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人如其名啊!
真的是太平凡了,身爲南軍統帥的兒子,史書上就混了這沒頭沒尾的一句,當真是取名的藝術!
……
“阿爸!”
熬了一夜,韋智高將項目結論提報給李現,便匆匆趕回了宿舍。
說是宿舍,實際也是公寓房,還是新城最早的一批,所有外地籍學院都住在這,以戶爲單位。
畢竟被推薦進瓊海讀書的,甭管是七八歲的蒙學稚童,還是十四五歲的鴻學生,家庭背景都不差,差了也接觸不了中原商賈,算的上留學生了。
韋智高就是被陸家推薦上來,包括韋智高在內,韋家還有兩人,加上一男一女兩位僕從就有五人。
“辛苦了!”
已在四子韋智傑帶領下用過早餐的韋橫坐在客廳內,看着眼圈淺黑的兒子,話語很輕柔,讓人難以想象這位是執掌了田東地區話語權的韋家家主。
“爲什麼,都是爲了家族!”
韋智高平淡的說道。
“坐吧,阿爸正好有幾個問題問你,當然這些問題,阿爸已問過智傑,和智榮!”韋橫指着對面座位說道。
僮族有自身的文化,但在家族模式上更多的學習了漢族,通過祠堂,宗族,血脈形成一張牢不可破的管理網絡,深抓治下每一個百姓,自下而上形成統治
韋家爲九大古姓之一,核心是韋橫,族內有話語權極強。
在土司制度尚未變味的明早期,各方土司,家族首領其實並不腐朽。
這也是朱允熥要對雍正年間“土改歸流”之法進行改良的根本。
沒辦法!
任何一個制度的誕生,發展,迭代,背後都是有各種各樣的原因。
土司制也是如此,從唐宋出現,元明發展到巔峰,一直到了明後期方纔開始出問題。
或許從土司制誕生的那刻開始,地方土司就成了中央皇權的威脅,可生活在這套體制下的土人,對土司制卻無比擁護。
想要推翻這種尚在上升迭代期的制度,非常的難!
縱然強勢推翻,不曾見過制度腐朽面目的土人,依舊會對其心心念念,搞不好若干年後,抓住中央的空洞,重建這一套制度。
故而朱允熥版的“土改歸流”,錨定的核心還是普惠教育,以開民智而鬥一切腐朽思維。
民智如水,腐朽制度如水上的破船,當形成水漫江河之勢,任何一場思潮的掀起,都會將落後與時代的體制掀翻,當然體制本身也可以進行改良迭代,但想要追上民智帶來的無窮變化,被動的改變實在太難太難。
而也只有這樣,一切方纔穩妥,難有被人反覆的可能。
就像覺醒年代後的封建帝制,縱然封建帝制與東方世界存在了三千多年,可後世誰沒事去提他?洗白他?
韋橫入瓊其實已經有些日子了!
三個兒子,連續一年多的書信,是韋橫此番來瓊海的主要原因。
僮族人不是讀書人少,而是所讀書籍的版本,科舉信息的迭代太慢,導致一直以來無法跟不上中原主流文化。
但在僮族整體與漢族高度融合的風氣下,數百年來僮族吸收了大量漢族思想和物產,尤其是在元朝被蒙元高壓統治下,僮族內部大多數古老姓氏,無不是借宋代土司制,進行了內部的自我迭代,形成了類似與漢族宗族的體系,強化了氏族對地方的掌握。
韋橫本人早年沒少讀書,甚至有遊學中原的經歷,他很清楚僮族與漢族的區別在哪,更清楚代表中原漢族的士人如何看他們這些“蠻夷”。
嘴上是不說什麼,開口閉口不斷的提及抗擊蒙元的情誼,要他將說話的勁落到實處,完全就是做夢。
非我族類,齊心必異,纔是士人對他們真正看法。
真是應了那麼一句,有用的時候咱們是兄弟,沒用的時候你是誰?
抱團!
僮族內部,必須緊緊的抱團在一起,唯有如此僮族才能更好的生活。
這樣的理解充斥着僮族的方方面面,直到兩年前陸家找上門來。
起初,韋橫對瓊海是不信的,若非看重與陸家的關係,韋橫根本不可能將嫡子之一的韋智高送入瓊海讀書。
現在他信了,親眼看見的東西,由不得不去相信,只是內心充滿了迷茫和困惑。
這瓊海漢人到底想要幹什麼?
商人起來了,道家起來了,黎族融入了,那麼他們僮族內,或者說他們韋家能否得到一些東西?
韋橫自己想不通,那就讓他的孩子來告訴他。
同樣的問題之前他問過,如今再次詢問,答案極有可能是相同的,但他必須要問,問清楚,問明白……
“阿爸,其實不需迷茫!”
印象中阿爸是不倒的雄山,韋家的象徵,阿爸的睿智與果決更是無數韋家族人心安的保證。
眼前這般猶豫不決的阿爸,韋智高不曾見過,不過韋智高知道,阿爸爲何而難以做出決定。
一切都是因爲瓊海……若非親身感受着瓊海的變化,外人是很難接受瓊海的一切,更別說去做那可能影響數萬族人未來的決定。
族人的期望,家族的未來,全部壓在阿爸身上,無法洞悉瓊海根本與思想底層邏輯,阿爸又怎麼能輕易做出選擇。
怕啊!
怕瓊海反覆……
怕那一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怕僮族給不了瓊海所需的利益……
怕眼前的一切只是假象……
“智高,你應該知道阿爸爲什麼會給你起這個名字!”韋橫看着逐漸長大的兒子。
“阿爸我知道,阿爸是希望我和儂智高一樣,能成爲咱們僮族的未來,帶領咱們族人過上更好的日子,不被欺壓的日子!”
韋智高沉聲道,“我知道阿爸你很難相信瓊海,但我相信瓊海,因爲我相信我看到的一切,我相信我的同窗,我的師長,以及大王的誓言。
海口府的一切變化,我雖沒有參與,但我親眼所見,親身感受。
弘學內,沒有師長會因爲我是僮族出身而對我看法,沒有學長,同窗會因爲我是少數族裔而看輕我,外界更沒有因我是韋家少主,而對我有特殊照顧!
我和智傑,學到一切,得到了一切,都是經過我們自身的努力,因有付出而有得到,沒有加成也沒有不公。
是真正的一視同仁!”
“我知道,但是孩子,你不懂……”韋橫長嘆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