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黃裳

張三丰聞言卻是很謙虛的連連擺手,道:“更爲擅長不敢說,不過我之前所說的便是我心中所想,也是我一生修道的心得;在這個時候,所堅信的便是道,到了下一個時候,所堅信的便是另外的道了;無論道怎麼變化,我心中所堅信的原則是不變的;道友,你即是道友,在武道上也是我的前輩,你這一生的成就在武俠史上何等的燦爛傳奇,卻是你每一個時候都有一個堅信的念頭,也一定有一個不變的東西支撐你些念頭的出現

而以此念爲根基,也就是我等邁步天道之路的根基了;比如令道友,他的武功是江湖最頂尖的,但是在江湖上卻是露面甚少,這是他找到了自己的根基所在,追尋道,江湖上的俗事也就算不得什麼了!

再比如楊道友,她的心願想必是一統天下,混元域內,也正是一步一步的走在此路之上,想必再過些年,我們就能看到第一個破碎的道友了!”

灰袍人對此話不置可否,只是在心裡默默地想着,道並無高下,自己的道也只是自己的道,誰在道上走的遠,那麼就勝過了那些走得慢走得近的,這纔有了武功高低之分。

灰袍人此時念道:“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這句話原是我在先賢老子的道德經上看到,後來我將這句話寫在自己的典籍上的時候,也會想,是不是這些天道之損,原也不一定是在人的自身元氣上,而是在某些道理上呢?”

黃裳!原來這人是黃裳!

作爲武俠史上道家頂級絕學《九陰真經》的創始人,黃裳的大名絲毫不下於任何一個最頂級的npc高手;其武功也不會比他們弱上分毫,黃裳原是大宋的狀元郎,在翰林院中編撰道藏之時,自行悟得了絕世神功,後來明教教主方臘造反,他隨從前去鎮壓明教,官兵無能敗陣,黃裳不服,單人匹馬殺傷了明教多人,引來衆人上門尋仇,黃裳不敵逃去,但是也被那些人稱之爲“大魔頭”,他的家人也因此被這些江湖中人泄憤導致盡數被殺。

爲報深仇,黃裳隱居四十多年,苦思破解敵人武功之道,四十餘年後重出江湖,仇家卻均已死去,餘下的當年一個少女,也已年邁,黃裳有見於此,對自己爲仇恨而偏執感慨萬分,遂將畢生所學寫成《九陰真經》。

黃裳這個人也實在是厲害,他一個人對付當時的武林,還被他想出了破解天下武學的法子,這便是《九陰真經》了;能夠寫出九陰真經的人,這本武道寶典後來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先後研習,更是傳到了郭靖、楊過、小龍女、周芷若等人的手中,一時爲武林中最頂級的絕學,任誰得了它,不敢保證天下第一,至少也可以位列頂級高手。

而且在這個玩家的江湖,九陰真經絕對不是一本簡單的武學寶典,而是若干武道絕學的大集合,從內功到拳腳,從劍法到輕功,每一個都是絕學,每一個都是威力無窮,其中妙用。難以用言語盡述。

觀看着這個擂臺的觀衆們,那些見識不足的,此時也都知道了這是黃裳,眼神大多都是熱切起來,實在是此人值得追尋!

黃裳乃是出身儒家的一位頂階的大宗師,這人出身儒家,卻是修習的道家武功,這道家武功卻不是他人傳授,而是他從道藏中自行領悟出來的!

他把自己的領悟編撰成書,就是一本無上武學寶典《九陰真經》

這一本《九陰真經》中所記載的武學博大精深,威力無窮;所有上乘武學的原理幾乎都不脫離九陰真經的內容,可說是武學的百科全書。

無論什麼樣的絕學都能在真經當中找到相對應的理念,是武學的最高境界的闡述;經中所載內功、輕功、拳、掌、腿、刀法、劍法、杖法、鞭法、指爪、點穴密技、療傷法門、閉氣神功、移魂大法等等,無所不包;只要練成其中任何一門絕學即可獨步武林,可謂是武林中人夢寐以求的絕世寶典。

經中的至理可謂是道家的武學真諦: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是故虛勝實,不足勝有餘。其意博,其理奧,其趣深。天地之像分,陰陽之侯烈,變化之由表,死生之兆章……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人徒知枯坐息思爲進德之功,殊不知上達之士,圓通定慧,體用雙修,即靜而動,雖攖而寧……

這本真經也脫離了以往的道家武學陰柔的特點,而是走到了“陰陽互濟”之路,也給了無數的後來者指明瞭道路,有異人憑此創立了那門陽中之陽的“九陽神功”,可謂是天下至陽!

張三丰的“太極”一門武學,也是得到了這本真經隻言片語之後的收穫!

武林中,憑着這門真經走到了大宗師的高手更是不少,比如大俠郭靖、丐幫洪七公、西毒歐陽鋒、中神通王重陽、南僧段智興等人,都是由這本真經的啓發,纔到了大宗師之境!

只是這位一直如同傳說中的人物一般,在江湖中,一直都沒有現身,讓不少有意拜師的玩家們十分失望,而且黃裳的武功也絕對不是“九陰真經”就能囊括的,他晚年之後,又有領悟,也不知修爲究竟到了什麼境界,論劍大會中,他一路走來,幾乎沒有什麼對手能在他手上走上兩三招的!

論及武功,可以說是江湖上最頂尖的,最最重要的,他還是一個活着的武學寶典,若是投入任何一家勢力,都能讓這個勢力強盛幾分,由不得玩家們不熱切!

張三丰此時又道:“前輩,所謂本心,世上又有幾人能夠看透呢!我也同樣如此,就是如今世上,怕是也只有幾個人能夠看透,而其他人終其一生都在努力尋找,甚至是迷惑一生而不得解,而且,就是知道了道路,能去踐行追尋的,更是寥寥了!”

江湖中的這些最頂尖的高手,個個都是明晰了自身道路的,但是能真正的去追尋的,又有幾人,無非也是之前的那幾人罷了!

令東來,無上宗師,若是開門立派,恐怕立刻就是一個能躋身十大門派的大勢力,若是想要名利,投身任何一個帝國,不說封王封公,也得是貴爵之位,但是他卻能默默隱身,隻身一人追尋自己的道,他爲兵器譜第一,誰能不服?

“十強武者”武無敵,自創十強武道,被稱之爲【十強武者】,擁有一身天下無敵的神功【玄武真功】,他的武道就是打遍天下無敵手,爲此甚至命都可以不要,但是這個武道之路卻是那麼的難走,想要挑戰天下那麼多的高手,光是找到蹤跡就是極難的,找到蹤跡之後,對方也不一定和你打,打的話也不是一個人和你打……

武無敵沒有死,實在是一件很奇蹟的事了!

關七,此人又是令人不得不爲之驚懼,他本名關木旦,是一手創立了能和十大門派爭鋒的迷天盟,人多稱七聖主或七爺而不名之,是此時天下中武功最強,才情最高的人之一。

有人說:他是絕世武林奇才,他自成一格,自成一派,他雖然現在還正值盛年,但恐怕日後武林已沒有人能製得住他。

有人還說:他的武功不是高,而是強,強到一種非人境地。

關七的過往無人所知,他最初出現在江湖上是在金風細雨樓、六分半堂吞他一手建立勢力迷天盟的之時;那時候他已經半瘋、半癡,又爲內奸和敵人所設計、困陷,身上被鎖上特製的枷鎖,鐐銬,屈身於一架囚車。

但他仍然以卓絕的武功力敵那些絕頂高手:蘇夢枕、白愁飛、王小石、雷損、狄飛驚,五人聯手卻是仍舊制不下帶着鐐銬,神志不清的關七,最後關七斷臂遭雷擊而遁。

九年後,京師武林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昔年力鬥關七的五大高手中,蘇夢枕,雷損,白愁飛均死於京城內層出不窮,令人目不暇接的權力鬥爭中,王小石和狄飛驚也已經心態蒼涼,遍歷世情,惟有關七,九年後武功更高,人也更加年輕,斷臂也不知被哪位神醫給接上了。

後來關七又被部下鐵樹開花兩人出賣,並在其身上下了多重的蠱術,劇毒,咒符,禁制;來自六分半堂的絕世高手驚濤書生和鐵樹開花爭奪關七,那時關七身不由己,但是利用其絕世無匹的內力,衝破了蠱術,劇毒,禁制。

並在舉手投足間擊殺了叛徒「開花」張烈心,重創「鐵樹」張威。

隨後數人或誤打誤撞,或身懷私心,或別有圖謀,或身不由己,紛紛與關七交手。

這些人也一個個都是絕頂的高手,米蒼穹,吳驚濤,無情,戚少商,朱月明,方應看,狄飛驚,戚少商,孫青霞,鐵樹開花,楊無邪,孫魚,詹別野,羅睡覺,文雪岸等人均與關七在此戰中交手。

其中,米蒼穹,方應看,朱月明,狄飛驚四人武功深不可測,平生絕世武功本來是從不顯露的,卻通通在這一戰中漏了底。

一共十幾名各個派系的首腦,殺手,軍師,甚至朝廷內深不可測的禁宮高手,圍攻,偷襲神志不清的關七。

彼此之間也智計,殺招層出不窮。

然而,此戰在豐富的鬥智鬥力中,最突出的,反而是最無辜,也最搶眼的關七。

此戰可謂是江湖中最精彩的一段戰鬥之一,對武林格局甚至也產生部分影響。

若不是關七仍舊瘋魔,令東來的第一,武無敵的第二之位,甚至都不一定能坐得穩!

寧不凡,江湖人稱劍尊,寧不凡在十八歲便學成華山派最頂尖的絕世劍法三達劍第一式“智劍平八方”,以稚齡崛起於江湖,武功天分之高,悟性之高,乃是千載難逢的人物。

之後的寧不凡以晚輩身份向當時就已名噪江湖的九州劍王方子敬切磋,結果卻戰勝方子敬,逼得方子敬棄劍從刀,從此之後,武功更是成爲天下第一。

後來又以三達劍中的第一式智劍平八方、第二式仁劍震音揚,輕取崑崙劍神卓凌昭,爲了要照顧同是四大宗師的卓凌昭的面子,而未盡全力,但卻已經遊刃有餘,方子敬之後道:當今之世,無人勝過寧不凡。

原本他爲華山派所累,但是到了江湖大世界,卻逢得了華山派已經成了江湖中最爲鼎盛的門派,他的道卻是一下子完成了大半,可以說,如今他的武道和華山派是息息相關的,華山派又和楊伊息息相關,自然也是和隋國形勢關聯,隋國越是強盛,華山派地位就越是穩妥,寧不凡的武道也就會隨之提升,這也是寧不凡甘願爲楊伊所驅使的緣故!

李靖也是如此,他此世爲大隋上將軍,軍方第一人,唯一的道就是踏平天下,而道卻是不容背叛的,因此也是楊伊最爲信任的人!

而楊伊,作爲玩家,一步步走到了如今的位置,也是在當年大唐副本之中,衆人俯首的那一刻,領悟到了自身的道,這也是她之後大宗師之路走得那麼順暢的原因,如今大隋的興盛,吞併晉國之後,她的武道更是更上一步,甚至有能力競爭一下江湖第一人的位置了!

但是她只取了第六,她之後的阿青,阿青本是一名牧羊女,這位純真的牧羊女走入世間,卻是不應該的,但是也讓人見識了真正的仙劍,這是比李太白的詩劍風流更要接近仙道的劍,越女劍!

至今,天榜已經有了七席,每一人都是江湖中無雙無對的武者,各有各的風姿,但是第八人卻是陷入了僵局,黃裳和張三丰的論道誰勝誰負?

兩人的武道成就實在是難分高下,九陰真經和太極都是道家陰陽互濟的絕世武典,都不是隻能一人學習的武道,兩人一個是從儒至道,一個是從佛入道,實在是難分高下!

不過黃裳沉默一會之後,卻是黯然消失在了擂臺,因爲他實在是尋找不到自己的道了,他本是儒生,本來該追尋的是儒家: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的道;但是因緣際會,悟得了一身道家絕學,之後就是數十年的恩怨情仇的糾纏!

雖然創立了一門道家武學寶典,但是他從不認爲自己的道人,可是當年的那個儒生,那個狀元郎的儒道之路還回得去嗎?

ps:論劍大會寫完,就寫一些涉及現實的,然後就是這個遊戲的真正背景,都寫了一百多萬字了,怎麼也不能算寫的少了,這纔是寫的第一本,不容易了!

第三十六章 青龍會第一百四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5)第八十七章 偷襲第七十五章 蘇拉威西第五十五章 江湖事江湖了(4)第八十二章 洛陽第九十六章 戰休顧往事(一)第八十章 笑傲江湖(4)第二十三章 皇宮夜戰第三十四章 說龍第四十一章第九十七章 漢中第五十九章 晉升(2)第一百五十五章 重病牀前尤畏死第二十八章 暗戰第三十章 危機第五十七章 關雲長勢不可擋 張翼德戰陣無雙第一百二十四章 解救(二)第五十五章 施妙計兩胡爭鋒第七十一章 安保部部長第四十八章 顏良文丑第一百七十五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二)第七十六章 公孫瓚肆虐匈奴第三十八章 九品第五十五章 帝王詩第十六章 衝突(1)第六十七章 初戰第一百六十九章 國事艱難百戰多(七)第三十七章 破軍第四十九章 寇仲第一章 麟州楊氏第九十八掌 楚門的世界第六十二章 董仲穎一無所有第一百五十五章 重病牀前尤畏死第一百五十七章 生死符第三十三章 笑傲江湖(1)第六十二章 恭賀新年第十一章 桃花源(2)第三十八章 華山第一百二十三章 解救(一)第一百五十章第一百四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5)第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十二章 暗夜第二十八章 粉墨登場第八十二章 洛陽第十二章 封山第一百三十六章 衛星第三十一章 天龍八音第十章 我要當教授(3)第七十一章 荊州(2)第五十七章 上庸第十四章 送別第六十六章 梅莊(1)第七十二章 新品發佈第三十五章 人中呂布第一百零六章 祭二郎神第七十七章 寇仲離長安第一百八十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一)第一章 巧合與意外第四十七章 懲戒第九十三章 帝都亂第一章 賊王大會第九十三章 逃亡恆河第八章 皇城擂臺第一百七十二章 買兵第五十七章 江湖事江湖了(六)第三十七章 斬將第九十四章 漢水血未休(十)第六十八章 暗流涌動(1)第三十一章 驚天一劍第十三章 救援第十一章 桃花源(2)第七十三章 蜀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五)第三十四章 笑傲江湖(2)第八十一章 江湖大世界第四十六章 見義勇爲者第一百七十二章 買兵第三十七章 聯軍之敗第一百零一章 執金吾守衛洛邑第一百八十二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三)第五十七章 陳慶之第十四章 貴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算計(3)第五十三章 得手(2)第二十四章 不過如此第一把四十七章 龍第七章 公主第四十三章 俘虜第五十九章 劍出華山第二章 和親第四十五章 驚愕第七十三章 殺上黑木崖(3)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褒一貶第七十三章 法師伊凡第六十二章 辯龍第二十四章 痛快一戰第八十四章 天子居深宮第二十一章 江湖瑣事
第三十六章 青龍會第一百四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5)第八十七章 偷襲第七十五章 蘇拉威西第五十五章 江湖事江湖了(4)第八十二章 洛陽第九十六章 戰休顧往事(一)第八十章 笑傲江湖(4)第二十三章 皇宮夜戰第三十四章 說龍第四十一章第九十七章 漢中第五十九章 晉升(2)第一百五十五章 重病牀前尤畏死第二十八章 暗戰第三十章 危機第五十七章 關雲長勢不可擋 張翼德戰陣無雙第一百二十四章 解救(二)第五十五章 施妙計兩胡爭鋒第七十一章 安保部部長第四十八章 顏良文丑第一百七十五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二)第七十六章 公孫瓚肆虐匈奴第三十八章 九品第五十五章 帝王詩第十六章 衝突(1)第六十七章 初戰第一百六十九章 國事艱難百戰多(七)第三十七章 破軍第四十九章 寇仲第一章 麟州楊氏第九十八掌 楚門的世界第六十二章 董仲穎一無所有第一百五十五章 重病牀前尤畏死第一百五十七章 生死符第三十三章 笑傲江湖(1)第六十二章 恭賀新年第十一章 桃花源(2)第三十八章 華山第一百二十三章 解救(一)第一百五十章第一百四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5)第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十二章 暗夜第二十八章 粉墨登場第八十二章 洛陽第十二章 封山第一百三十六章 衛星第三十一章 天龍八音第十章 我要當教授(3)第七十一章 荊州(2)第五十七章 上庸第十四章 送別第六十六章 梅莊(1)第七十二章 新品發佈第三十五章 人中呂布第一百零六章 祭二郎神第七十七章 寇仲離長安第一百八十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一)第一章 巧合與意外第四十七章 懲戒第九十三章 帝都亂第一章 賊王大會第九十三章 逃亡恆河第八章 皇城擂臺第一百七十二章 買兵第五十七章 江湖事江湖了(六)第三十七章 斬將第九十四章 漢水血未休(十)第六十八章 暗流涌動(1)第三十一章 驚天一劍第十三章 救援第十一章 桃花源(2)第七十三章 蜀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五)第三十四章 笑傲江湖(2)第八十一章 江湖大世界第四十六章 見義勇爲者第一百七十二章 買兵第三十七章 聯軍之敗第一百零一章 執金吾守衛洛邑第一百八十二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三)第五十七章 陳慶之第十四章 貴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算計(3)第五十三章 得手(2)第二十四章 不過如此第一把四十七章 龍第七章 公主第四十三章 俘虜第五十九章 劍出華山第二章 和親第四十五章 驚愕第七十三章 殺上黑木崖(3)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褒一貶第七十三章 法師伊凡第六十二章 辯龍第二十四章 痛快一戰第八十四章 天子居深宮第二十一章 江湖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