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漢中

準確的說,還不到而立之年的諸葛亮就成了這家重新創業集團的“總理”,從此從這個崗上再也沒下來過。

建安十五年,開始準備入蜀,丞相和關羽張飛鎮守荊州,丞相當了大半個荊州的家。

建安十六年底,入蜀前的基本工作已然展開。

建安十九年,丞相與張飛、趙雲入川助戰,逆江入川並不容易,這裡丞相的軍事表現史無記載,只看到了最終相當順利的戰績:“亮與張飛、趙雲等率衆溯江,分定郡縣,與先主共圍成都。”

其後,劉璋投降,烈祖終於入主益州,丞相受金五百斤,銀千金,錦千匹,任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

主要工作,跟原來一樣幹“總理”,區別就是這回理的事越來越多了,所謂“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

這句“足兵足食”通常並不被人們所重視,但是這四個字的分量卻非同一般。

從建安十七年,和劉璋決裂後,蜀地基本上就是戰爭不斷了。

先是兩年的蜀中內戰。

然後建安十九年烈祖終於拿下蜀地,但沒多久孫權得知烈祖得蜀很氣憤,要來搶荊州,烈祖也只能緊忙帶着兵馬從蜀地趕到了荊州威懾江東孫氏,此時曹操又南下,各方罷戰。

只這五萬人來回的人吃馬喂,這來回耗費就不是小數目。

同年,張飛在巴州跟張郃開戰。

隨後蜀地方纔算是歇了二年,建安二十二年年底,又拉開了漢中爭奪戰的序幕,張飛馬超奪武都,緊接着烈祖親自帶隊在陽平關跟夏侯淵進行了長達一年的對峙。

而當時,從蜀地往漢中運糧,在沒有文道之力的幫助下,堪稱華夏大地境內消耗最高的幾條主幹道。

蜀道難,蜀道難的精華全在漢中到劍閣之間。

這條燒錢的天路配合着烈祖在陽平關外苦苦的守候着夏侯淵,使得丞相這個爲了維持後勤,可是耗費了多少心力!

如此高消耗誰能養的起!

到最後,蜀中男子當戰,女子當運,拼了!

耗了一年,又是難度更高的定軍山,又在這跟曹操耗了小半年的時間。

結果這場長達一年半的高消耗後勤戰,在丞相後勤之下,可是一點鏈子也沒掉。

至此,最終圓滿完成收復漢中任務。

此時,已經是建安二十四年中旬了。

漢中,蜀中,這兩塊菁華之地也已經達到了戰爭極限!

與此同時,威震華夏的襄樊之戰在中原開打了,半年後,雲長過早的離開了。

又一年半後,章武元年七月,烈祖興兵伐吳!爲了復仇!

又是一場消耗戰。

在夷陵總耗時年許之後,最終當時的蜀漢菁華被一把大火全賠了。

這就是丞相自建安十三年開始的這十五年所經歷的所有過程。

這十五年中,前面幾年丞相利用荊州的戰爭動員能力打開東線戰場,三路入川最終取得蜀地,並在荊州留下了一個好底子,後面建江陵新城,伐曹仁于禁,關將軍之所以會那麼牛,很大程度上要得益於丞相底子打得好。

後面的十年中,用益州一地的戰爭動員能力維持着和魏國的數次大戰,還就是那種曠日持久沒完沒了的大戰,除了打完蜀地和打完漢中分別歇過兩年外,有六年是一直在打仗的!而且全是那種曠日持久的燒錢戰!

前線所有的耗費,都是後方來買單的,六年的大戰爭,還是和佔據天下菁華之地大半的魏國對峙。

關鍵的問題於是浮現出來了,這根本不是足兵足食這麼簡單!

就這種消耗的方式,足兵足食的前提是你得有兵有食!

更不要說打仗遠不僅僅是把吃的送到戰場就可以了。

攻城的器械、戰士的兵器,冬夏的衣服,傷病的藥品,消耗都是極其驚人的。

這可不是遠古時代的村民械鬥,一場戰役下來人均一把兵器就夠用了!

就算滿世界溜達從不跟人拼刀,但你總歸是要殺敵的,當你刀砍人、槍捅人,一場戰役下來刀被骨頭崩壞了,槍頭卡骨頭裡這都是常事,基本上一場戰鬥兵器就會出現很大的磨損,你的兵器修理和兵械製造甚至要比糧食的需求量還大!

除此之外,戰死者的撫卹,戰勝的獎勵,家屬的優撫待遇···

太多需要去操心的了!

和魏國這種強大的敵人,這種時間、路途、物流皆是高難度的“三高戰爭”,消耗是極其驚人的!

蜀地人民再能幹,天府之國再富饒,也是禁不起如此連年折騰的。

但是,就折騰了!

在這個時代,你糧食頂不上去前線就只能餓死!你兵器運不到位就只能讓別人砍死!

而更深層次的問題也浮現出來了,如此情況下,蜀地人民居然沒還安然在室,哪怕丞相逝去,仍然紀念緬懷他!

這是丞相的偉大之處,哪怕千古之後,放眼千古,卻也未曾掩蓋他璀璨之光。

也讓大漢有了這一個再興的機會,三興炎漢,又是何其之難?

若是沒有丞相和季漢這些仁人志士的奮鬥,這季漢還真的就只是蜀漢了,又哪有什麼三國。

恐怕歷史也只會記載一個曹魏了,不像是如今,曹魏雖然雄踞天下大半,卻也只是三分天下。

在烈祖死後,曹丕就曾經讓王朗、陳羣等人給丞相寫信,目的就是讓蜀漢自去帝號,稱臣稱藩,丞相一開始沒有理會,後面專門寫了一封公開信作答,化解了曹魏的誘降攻勢。

當然,曹魏這麼幹,也不是毫無來由的,在曹操死後,烈祖曾經派人以弔祭的名義去見曹丕,但是曹丕認爲烈祖是“因喪求好”,很不願意,就拒絕了烈祖,沒有接待,讓邊境接了書信就把來使送走了。

而烈祖這次低頭,寫信給曹丕,其實只是先和曹丕搞好關係,爲伐吳做準備,而不是像是孫吳一般,孫權在偷襲荊州之前,就給曹操奉表稱臣了。

當然,曹魏也是終不承認季漢的正當性,這也無可厚非,從曹魏自己的角度來看,這當然也是成立的。

畢竟曹魏的皇位是漢獻帝通過禪讓程序交給他的,這是皇權轉移的合法程序,而東吳就更不用說了,孫權曾對曹操稱臣,後來又對曹丕稱臣,一直到曹丕死後,孫權才正式稱帝,是毫無疑問的割據政權。

當然,季漢也是劉氏,劉氏的大漢江山,劉協可以讓,劉備不願意讓,這也是沒問題的。

曹魏把反對的劉氏族人們,打服了之後,自然也就可以稱爲真正的正統了,若是未曾全部打服,還讓劉氏雄踞一州,那曹魏自然也算不上多麼正統了。

在曹魏的正式文獻裡,對季漢也一直稱爲蜀,而不稱漢,當然季漢這邊當然就不一樣了,不管曹魏把他們叫什麼,他們都是以漢朝正統自居的。

江山是高祖、世祖打下的江山,漢獻帝沒守住,其他高祖子孫誰都有資格也有義務重振漢室,所以,在季漢這邊,一直把曹魏視爲篡權奪位的漢賊,這也就是季漢說的,王業不偏安,漢賊不兩立,曹魏就是賊。

楊伊回望季漢這數十年的奮鬥,卻是感慨,這等奮鬥,方是炎漢正統!

若是沒有這等奮鬥之心,炎漢何能再興?

在三郡,楊伊在此又祭拜了當年烈祖征戰之地,與三郡父老同祭,方纔迴轉漢中。

此時,姜維尚在漢中郡,涼州攻勢不是短時間的事,如今炎漢也沒有餘力征戰了。

今年,可以說是大半年時間都在征戰,接下來就是消化戰果的時候,明年也只能分出偏師來,由姜維征戰西涼,大部兵力還是防禦,天水-西涼一線,東三郡一線,倒是漢中,如今基本上可以說是安穩了。

楊伊打算,最近行在會一直在漢中,非如此,不能表北伐之意。

蜀地天險,最易偏安,也最容易消磨人心。

漢中城外,此時旌旗招展,自姜維以下,漢中官吏,有資格的都在東門外候着。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正是楊伊從三郡迴歸,已然接近新年了,巡視三郡各處,安撫黎民,又忙了月餘時間,方纔迴轉。

“衆卿平身!”

姜維等人起身,此時姜維卻是感慨,他任大將軍這數年間,雖然數次北伐,但是卻也知道那是死中求活,希望不是沒有,但是太渺茫了。

至去年,危急之時,甚至已然決意赴死,千古下,能有如此之心的,卻也未有幾人。

扶持楊伊登位,也還是死中求活,劉氏子弟,自然不少,但是有資格登位的卻少,思來想去,加上楊伊持有大印,可承接大漢天柱,當時的選擇也不多。

其後,楊伊展現才能,登基爲帝,姜維自請守衛巴州,卻是已然喪失了北伐之心,已然只剩下偏安之意。

這和當時的大多季漢文官武將,基本上是一樣的心思了,這也是楊伊頻頻冒險,奪西縣,奪三郡,奪隴西、天水……期間,九死一生,不避鋒矢,才終於有了如今局面。

看似如今,季漢只是多了五六個郡的地盤,這五六個郡加起來,還不如富庶之地的一個郡,但是這數戰之後,卻是季漢上下之心,已然轉向了。

就像是當年,非是丞相不想休養生息,養足了實力之後再北伐,而是人心。

若是人心皆思安,那麼憑藉天險,蜀地輕易可拒魏國大軍,丞相若是專心經營,蜀地就是偏安百年,也並不是不行,但是那也不再是炎漢了,只是蜀漢了!

楊伊也沒有可能創下如今的局面,而今,可能只需要幾年之後,就再有當年秦虎視山東六國之勢。

當然,這個山東的“山”指的是崤山,而不是太行山。

入了城,召見地方父老,再次祭拜烈祖,又請司馬伷、陳騫、文鴦爲賓客,昭顯武力。

陳騫和文鴦,都只是寒門,不曾交友天下,雖然有些名號,但是大多數人都還是忽視的。

但是司馬伷不同,這是司馬氏的武膽,在如今已然歷任寧朔將軍、散騎常侍、徵虜將軍等職,先後受封南安亭侯、東武鄉侯,五等爵制建立後,改封南皮伯。

還是武道通神的大將,雖然如今武道已然被廢,不過這還有重修回來的可能,只需要再花費幾年的時間就可以了。

這等人物,按說是應該梟首示衆的,不過炎漢自有禮儀所在,魏雖爲賊,但也是一國了,這等賊首,卻不便殺之,得等合適的時機。

比如陳騫、文鴦二人,不爲賊首,只爲從賊之輩,那麼就可勸降之,若是不從,隨時都可以宰了。

楊伊卻不會如此浪費的,這三人都是不錯的人物,就是楊伊如今麾下的炎漢文臣武將,雖然大都得了武魂忠魂灌頂,但是比得上這三人的也沒多少。

貿然殺了,自然是很可惜的。

文鴦還好,重傷被俘虜,養好傷之後,楊伊問了幾句,就願意效命了,他本就不是司馬氏的死忠,自然也不會忠於曹魏,只是效力罷了,楊伊承諾爲他盡力取回家小之後,他也就願意效命了。

當然這也和炎漢如今的氣象有關,有着奮起之勢,方纔容易得人相助。

陳騫卻是難招降,雖然看着還能再活上不少年,但是卻是家族之主,不像是文鴦,家中還有弟弟,可以幫襯,只要文鴦沒有出現在戰場上,直接表示投敵,那文家還是安穩的。

文鴦也不爲人注意,楊伊準備讓他去霍弋所在的南中,那裡不和曹魏相接,加上霍弋早有攻伐交州之意,楊伊如今也不能從國中援助戰軍,那麼派出一員萬夫不當之勇的上將,自然是最好的辦法了。

至於司馬伷,先養着,然後可以和司馬氏交換一下,若是城池最好,當然不會拿來交換劉禪的。

劉禪若是南歸,此時楊伊就難受了,這多了一員太上皇,對於楊伊可不是什麼好事。

和臣民顯擺了一下這一次的武功之後,就留下姜維等重臣議事,也是催促姜維西去了,姜維會在隴西爲基,攻略西涼乃至西域。

“臣當爲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如今的姜維也再次有了鬥志,卻是接過了重任。

“臨別之際,朕有一曲相贈: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第三十章 薛衣人九十四章 大將軍身死洛邑 董仲穎號令三軍(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戰敗第七十一章 進退兩難第十一章 天生郭奉孝第八十五章 漢水血未休(一)第七十六章 黑木崖之戰(3)第二十五章 賊第三十八章 燕狂徒第十二章 慘案第二十五章 仙鶴第二十章 戰陣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下難事紛紛來(三)第十九章 和珅的黑鍋第三十七章 裘千仞(2)第八章 回山第十二章 暫離風雲第四十八章 逃第十七章 冀州第四十九章 暫時的平靜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品發佈第十八章 化解恩怨第四十一章 天龍寺第一百零九章 新物種第六十一章第九十七章 漢中第一百六十七章 國事艱難百戰多(五)第一百三十二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二)第二十章 狄雲第一百六十一章 威逼第九十二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3)第三十八章 華山第一章 巧合與意外第四十一章 天龍寺第一把四十八章 核打擊第四十九章 紫薇軟劍第五十九章 晉升(1)第一百六十四章第八章 少女第一百八十八章 死戰第二十六章 戰爭延續第九章 賊王大會(9)第一百零五章 袁公路一無所獲第一百一十九章 晶片工廠第九十三章 逃亡恆河第二章 東嶽帝君第九十章 漢水血未休(六)第四章 張翼德第十二章 慘案第一百五十六章 第一關第三十四章 北伐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書第五十七章第十章 一舉兩得第五十九章 晉升(3)第二十章 甄氏第五十五章 壽宴(2)第二十章 秘境(5)第八十一章 司馬氏進退兩難(二)第九十一章 邁步星空(5)第三十八章 桃花島第六十六章 梅莊(2)第四十章 玩家瑣事第二十一章 江湖瑣事第十七章 九華大佛第一百零五章 皇后第三十八章 年會籌辦小組第一百四十七章 爛船尚有人爭渡(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二)第五十七章 鄰居(1)第三十七章 回山第七十五章 呂將軍命犯桃花第三十三章 黑風雙煞第四十四章 劍二十三第二十三章 大時代五十九章 成功第十五章 粉墨登場第二十六章 藉口第一百一十九章 晶片工廠第八十章 司馬氏進退兩難(一)第三十五章 笑傲江湖(3)第十章 小莊之戰第一把三十章 名士不畏死第三十章 殺賊第一百二十六章 炎龍終有飛天時(二)第二十章 囚禁第五章 進場第十一章 送舍利於楊廣第四十章 青龍會(5)第二十一章 趙雲第十三章 強奪劍譜(1)第四十章 黃裳第五十七章 陳慶之第一百七十八章 薊鎮(2)第一百三十八章 長槍如林徐向東(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荊州攻略(4)第三十八章 九品第一百七十六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洗地第四十八章 威脅
第三十章 薛衣人九十四章 大將軍身死洛邑 董仲穎號令三軍(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戰敗第七十一章 進退兩難第十一章 天生郭奉孝第八十五章 漢水血未休(一)第七十六章 黑木崖之戰(3)第二十五章 賊第三十八章 燕狂徒第十二章 慘案第二十五章 仙鶴第二十章 戰陣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下難事紛紛來(三)第十九章 和珅的黑鍋第三十七章 裘千仞(2)第八章 回山第十二章 暫離風雲第四十八章 逃第十七章 冀州第四十九章 暫時的平靜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品發佈第十八章 化解恩怨第四十一章 天龍寺第一百零九章 新物種第六十一章第九十七章 漢中第一百六十七章 國事艱難百戰多(五)第一百三十二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二)第二十章 狄雲第一百六十一章 威逼第九十二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3)第三十八章 華山第一章 巧合與意外第四十一章 天龍寺第一把四十八章 核打擊第四十九章 紫薇軟劍第五十九章 晉升(1)第一百六十四章第八章 少女第一百八十八章 死戰第二十六章 戰爭延續第九章 賊王大會(9)第一百零五章 袁公路一無所獲第一百一十九章 晶片工廠第九十三章 逃亡恆河第二章 東嶽帝君第九十章 漢水血未休(六)第四章 張翼德第十二章 慘案第一百五十六章 第一關第三十四章 北伐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書第五十七章第十章 一舉兩得第五十九章 晉升(3)第二十章 甄氏第五十五章 壽宴(2)第二十章 秘境(5)第八十一章 司馬氏進退兩難(二)第九十一章 邁步星空(5)第三十八章 桃花島第六十六章 梅莊(2)第四十章 玩家瑣事第二十一章 江湖瑣事第十七章 九華大佛第一百零五章 皇后第三十八章 年會籌辦小組第一百四十七章 爛船尚有人爭渡(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二)第五十七章 鄰居(1)第三十七章 回山第七十五章 呂將軍命犯桃花第三十三章 黑風雙煞第四十四章 劍二十三第二十三章 大時代五十九章 成功第十五章 粉墨登場第二十六章 藉口第一百一十九章 晶片工廠第八十章 司馬氏進退兩難(一)第三十五章 笑傲江湖(3)第十章 小莊之戰第一把三十章 名士不畏死第三十章 殺賊第一百二十六章 炎龍終有飛天時(二)第二十章 囚禁第五章 進場第十一章 送舍利於楊廣第四十章 青龍會(5)第二十一章 趙雲第十三章 強奪劍譜(1)第四十章 黃裳第五十七章 陳慶之第一百七十八章 薊鎮(2)第一百三十八章 長槍如林徐向東(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荊州攻略(4)第三十八章 九品第一百七十六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洗地第四十八章 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