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趙佗親至

大秦二世元年十一月十三日,行軍到長沙郡郴縣的胡亥接到了章邯從湟溪關發來的信報。

章邯的信報除了將大軍攻克陽山關、殲滅百越蠻夷、圍困湟溪關等事情一一稟奏外,最爲重要的是,詳細的向胡亥稟報了南海境內如今發生的局勢。

這些極爲寶貴的消息,讓胡亥在失去南海消息近四個月之後,終於再次得到了第一手的情報。

一場突如其來的海嘯,打亂了子嬰和趙佗北上攻佔巴蜀兩郡的計劃,讓本就因爲利益而跟南秦苟合在一起的百越蠻夷同南秦離心離德,同時也讓胡亥埋在南海境內的龍衛府和黑冰臺細作徹底的同咸陽失去了聯繫。

也許還有存活的,但是並不是每個細作都能夠直接同咸陽聯繫,掌控信鷹以及信鴿能夠同咸陽聯繫的也就那麼幾個頭目而已。

這也是爲什麼原本兢兢業業的龍衛和黑冰臺細作,突然沒有了消息的原因。

其實趙宇知道的並不多,至少子嬰和趙佗已經知道秦軍大舉南下的消息他不知道。陽山關距離南海郡治番禺之間足足有着近七百餘里,趙佗前去傳信的信使還沒有到達陽山關。

當然,在如今南海全郡皆亂的情況下,一兩個信使說不定根本沒有辦法到達陽山關就被百越蠻夷給殺掉了。

不過,胡亥只需要知道南海內部已經臣服的百越蠻夷再次亂了起來就夠了。

手中拿着章邯的信報,胡亥久久無語,過了半響之後,纔將信報丟給章邯,獨自一人走出大帳。

南海局勢惡化的程度出乎胡亥的想像。即便是在後世,在有着衆多的高科技手段救援的情況下,倭奴的一次海嘯都造成了數萬人的傷亡,無數人的流離失所,此次南海的海嘯會有多少人喪生不問可知。

而這個時候,朝廷大軍來襲,內有百越蠻夷禍亂南海,外有自己這數路大軍進犯。子嬰和趙佗在得到消息後,只有兩個選擇。

第一個選擇就是同百越蠻夷言和,然後同抗朝廷大軍。第二個選擇就是放開所有的關隘,投降。只要朝廷大軍一到,這些燒殺搶掠的百越蠻夷自然不再具有任何的威脅,甚至可以一勞永逸的解決在南越根深蒂固的百越蠻夷部落。

子嬰和趙佗投降,南海就意味着平定。有朝廷糧食支援,南海的老秦百姓就可以渡過此次危機。只是會少死上不少人。

雖然胡亥很想子嬰和趙佗會選擇第二條。但是無論從哪看,兩人必然會選擇第一條路。

同百越蠻夷言和。百越蠻夷爲什麼會騷亂?糧食!言和的前提條件顯然就是糧食。言和,就意味着子嬰和趙佗將會將南海有限的糧食供應給百越蠻夷。除了百越蠻夷還有南秦的二十餘萬大軍。

糧食從哪來?

只能剋扣甚至收刮普通的南海老秦百姓!

天災可怕,**則要比天災可怕無數倍!

這些老秦人因爲始皇帝一道詔令,放棄關中安定的環境,肥沃的土地,扶老攜幼跋山涉水,用雙腿走出數千裡來到這窮山惡水的南海,甚至有無數的人還沒有到這南海就已經死在了路上,他們,是爲了什麼?

爲了給大秦鎮守這南海!

“陛下……”尉繚不知道何時來到胡亥身後!

“太師大人,擬詔!”胡亥打斷尉繚的話。

“傳詔巴蜀兩郡郡守,即刻徵召勞役十萬人,從陸路和水路往南海運糧,要快!勞役報酬,在原本基礎上增加兩成。傳詔章邯,兩日內必須攻佔湟溪關,不惜代價!攻佔湟溪關之後,命章邯傳話給那趙佗和子嬰,只要他們兩人願意引軍歸降,朕,給他二人一世富貴!”

“陛下!百越蠻夷反覆無常,殺之即可,子嬰和趙佗兩人,食君之祿,卻賊心不死,萬死不足惜。楚地衆賊不殺,朝中諸臣以及關中百姓尚可理解陛下苦心,若此兩賊不殺何以平民憤?且南海境內盡皆老秦百姓,斷然不會從賊。此刻我大秦近百萬精銳兵臨南海,子嬰等人不過旦夕即亡,何需如此?三思啊,陛下!”尉繚急聲道。

楚地平定,胡亥不僅沒有殺熊心、項梁這些賊酋,而且紛紛給予高位,爲了楚地安定加之還要平定南越,尉繚沒有說什麼。

但是這次胡亥又要免了子嬰和趙佗的死罪,尉繚就實在想不通了。

而這個時候,胡亥和尉繚怎麼也不會想到,楚地還有一條漏網之魚張良,而這條漏網之魚還跑到了南海。

“是啊!他們都是老秦人,都是爲大秦出生入死的老秦人。”胡亥接口道。

淡淡的一句話,尉繚身子卻是陡然一震,隨即一揖到地,泣聲道。

“陛下!”

“呵呵,愛卿以爲子嬰和趙佗會歸降麼?”

……

大秦二世元年十一月十四。

南秦左丞相、南海侯趙佗領南秦大軍三萬人並百越蠻夷二十萬人,到達湟溪關。

在趙佗到達的時候,湟溪關已經在章邯虎賁軍的兇猛攻擊下搖搖欲墜,只需要再有半天時間,湟溪關必破無疑。可是趙佗大軍的到來,讓章邯前功盡棄。

一天的攻城,虎賁軍付出了陣亡三千餘人、傷萬餘人的慘痛代價。這個傷亡數字,是灞上大營五大軍團成軍以來的第一次重大傷亡。一次戰鬥,整整有近一萬五千人失去戰鬥力,也就是人數二十萬的虎賁軍才能承受,這個數字要是放在其餘總兵力統共只有十萬人的白虎、青龍、朱雀和玄武這四個軍團裡,已經足夠讓他們傷筋動骨了。

能承受是一方面,能不能接受又是另一方面了。

虎賁軍雖然同白虎軍、玄武軍、朱雀軍分居南西北三方,但是相對來說還算便捷的通訊,讓虎賁軍上上下下都知道其餘四大軍團的戰績。

這個傷亡可以說是灞上大營出身的五大軍團傷亡最爲慘重的一戰了。

當然,其餘四大軍團的對手和虎賁軍此刻面對的對手也不相同,甚至可以說天差地別。

虎賁軍面對的不是匈奴蠻夷,不是百越蠻夷,也不是沒有經過多少訓練裝備參差不齊的項梁楚軍。他們面對的是裝備大秦制式兵械和裝備、經過無數廝殺的秦軍。也許在裝備的精良上,南秦軍比不上虎賁軍,但是處於守方的他們,因爲湟溪關要塞的存在,又將雙方拉到同一個起跑線上了。

而攻城戰不同於曠野上的捉對廝殺和野戰,對攻方本就大大的不利。

就這樣而言,其實雙方的差距並不是那麼大。守關的南秦軍人數上比虎賁軍要少上不少,畢竟他們只有四萬人,而虎賁軍卻是有着整整十三萬人。

不過,這十三萬人並不能全部壓上,畢竟湟溪關要塞正對着章邯大軍的城牆也就那麼大一點地盤,每一次最多投入兩萬人進攻。

趙佗領軍前來,並不是爲了支援湟溪關的。

張良帶來的情報確實夠及時。

對南海的亂象雖然吃驚以及失望,但是張良很清楚自己已經沒有選擇,如果南秦再被胡亥滅了,那麼他張良要麼就是階下囚,要麼就是浪跡天涯隱姓埋名一輩子,一生所學將再無用武之地。

所以,張良自然是絞盡腦汁幫子嬰和趙佗解決南海如今的亂局。甚至不惜捨身拖着病軀在趙剛的陪同的下殺到百越蠻夷聚居的地方說服百越蠻夷。

不得不說,張良不管怎麼樣,至少口才是極好的。

子嬰的保證,趙佗的威名,大批的糧食,秦軍的威脅,以及張良的口才,讓番禺附近的百越蠻夷率先接受了南秦的條件,雙方握手言和。

無辜的、同樣缺糧的、流離失所的老秦百姓,卻是選擇性的被所有人忽視了。無論子嬰還是趙佗,沒有一個人提到過南海的百姓該如何。

至於胡亥御駕親征近百萬大軍即將齊聚南海的消息,南秦朝中除子嬰、趙佗、趙光這些人外,其餘一衆朝臣卻是沒有一人知道。

人心浮動的後果,趙佗還是清楚的。

不過很多人還是從趙佗和子嬰突然的轉變以及趙佗將要領軍離開番禺的事情上猜出了些什麼,但是卻沒有人敢說什麼。

在說服百越蠻夷之後,派出數路信使緊急趕往五大要塞的同時,趙佗也迫不及待的從番禺的守軍中抽調了五千精銳以及原本圍攻博羅的十餘萬百越蠻夷帶着大批的糧食從番禺出發,到達石門要塞後,又自石門要塞抽調了三萬五千人的兵卒一同北上。

這一路上,不斷有百越蠻夷加入趙佗的大軍,等到趙佗抵達湟溪關的時候,百越蠻夷已經達到二十萬之衆。

趙佗是要領軍前往誆浦關,那裡將會是胡亥親自的關隘。趙剛,則會在出了湟溪關之後,獨自趕往橫浦關。在生死存亡之際,趙佗顯然不會將事關自己性命的要塞交給蒙氏將領。包括蒙雲在內的數十個蒙氏一族的高級將領,都被趙佗留在了番禺。

而番禺由子嬰和趙光坐鎮,有蘇越以及新來的高人張良輔佐,自然不會有大礙。

在距離湟溪關一百里的時候,趙佗就碰到了湟溪關守將趙氏族人趙晨的求援信報。緊趕慢趕之下,趙佗終於在湟溪關岌岌可危的時候,到了。(未完待續。

第20章 百家和大秦帝國第150章 侯爵遍地走第132章 誰更狠第171章 阿房宮賞月第266章 宣戰第74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41章 瀾滄江第18章 依賴和缺陷第245章 偶遇第135章 四面合圍第8章 二世新政第18章 皇帝真是個好職業第60章 困獸第29章 項梁何在?第37章 最南之南第73章 英烈入塔第11章 迎戰第241章 白虎軍的首敗第226章 加加擔子第268章 戰鬥結束第195章 章邯離京第158章 白駒過隙第182章 無語凝咽第215章 皇室之殤第286章 惜第2章 遼陽郡中第269章 冒頓蹤跡第102章 玄武利第245章 偶遇第31章 大軍西進第197章 伊婭第260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九十七章第169章 亡國之人第56章 十二親衛第42章 自責第2章 詔第28章 羣臣定計第72章 事出有因第63章 李斯理政第56章 搶灘登陸第60章 困獸第22章 教習第218章 玉足第17章 陳縣第167章 登陸第124章 姚敬第250章 蒙毅的恐懼第304章 正名武安君第225章 內閣參政第8章 黃雀現(中)第159章 到咸陽第99章 廣陵橋和邯鄲鐵場第3章 毒計成第79章 大秦尚坊第23章 騰蛇軍第169章 任後人評說第265章 陰陽一派,鄒嫣月第249章 會師,出京第294章 灞宮陰陽第166章 用意第59章 虎賁(二)第67章 科舉第42章 自責第92章 清明第39章 趙佗身死第267章 鶡仙兒第30章 王離,蘇越和蒙衝第67章 暗夜襲殺第98章 夜犒九原軍(二)第142章 平陽城第94章 褚文第64張 李斯的心魔第134章 造勢第228章 一面倒的攻城第79章 稷下學宮第155章 刻在心底深處的名字第129章 這纔是大秦?第7章 子嗣第66章 遭遇第29章 項梁何在?第278章 鼓勵生育和東胡牧邊第35章 遭襲第29章 項梁何在?第223章 五年第16章 王離來信第236章 莊妃鄒嫣月第173章 子嗣第11章 帳中第66章 不敗軍魂第2章 九原將軍辛勝第72章 滿池春色第137章 投石機第57章 殺戮第55章 血色淮河第97章 號角鳴第25章 三省第19章 項字大旗第66章 不敗軍魂第22章 妖精
第20章 百家和大秦帝國第150章 侯爵遍地走第132章 誰更狠第171章 阿房宮賞月第266章 宣戰第74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41章 瀾滄江第18章 依賴和缺陷第245章 偶遇第135章 四面合圍第8章 二世新政第18章 皇帝真是個好職業第60章 困獸第29章 項梁何在?第37章 最南之南第73章 英烈入塔第11章 迎戰第241章 白虎軍的首敗第226章 加加擔子第268章 戰鬥結束第195章 章邯離京第158章 白駒過隙第182章 無語凝咽第215章 皇室之殤第286章 惜第2章 遼陽郡中第269章 冒頓蹤跡第102章 玄武利第245章 偶遇第31章 大軍西進第197章 伊婭第260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九十七章第169章 亡國之人第56章 十二親衛第42章 自責第2章 詔第28章 羣臣定計第72章 事出有因第63章 李斯理政第56章 搶灘登陸第60章 困獸第22章 教習第218章 玉足第17章 陳縣第167章 登陸第124章 姚敬第250章 蒙毅的恐懼第304章 正名武安君第225章 內閣參政第8章 黃雀現(中)第159章 到咸陽第99章 廣陵橋和邯鄲鐵場第3章 毒計成第79章 大秦尚坊第23章 騰蛇軍第169章 任後人評說第265章 陰陽一派,鄒嫣月第249章 會師,出京第294章 灞宮陰陽第166章 用意第59章 虎賁(二)第67章 科舉第42章 自責第92章 清明第39章 趙佗身死第267章 鶡仙兒第30章 王離,蘇越和蒙衝第67章 暗夜襲殺第98章 夜犒九原軍(二)第142章 平陽城第94章 褚文第64張 李斯的心魔第134章 造勢第228章 一面倒的攻城第79章 稷下學宮第155章 刻在心底深處的名字第129章 這纔是大秦?第7章 子嗣第66章 遭遇第29章 項梁何在?第278章 鼓勵生育和東胡牧邊第35章 遭襲第29章 項梁何在?第223章 五年第16章 王離來信第236章 莊妃鄒嫣月第173章 子嗣第11章 帳中第66章 不敗軍魂第2章 九原將軍辛勝第72章 滿池春色第137章 投石機第57章 殺戮第55章 血色淮河第97章 號角鳴第25章 三省第19章 項字大旗第66章 不敗軍魂第22章 妖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