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節 炙手可熱

延和元年夏七月已醜(十三)。

從下午開始,張越就已經在準備了。

他命侍女宦官們,將一件件絲帛綢緞,放入一個個箱子裡疊好,又將準備好的金餅,鋪在箱子下面。

同時,將大約五十枚從少府兌換來的麟趾金,壓在綢緞之上。

裝了足足五個箱子,以合漢人尚五的習俗。

一切準備就緒,張越便讓人將這些箱子裝上馬車,驅車來到了未央宮的宮門口。

袁常早已經在此等候。

見到張越的馬車,他立刻迎上前來,拜道:“弟子恭問老師安……”

這個紈絝子今天難得的穿了一套正裝,褒衣博帶,戴着一頂進賢冠,腰配櫑具劍,看上去還真有些士大夫的模樣。

“起來吧……”張越打量了他一番,笑道:“今日,汝隨我赴宴,須記得少言謹行,萬勿有行差踏錯!”

如今,他的地位不同了。

特別是他馬上就要得董越之薦,成爲董仲舒的再傳弟子。

在公開場合上,多多少少得講究一些體統和臉面了,不能再像過去那樣,隨心所欲的恣意妄爲了。

這也是西方人所謂的‘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權力與義務和責任,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的。

“諾!”袁常也知道這個規矩,恭敬的拜道:“弟子謹奉命……”

說着就恭身回到自己的車上,驅車跟在張越身後。

……………………………………

婚禮,在先秦兩漢時代,又作昏禮。

禮曰:夫昏禮萬世之始也,取於異姓,所以附遠厚列也。

當此之世,昏禮是神聖而嚴肅的莊嚴之事。

更是人倫禮儀大道!

昏禮和鄉射禮、祭祀禮、加冠禮,併爲士大夫人生中最重要的四件大事。

所以,在這樣的莊嚴的禮儀之中。

一切喧譁和胍噪,都是對昏禮當事人的羞辱!

這種羞辱,僅次於辱罵別人父母、師長。

是故在漢代,鬧洞房這種習俗是根本不存在的。

休說鬧洞房了,在昏禮儀式進行前後,沒有規矩的說話,都會被主人視爲對自己的最直接挑釁和最強烈攻擊。

今日,雖然只是霍光續絃的日子,迎娶的也只是原來的滕妾——已故的霍夫人的陪嫁侍女霍氏。

但相關禮儀和制度安排,卻是一絲不苟。

當張越驅車趕到位於尚冠裡大道的霍府時。

霍府左右進出的路段,已經被帶甲的軍人所佔領了。

作爲奉車都尉,霍光續絃,已有資格得到比照九卿大昏的安保等級。

尋常人等在這個時間別說接近霍府,進去蹭飯吃了。

連靠近也會被驅逐。

只有攜帶了霍府請帖的人,才能獲准入內。

張越驅車,到了霍府門口,立刻就有迎賓使者迎上前來,恭身拜道:“不賢者明友,受命泰山大人命,恭迎貴客,貴客遠來,辱臨寒舍,不勝惶恐之至!”

張越立刻上前,扶起對方,道:“毅不才,蒙霍光不棄,請以列席昏禮,觀此盛事,謹具薄禮,聊表心意……”

說着,就讓隨車的車伕,將裝在馬車後面的禮箱搬下來。

“慚愧!”對方立刻再拜:“明公厚禮,不賢者明友謹謝,請明公入內,略飲濁酒……”

立刻就有着下人,將張越送上的禮箱,搬入霍府。

直至此刻,袁常纔敢下車,站到張越身邊。

張越微微笑着拱手介紹道:“此吾之不肖門徒袁氏小子……”

袁常立刻就稽首而拜,道:“張公門徒袁常敬拜明公!”

對方連忙上前,扶起袁常,道:“袁公子客氣了……”

然後,他拱手道:“明公、袁公子,請……”

說着就帶着張越和袁常,從霍府正門走了進去。

“範將軍,稍候願請相見……”張越走着,輕聲說道。

對方聞言,恭身道:“侍中有請,明友不敢辭,願與侍中把酒言歡……”

對方正是霍光的女婿護羌校尉範明友。

說起來,這霍家內部的事情,也是一塌糊塗。

就拿這次霍光續絃娶的這位夫人吧。

她本來是霍光原配東閭夫人的陪嫁侍女,在這個時代,士大夫貴族們結婚,可不只是娶一個妹子那麼簡單的。

正常來說,一般嫁過去一個女兒,就得陪嫁過去一堆的姐姐妹妹。

所以,小姨子的屁股在如今基本上是姐夫的……

而且,這個習俗也非常符合公羊學派的主張。

所謂:媵者何?諸侯娶一國而二國往媵之,以侄娣從;侄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諸侯一聘九女!

此番霍光續絃,其實也是依附於這個理論的。

按照公羊學派的滕昏制度,一個士大夫終生只結一次婚。

若原配亡故,就從滕妻裡選一人,續爲正妻。

但問題是——這次續絃的這位霍夫人,只是霍光原配的陪嫁侍女。

在她之上,還有好幾個東閭氏的滕妻還活着呢。

講道理,怎麼輪都輪不到她的。

但偏偏霍光在東閭夫人去世後,選了好幾年後卻選了她。

這其中恐怕上演了無數次宮心計和宮斗大戲。

這位新晉的準霍夫人的手腕和心機,自然不能小覷。

陪嫁侍女逆襲成爲正妻,可比後世的小三逆襲成正宮的事情更罕見、少見。

因爲,她需要搞定的可不止是一個霍光。

她還得讓孃家人——也就是東閭家族承認,她也有資格!

這可比登天還難。

是故,在漢季類似的例子少得可憐。

這位霍夫人的手段和心機自不用說!

不過,這和張越沒有半毛錢關係,

要不是他偶爾聽見了下面的宦官的議論,他甚至都還不知道這些八卦呢。

範明友領着張越和袁常,穿過霍府的閣樓庭院,進了一間客居,拜道:“陋室多簡,還望明公擔待,明公有所要求,儘管吩咐左右下人,若找待不周,望請恕罪!”

說着就再拜三拜,纔敢起身,恭身後退。

張越帶着袁常,走進那客居,擡頭打量了一番這房間的佈局。

很顯然,這個客房霍家花了許多心思,做了許多準備。

所有的器皿都是全新的,連地板都已經被換了一次。

房中左右兩側,侍立着幾個俏麗的美少女,年紀基本都在十六七歲左右,人人俏臉含春,一副予取予求的神態。

張越見着也是嘖嘖稱奇,在心裡面更是感慨萬千。

這霍光這次昏禮,恐怕僅僅是在招待客人方面的花費就是千萬以上了。

霍氏之富,可見一斑!

“老師請上座……”袁常卻是開始了履行自己的弟子職責,將房中上首的坐席,擦的乾乾淨淨,纔來到張越身邊恭拜着。

作爲首富之子,他這些日子來,一直都在接受嚴格的名士弟子訓練,他爹爲了讓他能坐穩那個張氏門徒的位置可謂是煞費苦心。

現在,成果顯現了出來,至少在表面上這個紈絝子還是做的有模有樣的。

張越見了,也是笑了笑,就坐下來,對他道:“在爲師面前不用拘謹……該是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

“弟子不敢!”袁常雖然心裡面很想贊同張越的話,但他知道,這是不行的。

他可是張門的首徒,大師兄。

這可不是以前過家家了,天下人的目光,都可能聚焦在他身上。

他紈絝歸紈絝,也不敢在這樣的事情上面失分。

所以近來,他很努力的開始學習禮儀、經義,有些時候甚至徹夜苦讀。

讓他父親近乎老淚縱橫,頓感人生大慰。

師徒正說話間,就聽到外面有人輕聲敲門:“敢問尊駕可是侍中張公諱毅足下?我家主人求見,願請張公不吝相見!”

說着一張拜帖,就被放到了門檻上。

袁常立刻對張越一拜,然後趨步前行,剛要拿起拜帖,就看到了十餘個小廝打扮的男子,爭先恐後的將拜帖投到了門檻上,這些人全部恭拜在地,口稱:“我家主人,願請張公不吝拔冗一見……得罪之處,乞請恕罪!”

而那些拜帖,幾乎全是鎏金的漆裝,其封皮之上,用着小篡寫着求見人的姓氏、官名或者爵位。

袁常只是掃了一眼,腦袋就低的更低了,態度更加謙卑了。

只是說話的語調,卻難免有些驕傲。

他學着自己學過的禮儀,對着這些人長身作揖,拜道:“吾乃老師門徒袁常,望請諸公回稟貴主:公等厚愛,常必轉呈老師座前……”

說着就小心的、鄭重的匍匐在地,將那些拜帖一封封的拿起來。

彷彿像對待稀世珍寶一樣。

因爲,這些拜帖上的名字,每一個都令他如雷貫耳,讓他不敢輕視。

捧着這些拜帖,袁常恭身來到張越身前,將它們放到案几上拜道:“請老師吩咐!”

張越掃了一眼這些堆在案几上的拜帖,也有些莫名其妙。

“這是怎麼回事?”張越眉頭微微皺起。

這些拜帖上,一個個名字燁燁生輝。

幾乎都是這長安城中有名有姓的大人物,甚至天下知名的人物。

但現在這些大人物,卻紛紛遞來拜帖,畢恭畢敬,求與張越一見。

隨手打開其中一份,張越就見到拜帖內用着無比熱情和謙卑的文字說道:“聞公大賢,願請賜見,不才不勝惶恐之至,尚書王忽頓首再拜!”

“王忽?”張越皺了皺眉頭。

這天下姓王的很多,但在尚書檯裡,姓王的尚書郎卻只有三五個。

叫王忽的則只有一個——執金吾王莽的兒子。

張越能知道他,是因爲在張越的回溯的歷史中,這位王公子幹了一個傻事。

什麼傻事?

當衆戳穿了皇帝的新衣。

他在當今天子駕崩後,公然宣稱:帝崩,忽常在左右,安得遺詔封三子事?

否認了當今有遺詔讓霍光等人輔政的安排。

這自然是很傻很傻的。

也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哪怕他爹是王莽也保不住了,這位王公子最終難逃一杯毒酒的下場。

且是他爹親手毒死的!

而在如今,這位很傻很天真的王公子擔任尚書,經常參與記錄朝會過程。

地位和官職雖然都很低,但權力還算大。

加上他爹王莽深得當今信任,故在長安的二代圈子裡算是拔尖的年輕人物。

又翻看另外一封拜帖,用詞基本一致,落款則是——青州刺史雋不疑。

這也是一位大人物!

法家的青年俊傑,御史中丞暴勝之的女婿。

據說爲人風流,性格坦蕩,乃是當世君子。

其督青州,連續五年,政績課最,打的青州豪強兩千石們哭爹喊娘。

又清查地方冤獄,爲許多無辜蒙冤的百姓平反。

順便說一句,這位雋不疑雋刺史是歷史上第一位被百姓稱爲‘青天’的官吏——袁常現在身上的服飾打扮,基本上就是cos當年雋不疑見暴勝之時的裝扮。

不過,雋青天現在還沒有長成,依然需要他岳父暴勝之的羽翼。

而且,他本人也很年輕——今年纔不到三十。

但他卻已經有了七年從政履歷了,而且擔任了六年的青州刺史。

算是現在漢室中生代裡最傑出的代表之一。

再看下面的其他拜帖,不是年輕有才的精英官吏,就是出身高貴的列侯、名臣子侄。

張越甚至還看到了兒寬之子兒不疑的名字。

這就有些奇怪了。

張越自問自己不可能有這麼大的名聲。

更沒有什麼王八之氣,可以虎軀一震,就讓人納頭就拜——更何況就算有,這王八之氣也得見到人才能發揮作用吧?

但這是怎麼回事?

彷彿自己一夜間就成爲了香餑餑了。

這些年輕俊傑和公卿列侯子弟們爭先恐後的求見。

一個個用詞謙卑,彷彿自己要是不見他們,那就是他們做人失敗,人品不行,道德敗壞,就會慚愧至極,就會深感沮喪乃至於得反省自問,面壁思過。

正想着,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時,門口又傳來了敲門聲,隨即張安世的身影出現在了門口。

“賢弟快隨我來,去愚兄那裡避一避……”張安世也沒有客氣,直接對張越招手說道。

“嗯?”張越有些不解。

“倘若賢弟想被四五個岳丈爭搶,那就當愚兄沒說了……”張安世強忍着笑意說道。

也就是他,纔會來做這種通風報信的事情,換了別人,恐怕早就搬好小板凳準備看戲了。

第八百九十四節 都是戲精(1)第一百七十七章 部署(2)第十五章 留候之後?第八十三章 面聖(4)第七十一章 秉公執法?第八百三十八節 浪潮(1)第八百八十七節 鬧劇落幕第一百二十五章 君子?小人?第三百零三節 煽風點火(2)第四百三十節 義不容辭孔安國第五百九十五節 快刀斬亂麻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節 來自丞相的鼓勵(2)第四十三章 教育(1)第一百九十四章 鄉社自治互助制度(3)【爲又陽晨萌主加更】第兩百節 假民贖買第八百零七節 五星紅旗,我爲你驕傲第七百六十九節 論兵湟水(2)第三百二十九節 陰謀第三百二十七節 詩經的正確解讀方式(2)第四十六章 珠算(1)第二十一章 鄉中毒婦第七百節 入我甕中(1)第七十一章 秉公執法?第六百七十四節 恐怖的漢朝(2)第八百五十九節 有良心的歷史發明家(1)第五百五十七節 馬政與小弟第三百一十一節 碾壓(3)第七百二十節 巧取豪奪第一百四十八章 厚顏無恥【中秋快樂】第六百七十五節 驕傲的小昆莫第七百七十八節 虎父犬子(2)第六百九十二節 推銷(1)第兩百八十三節 張郎妙計安西域(2)第三十九章 戰爭論(2)第一百二十三章 博望苑的反對派(2)第六百一十六節 世界線變動第兩百七十二節 軍訓(2)第兩百八十九節 毛詩南來第七百零二節 入我甕中(3)第三百四十節 三世發展理論(2)第一百九十八章 面聖(2)第六百二十五節 匈奴的決斷(2)第一百六十六章 覺悟第八百六十節 恐怖如斯張蚩尤(1)第五百一十六節 武庫第五百四十一節 互相試探(2)第七百七十三節 國家發老婆了第一百八十章 塞私貨第兩百二十二節 上任(2)第七百四十七節 扼住命運咽喉的女人(1)第五百四十八節 蚩尤之怒(3)第七百二十三節 五銖錢最高!第七百六十六節 張越的最終野望第四百九十五節 奇蹟(1)第七百七十七節 虎父犬子(1)第七百二十三節 五銖錢最高!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節 來自丞相的鼓勵(2)第六百三十九節 東南問題(2)【補更1/6】第三百三十七節 君前對奏(1)第兩百三十五節 遊俠(1)第七百一十五節 劣根性第三百五十六節 巫蠱之禍?(3)第八百三十二節 選才(2)第八百零三節 太孫(1)第一百二十三章 博望苑的反對派(2)第六百一十節 矯詔第四百八十二節 大漢帝姬第四百九十節 疫情(3)第三百八十一節 空間的新變化第六百四十節 東南問題(3)第七百五十九節 聰明的女人第兩百九十節 大boss要來了!第七十五章 羅網(2)第五百四十九節 蚩尤之怒(4)第兩百五十八節 天子來了(1)第五百八十四節 小人(2/3)第八百二十節 異變(1)第一百零五章 馬屁精第五百六十七節 白手套第五百八十五節 蚩尤吐哺第四百零二節 新豐產業園(1)第六百二十九節 烏孫來使(1)第一百二十五章 君子?小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恩怨分明第八百五十七節 我有科學(哭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三節 後手第六百四十六節 靈感第四百一十四節 詔命第五百五十七節 馬政與小弟第兩百四十八節 影響第五百七十九節 來自海洋的珍饈第五百三十九節 送妹子第七百九十一節 閒聊(2)第三十八章 戰爭論(1)第九十四章 輔佐皇長孫第五百三十九節 送妹子第兩百七十五節 李廣利來訪(2)第三十七章 有人搞鬼?第七百二十五節 保安軍
第八百九十四節 都是戲精(1)第一百七十七章 部署(2)第十五章 留候之後?第八十三章 面聖(4)第七十一章 秉公執法?第八百三十八節 浪潮(1)第八百八十七節 鬧劇落幕第一百二十五章 君子?小人?第三百零三節 煽風點火(2)第四百三十節 義不容辭孔安國第五百九十五節 快刀斬亂麻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節 來自丞相的鼓勵(2)第四十三章 教育(1)第一百九十四章 鄉社自治互助制度(3)【爲又陽晨萌主加更】第兩百節 假民贖買第八百零七節 五星紅旗,我爲你驕傲第七百六十九節 論兵湟水(2)第三百二十九節 陰謀第三百二十七節 詩經的正確解讀方式(2)第四十六章 珠算(1)第二十一章 鄉中毒婦第七百節 入我甕中(1)第七十一章 秉公執法?第六百七十四節 恐怖的漢朝(2)第八百五十九節 有良心的歷史發明家(1)第五百五十七節 馬政與小弟第三百一十一節 碾壓(3)第七百二十節 巧取豪奪第一百四十八章 厚顏無恥【中秋快樂】第六百七十五節 驕傲的小昆莫第七百七十八節 虎父犬子(2)第六百九十二節 推銷(1)第兩百八十三節 張郎妙計安西域(2)第三十九章 戰爭論(2)第一百二十三章 博望苑的反對派(2)第六百一十六節 世界線變動第兩百七十二節 軍訓(2)第兩百八十九節 毛詩南來第七百零二節 入我甕中(3)第三百四十節 三世發展理論(2)第一百九十八章 面聖(2)第六百二十五節 匈奴的決斷(2)第一百六十六章 覺悟第八百六十節 恐怖如斯張蚩尤(1)第五百一十六節 武庫第五百四十一節 互相試探(2)第七百七十三節 國家發老婆了第一百八十章 塞私貨第兩百二十二節 上任(2)第七百四十七節 扼住命運咽喉的女人(1)第五百四十八節 蚩尤之怒(3)第七百二十三節 五銖錢最高!第七百六十六節 張越的最終野望第四百九十五節 奇蹟(1)第七百七十七節 虎父犬子(1)第七百二十三節 五銖錢最高!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節 來自丞相的鼓勵(2)第六百三十九節 東南問題(2)【補更1/6】第三百三十七節 君前對奏(1)第兩百三十五節 遊俠(1)第七百一十五節 劣根性第三百五十六節 巫蠱之禍?(3)第八百三十二節 選才(2)第八百零三節 太孫(1)第一百二十三章 博望苑的反對派(2)第六百一十節 矯詔第四百八十二節 大漢帝姬第四百九十節 疫情(3)第三百八十一節 空間的新變化第六百四十節 東南問題(3)第七百五十九節 聰明的女人第兩百九十節 大boss要來了!第七十五章 羅網(2)第五百四十九節 蚩尤之怒(4)第兩百五十八節 天子來了(1)第五百八十四節 小人(2/3)第八百二十節 異變(1)第一百零五章 馬屁精第五百六十七節 白手套第五百八十五節 蚩尤吐哺第四百零二節 新豐產業園(1)第六百二十九節 烏孫來使(1)第一百二十五章 君子?小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恩怨分明第八百五十七節 我有科學(哭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三節 後手第六百四十六節 靈感第四百一十四節 詔命第五百五十七節 馬政與小弟第兩百四十八節 影響第五百七十九節 來自海洋的珍饈第五百三十九節 送妹子第七百九十一節 閒聊(2)第三十八章 戰爭論(1)第九十四章 輔佐皇長孫第五百三十九節 送妹子第兩百七十五節 李廣利來訪(2)第三十七章 有人搞鬼?第七百二十五節 保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