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節 可怕的臨淄城(1)

“對了!”張越忽然看向雋不疑,問道:“曼倩公,有一個疑惑,不知道曼倩公可否能爲我解答……”

“侍中請說……”

“臨淄城,人口幾近一百萬……”張越輕聲問道:“齊郡是如何維持臨淄的存在和日用的?”

一個百萬人口的超級城市!

在西元前,是無法想象的巨無霸。

在整個人類的封建史上,都可以排入前十。

能與之在人口規模上媲美的,不過是唐長安,宋汴梁,明南京,明清的北京城,中世紀的羅馬和阿拉伯帝國時代的巴格達。

唐長安和宋汴梁,是怎麼維持的,張越不是太清楚。

但明清的北京城,卻是靠着大運河,才維繫的。

數十萬運河船工,日夜不休,將來自富饒的江南和兩湖地區的稻米、布帛等物資運到北京。

而在這個西元前的時代,要維繫一個百萬人口規模的超級都會。

張越知道,這需要海量的生產物資。

這意味着,臨淄城不僅僅需要有人爲他們足夠滿足一百萬人口所需的基本生活物資。

還需要有人爲他們提供,維繫這個龐大城市的商業發展所需要的原材料。

這可不是小數目。

旁的不說,長安城不過二十來萬人口,就已經讓關中負荷沉重,氣喘吁吁。

爲了養活這長安城裡二十多萬脫產人口,國家每年都需要從關東轉運漕糧兩百萬石入關。

臨淄城人口百萬,那得多少糧食,才能喂得飽臨淄人民?

反正,在這個西元前的時代,恐怕僅僅是完成這樣一個工作,都是偉大的奇蹟。

其中蘊含着許多可靠的經驗和真理。

特別是對張越而言,臨淄的經驗,或許可以在未來,成爲新豐借鑑的重要目標。

雋不疑聽着,卻是有些苦笑。

他嘆了口氣,問道:“侍中公何故關心此事?”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臨淄城人口百萬,就像是天經地義一般。

就如同長安城有人口二三十萬一樣。

很少會有人探究,爲什麼是臨淄能有百萬人口?

而不是雒陽、長安或者睢陽這樣在漢室政治文化經濟地位更高的城市擁有百萬人口?

但,一旦探究仔細,每一個人都會倒吸一口涼氣,陷入深深的惶恐和恐懼之中。

直接瘋了的,都有!

雋不疑,就曾被自己所知的事實,而嚇得整整半年,近乎瘋癲。

張越呵呵一笑,道:“曼倩公,難道不覺得,一個人口百萬的都會,值得所有人都研究一下嗎?”

“禮曰: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至!吾輩士大夫,既學先賢書,豈能不探究和研究當世之事?”

“董子曾訓曰: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如是而已!”

雋不疑聽着,微微搖頭,苦笑道:“臨淄之事,非比尋常啊!”

也是考慮到張越是天子身邊的近臣,是國家的策命顧問大臣,而且三觀與自己也比較接近,雋不疑才道:“當初,下官蒙御史中丞舉薦,爲青州刺史,受命之初,也曾好奇臨淄何以屯百萬之衆而居於齊魯之間,恰然自得,百年未有動亂!”

“及至查訪臨淄及齊郡山川地理人文,下官戰戰兢兢,不敢多言也!”

“侍中問齊郡何以維持臨淄百萬之衆?”雋不疑苦笑着道:“齊郡上下,從未主動去維持過臨淄城蝟集的百萬之衆!”

“自平陽懿候治齊,臨淄的人口,便自然的蝟集了起來,百年繁衍和不斷聚集,形成了今日之人口規模!”

“據下官的查訪,臨淄之所需柴米油鹽,布帛鞋履之物,皆是青州,乃至揚州、徐州、冀州、荊州商賈轉輸而來……”

“大司農之海官船隊,所獲超過八成魚獲,也是全部輸往臨淄……”

“東萊、膠東、膠西,十餘萬漁民,每日所獲魚獲,也基本是販往臨淄!”

張越聽着,面帶微笑,心裡面卻是想着:“所謂看不見的手嗎?”

市場確實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因爲趨利的商人,會爲了利潤,主動去做很多事情。

但問題是,那是臨淄!

一個人口百萬規模的超級都會!

整個地球上現在最大的城市。

而且,臨淄的人口規模,已經保持在目前這個水平,起碼二十年了。

故而,都不需要去學什麼經濟學,也不需要列什麼公式。

只需要知道一個常識——在西元前的小農經濟下,物流成本,高的超乎想象。

而如今,又沒有隋唐大運河,使得臨淄可以減少運輸成本。

故而,很顯然,臨淄城的基本生活消費商品,只可能是就近獲得的。

但問題是,齊郡或者說齊郡周圍的膠東、膠西、淄川、琅琊、北海等郡,有這個能力,供給臨淄的消耗嗎?

此外,臨淄的人民,買得起從這些地方運來的糧食嗎?

對此,張越深表疑問。

關中粟米,均價百錢一石,臨淄的粟米價格,應該不會低於這個數字。

以百錢一石來計算,一個五口之家,每一個月的基本需求,在六到七石。

這就是六百錢到七百錢的開銷。

而漢室一個百石官吏,月俸將將六百錢。

也就是說,起碼需要有百石官吏的收入,纔可能在臨淄生存。

這可能嗎?

理智告訴張越,這是不可能的。

至少,小工匠和小商人,是做不到這個收入水平的。

就聽着雋不疑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接着說道:“而臨淄城中居民,除官吏、軍人、貴戚、士大夫及其家眷下人奴僕外,餘者盡爲工匠、織戶!”

“下官曾在臨淄城中,住過一個月,所見者,家家戶戶,織機之聲,從早到晚,從不停歇!”

“婦孺老弱,日日夜夜,織布抽絲,刺繡織緞!”

“善織者,五六日可織帛一匹……”

張越聽着目光灼灼。

有關漢代都會經濟和生產生活的日常情況,在後世,已經不可考了。

只能通過漢代時人的詩賦與策書甚至是官府文書來窺見當時的情況。

而漢代,有一篇詩歌,穿越了千年時光,流傳至後世,久經不衰。

那就是《孔雀東南飛》,這雖然是東漢晚期的樂府詩,但因爲相距時代不遠,小農經濟社會變化不大,所以可以從中窺見漢代農村生活與小農經濟下的人民生活縮影。

而在這首樂府詩中,有大篇幅描述勞動婦女織布抽絲的生活場景。

所謂‘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

另一篇漢樂府詩《上山採蘼蕪》中也有類似描述: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織縑日一匹,織素五丈餘,將縑來比素,新人不如故。

這說明在漢代,婦女進入織造工坊,參與生產,甚至撐起一個家庭的主要經濟,已經是很常見的事情了。

而張越在新豐考察時,也不止一次親眼見到了農村婦女們用自己的勤勞與智慧,將搖搖欲墜的家庭撐了起來的情況。

她們用巧慧的雙手,種植桑麻,養雞養鴨,帶着孩子,採集秸稈乾草。

甚至有家庭,就是靠着婦女,而非很多人以爲的男人而過上了溫飽生活。

畢竟,在小農經濟下,主要勞動力的男性,一般只能耕地,照顧莊稼。

而土地產出有限,通常僅僅夠吃。

而賦稅和徭役賤更錢,以及其他家庭的日常開支所需要的錢財,一般只能依靠婦孺。

只是想不到,在臨淄這樣的大都會裡,情況也是如此。

“那臨淄的丈夫們呢?”張越輕聲問道:“婦孺既然日日織造,丈夫每日所做何事?”

雋不疑聞言,低下頭,嘆了口氣,羞恥的道:“以吾所觀,臨淄丈夫,日夜博戲,遊走於市井閭里,背弓持劍,與遊俠爲伍!”

“而稍年長者,則與商賈爲工,或爲之營做種種事物,或隨之奔走大江南北,或爲之爪牙幫兇,殘害街坊閭里!”

“臨淄城之中,近乎無有人不欠子錢!”

“百姓無論是背弓持劍,行走於閭里,還是與事商賈,仰或者其妻子父母,日夜辛勤勞作,織布抽絲,也不可能還清其所欠子錢!”

“常常舊債未嘗,新債又積!”

“唯一能擺脫厄運的,唯有生下一個善歌舞的女兒,爲富商買去……”

雋不疑擡頭,看着張越,嘆道:“總之,臨淄城百萬之衆,無有一人從事耕作,人人皆仰賴南北商品所活,人人皆爲子錢商賈所控制!”

張越聽着,也是差不多明白了臨淄城的現狀。

階級固化!

在臨淄的底層,每一個家庭,都已經被子錢的利息所綁住了手腳。

除非發生奇蹟,否則,不可能有人能掙脫出來。

而雋不疑說完這一切,整個人都感覺有些虛脫和乏力。

臨淄城的現狀,就像一把鋒利的刀刃,深深的刺痛了每一個想要有所作爲的人的心肺。

特別是他這樣的法家官吏,簡直是感覺痛徹心扉!

一個被商賈和子錢商人控制的城市,一個人口百萬的超級城市。

那裡充滿黑暗和骯髒,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着無數人間慘劇。

每一次去臨淄,都讓雋不疑對自己的所學,更加堅信!

商君是對的!

商賈,就是萬惡之源!

要重回三代之治,要讓人民安居樂業,要令天下公平公正,只有殺光商賈,禁絕一切投機居奇之事!

爲了避免你們再說俺短,以後每章三千字好了

第五百六十二節 引導輿論(1)第三百四十二節 震動(1)第六百三十一節 基調第四百零一節 忐忑的商人們第四百零七節 對策(2)第三百九十五節 勃勃野心第八百八十八節 公審第七百五十一節 超級豪車第一百六十九章 數字與符號第一百七十六章 部署(1)第一百七十六章 部署(1)第四百一十六節 敲骨吸髓第五百四十八節 蚩尤之怒(3)第八百一十七節 技術人生(1)第四百四十三節 廣陵王(1)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安世(1)第兩百六十六節 金錢面前人人平等第三百九十一節 明悟第一百章 蒐羅人才(2)第兩百二十節 以武一切第兩百二十九節 聲威第五百九十八節 砍瓜切菜(3)第一百六十八章 返京第五百五十五節 封侯非我意第一百九十章 先王之制(1)第四百七十一節 帝國主義第五百六十五節 對韓說有些想法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利誘(3)第三百六十節 粉碎巫蠱(2)第一百九十一章 先王之制(2)第四百三十三節 後手第五百二十六節 開導(3)第三百七十六節 漢!外交官!第四百七十四節 不堪一擊(1)第九十六章 一起去當伯樂吧第一百一十章 地圖(2)第五百五十七節 馬政與小弟第兩百四十一節 刺張(2)第六百五十節 震撼(1)第四百六十七節 多才多藝第兩百五十七節 開源(2)第十九章 交易第三十三章 有朋自遠方來(1)第六百一十八節 貴族們眼裡的張越第五百一十一節 希望之地(1)第一百七十九章 調研(2)第五百八十一節 蚩尤之威【求月票】第兩百八十三節 張郎妙計安西域(2)第兩百四十六節 江充末路(1)第兩百一十六節 陽石公主第八百二十六節 組建班底(1)第五百七十節 世無背鍋俠第三百五十二節 長樂宮宴(3)第一百六十七章 臣服第兩百七十九節 將星璀璨第五百零八節 別人家的孩子死不完第四百四十五節 掀桌子(1)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節 來自丞相的鼓勵(2)第兩百節 假民贖買第一百八十七章 官僚(2)第兩百八十五節 深水(1)第五百五十三節 天子的震怒第七百四十節 銀河帝國第三十二章 共享書籍第三百五十節 長樂宮宴(1)第五百八十節 嚇尿了第六十五章 惡客上門第七百二十五節 悔不當初第六百五十一節 震撼(2)第一百八十章 塞私貨第九十三節 建立班底(2)第兩百九十三節 狐鹿姑與範明友第六百五十八節 變天(1)第五百零九節 諸夏(1)第三百一十一節 碾壓(3)第一百六十五章 弟子第七百二十七節 大漢軍人第三十四章 有朋自遠方來(2)第三百六十節 粉碎巫蠱(2)第七百四十一節 膨脹的長孫第六百三十六節 鐵與火(1)第兩百一十八節 新豐隧營第六百四十五節 可怕的臨淄城(1)第一百零三章 桑弘羊(2)第三百五十八節 霸道第一百一十八章 黨同伐異(1)第八百二十節 異變(1)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無所有張子重第三百四十五節 炙手可熱第五百九十九節 砍瓜切菜(4)第五十六章 牛皮糖第八百三十五節 覺悟(1)第四百八十五節 冥土追魂張子重第四百二十一節 飛速發展的工坊園(2)第六百九十節 我願百花齊放第三百三十八節 君前對奏(2)第八百八十七節 鬧劇落幕第八百六十四節 強勢(1)第八百三十五節 覺悟(1)第三百四十九節 羌人問題(2)
第五百六十二節 引導輿論(1)第三百四十二節 震動(1)第六百三十一節 基調第四百零一節 忐忑的商人們第四百零七節 對策(2)第三百九十五節 勃勃野心第八百八十八節 公審第七百五十一節 超級豪車第一百六十九章 數字與符號第一百七十六章 部署(1)第一百七十六章 部署(1)第四百一十六節 敲骨吸髓第五百四十八節 蚩尤之怒(3)第八百一十七節 技術人生(1)第四百四十三節 廣陵王(1)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安世(1)第兩百六十六節 金錢面前人人平等第三百九十一節 明悟第一百章 蒐羅人才(2)第兩百二十節 以武一切第兩百二十九節 聲威第五百九十八節 砍瓜切菜(3)第一百六十八章 返京第五百五十五節 封侯非我意第一百九十章 先王之制(1)第四百七十一節 帝國主義第五百六十五節 對韓說有些想法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利誘(3)第三百六十節 粉碎巫蠱(2)第一百九十一章 先王之制(2)第四百三十三節 後手第五百二十六節 開導(3)第三百七十六節 漢!外交官!第四百七十四節 不堪一擊(1)第九十六章 一起去當伯樂吧第一百一十章 地圖(2)第五百五十七節 馬政與小弟第兩百四十一節 刺張(2)第六百五十節 震撼(1)第四百六十七節 多才多藝第兩百五十七節 開源(2)第十九章 交易第三十三章 有朋自遠方來(1)第六百一十八節 貴族們眼裡的張越第五百一十一節 希望之地(1)第一百七十九章 調研(2)第五百八十一節 蚩尤之威【求月票】第兩百八十三節 張郎妙計安西域(2)第兩百四十六節 江充末路(1)第兩百一十六節 陽石公主第八百二十六節 組建班底(1)第五百七十節 世無背鍋俠第三百五十二節 長樂宮宴(3)第一百六十七章 臣服第兩百七十九節 將星璀璨第五百零八節 別人家的孩子死不完第四百四十五節 掀桌子(1)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節 來自丞相的鼓勵(2)第兩百節 假民贖買第一百八十七章 官僚(2)第兩百八十五節 深水(1)第五百五十三節 天子的震怒第七百四十節 銀河帝國第三十二章 共享書籍第三百五十節 長樂宮宴(1)第五百八十節 嚇尿了第六十五章 惡客上門第七百二十五節 悔不當初第六百五十一節 震撼(2)第一百八十章 塞私貨第九十三節 建立班底(2)第兩百九十三節 狐鹿姑與範明友第六百五十八節 變天(1)第五百零九節 諸夏(1)第三百一十一節 碾壓(3)第一百六十五章 弟子第七百二十七節 大漢軍人第三十四章 有朋自遠方來(2)第三百六十節 粉碎巫蠱(2)第七百四十一節 膨脹的長孫第六百三十六節 鐵與火(1)第兩百一十八節 新豐隧營第六百四十五節 可怕的臨淄城(1)第一百零三章 桑弘羊(2)第三百五十八節 霸道第一百一十八章 黨同伐異(1)第八百二十節 異變(1)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無所有張子重第三百四十五節 炙手可熱第五百九十九節 砍瓜切菜(4)第五十六章 牛皮糖第八百三十五節 覺悟(1)第四百八十五節 冥土追魂張子重第四百二十一節 飛速發展的工坊園(2)第六百九十節 我願百花齊放第三百三十八節 君前對奏(2)第八百八十七節 鬧劇落幕第八百六十四節 強勢(1)第八百三十五節 覺悟(1)第三百四十九節 羌人問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