陽的映照下,被青色的蛇鱗身軀纏繞起來的暗金色巨鼎格外的醒目。

那尊暗金色的巨鼎在河道淤泥中不知道埋藏了多久,但是此刻出現不知道是因爲噴涌出的水流沖刷還是別的原因,不僅沒有產生任何的銅鏽,甚至鼎身澄亮如新。

透過蛇軀之間的縫隙,田方等人能夠清楚的看到暗金巨鼎的外形,圓鼎。既然是圓鼎,那麼也就代表着,這尊目測至少有**尺高的巨鼎,就必然會是三足。

鼎,在秦以前的數千年時間內,都是作爲國家最爲尊貴的禮器出現的。對作爲禮器的鼎來說,三足圓鼎比四足方鼎尊貴,‘後’鼎方形四足,王鼎圓形三足,是通認的共識。

歷朝歷代鑄造了無數做爲禮器所用的大鼎,但是能夠有三足的圓鼎卻不是很多。而能夠有如此體形的巨大暗金大鼎,更是少見。

怪物的頭顱置於巨鼎上空,兩條身子一圈圈的將巨鼎纏繞起來。就這樣矗立在河道之中。

河道中正在施工的一干建設兵團的兵卒愣了半響見那怪物沒有攻擊的意思,也漸漸放下心來。而田方,則是一面派人請東海郡守戚宏等人過來,一面開始站在距離怪物數十步遠的地方觀察着巨鼎。

從顏色,到花紋,最爲重要的是偶爾露出的鼎身上那一角看似山川地形圖樣式的琢紋,讓田方不可抑止的激動起來。

“豫州鼎!”

田方這聲脫口而出的驚呼正是發現豫州鼎的消息流傳出去的源頭。

話一出口,田方就已經後悔了,不過周圍數千的建設兵團兵卒,田方後悔已經是無用。

田方想要更近一點的觀察觀察豫州鼎,不過田方等人馬上就明白,怪物不攻擊並不代表着它真的就不能動。只要進入怪物身側三丈,那怪物就馬上擺出警惕的姿態,躍躍欲試的隨時準備擇人而噬。

對照那個比人身要粗上不少的大嘴來說,沒有人想拿自己的命來試試這不知名的怪獸會不會真的將人吞下去。

建設兵團的兵卒連鎧甲都沒有更不要說兵械了,看看那怪獸的體積以及尺寸還有那青幽幽的鱗片,估計他們手中的鐵鍬等工具打在那怪獸的身上怕是也只能給怪獸撈癢癢,而不能對怪獸造成任何的傷害。

戚宏奏報上有用的信息僅只這些。

至於翁仲的奏報更簡單了,玄武軍不是沒打算殺死怪獸將那巨鼎弄到手,而是那纏繞在巨鼎鼎身上的一頭雙身怪獸不知道因爲什麼原因一直不曾離開過巨鼎,玄武軍的巨弩、強弩因爲擔心對巨鼎造成損傷根本無法動用,而派遣全副重甲的兵卒上前不過幾息功夫就陣亡了十餘人。

這些玄武軍重甲兵卒不是死在怪獸口中,而是被怪獸兩條十餘尺長的粗大尾巴給生生拍死在翁仲面前。百十斤的重甲加上一個人的重量,那怪獸就如同拍蒼蠅一般一個個的將人拍飛或者砸入河道的沼泥中。

事情就這樣僵持了下去。

……

在胡亥看來,那一頭兩身的怪獸顯然是在守護着豫州鼎或者說豫州鼎內的什麼東西,亦或是爲了圖謀豫州鼎中的某樣東西。

什麼樣的怪物能長一頭兩身?在後世似乎沒有記載過有這樣一頭怪獸。

那麼這怪獸是沒有發現呢,還是本來就是一條巨蟒然後產生了基因變異長了兩個身子一個頭呢?記得後世經常有基因突變生出的怪異嬰兒,還有牛羊,在胡亥看來後者的可能性應該更大一點。

那基因變異的怪獸暫且放在一邊,只是難道事情就真的那麼巧,廣陵橋的橋基正好選址在這豫州鼎埋藏的地方?

自己莫名其妙的能夠穿越兩千多年的時空出現在大秦取代胡亥成爲這大秦皇帝,那麼似乎出現一些比較神異的事情也並不是那麼難以接受。

胡亥感覺自己心中的唯物主義觀念正在一點點的崩塌。

……

二月的大秦,已經開始草長鶯飛處處一副春意盎然之景,而距離大秦數千裡外的塞外大漠,卻依然是天寒地凍、寒風襲人。站在大漠邊緣,就能看到遠處連綿起伏的崑崙山脈,層層疊疊的山影被數萬年的積雪所掩蓋,仿如接天連地的神柱,讓人心中生出渺小之感。

一道長長的馬隊沿着因爲冬季而乾涸的河道在起伏不定一望無際的大沙漠中頂風而行。

一團團能將人皮膚生生割裂的寒風,捲起大團大團的細碎黃沙劈頭蓋臉的朝着馬隊撲來,不時有聲聲戰馬的悲鳴從寒風中遙遙傳出,那是因爲馬眼沒有被遮蓋好而讓黃沙進入眼中的戰馬。

馬隊在凜冽的寒風中艱難的在荒漠中前行,似乎永遠沒有終點。整個天地都是灰濛濛一片,根本看不清前路到底如何。

遙遠的天際,沙漠的邊緣,天與地交接之地,一團團棉絮般的烏雲如飛鳥投林一般緩緩融合在一起,逐漸形成一個看似能連接天於地的幕帳朝着灰濛濛的大漠覆壓而來。

隨着那灰黑色的幕帳移動,能夠清楚的看到一道道細小的風旋在這幕帳中翻滾、融合,逐漸匯聚成十餘道通天連地的巨大螺旋風柱以碾壓一切的姿態在天地中橫行。無數的黃沙被風柱吸引着融入風旋中,轟隆隆而來。

而這個時候,原本肆虐整個大漠的凜冽狂風卻是詭異的停止了。

“悪風,是悪風!”

PS:重感冒,一直在持續!也許還有一更,如果沒有就還是明天一起更吧。本書是歷史,不是玄幻。所以,如果還有興趣,請耐心看下文!多謝朋友們的支持!(未完待續。)

第122章 朕,喜歡你!第216章 鄒嫣月之殤第16章 王離來信第46章 黑冰臺第113章 赳赳老秦第172章 六國後宮第78章 詭局第31章 大軍西進第167章 廢奴第21章 程邈第196章 再見蘇由第77章 江東亂(三)第54章 賜姓外篇三第160章 祭天大典外篇二第80章 姬孽,武綺彤第121章 項羽呢?第294章 灞宮陰陽第86章 大秦帝國皇家學院(二)第50章 大營遭襲第260章 引頸待戮第44章 楚地四族第118章 郡卒徵召第281章 塞外的幽靈第184章 千古一相之死第62章 雍城第104章 利器第64章 親人第205章 春色無邊第159章 到咸陽第171章 阿房宮賞月第60章 倒計時第9章 黃雀現(下)第242章 六國王后第36章 魏國復立第104章 是誰?第75章 惡少第2章 詔第165章 同學第2章 九原將軍辛勝第10章 嗅到的危險第100章 《兵律》第10章 嗅到的危險第110章 憤怒第177章 拒絕第140章 岌岌可危第10章 嗅到的危險第35章 戰陳縣(三)第130章 誘惑第137章 決堤第76章 江東亂(二)第94章 混亂的六月第217章 四路大軍第20章 初相見第143章 項莊授首第162章 憧憬第183章 武安侯馬興第229章 深謀遠慮第195章 章邯離京第34章 南來的張良第290章 遴選官員第23章 南越來人第91章 張子房第203章 豫州鼎第233章 大秦腦殘粉第290章 遴選官員第23章 騰蛇軍第1章 秦風第10章 月氏西遷第94章 褚文第21章 宿命的對決第71章 大宴第10章 春色第53章 龍衛第31章 大軍西進第6章 夜宿何宮第290章 遴選官員第34章 南來的張良第29章 圍殺第8章 攻城第265章 戰起第167章 登陸第150章 各人心思第79章 機會第75章 江東亂(一)第189章 蓬勃關中第132章 誰更狠第20章 百家和大秦帝國第42章 美人三等第195章 章邯離京第256章 武鑲第65章 灞上將軍韓信第298章 無解第3章 流言第244章 莫乎爾的兩難抉擇第86章 內閣第43章 項梁北上第253章 血旗出第58章 國殤(二)
第122章 朕,喜歡你!第216章 鄒嫣月之殤第16章 王離來信第46章 黑冰臺第113章 赳赳老秦第172章 六國後宮第78章 詭局第31章 大軍西進第167章 廢奴第21章 程邈第196章 再見蘇由第77章 江東亂(三)第54章 賜姓外篇三第160章 祭天大典外篇二第80章 姬孽,武綺彤第121章 項羽呢?第294章 灞宮陰陽第86章 大秦帝國皇家學院(二)第50章 大營遭襲第260章 引頸待戮第44章 楚地四族第118章 郡卒徵召第281章 塞外的幽靈第184章 千古一相之死第62章 雍城第104章 利器第64章 親人第205章 春色無邊第159章 到咸陽第171章 阿房宮賞月第60章 倒計時第9章 黃雀現(下)第242章 六國王后第36章 魏國復立第104章 是誰?第75章 惡少第2章 詔第165章 同學第2章 九原將軍辛勝第10章 嗅到的危險第100章 《兵律》第10章 嗅到的危險第110章 憤怒第177章 拒絕第140章 岌岌可危第10章 嗅到的危險第35章 戰陳縣(三)第130章 誘惑第137章 決堤第76章 江東亂(二)第94章 混亂的六月第217章 四路大軍第20章 初相見第143章 項莊授首第162章 憧憬第183章 武安侯馬興第229章 深謀遠慮第195章 章邯離京第34章 南來的張良第290章 遴選官員第23章 南越來人第91章 張子房第203章 豫州鼎第233章 大秦腦殘粉第290章 遴選官員第23章 騰蛇軍第1章 秦風第10章 月氏西遷第94章 褚文第21章 宿命的對決第71章 大宴第10章 春色第53章 龍衛第31章 大軍西進第6章 夜宿何宮第290章 遴選官員第34章 南來的張良第29章 圍殺第8章 攻城第265章 戰起第167章 登陸第150章 各人心思第79章 機會第75章 江東亂(一)第189章 蓬勃關中第132章 誰更狠第20章 百家和大秦帝國第42章 美人三等第195章 章邯離京第256章 武鑲第65章 灞上將軍韓信第298章 無解第3章 流言第244章 莫乎爾的兩難抉擇第86章 內閣第43章 項梁北上第253章 血旗出第58章 國殤(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