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荊州終歸大漢國(一)

漢吳兩國在襄樊地域已經對峙十日了,雙方都有不少的損失,吳軍損傷是漢軍的數倍,不過因爲漢江的緣故,吳軍水軍厲害,漢軍水軍只能以火船襲擾之後,從上游送下一下物資支援。

張微坐在城頭上,緊抿着嘴望着城外的一片火光。

一名親兵正幫他裹着大腿上的箭傷,中箭的位置倒還好,不是要害之處,隔着套在外袍內的兩層重絹,他所中的一箭只不過入肉一寸而已。

取出箭頭,先用鹽水洗過傷口,那滋味,令人只要跳腳!

之後塗上止血的傷藥,他的身體素質十分強大,恢復力極強,自然也不用再費事縫上傷口,直接就包紮了事。

張微的親兵中可是有些個都是經過專業培訓的,這是之前練兵時期,楊伊特意的要求,要求將軍親兵須得有簡單處理傷患的,看得懂地圖的,懂得數學計算的,這是強制要求,若是不達標,就要削減自己的名額,派錦衣衛中會的人去代替。

這自然是出身士家的將領都不願的,張微甚至還有一個是求了父親的關係,從醫護直接被調職來的,如今隊中也給他帶了五個徒弟了,皆有一定的急救術水平,處理張微腿上的箭瘡,完全是遊刃有餘。

而且現在他們奉了張微的命令,大部分都在臨時醫房中幫忙處理傷病,爲張微去爭取士兵們的好感。

不僅是張微的親兵,他父親張翼的、關彝的、霍弋的還有姜維、羅憲等人的親兵,都是這般要求,到了一定職介,能帶親兵了,那麼都必須自備或者上級指派,卻要佔了你一個名額。

這就迫使將軍們,主動的去學習相關的知識了,誰也不想自己的身邊有着一個錦衣衛出身的親兵,因爲那樣,一舉一動肯定都會被記錄,然後不知被送到了哪裡。

南邊張微並不清楚,不過至少在北境的各軍,將領都會親兵學點東西,比如認字,這都成了一股風潮,可以給士兵寄書信,書信便宜,依照現在大漢驛卒的費用,一郡一個銅子,最遠的也無非十幾個銅子,寄信還可以領取一半郵費補貼。

兵士寄信,代表着有牽掛,這是比較原始的士氣控制手段之一,若是長期不給家中寄信的,那麼這員兵就不能大用,往後方調是其一,逐漸就會給退役。

還有其他的技藝,比如教士兵認字,也是將領親兵的活,能讓將領逐漸得到軍中的擁戴。

就像現在的張微,他雖然夜襲失敗了,自己還中了一箭,但士兵們依然保持着對他的敬意,一方面是他張微有着整個北境中數一數二的箭術,另一方面,也就是他的親兵爲他建立起來的人望。

“但終究還是吃了虧!”張微不忿氣的捶着城牆。

忍耐了幾日,小心的探查吳軍沒有埋伏之後,張微方纔出城劫營,不過沒想到的是,吳軍竟然是忍耐了這麼多天,設下的埋伏一直沒撤,害得他不得不狼狽退回城中,不過他還是憑藉着個人武勇,成功的把絕大多數跟着他出城作戰的士卒都帶了回來。

在最後的一段道路上,張微展露着如鬼神一般的武勇,領着兩隊弩弓手攔道而立,藉着微弱的星光,對着緊追上來的吳人一陣迎頭激射。

在夜中依然精準如神的射術,用箭矢換來了一聲聲慘叫,嚇退了追兵,讓張微施施然的回到城中。

張微所率領的這些弩弓手中,部分是爲了以防萬一,留下接應的弓手,這幾十員弓手是從手下數千名將士中精挑細選出來,射術皆爲一流。

靠着他們最後時刻的精彩表現,還有他個人的武勇,使得城中的士氣猶存,另外,在夜襲前,還收了一批物資,手上多了一批箭矢,讓自己的手上,多了一份守下去的本錢。

也是因此,物資能安然送達,讓張微覺得吳人可能已經撤下了戒備,纔有了這次劫營失敗。

張微很感激曾經學過的一些學識,楊伊曾給這些軍學中的軍士們講過一些戰例,詳細的講解過孫子兵法。

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爲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爲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爲。

勝利與不敗那個更具有可控性?在孫武看來,勝利的不可控性更大,影響勝利的因素很多,重點因素取決於對手犯不犯錯誤,這是不以我方意志爲轉移的,這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敗則是在我方的可控範圍之內,是我們通過努力來達到的。

因此,作戰的第一目標,不是取勝,而是立足於現實層面保持自己不敗。

勝算是可以通過廟算模型評估出來的,是可知的,但是要做到勝利,則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必勝的口號只是鼓勵部下激發鬥志的手段,但能否真正做到,不可強求。

那麼在具體的作戰中,應該怎麼辦?孫武的辦法是:先爲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一是採取穩健戰法,保持自己不敗(先爲不可勝)。要評估風險,全面考慮到不利因素,並做好籌謀規劃,規避風險,防止失敗。

二是不爲與等待(待敵之可勝),如果敵人無懈可擊,那就不要勉爲其難的去進攻,而是需要隱忍不發,守靜待時,等待對方出現疏漏與瑕疵,一擊制勝。

三是有所爲有所不爲,在等待的同時可以通過佈局,誘使敵人出錯誤。以利誘之,以害避之,讓敵人動起來,只要敵人動,就容易出錯誤。

如此的詳解,才讓張微這一次並沒有太大的損傷,不過哪怕如此的詳解,張微也未曾好好的利用,他仍舊是被情緒驅動,心知自己的任務,卻還是去冒險了。

不過這一點,等着戰後,自然有着懲處,獎勵是獎勵,懲罰就是懲罰,如今在漢軍中,分的很是清楚!

儘管有所損失,但也摸清了吳人的底細,還給了吳軍一個甜頭,能牽制吳軍在此多打幾日,等着後路大軍趕來那時——想到這裡,張微心中釋然了,今夜總算沒白費氣力,明天還可以再給這些吳賊點顏色看看。

張微對城外的敵軍營地重重哼了一聲,想要攻破他的城池,也顯得看看他手上的長弓答不答應。

夜色中,陶濬和魏仇各自坐在石頭,兩人面前的火堆,驅散了這九月武當山中的肅肅寒意,他們帶着一共五千的無當飛軍,現在正在樊城百餘里開外。

之前他們是先到了鄧縣城,駐防一日,探查情報,知曉鄧縣城無恙之後,然後連夜再向西奔向了武當山中。

關於鄧縣,《山海經》和《史記》均有記載,夏、商、西周、春秋早期諸侯國鄧國的國都就在鄧縣,鄧國還有一個附屬國鄾國,鄧國再向南百里外,楚文王十二年楚國滅鄧國,結束了鄧國長達1274年的歷史,隨後楚國在鄧縣一帶取“禾實豐登”之義設置“穰邑”,楚懷王十七年年韓國襲楚,奪取穰邑;秦秦昭王十一年秦國打敗韓國,取穰,

穰遂爲秦地,秦昭王三十五年,設置南陽郡(治宛),鄧縣隸屬之,當時鄧縣境內設有三縣,即穰縣、山都縣和鄧縣。

漢建安二年曹操率大軍發起“宛城之戰”,圍張繡於穰。由於鄧縣航運順暢,湍河經新野匯白河入漢水再通長江,建安十三年,曹操在穰城南郊開挖運糧河,把鄧州作爲後方糧倉,爲“赤壁之戰”運糧草,供應前方作戰。

這條運糧河,倒是可以爲他們所用,讓他們神不知鬼不覺的繞到了漢水另一岸的武當山中。

要知道這個時間,如果一開始走的是官道,現在就應該已經出現在樊城下了。

不過陶濬和魏仇都沒有直接救援樊城的意思,陶濬已經打聽過了,張微雖然正被困在樊城,如果能幫張微解圍最好,而若是再順勢堵住賊軍退路,來個關門打狗,那麼今次荊州之爭就不會有多大懸念了。

漢水上游流域的山路衆多,就算不走北面官道還是有其他道路能通往襄州平原,解救樊城中的張微倒是不急,而若是能封鎖住這襄州平原的敵人,纔是陶濬和魏仇兩人的如意算盤。

兩人都是謹慎的性子,還沒出發就已經派了得力人手去探查道路,現在有的繼續向前試探,有的則是回來報信,至少在他們已經探查過的地方,不需要擔心有吳軍的伏兵。

現在陶濬正追求着更多的戰功,能讓他能早日爲將,不像現在,只是一偏將軍,只能作爲先鋒,如果他是想要依靠陶家的餘蔭,那他最好也是最穩妥的選擇就是去交州,但陶濬自認他不需要和哥哥去爭那些資源,便不會去交州了,而且交州,以後也不見得有多少機會了。

他覺得他哥哥陶璜就足夠在交州縱橫了,不需要他爲馬前卒,他自然能在軍中,憑藉自己的能力,拜將封侯!

“不知使君爲什麼要把今次的功勞讓給白夷人。”

此時交州的山林中,範長生正拿着根粗樹枝挑着火堆,把火撥得更旺上一點,他的聲音中多了幾許恭敬,陶璜今天對付烏滸的手段,讓他歎爲觀止,但他還是不明白陶璜讓這白夷人酋首爲先鋒的用心,

“使君白日的那一劍,不讓昔年班定遠,此功若是報上去,陛下必然歡喜……”

範長生很不解,這功勞,若是傳頌開來,那麼話本都要傳唱的,說不定就能封侯了。

雖然如今炎漢,不以軍功不能封侯,不過像是能行班定遠之事者,也足可論軍功封侯了!

“一切以大局爲重,把功勞給他,就是讓他繼續臣服與吾國,也更容易調兵……不如此,如何能迅速平定交州,陛下有意今年就安定交州,待得來年,必然要和孫氏決戰,定下江東歸屬。”

這個功勞陶璜並非不想要,如果是在還沒有決定歸屬的部族中,遇上敵國使節,陶璜也定然會直接了當的一劍殺了,隨之而來的功勞他也會樂於接受。

但自從去年陶家被孫皓驅殺後,南方交由錦衣衛處理,而錦衣衛百般拉攏才拉來的白夷人部族的幾位酋長,已經被視爲大漢的臣子。

而烏滸作爲漢臣,其搖擺不定的態度肯定會連累到推薦他的錦衣衛和霍家,所以一旦陶濬在白夷部族中斬殺吳國使者的這件事,不能讓烏滸給他背書,那他也不會被褒獎,而是錦衣衛和霍家卻會被追究之前欺君的罪過。

“所以這個功勞只能讓給烏滸來領了。”陶璜此時也撥了下火堆,讓其保持在現在的火勢上,接着對範長生道,“範先生,早點休息吧,明天還要早起。”

大約四千左右吳國戰士,正屯紮在漢水北岸的營寨中,而兩裡外的樊城,也有近兩千人在圍攻,不過他麼點兵力根本不夠用,吳人不擅長攻城,衝上去,射過幾箭,再退下來,這就算是完成了一次進攻,在沒有足夠的人數和攻城器械的情況下,眼下能做到的進攻就只剩下這一種。

吳人這數十年年間,可是有着不少的好機會,可是都沒有一個成的,特別是孫吳大帝在時,當年孫吳背刺漢國,無非就是魏國被抽調了重兵的淮南,孫吳仍舊打不過,還落下了一個孫十萬的名號。

這名號來歷於逍遙津之戰:當年曹操平定了東川以後,漢丞相諸葛亮爲緩解西川壓力,提出以荊南三郡換取孫權進攻合肥試圖把曹操的注意力東移,孫權於是將兵十萬殺向合肥,開始很順利,先破了合肥的外圍,隨後進軍合肥。

當時合肥的主將是張遼,兩個副將是李典和樂進,兵力只有七八千人,張遼挑選了八百敢死隊趁孫權立足未穩之際,凌晨時分衝殺進孫權的中軍,孫權大驚之下不知張遼有多人人馬於是退守到邊上的小丘山上。

張遼在山下縱馬來回,孫權不敢應戰,後來看到張遼兵力只有幾百人,於是吳軍反過來又包圍了張遼的八百敢死隊。

張遼立威的目的已經達到於是率八百人撤退突圍,來回衝殺了幾次,吳軍畏其悍勇,無人敢抵擋,於是張遼安然突圍返回合肥城中。

隨後孫權大軍攻城,誰知合肥城牆堅固,張遼等人守城得當,孫權打了十幾天都沒能攻下,軍中又開始流行疾疫,孫權只好下令班師無功而返。

可是不知道孫權是大意還是怎麼回事,大軍先行已經上船走了,孫權自己押後,身邊只有呂蒙、淩統、陳武,蔣欽等人以及一千多人的衛隊隨行。

張遼見機會難得,於是和李典,樂進率守軍追擊殿後的孫權。

淩統等人率三百死士拼命死戰,保護孫權撤退到逍遙津渡口,可是渡口上的橋已經被曹軍破壞,張遼追兵已近,孫權驚得手足無措。

後來持著馬鞍,讓馬後退,再飛縱向前,這樣才堪堪連人帶馬飛躍到南岸,東吳殿後的三百死士全部戰死,江東十二虎臣之一的陳武也戰死,只剩淩統一人潛行回到南岸。

此戰中張遼曾以八百勇士破孫權十萬大軍,所以兩人也就多了一個外號,張遼張八百和孫權孫十萬,只是一個威風,一個鬱悶罷了。

當然張八百之外大魏吳王還給予了敵人諸多綽號:

孫仲謀曾率十萬大軍進犯廣陵,廣陵只有約萬計人馬,太守陳登陳元龍頗有謀略,先示弱以敵再率兵突襲,大敗孫權;後又以舉火疑兵之計,再度大敗孫權大軍,斬敵萬計,因此陳登被稱爲陳萬計。

孫仲謀又曾率十萬大軍進犯合肥,合肥隸屬於揚州治下,此時揚州刺史劉馥劉元穎已經病故,並且曹操剛遭遇赤壁之敗,一時間抽不出援軍接應合肥,只有派汝南張喜的三千人前往。

劉馥在任的時候,治理地方非常用心,深得百姓愛戴,孫權來攻,城內軍民念着劉馥的好處,齊心守禦,劉馥生前主持修葺的城防設施和儲備的戰略物資發揮了很大作用,使得孫權無法攻下城池。

同時,別駕蔣濟蔣子通寫了一封詐書給揚州城內,稱汝南張喜的數萬援軍已經抵達,需派人迎接,並作好內外夾擊的準備。

故意讓吳軍把信繳獲,孫權信以爲真,放了一把火作爲掩護就撤退了,因此,劉馥被稱爲劉亡靈,蔣濟被稱爲蔣一封。

孫仲謀再次率十萬大軍進犯合肥,此時合肥的守備滿寵滿伯寧率領數十名勇士,趁夜摸上去一把火燒了吳軍大營,孫權焦頭爛額,乾脆就撤退了;因此滿寵被稱爲滿數十。

孫仲謀還曾率十萬大軍於巢湖迎戰進攻的魏軍,聽說魏將臧霸臧宣高率領援軍來了,於是趕緊撤退,臧霸乘勢追擊,大獲全勝,因此臧霸被稱爲臧傳說。

孫仲謀再次率十萬大軍進犯魏國,這次學乖了不去打合肥了,選擇了荊州重鎮江夏郡作爲目標。

江夏太守文聘文仲業得知孫權大軍來攻,倉促間不便迎戰,索性命令城中軍民不得露頭,大開城門,自己在太守府中呼呼大睡。

孫權見狀,對部下說:文聘這貨不是等閒之輩,曹操曹丕到現在曹叡都十分看重他,現在故意做出這個樣子,肯定有大大的陰謀,然後就撤軍了,因此文聘被稱爲文睡覺。

除此之外還有公孫淵,孫權派兩千人押送禮品賞賜給他,讓他從遼東起兵共伐曹魏,結果公孫淵這貨毫不客氣的連兩千人一起給收編了,因此被稱爲公孫負兩千。

這是最近漢國新發行的書中夾雜的故事,本來這樣的故事,因爲同盟的關係,自然不可能發行,如今自然該傳就傳了,如今屯居在襄陽城下的吳軍主帥吳樑王孫壾,看着這些傳來的書,卻是哭笑不得!

第三十四章 第一次玩家戰爭(1)第三十八章 班底第十三章 底牌第九十四章 漢水血未休(十)第四十九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4)四十九章 初戰第四十八章 威脅第七十八章 笑傲江湖(2)第三十三章 劍出華山第三十六章 無雙無對第九十六章 大將軍身死洛邑 董仲穎號令三軍(下)第五十七章 大獲成功第五十章 潰退第六章 張九郎第三十六章 勒索第八十六章第二十八章 金盆洗手(4)第八十四章 天子居深宮第三十六章 裘千仞(1)第二章 賊王大會(2)第七章 楊公寶庫(4)第六十六章 梅莊(1)第五十八章 鄰居(2)第四章 賊王大會(4)第四十章 黃裳第一百一十七章 何意驚神祇第四十五章 驚愕第二十七章 金盆洗手(3)第一百七十一章 心腹之患第二十九章 降龍十八掌第一百二十七章 炎龍終有飛天時(三)第五章 退學第六十九章 邵將軍呼風喚雨 公孫瓚征伐匈奴第四十九章 縱橫第一百二十六章 堅果手機(2)第九章 賊王大會(9)第二十五章 黃金生第六十五章 東三郡第九十一章 奈何第四十八章 逃第一百九十三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四)第四十三章 招兵買馬第四十七章 夜襲第九十二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3)第七十一章 荊州(2)第六十章 英豪盡出第三十八章 九品第三十六章 驚第五十八章 追擊第一百八十三章 敗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命在漢不在吳(三)第八十五章 漢水血未休(一)第六十四章 妖女綰綰第五十一章 挑戰第三十四章 楚留香第十章 血衣樓五十九章 成功第十二章 破城第七十章 荊州第六十三章 任盈盈(1)第三章 天香掌門第四十五章 金狼第七十七章 笑傲江湖(1)祝各位書友新年快樂第一百章 vr元年第七十一章 大戰又起(一)第十三章 門規第六十六章 奪魁賽(2)第八十五章 漢皇忽病重 荊州傳急報第四十七章 建制第八十二章 洛陽第十五章 溫家堡第九十二章 南華第三十八章 青龍會(3)第三十章 赤兔第一百零六章 漫展(2)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滅第一百四十四章 進退兩難意徘徊(三)第四十四章 在下楊伊(3)第十二章 粉墨登場第一百一十七章 洗地第九十八章 妖道(三)第六十八章 天機(3)第五章 楊公寶庫(2)第三十章 危機第十二章 緣由第六十六章 奪魁賽(3)第八十二章 黃漢升潛伏蘆葦蕩 孔文舉泛舟遼東第一百章 荊州安皇甫北上(下)第三十八章 年會籌辦小組第十三章 底牌第一百一十四章 美國衰落第二十一章 趙雲第三十九章 玩家交易第六十一章 擂臺比武第八章 皇城擂臺第九章 人階第一百三十二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二)第八章 皇城擂臺第一百一十九章 破滅(2)
第三十四章 第一次玩家戰爭(1)第三十八章 班底第十三章 底牌第九十四章 漢水血未休(十)第四十九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4)四十九章 初戰第四十八章 威脅第七十八章 笑傲江湖(2)第三十三章 劍出華山第三十六章 無雙無對第九十六章 大將軍身死洛邑 董仲穎號令三軍(下)第五十七章 大獲成功第五十章 潰退第六章 張九郎第三十六章 勒索第八十六章第二十八章 金盆洗手(4)第八十四章 天子居深宮第三十六章 裘千仞(1)第二章 賊王大會(2)第七章 楊公寶庫(4)第六十六章 梅莊(1)第五十八章 鄰居(2)第四章 賊王大會(4)第四十章 黃裳第一百一十七章 何意驚神祇第四十五章 驚愕第二十七章 金盆洗手(3)第一百七十一章 心腹之患第二十九章 降龍十八掌第一百二十七章 炎龍終有飛天時(三)第五章 退學第六十九章 邵將軍呼風喚雨 公孫瓚征伐匈奴第四十九章 縱橫第一百二十六章 堅果手機(2)第九章 賊王大會(9)第二十五章 黃金生第六十五章 東三郡第九十一章 奈何第四十八章 逃第一百九十三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四)第四十三章 招兵買馬第四十七章 夜襲第九十二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3)第七十一章 荊州(2)第六十章 英豪盡出第三十八章 九品第三十六章 驚第五十八章 追擊第一百八十三章 敗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命在漢不在吳(三)第八十五章 漢水血未休(一)第六十四章 妖女綰綰第五十一章 挑戰第三十四章 楚留香第十章 血衣樓五十九章 成功第十二章 破城第七十章 荊州第六十三章 任盈盈(1)第三章 天香掌門第四十五章 金狼第七十七章 笑傲江湖(1)祝各位書友新年快樂第一百章 vr元年第七十一章 大戰又起(一)第十三章 門規第六十六章 奪魁賽(2)第八十五章 漢皇忽病重 荊州傳急報第四十七章 建制第八十二章 洛陽第十五章 溫家堡第九十二章 南華第三十八章 青龍會(3)第三十章 赤兔第一百零六章 漫展(2)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滅第一百四十四章 進退兩難意徘徊(三)第四十四章 在下楊伊(3)第十二章 粉墨登場第一百一十七章 洗地第九十八章 妖道(三)第六十八章 天機(3)第五章 楊公寶庫(2)第三十章 危機第十二章 緣由第六十六章 奪魁賽(3)第八十二章 黃漢升潛伏蘆葦蕩 孔文舉泛舟遼東第一百章 荊州安皇甫北上(下)第三十八章 年會籌辦小組第十三章 底牌第一百一十四章 美國衰落第二十一章 趙雲第三十九章 玩家交易第六十一章 擂臺比武第八章 皇城擂臺第九章 人階第一百三十二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二)第八章 皇城擂臺第一百一十九章 破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