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河北多名士

漢光和七年,是漢室由盛轉衰的一年,以至於漢室消亡。

這一年,年初,太平道掀起黃巾起義,喊出口號“黃天當立”,僅僅這一次起義實際上並未曾撼動漢室的統治,黃巾道雖然綿延日久,張燕的黑山黃巾和管亥的青州黃巾甚至延續到了數十年後。

不過太平道的主幹力量,卻是半年就被消滅,張燕和管亥兩人的黃巾,說是黃巾,其實就是黃巾難民,雖然還打着黃巾的旗號,但是隻能算得上兩支較大的匪寇。

黃巾道這次起義,損失最大的當屬漢室,獲利最大的則是各州的世家豪強,基本上都是實力倍增,甚至數倍、十倍!

因爲黃巾,世家豪強獲得的隱戶、奴僕無數,比如後來的幾位諸侯,基本上一舉旗,立刻就是數千青壯匯聚成軍,這些人是慕名而來的嗎?還不都是自己家的僕役、佃戶。

而北方的冀、幽、並、青幾州世家早就不滿足於力量的弱小,他們甚至在黃巾之亂沒開始前,就已經暗中聯合,準備掀動一場大亂,黃巾則是間接的幫他們擴充了實力。

而楊伊在年初鎮居涿郡,改稱燕國,併吞周圍郡國部分縣鄉,短短几個月間,先滅中山甄氏這一個串聯的關鍵豪商,然後驅除剿滅臨近各郡國盜匪,冀北一帶治安大爲好轉。

接下來對外南拒黃巾,北平東胡;對內安撫難民,壓服豪強,這不到一年的時間,做下的事,已經讓北地世家豪強爲之惶恐和眼熱。

惶恐的是,之前做下的事並不是了無痕跡的,基本上動亂都是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處在隨時發動的狀態,這是滅門的罪名;眼熱的是,燕國奪下中山甄氏的工匠之後,短短几個月間,就做下了偌大的產業,鹽、鐵、書等等,各州士族千金購得燕國的種種書卷,各州遊俠兒以佩戴燕國所產之劍爲貴,各州黎民對燕國之鹽翹首以盼。

不單單是這幾樣產業,對於此時的士族來說,人口的流失纔是最讓他們痛心,此時土地到處都有,人均百畝是最基本的,而土地兼併在這時實際上是人口兼併。

燕國把基層建立到了各個塢堡之中,燕國有着新型的材料,燒製青磚,以石灰製作砂漿,工匠研製各種工具,短短時間,塢堡就遍佈各地。

不同於以前的塢堡,燕國的塢堡更像是一座小城,棱堡結構的小城,每座堡居民五百戶左右,實行屯田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足以防禦小股賊害,對宗族、世家危害十分巨大。

因此,也引起了反彈,在楊伊收歸冀北各郡國的兵權,基本已經有了成效的時候,黃巾竟然不來侵擾,反而送來的大批難民,眼看楊伊下一步就是把這些難民輸送到幽州各郡國,在幽州各郡國建立塢堡制了,士族豪強也顧不得了,要發動之前準備已久的動亂,意圖挽回局面。

當然,也有有識之士不願意同流合污,軍中比如公孫瓚等人,楊伊直接把這些人遣到了塞外,不讓他們左右爲難,當然也有防備之意。

如今最起碼燕國、中山國、渤海郡的北部邊境已經連成了一線,塢堡控守各處要地,南面做的倒是不多,實在是時間太短,不過南面百萬黃巾,世家的力量基本都被摧毀的差不多了,只需要擔心幷州方向和幽州方向的亂軍。

審配是代表那些不願意掀動動亂的一方來的,如今各個世家內部也是有着不同的聲音,這種情況下,一些聰明的就做出了分割。

“我們希望融入殿下轄制的體系中,非像是現在這樣格格不入,身處治下,但是卻又不像是治下之民,用一些犧牲能換來家族的崛起,我們世家從來不在意犧牲,包括現在的我在內。”

陳曦和郭嘉相視一眼,他們也知道審配所說的有不實的地方,畢竟按照現在初步商談的結果,這些士族豪強一同掀起的叛逆也不是說說的,他們也不無成功的可能,各方齊使力的情況下,裡應外合之下最起碼是能增加實力,若是沒有楊伊,歷史線未曾變動的情況下,世家的確是牽動了之後千年的歷史動向,成爲這千年的主導力量。

從世家走向門閥,影響了以後千年之間所有王朝的興衰變動,曹魏篡漢、代魏立晉、衣冠南渡、南北朝數百年的分裂、隋楊、李唐、武周等等,期間,五姓七家、關隴門閥,在歷史長河中,都留下了不少的筆墨。

直到科舉成熟之後,新的階級成爲了下一個千年的歷史主導者。

若是世家爲了國家和民族去犧牲性命的話,世家福澤延綿不絕絕對是應該的,不過,世家終究不可能這麼去做,爲了家族的延續可以賭上性命,但是對於國卻不怎麼上心,擁有着美德,可惜卻用於謀求私利。

“好,這件事我們會彙報給殿下,由殿下決意,不過應該沒有問題。”陳曦此時點了點頭,世家這是用命在賭殿看在他們的犧牲上,給於他們一條生路。

“審正南在此謝過。”這一次審配完完全全是以一個士族身份對着陳曦和郭嘉兩人一禮。

“值得嗎?”郭嘉此時稍微苦笑着說道,“他們明知道是條死路爲什麼還要去做。”

“既能達成家族的目的,又能順了自己的心願,甚至還有一絲翻盤的希望,性命有什麼可惜的,多少次絕境世家能保全下來不就是靠着這種犧牲。”審配平靜無比的聲音這一刻流露出太多的欣慰。

郭嘉有些明瞭,無話可說,世家的信念他能理解,而且也確實是很令他震撼。

可惜世家的犧牲只是爲了家族,只記家族之德,而忘國家之恩,如此也難怪殿下時鐘看不上世家的力量了,沒有絲毫妥協,定要將世家掃除在長公主府的統治之外。

倘若世家子能像維護世家一樣維護國家,陳曦覺得世家哪怕是享有現如今的權勢還有特權都是理所當然,在現在這種情況之下,世家貴胄爲了自己家族情願赴死,若是能爲國如此,享有這些當真沒有什麼好說的。

算了,世家的存在有其必然性,既然他們是以家族爲重,看在他們的道德素質上,給他們一條明路,至於他們能明白多少那就不是我的問題了,陳曦看着審配堅毅的神情,心中微微觸動,畢竟他並不是鐵石心腸,也不是真正的上位者,情感上來說,還是很容易被觸動的。

他不是這個世界的人,他也是命運投注的一個變局,只是本來被黃巾擄走的他,並沒有加入黃巾,而是發現了自己的天賦之後,輕易的就擺脫了黃巾,爲了避免給家族惹禍,本來打算去江東避難,不過一番周折,卻是到了燕國。

只能說命運選錯了人,當然這也和主世界環境有關,主世界如今華夏文明大爲昌盛,華夏子民的心氣非同一般,也都懂得順行潮流,黃巾道註定是落寞的,黃巾道固然有可取之處,但是相比黃巾道,還是漢室更得華夏子民的好感。

“正南,世家的存在自有其合理之處,你們做的很多事情就是將其中的合理變得不合理,想要長治久安的存在下去,家學和土地必不可少,但是這些並非最重要的。”陳曦嘆了一口氣,打算給審配點明一下,至於審配能不能聽進去,他也沒把握。

長公主那邊的意思很明確,堅決、絲毫不妥協的打擊一切敢於叛亂的,並且趁這個機會,直接將世家掃出統治階級,這種情況下,大義滅親並沒有什麼用,還必須的堅決脫離世家體系。

這是沮授、田豐、審配、郭圖等人所要面對的,這種情況下,可以存在小家庭,但是家族形勢的存在,都要被掃除。

長公主府有沒有這種實力呢,陳曦覺得是有的,就像是各個塢堡那樣,從軍中直接派出基層官員,當然,這些基層官員大都是百石小吏,在軍中也得識得文字方能得到機會。

除了在特權和權力上限制,世家只要正經經商,正經興辦教育,正經搞實業,目前長公主府也不準備一刀切,治下百姓遵守的法規,世家也要遵守,只是不再享受權利。

土地確實被也會被剝奪了,但是到時候會補償,並且在商業上給了大量的補助,當然你要非跟官營的產業比較利益那就沒辦法了。

實際上幽州的開發其實是一個坑,楊伊對此進行一些實驗,或者說她在這個封建時代,不能技術大革命,只能在農耕時代的情況下,治下能做到最好的情況,採用什麼統治,這都需要楊伊一點一點的來實驗。

但是,世家體系無疑是一個阻礙,但是儒家就好嗎?這卻不一定;百家爭鳴可能也不一定好,那麼其中的度就需要一點一點的實驗。

而只有三年的情況下,實驗的事並不多,這個時代面對的困難也不大,所以楊伊纔會主動逼世家掀起動亂,藉手此事背地裡整合世家的力量。

實際上,楊伊手段溫和一些,以道義,信義,利益同時驅之纔是王道,不過,此時楊伊卻用以霸道的手段來行事,王道只用來後續。

剩餘世家到時候就算知曉了一切也沒什麼好說的,幽州如今開發的還很不足,實際上也是人口限制,畢竟此時冀州方纔繁華,若是漢室仍舊穩定,那麼下一步就北上南下了,不過動亂開始之後,卻已經不可能了,黃巾起義喪生的人口,已經讓漢民喪失了至少一代人的生養成果。

相比南方的瘴氣,北方特別是遼東一代,荒無人煙的平原,要開荒並不困難,但是要移民困難,尤其是第一波百姓的遷徙,在百姓並沒有流離失所的情況下,那種情況下要是去遷移,最後在小民思想下,不鬧的天怒人怨纔怪。

就算這件事對於百姓,對於家國都有好處,但是在百姓那種故土難離外加衣食既安何故遷徙的思想下,這件事也不可能會做好。

所以說有時候就算你有一個好的政略,你也不可能在時機不好的情況下用出來,就算你知道這些事情有好處,但是沒有辦法讓百姓直接看到結果,目光短淺的平民百姓又怎麼可能跟隨的上你的腳步。

百姓要的是實質性,可以親眼看到的好處,如果不能給他們,一時片刻倒還罷了,時間長了,那就不要怪原本的百姓變成刁民。

而楊伊這一次,給世家的唯一選擇就是去遼東,不想分家,不願意從家族改爲小家庭制,那麼就去遼東,就像是以前漢室把罪民遷往西域、交州、遼東一樣,現在也仍舊是如此。

只是楊伊這一次動手的目標是世家,目前屬於統治階級的世家,漢室如今看似是宦官外戚輪流主政,但是實際上卻是世家,各地的太守、國相這些兩千石的大員不是,但是六百石、五百石的郡丞、長史、縣令、縣長、司馬,一二百石的亭長等等,這些卻大都是本地的世家充任。

而這纔是根基所在,所以楊伊以塢堡代替鄉、亭,雖然留下了縣和郡國,但是對於世家來說,根基也算是丟了,此時不反,等得兩三年,想要反也沒有一點實力了。

“子川可是有什麼要教我們世家?”審配聽着陳曦的語氣,之前也有過一些交流,審配也明白陳曦對於世家的態度,不算很好,但畢竟陳曦也是世家子,雖然不是嫡系,也不是北方世家,但是總的來說,還是一個階級的人。

“教倒是說不上,只是有點建議,正南願意聽可以聽聽,不願意那就算了。”陳曦搖了搖頭說道,他願意透漏出來一些消息,或者說這應該是楊伊把交涉任務交給他的原因,若是郭嘉爲主,郭嘉可能會無視甚至欺言,但是陳曦不會。

“子川有言直說就是了。”審配看着陳曦說道,他不想和自己家族完全分割,但是也想要有所作爲。

“世家若是想要權力存在下去,讓特權永遠存在於自己的身邊,那麼必須要有付出。”陳曦看着審配說道,“有付出纔會有回報,想要合理的獲取這些東西,世家必須要拿出相對應的東西。”

第一百八十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一)第三十五章 成漢第二十九章 遊戲機發佈第一百零四章 王將軍冷血無情第一百八十三章 敗第四十九章 閆式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英戰呂布 (下2)第二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變化第七十八章 笑傲江湖(2)第一百二十章 探秘(一)第四十章 葵花寶典第二十一章 論劍(5)第九十一章 奈何第六十四章 入股第一百二十八章 楊賜第八十三章 轉機第一百五十九章 定計第三十一章 超級英雄/反派第六十六章 直播打賞第一百七十七章 噩耗第三十五章 彈指神通第二十五章 黃金生第四十章 玩家籌謀第五十三章 冬至第五十六章 詩成驚天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巨石如雷破萬軍(一)第十一章 夜話江湖第五十九章 劍出華山第三十四章 武將之戰第二十一章 魯妙子第九十四章 漢水血未休(十)第一百八十五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六)第五十四章 茫茫宇宙人無數第二十八章 瀋陽第九十二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3)第十章 小莊之戰第二十三章 江湖同道(1)第三十三章 黑風雙煞第二十二章 飛馬牧場(3)第二十八章 論劍間隙第二十六章 雙龍第九十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七十四章 長壽第四十一章 原隨雲第十六章 江湖軼事第八十一章 許唯第九十二章 漢水血未休(八)第四十五章 華山第一百三十九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1)第七十九章 孔文舉遷徙遼州第五十一章 臨戰第八章 回山第九十一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2)第五章 進場第二十六章 金盆洗手(2)第四十一章 “高玩”第八章 時無英雄第五十九章 晉升(2)第二十八章 暗戰第七十三章 大戰又起(三)第十五章 五美(3)第一百三十一章 移動支付第三十四章 笑傲江湖(2)第十六章 高麗女第七十三章 殺上黑木崖(3)第九十四章 漢水血未休(十)第四十七章 突破第五十七章 貢獻第八章第三十三章 東羌獵將第一百七十一章 心腹之患第一百零二章 道是修士最無情第四十五章 李世民第一百五十五章 重病牀前尤畏死第二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一十一章 紛至沓來第一百零六章 袁公路爲人嫁衣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下難事紛紛來(三)第二章 一遇風雲便化龍第十四章 貴人第十八章 論劍(1)第三十三章 盜匪?第一百六十七章 國事艱難百戰多(五)第九十二章 一統天下第二十七章 掌兵第一百一十三章 邀約鬥將第三十二章 賞功第六十六章 黃漢升單騎踏營第一百一十五章 初代戰甲第四十五章 華山第十章 回憶(2)第一百二十章 根源第八十五章 疏忽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算第三十七章 裘千仞(2)第一百零八章 衆正盈朝第九章 戰敗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3)第十六章 懲奸除惡(2)第一百零四章 山圖公子
第一百八十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一)第三十五章 成漢第二十九章 遊戲機發佈第一百零四章 王將軍冷血無情第一百八十三章 敗第四十九章 閆式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英戰呂布 (下2)第二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變化第七十八章 笑傲江湖(2)第一百二十章 探秘(一)第四十章 葵花寶典第二十一章 論劍(5)第九十一章 奈何第六十四章 入股第一百二十八章 楊賜第八十三章 轉機第一百五十九章 定計第三十一章 超級英雄/反派第六十六章 直播打賞第一百七十七章 噩耗第三十五章 彈指神通第二十五章 黃金生第四十章 玩家籌謀第五十三章 冬至第五十六章 詩成驚天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巨石如雷破萬軍(一)第十一章 夜話江湖第五十九章 劍出華山第三十四章 武將之戰第二十一章 魯妙子第九十四章 漢水血未休(十)第一百八十五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六)第五十四章 茫茫宇宙人無數第二十八章 瀋陽第九十二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3)第十章 小莊之戰第二十三章 江湖同道(1)第三十三章 黑風雙煞第二十二章 飛馬牧場(3)第二十八章 論劍間隙第二十六章 雙龍第九十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七十四章 長壽第四十一章 原隨雲第十六章 江湖軼事第八十一章 許唯第九十二章 漢水血未休(八)第四十五章 華山第一百三十九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1)第七十九章 孔文舉遷徙遼州第五十一章 臨戰第八章 回山第九十一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2)第五章 進場第二十六章 金盆洗手(2)第四十一章 “高玩”第八章 時無英雄第五十九章 晉升(2)第二十八章 暗戰第七十三章 大戰又起(三)第十五章 五美(3)第一百三十一章 移動支付第三十四章 笑傲江湖(2)第十六章 高麗女第七十三章 殺上黑木崖(3)第九十四章 漢水血未休(十)第四十七章 突破第五十七章 貢獻第八章第三十三章 東羌獵將第一百七十一章 心腹之患第一百零二章 道是修士最無情第四十五章 李世民第一百五十五章 重病牀前尤畏死第二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一十一章 紛至沓來第一百零六章 袁公路爲人嫁衣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下難事紛紛來(三)第二章 一遇風雲便化龍第十四章 貴人第十八章 論劍(1)第三十三章 盜匪?第一百六十七章 國事艱難百戰多(五)第九十二章 一統天下第二十七章 掌兵第一百一十三章 邀約鬥將第三十二章 賞功第六十六章 黃漢升單騎踏營第一百一十五章 初代戰甲第四十五章 華山第十章 回憶(2)第一百二十章 根源第八十五章 疏忽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算第三十七章 裘千仞(2)第一百零八章 衆正盈朝第九章 戰敗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3)第十六章 懲奸除惡(2)第一百零四章 山圖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