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二)

“師兄,該你落子了。”山脈深處,一片桃花林中,有着兩個修士席地而坐。

在他們面前擺着裝棋子的木盒棋盤,上面對弈的黑白棋子七零八落,顯然已快要結束的時候了。

說話間,其中一人笑眯眯看一眼對面跪坐的面無表情的男子,手指拈着的黑子,落了下去。

“清風師弟,你太過心急了。”一對黑眸中有光一閃而過,修長手指拈着一枚白子落下。

一頭漆黑長髮散披於肩,柔順無比,白瓷一樣臉上,沒有一絲一毫多餘表情,漆黑雙眸裡,清冷無比,只薄脣微微抿着。

在這人的身上,縈繞着清冷的氣場,就算是下棋博弈時,也是半點不染塵埃。

“嘿嘿,清玄師兄,這可未必。”清風說着。

二人的棋藝,相差並無太大的距離,只是棋藝這回事,只要相差一點,就會形成絕對優勢。

只是半個時辰,棋盤上已出得結果來。

勝者自然是面無表情的清玄。只不過清玄顯然並不打算放過對方,挑了下眉,示意對方接着再來一局。

“清玄師兄的棋藝,還是高我一層,清風實是自愧不如。”生就一對桃花眼的清風直接將棋子收入木盒裡,對上師兄微冷眸光後,他笑眯眯說着。

對此次博弈勝敗並不在乎。

“與我對弈,師兄便不覺無趣嗎?聽出去採買東西的管事說,這幾年,外面又有幾位棋藝聖手聲名鵲起,難道師兄便不想與他們博弈一番?”

只是清玄聞聽此言,卻絲毫沒有波動:“師弟,休要誑騙我帶你一同下山;你上次下山,便惹下不少麻煩,十年內,你休想再跨出山門一步。”

“與師兄你一同下山,這總可以吧?”

“做爲師父修煉期間,在山門暫代道主之位的我,在師父出關前,也不會下山。”

清風一聽此話,苦下一張臉來:“師兄,便不能通融一二?”

“除非你不怕抱朴子師叔的懲罰。”清玄平淡的說着。

“這還是算了,真不知抱朴子師叔哪隻眼看出她的寶貝徒弟會與我有私情,連我下山去會一會舊友,都會被罰去閉關。

師兄,你說我又非出家之人,找一兩個凡間伴侶,又有什麼關係?再說,師妹我也根本看不上的。”清風的話帶着些不滿。

“峕師妹不是很好嗎?抱朴子師叔的關門弟子,也算是出身名門,雖然家道中落,不過家世仍在,你又何不滿意?”清玄突然說着:“她身有氣運,若能轉化,就是仙根宿力,根基比我們都深厚。”

清風拿過茶壺,又取過兩隻杯盞,倒了兩杯清茶,遞到對方面前一杯,自己取起一杯輕輕飲了一口,開口說着:“我爲什麼不滿,難道師兄真的不知?”

“雖然說有大氣運者,真能轉化定下仙神根基,前途不可限量,可茫茫世間,有幾人能轉化?

當年留候和後來的淮南王,固是千古佳話,可是前後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

“這個峕師妹資質平平,不過是因出身大家,又與抱朴子師叔有着緣分,才被抱朴子師叔收爲關門弟子……只是資質平平也好說,只需用些名貴丹藥,調養身體,再勤修苦練,也不是沒有可能趕上,甚至轉化氣運爲仙神根基,遠超我等。”

“只是入得我門,依自己出身高貴,不思修煉,每日只做些少女夢想,這樣的女子,何能何德,能與我成爲道侶?”

“她是士族之女,年紀又小,才只十來歲,怕是在家中嬌慣久了,一時難以適應山中清修罷了,你總該給她些時日熟悉修士的生活。”清玄沉默了下,說着。

清風一直笑着的桃花眼漸漸帶着冰寒:“莫非師兄硬是要撮合不成?我可不記得,道主有權干涉門人雙修人選。”

“若是你真不願,此事就罷,不過是師父閉關前過問的事。”清玄淡淡的說着。

清風眯起眼眸來:“師門會這樣重視?就不怕最後牽連了師門?賈充當年得罪狠了鍾會,鍾會會不牽連本門?”

“……”對此,清玄實是無言反駁。

如今天下道脈分爲幾支,不過大都弱小,只有蜀地一支和魯地一支爲上門。

因爲前劫的原因,道脈都有扶龍庭的需求,像是本門,之前就參與進去了,輔助大魏,獲得倒也不少,又及時轉變門庭,投靠司馬氏,如今也要撤了。

道脈在世間選定的輔佐之主,一般來說,都是慎之又慎,除非是別無選擇,不然選擇的都是能力和實力都強悍之人。

就像是當年選擇魏朝,卻是別無選擇,不然就要和天師道一般沉淪數十年,天師道當時是怕了,自家卻還有餘力,選擇了魏朝。

只不過,成也如此敗也如此,當年的魏武帝總遲遲無法突破最後一步,眼見時日蹉跎,天下潛龍又起,最終道脈只能飲鴆止渴,激發氣運,致使曹氏內卷紛紛,道脈最終也抽身成功,只是所得不多。

“清玄,清風,關於此事,卻非簡單幾句便能概括清楚,來日方長,有些時候,一兩巧合,就能改變既定之局,何必爲眼前些許小事煩惱?”二人身後突然有人出聲說着。

“師父!”兩人看見來人,都恭敬起身,深深一禮。

“不必多禮。”走出來的男子,看上去有五十左右,很是溫和的讓二人起身,招呼他們重新坐下來。

“你二人的話,我已全聽到了,清風你真不喜峕兒,我就替你回了你師叔,峕兒雖是你師叔關門弟子,修煉的還是基礎,目前與你無法成爲雙修伴侶;不過她到底是本門恩人之女,你二人對她,不要冷眼以對。”

“是,師父,弟子知曉了。”清風知道自己小動作被師父察覺到了,立刻回答的說着。

清玄此時卻問了一個問題:“師父,司馬炎一直不肯自立,可有辦法令其改變心意?”

“此事是大魏龍氣的反噬。”道人平淡的說着。

“司馬炎有龍狼之姿,有奇骨,有奇相,命理貴不可言,可是有命,只是說他有這個資格,真的要成事還要氣運,就想當年魏武,出身只能算是低微,除了天賜,別無氣運,當時也是耗時數十年,才成帝王之命。”

“當年也是差了一步,是師門用了密法,用其發、血、生辰八字結成印符,讓其埋入炎漢陵墓,竊取炎漢氣運,又用傳國玉璽鎮壓氣數,使攜帶着憤怒的氣運純化,爲其所用,這才使曹魏氣運勃發,迅速崛起,最終卻成了三國之勢。”

傳國玉璽!

兩人頓時變色,道門各脈都有根基,一般是上古王朝之物,比如九鼎,不過這等神物已經消失不見,道脈也不敢據爲己有。

此外就是劍了,當年的神劍數把,俱是鎮壓氣運的神物,對於道脈而言,更爲好用的則是傳國玉璽。

秦王政十九年,秦破趙,得和氏璧;後統一天下,嬴政稱始皇帝,命李斯用小篆雕刻傳國玉璽,正面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蟲鳥篆字,由玉工孫壽刻於其上;這一玉璽,至此就成爲了歷代正統皇帝的信物。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含義是:既然我順受了天命,當了皇帝;那麼就應該使黎民長壽、國運永久昌盛。

據傳,秦王政二十八年,秦始皇乘龍舟過洞庭湖,風浪驟起,龍舟將傾,秦始皇慌忙將傳國玉璽拋入湖中,祈求神靈鎮浪。

至此玉璽由此失落;八年後,華陰平舒道有人又將此傳國璽奉上。傳國玉璽才復歸秦。

秦子嬰元年冬,沛公劉邦軍灞上,嬰跪捧玉璽獻於咸陽道左,秦亡;及高祖誅項籍,即天子位,因御服其璽,世世傳受,號曰漢傳國璽。

而神物演化,漢傳國玉璽就演化成爲受命於天,既壽且康。

至此,大漢承運,得傳三代。

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權,時孺子劉嬰年幼,璽藏於長樂宮太后處;王莽遣其堂弟王舜來索,太后怒而詈之,並擲璽於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黃金補之。

及莽兵敗被殺,禁衛軍校尉公賓得傳國璽,趨至宛,獻於更始帝劉玄。

更始帝劉玄三年,赤眉軍殺劉玄,立劉盆子,國璽易主劉盆子。

後劉盆子兵敗宜陽,將傳國璽拱手奉於漢光武帝劉秀。

東漢末年,宦官專權;靈帝中平六年,何進入宮誅殺宦官,段珪攜帝出逃,玉璽失蹤。

至獻帝時,董卓作亂;孫堅率軍攻入洛陽,某日辰時,兵士見城南甄宮中一井中有五彩雲氣,遂使人入井,見投井自盡之宮女頸上系一小匣,匣內所藏正是傳國玉璽,孫堅如獲至寶,將其秘藏於妻吳氏處。

孫堅得天命,卻受用不足,橫死,不過孫氏也得了部分天命,得以建國數十年。

後袁術拘吳氏,奪璽;袁術死,荊州刺史徐璆攜璽至許昌,時曹操挾獻帝而令諸侯,至此,傳國璽得重歸漢室。

漢獻帝延康元年,獻帝被迫“禪讓”,曹丕建魏,改元黃初;乃使人於傳國璽肩部刻隸字“大魏受漢傳國璽”,以證其非“篡漢”也,實乃欲蓋彌彰。

大魏天命不足,不過得了此印,又竊取大漢江山,最終也成國數十年。

此印,能鎮壓氣數,就算匹夫得之,也可封公封侯,何況曹操,如今此印卻落在了晉王朝手中,當年是被人獻給了司馬師。

司馬師貿然接了此印,這樣一來,就等於博上了根基之一,的確是再無後路可言了,其後速死,其弟接位至今。

“如今此印在武王手中,是好是壞還未可知。”

“得此印有得有失,能速發,得了此印,也必導致氣運和王朝相連,一旦朝廷滅亡,武王本身氣運短時間內就會折損大半,這就是氣運相連的反噬。”

“不過你師伯現下在武王身邊擔任幕僚,有他在,總能想到辦法。”道人淡淡的說着。

“但願如此。”

齊地,武王府。

這是司馬炎的府邸,司馬炎做了十來年的世子,雖然一朝被剝奪位置,不過根基也未曾被除盡,司馬攸又不是能對血脈至親下狠手的那種人,所以就封司馬炎爲武王,鎮齊地,武王府邸一院落內,兩位中年人正面對而坐,神情淡漠。

“師兄,事情就是這樣,我又尋機會,和武王說過,但他不肯鬆口,我並未明說,以他才智,必聽出我的話外之意,可是卻默默拒絕了。”

“師門派你我入世已有十年,眼見朝廷動盪,卻是司馬家的二公子登基稱帝,掌握着朝廷大權,可卻偏離了蛟龍之路,任由其這樣下去,將來也只是爲人嫁衣!”

“此事的確令人苦惱,說起來武王本事過人,又天生奇相,還有傳國玉璽,若是能下決心建制自立,就算一時氣運折損,也可飛龍在天,可他如今卻偏偏在這件事上,始終無法下定決心。

師弟,現在只能是靜觀其變了,我想若是迫不得已,師門會行霸道手段,激發氣運,但是這樣一來,就等於是殺雞取卵了,折損嚴重。”

二人說完,齊齊嘆一口氣,對此事很是苦惱。

晉王朝如今岌岌可危,他們自然是想要早些下船的,可是牽扯太深,全然投注司馬炎,誰知道竟然會有這般結局。

шωш •ттkan •¢O

自然是想要司馬炎勃發,有着天命在,司馬炎自然能代替了自家的折損,何況此人有龍狼之姿,有奇骨,有奇相,說不定還能成事,到時,爲一朝之祖,師門的投資卻是大收穫。

“此爲龍狼之相,可成猛虎,可騰空爲龍。”當日門中擅長相面之術的長老,在見過司馬懿之後,得到這等結論,最終選定摒棄曹魏之後,就全部轉投司馬氏,卻在司馬氏篡位之前,投錯了人,雖然投注司馬氏也得了一些氣運,但是連投資都沒賺回來。

這也是晉王朝氣運折損太過嚴重,魏王朝和晉王朝其實是一脈相傳,都是竊漢,所以得據大漢兩都,可失卻了長安,大漢氣運回歸,晉王朝也就難以奮起了。

修士都明白天意人事,諸多巧合湊在一起,使得道脈下定決心,讓司馬炎奮起之後,立刻抽身,至於司馬炎如何,那也顧不得了。

第七章 軍事會議第六十章 晉升(五千字大章)第三章 風雲際會潛水遊第三十一章 刺王第六十三章 任盈盈(2)第二十一章 江湖瑣事第三十八章 燕狂徒第二十八章 瀋陽第一百一十六章 殺宦第一百章 此去前程未可知第十三章 五美(1)第八十五章 漢水血未休(一)第四十五章 頡利第十一章 掌門第三十七章 破軍第九十八章 荊州安皇甫北上(中)第一百一十一章 紛至沓來第四十四章 一網打盡第七十九章 天下震動(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五)第十三章 疏忽第七十三章 長公主荒涼一夢第七十六章 公孫瓚肆虐匈奴第二十四章 江湖同道(2)第二十六章 公門之中好修行第四十四章 一漢當五胡第四十章 玩家瑣事第二十六章 論劍(10)第一百四十三章 進退兩難意徘徊(二)第三十六章 相愛相殺第八十六章 售罄第三十四章 北伐第四十四章 俘虜(2)第五十章 交鋒第四十六章 準備第六十五章 瑣事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錯第一百八十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一)第四十七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2)第一百五十二章 效法當年班定遠(三)第十七章 九華大佛第三十一章 青龍絕命第七章 公主第六章 危急時刻第三十八章 班底第一百二十三章 解救(一)第六十一章 天子坐明堂第一百二十五章 朝會(2)第一百一十一章 紛至沓來第三十七章 聯軍之敗第七十三章 蜀中第十六章 衝突(1)第十六章 薔薇劍燕南飛第五十六章 晴天霹靂第六十九章 天機(4)第三十二章 天魔琴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下難事紛紛來(四)第三十四章 流沙門第四十二章 舞蹈串燒第五十四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1)第二十五章第二十七章 論劍(11)第七十章 暗流涌動(3)第七十三章 大戰又起(三)第九十五章 核能第一百零九章 敗退第五十二章 江湖事江湖了(1)第八十七章 邁步星空(1)第一百七十七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四)第二十九章 降龍十八掌第一百八十六章 澤州攻防戰第三十五章 說龍(2)第二十九章 降龍十八掌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褒一貶第一百四十一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3)第五十四章 茫茫宇宙人無數第一百三十五章 變革第三章 溫青(1)第九十七章 湘西第一百五十章第四十六章 追殺第七十一章 荊州(2)第七十四章 黑木崖之戰(1)第二十五章 論戰天下第一百九十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一)第三十七章 火熱第二十三章 大隋科舉第五十九章 晉升(3)第三十四章 流沙門第一百一十六章 殺宦第三十四章 大勢已成第三十一章 溫侯呂布第七章 王允第四章 暗夜籌謀第四十章 葵花寶典第六十五章 奪魁賽(1)第八十二章 司馬氏進退兩難(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分段式射擊第三十四章 笑傲江湖(2)第四十八章 有進無退
第七章 軍事會議第六十章 晉升(五千字大章)第三章 風雲際會潛水遊第三十一章 刺王第六十三章 任盈盈(2)第二十一章 江湖瑣事第三十八章 燕狂徒第二十八章 瀋陽第一百一十六章 殺宦第一百章 此去前程未可知第十三章 五美(1)第八十五章 漢水血未休(一)第四十五章 頡利第十一章 掌門第三十七章 破軍第九十八章 荊州安皇甫北上(中)第一百一十一章 紛至沓來第四十四章 一網打盡第七十九章 天下震動(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五)第十三章 疏忽第七十三章 長公主荒涼一夢第七十六章 公孫瓚肆虐匈奴第二十四章 江湖同道(2)第二十六章 公門之中好修行第四十四章 一漢當五胡第四十章 玩家瑣事第二十六章 論劍(10)第一百四十三章 進退兩難意徘徊(二)第三十六章 相愛相殺第八十六章 售罄第三十四章 北伐第四十四章 俘虜(2)第五十章 交鋒第四十六章 準備第六十五章 瑣事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錯第一百八十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一)第四十七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2)第一百五十二章 效法當年班定遠(三)第十七章 九華大佛第三十一章 青龍絕命第七章 公主第六章 危急時刻第三十八章 班底第一百二十三章 解救(一)第六十一章 天子坐明堂第一百二十五章 朝會(2)第一百一十一章 紛至沓來第三十七章 聯軍之敗第七十三章 蜀中第十六章 衝突(1)第十六章 薔薇劍燕南飛第五十六章 晴天霹靂第六十九章 天機(4)第三十二章 天魔琴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下難事紛紛來(四)第三十四章 流沙門第四十二章 舞蹈串燒第五十四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1)第二十五章第二十七章 論劍(11)第七十章 暗流涌動(3)第七十三章 大戰又起(三)第九十五章 核能第一百零九章 敗退第五十二章 江湖事江湖了(1)第八十七章 邁步星空(1)第一百七十七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四)第二十九章 降龍十八掌第一百八十六章 澤州攻防戰第三十五章 說龍(2)第二十九章 降龍十八掌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褒一貶第一百四十一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3)第五十四章 茫茫宇宙人無數第一百三十五章 變革第三章 溫青(1)第九十七章 湘西第一百五十章第四十六章 追殺第七十一章 荊州(2)第七十四章 黑木崖之戰(1)第二十五章 論戰天下第一百九十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一)第三十七章 火熱第二十三章 大隋科舉第五十九章 晉升(3)第三十四章 流沙門第一百一十六章 殺宦第三十四章 大勢已成第三十一章 溫侯呂布第七章 王允第四章 暗夜籌謀第四十章 葵花寶典第六十五章 奪魁賽(1)第八十二章 司馬氏進退兩難(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分段式射擊第三十四章 笑傲江湖(2)第四十八章 有進無退