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九節 火眼金睛張子重(1)

太孫宮門口,劉進翹首以待,望着東方。

他身後,站着數十名衣着各異的年輕人。

與劉進不同,這些人都是內心忐忑,神色緊張,有些像後世等待高考成績出爐的考生。

“張侍中是一個怎樣的人呢?”有操着吳地口音的男子,小聲的問着身邊的小夥伴。

“張蚩尤足下都沒有聽說過嗎?”一個貴戚子弟睜大了眼睛,身邊的其他人更是彷彿發現了全新物質的科學家一般,圍觀起這個小白。

“張蚩尤!?”被圍觀的男子搖了搖,道:“吾一直在長沙國爲官,卻是未曾有聞……”

“哦……”衆人頓時釋懷,長沙來的土鱉,不知道張蚩尤也情有可原。

只是……

“足下是因何被選的呢?”有人悄悄的問道。

“在下爲長沙國湘南縣縣令,賴天子洪福,社稷護佑,在下治湘南,連續三年課爲乙,故此得選……”這人低頭說着,似乎有些自卑。

其他人聽了,也都是擡起眼簾,目視前方。

一個基層的土鱉罷了,沒有關係和資源,根本不是對手,不值得關注。

能形成的威脅,還是那些出生名門的勳貴子弟啊!

那人見了這個情況,也是低着頭,識趣的站到一旁。

過了一會,忽然,前方隱約有聲響傳來。

衆人紛紛擡頭,只見一輛宮車,從遠方的橫門大道而來,停到了太孫宮的宮闕門口

太孫劉進見了,立刻就帶着人,走上前去。

只見一個年輕的不像話的男子,身着朝服,頭戴侍中貂蟬冠,腰間繫着一柄寶劍,從馬車上走下來。

“臣毅恭問殿下安……”他微微屈身,長身而拜:“勞煩殿下親迎,臣感激不盡!”

太孫殿下卻是笑着上前,旁若無人般的扶起這個年輕人,道:“卿來,孤可安心矣!”

這話說的,讓所有人都是羨慕嫉妒恨,恨不得自己取代那個侍中官的位置。

只是……

莫名的,幾乎每一個人都不得不承認,那位侍中官,確實當得起太孫殿下如此重視和厚愛。

生子當如張子重!

長安城裡的諺語,如今已經是傳到了關東。

不知多少貴戚、名門、鴻儒,在教訓子侄時,都會嘆道:“汝若能有張子重半分能耐,吾便不止於此!”

其本人的豐功偉績與赫赫聲威,更是遠播四方。

連臨淄人都知道,長安有張蚩尤,兇狠霸道,生平從來睚眥必報。

而其文名與主張,更是在年輕一輩的士大夫之中,幾乎可以用如雷貫耳來形容。

無論是其推出的‘漢家堯後,當建太平’的理想,還是其描述的三世發展理論,對於當今的年輕人,都有着莫名的巨大吸引力!

更不提,這位侍中官,現在還掌握着大家的去留。

一言就可以決己前途未來。

所以,每一個人都深深鞠躬,拱手拜道:“末學後進等,見過侍中公!”

………………………………

張越聽到聲音,再看着劉進身後,那些的陌生的面孔,眼中閃現出疑慮。

劉進見了,連忙解釋道:“張卿,此皆太常、少府及宗正所推薦而來的庶子、洗馬、舍人候選!”

“孤已經看過檔案和文字了,只是……”劉進面露難色,道:“孤有些難以決斷,故而請卿來此,助孤一臂之力!”

張越看人的眼光和準確度,這是毋庸置疑的!

新豐上下的官員,幾乎都是張越親自選拔的。

每一個人都表現出色,有些人甚至超出了劉進的預想。

若是那些張越親自出馬去延請的人才,那就更是絕頂的人才了!

像是趙過、丁緩兩人,更是堪稱國士!

自然,劉進知道,選拔人才找張子重來幫自己掌眼,等於萬無一失!

所以,當少府、太常、宗正將這些未來的太孫屬官送過來讓他選擇時,他馬上就派史恢去請張越過來。

張越聽着,眼中釋然,點點頭,道:“爲殿下效命,臣萬死不辭!”

劉進笑道:“既然如此,那卿請入宮,孤已經命人將諸生的檔案、過往記錄,都已經準備好了……”

於是,張越便跟在劉進身後,進了太孫宮。

如今的太孫宮,已經煥然一新,連回廊的雕欄,都已經換上了新的紋飾。

至於各宮室,也全部都換了名稱。

主殿被天子親自賜名,更爲‘麒麟閣’。

劉進帶着張越,與衆人走到麒麟閣前,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兩隻巨大石制麒麟雕像。

宮門之上,更是懸掛着天子親筆題名的宮名——麒麟閣的牌匾。

這是爲了給劉進造勢!

如今,張越當年抄的《漢家堯後論》,已經爲天子通過邸報,廣發給了漢家十三州,一百零三郡的兩千石以上主要官員,左庶長以上的勳貴大將。

自然,漢家堯後,孔子獲麟而知後世有範氏劉姓王天下,成爲了漢家的政治正確。

誰不同意這一點,誰就是別有用心,妄圖顛覆大漢社稷的逆賊!

而太孫宮主殿以麒麟閣名之,自然是蘊含着極大的政治信號。

張越仰頭,看着那龍飛鳳舞的牌匾,心裡也是感慨萬千。

劉進能爲太孫,這本身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但他幫助劉進做到了,這徹底改變了歷史走向。

未來的路,從此將大不一樣!

這對穿越者來說,是壞事,也是驕傲。

壞處就在於,從此,他熟悉的一切,都將面目全非,再也不能靠着熟悉歷史來作弊了,失去了先知先覺的能力。

畢竟,南美洲一隻蝴蝶震動翅膀,尚且有可能形成颶風。

何況,這從高層結構上,徹底改變的變量?

這一變量,將徹底顛覆原本的一切。

它不止將影響中國、亞洲,說不定還能輻射到歐陸,促成某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

而驕傲之處,也在於此。

穿越者,若不能改變歷史,促進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

那就是穿越者之恥!

連老天爺都會看不下去的!

顛覆歷史,就是穿越者的使命!

帶着這樣的想法,張越跟着劉進,步入麒麟閣內,轉入一間宮殿之中。

而跟隨在兩人身後的臣子和年輕人,則都被太孫宮的衛兵,攔在宮外。

…………………………

“張卿,這些都是從太常、少府、宗正官邸送來的庶子、洗馬、舍人,檔案、經歷……”劉進指着被堆放在一個個案几上的簡牘,說道:“孤已經全部看過了一遍,只是,實在難以決斷!”

張越聽着,掃了一眼這些檔案,然後對劉進拜道:“殿下因何疑慮?”

“臣聞說,漢家精英,十之八九,皆聚於太常之庶子、宗正之洗馬、少府之舍人!”

“歷代以來,自庶子、洗馬、舍人之中,三公九卿,名臣大將,層出不窮!”

劉進點點頭,道:“卿之言,孤知之!”

漢家建儲,第一要務,就是衛儲。

怎麼個衛法?

當然是爲儲君挑選最好的年輕人!最優秀的軍官,最優秀的勳臣子弟,最優秀的官員!

讓他們日夜侍奉儲君,爲儲君講解貴族、軍隊和地方的基本情況,以供參謀。

同時,爲儲君調查國家現狀,研究和分析國家遇到的問題和難題。

除此之外,這些人還相當於國家爲儲君設定的一個保險。

有了這些人,只要儲君不徹底令天子和朝野失望,那麼天子就很難廢黜!

就像高帝當年想廢惠帝,另立劉如意。

結果,不止士大夫文臣們哭天喊地,堅決反對。

功臣貴族和元老大臣,也都是寧死不從。

就連已經徹底歸隱,埋頭修仙的留候張良,都拖着病軀,重新出山,爲劉盈請出了商山四郜。

爲什麼會這樣?

難道高帝的元老功臣們,都不知道其實,劉盈性格軟弱,優柔寡斷,難爲雄主明君?

他們當然知道。

但可惜,他們已經被劉盈綁架了!

早在高帝二年,有鑑於秦二世而亡的教訓,高帝便預立太子,令太子劉盈坐鎮櫟陽,同時下詔命令所有在關中的諸侯子弟、列侯功臣子弟,皆‘聚於櫟陽,以衛太子’。

在當時,這自然是很好的政策。

然而……

等到劉邦平定了天下,掃平了一切反對者後,打算更改儲君時,這個當初的保險就成爲了最大的障礙。

因爲,幾乎所有諸侯王和列侯功臣的子弟,都已經是劉盈的臣子了。

劉盈若廢,這些人怕是統統難逃一死!

即使能活命,也將徹底喪失政治前途。

功臣列侯和諸侯王們,敢捨得下這麼大賭注嗎?

答案是不能!

等到太宗從代國入繼大統,便吸取高帝的教訓,將儲君制度進行改革。

一方面削弱了儲君的強大吸附力,另一方面,又將劉邦的規矩制度化和常態化。

於是,漢家儲君的庶子、洗馬、舍人三系統確立。

出於制衡和分權的考慮,也出於當時的政治需要。

太宗將庶子的選拔權,給了太常,將洗馬的選拔權給了宗正,將舍人的選拔權給了少府。

以此防止有人一手遮天,壟斷儲君身邊的大臣名額。

同時,保證了儲君身邊,總能出現人才!

這個改革,被歷史證明是成功的。

自那以後,從儲君身邊,走出了無數名臣大將。

遠的不說,當今天子的庶子、洗馬、舍人裡,就出了汲黯、司馬安、鄭當時、王卿、公孫賀等官至三公九卿的大臣。

更涌現出了兩千石以上、關內侯等大將數十人。

故而儲君的庶子、洗馬、舍人官,素來被人認爲是未來的兩千石、封疆大吏和三公九卿的搖籃。

而這些優秀的年輕人、勳貴子弟和貴族子弟,反過來也是儲君本身的保險。

除非當朝的天子真的無法忍受儲君的胡作非爲,覺得這個儲君要是登基,劉家就藥丸。

不然,他無法輕易下決心,廢太子另立!

因爲,廢一個太子簡單。

但廢太子的同時,將犧牲掉一大批的優秀貴族子弟和官吏。

先帝廢粟太子,就犧牲掉了條候周亞夫,以及無數的優秀青年。

連魏其候竇嬰,也差點被牽連其中。

這個制度保證了,劉氏政權,能夠最大可能的平穩過渡。

同時,也保證了,劉氏的儲君,只要願意學習,總能成長爲優秀的統治者。

作爲已被冊封的太孫,劉進自然已經在丞相劉屈氂、太常商丘成等大臣的介紹和解釋裡,知道了漢家儲君系統的運作程。

他這個太孫,因爲沒有先例,所以呢,一切制度和規章,都是照抄的太子制度。

建太孫太傅、太孫少傅,以教文法,立太孫家令、太孫門大夫,以掌內外大小事務。

但重點,還是太孫庶子、太孫洗馬和太孫舍人這三個系統。

因爲,他們將負擔和負責未來的太孫食邑及其具體的行政。

並輔佐太孫,初步學習和熟悉國家事務、法令、政策。

劉進聽得時候,自然熱血沸騰。

但,事到臨頭,卻亂了方寸。

因爲他怕,自己和自己的父親一樣,選人不當,最終釀成鬱夷之災。

那就太悲催了!

所以,劉進對張越道:“孤內心惶恐,不安非常,昨夜甚至做了噩夢,夢見孤所用非人,致宗廟不安,社稷動搖……”

“故而,孤請卿來此,爲孤建議、臧否……”

張越聽着,內心有些莫名的感動,劉進如此信任他,真的是很難得的。

只是……

張越明白,現在的劉進,已經不是曾經的劉進。

他現在是太孫,未來會是太子、天子。

君王這種生物,掌權前和掌權後,你應該將他們看成兩種人。

前者,自然求賢若渴,說不定願意與你稱兄道弟,抵足而眠。

但後者嘛……

可以參考劉邦……

其實劉邦還算好的,至少,他念舊情,有人情味,只要不造反,富貴權力都可以滿足,朱元璋才恐怖!

整個中國歷史上,也就一個劉備劉玄德與諸葛亮,能夠始終彼此敬重和理解對方。

所以呢,提前打給自己打個預防針,留一個退路,還是有必要的。

畢竟,老劉家出影帝,這是公認的!

想了想,張越就拜道:“未知殿下,如今可有屬意之人?”

今天這章修改了好幾次~寫的很難~等下還會寫,但可能會放到明天更新了~

第六百一十三節 面聖【補更1/4】第八百七十六節 鎮壓(2)第七百二十三節 五銖錢最高!第七百五十一節 超級豪車第一百零六章 執金吾第六百五十四節 協商(3)第七百零四節 融資手段第三百四十八節 羌人問題(1)第五百節 張子重老師第一百七十八章 調研(1)第五百四十五節 基層冗官問題第八十五章 策文第八百三十節 火眼金睛張子重(2)第兩百三十節 公務員考試(1)第兩百四十節 刺張(1)第兩百七十六節 長孫的決定第七百五十三節 君心難測第兩百二十節 以武一切第四百九十八節 天子的認可第六百二十一節 軍事大家張子重第十章 神秘老人(3)第八百九十八節 南池第七百七十四節 人人都愛張子重第五百零六節 烽火逐塞(2)第八百六十一節 恐怖如斯張蚩尤(2)【求訂閱】第八百二十一節 異變(2)第四百一十一節 崩壞的世界(2)第七百六十三節 中產之謀(2)第五百五十六節 一讓名爵第五百六十三節 王者無敵【兩千五百月票加更】第三百一十五節 ‘正義’無敵?(1)第八百四十五節 膨脹的烏恆第七十一章 秉公執法?第十五章 留候之後?第八百九十二節 張子重必須死第兩百二十四節 劉進的內疚第五百一十五節 大鍊鋼鐵第八百三十八節 浪潮(1)第兩百七十二節 軍訓(2)第一百九十三章 鄉社互助自治制度(2)第五百七十七節 收穫與決定第八百四十四節 知恥之士第六百九十三節 推銷(2)第四百九十三節 吾來遲了!第七百三十七節 動員(1)第七百六十節 張越的實驗第五百一十九節 父子(1)第八百八十一節 合流第八百三十七節 大司農的瘋狂第七百二十八節 寧爲漢犬,不爲夷王第六百一十四節 中央集權第六百九十八節 怪獸(2)第兩百五十三節 氣節第兩百二十四節 反應(1)第四百九十七節 漢家野望第四百零二節 新豐產業園(1)第三百五十七節 巫蠱之禍?(4)第兩百二十二節 上任(2)第八百七十六節 鎮壓(2)第六百六十節 雕版印刷第七百一十三節 烏孫的野望第三百六十節 粉碎巫蠱(2)第五十五章 圓周率?這麼巧!第一百八十八章 同窗第兩百一十九節 執金吾的野望第三百四十一節 皇后邀請第一百三十二章 南信公主(2)【求訂閱】第五百四十九節 蚩尤之怒(4)第六百九十七節 怪獸(1)第五百八十五節 蚩尤吐哺第八百一十三節 神棍之災第五百九十七節 砍瓜切菜(2)第七百四十八節 扼住命運咽喉的女人(2)第四百七十一節 帝國主義第三百二十三節 延年公子(2)第八百零七節 五星紅旗,我爲你驕傲第三百六十九節 獻寶第八百三十八節 浪潮(1)第七百一十六節 諸子齊聚(2)第八百七十五節 鎮壓(1)第兩百零七節 學潮(1)第六百九十四節 財政危機第三百四十節 三世發展理論(2)第七十一章 呼之欲出第一百二十七章 證僞(1)第五百二十二節 難題(1)第九十三節 建立班底(2)第五百零六節 烽火逐塞(2)第六百三十節 烏孫來使(2)第兩百一十七節 張蚩尤第六十八章 朋友!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無所有張子重第兩百二十節 以武一切第一百四十二章 官僚【六更完畢求月票】第四百一十四節 詔命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五百一十九節 父子(1)第一千三百二十節 使團(3)第八百六十節 恐怖如斯張蚩尤(1)第三百五十節 長樂宮宴(1)
第六百一十三節 面聖【補更1/4】第八百七十六節 鎮壓(2)第七百二十三節 五銖錢最高!第七百五十一節 超級豪車第一百零六章 執金吾第六百五十四節 協商(3)第七百零四節 融資手段第三百四十八節 羌人問題(1)第五百節 張子重老師第一百七十八章 調研(1)第五百四十五節 基層冗官問題第八十五章 策文第八百三十節 火眼金睛張子重(2)第兩百三十節 公務員考試(1)第兩百四十節 刺張(1)第兩百七十六節 長孫的決定第七百五十三節 君心難測第兩百二十節 以武一切第四百九十八節 天子的認可第六百二十一節 軍事大家張子重第十章 神秘老人(3)第八百九十八節 南池第七百七十四節 人人都愛張子重第五百零六節 烽火逐塞(2)第八百六十一節 恐怖如斯張蚩尤(2)【求訂閱】第八百二十一節 異變(2)第四百一十一節 崩壞的世界(2)第七百六十三節 中產之謀(2)第五百五十六節 一讓名爵第五百六十三節 王者無敵【兩千五百月票加更】第三百一十五節 ‘正義’無敵?(1)第八百四十五節 膨脹的烏恆第七十一章 秉公執法?第十五章 留候之後?第八百九十二節 張子重必須死第兩百二十四節 劉進的內疚第五百一十五節 大鍊鋼鐵第八百三十八節 浪潮(1)第兩百七十二節 軍訓(2)第一百九十三章 鄉社互助自治制度(2)第五百七十七節 收穫與決定第八百四十四節 知恥之士第六百九十三節 推銷(2)第四百九十三節 吾來遲了!第七百三十七節 動員(1)第七百六十節 張越的實驗第五百一十九節 父子(1)第八百八十一節 合流第八百三十七節 大司農的瘋狂第七百二十八節 寧爲漢犬,不爲夷王第六百一十四節 中央集權第六百九十八節 怪獸(2)第兩百五十三節 氣節第兩百二十四節 反應(1)第四百九十七節 漢家野望第四百零二節 新豐產業園(1)第三百五十七節 巫蠱之禍?(4)第兩百二十二節 上任(2)第八百七十六節 鎮壓(2)第六百六十節 雕版印刷第七百一十三節 烏孫的野望第三百六十節 粉碎巫蠱(2)第五十五章 圓周率?這麼巧!第一百八十八章 同窗第兩百一十九節 執金吾的野望第三百四十一節 皇后邀請第一百三十二章 南信公主(2)【求訂閱】第五百四十九節 蚩尤之怒(4)第六百九十七節 怪獸(1)第五百八十五節 蚩尤吐哺第八百一十三節 神棍之災第五百九十七節 砍瓜切菜(2)第七百四十八節 扼住命運咽喉的女人(2)第四百七十一節 帝國主義第三百二十三節 延年公子(2)第八百零七節 五星紅旗,我爲你驕傲第三百六十九節 獻寶第八百三十八節 浪潮(1)第七百一十六節 諸子齊聚(2)第八百七十五節 鎮壓(1)第兩百零七節 學潮(1)第六百九十四節 財政危機第三百四十節 三世發展理論(2)第七十一章 呼之欲出第一百二十七章 證僞(1)第五百二十二節 難題(1)第九十三節 建立班底(2)第五百零六節 烽火逐塞(2)第六百三十節 烏孫來使(2)第兩百一十七節 張蚩尤第六十八章 朋友!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無所有張子重第兩百二十節 以武一切第一百四十二章 官僚【六更完畢求月票】第四百一十四節 詔命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五百一十九節 父子(1)第一千三百二十節 使團(3)第八百六十節 恐怖如斯張蚩尤(1)第三百五十節 長樂宮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